6年「輸光」400億,都是「買買買」,為何安踏成了中國第一?

2020-12-11 騰訊網

本世紀初,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曾迎來了「黃金十年」,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達到了30%以上。像361度、李寧、特步、安踏等運動品牌在此期間發展迅猛,紛紛赴港股上市,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2010年成為了分水嶺,很多體育用品品牌紛紛走向了沒落,目前只有安踏和李寧的市場競爭力還比較強。其中安踏的發展勢頭最猛,默默地發展成為中國運動品牌的老大,安踏目前的股價達到了每股100港元,市值達到了2743億港元。

在今年的「雙11」期間,安踏也交出了比較好的成績單,集團電商的銷售額超過28億元,和去年相比,同比增長53%。安踏現今的營收業績僅次於阿迪和耐克,成為了營收成績最好的本土體育用品品牌。

安踏能有這麼讓人矚目的成績,和它「買買買」的運營模式有關。早在2009年,安踏從百麗那裡買下了「斐樂」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以及專營權。有人購買斐樂的鞋子後,發現公司的署名是安踏,以為是假貨,其實並不是,斐樂是貨真價實的安踏產品。

而且,安踏自從擁有了斐樂這一品牌的注血,市場競爭力更強了。安踏總收入的一半,都是斐樂貢獻的。嘗到甜頭的安踏,越來越熱衷於「買買買」了,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安踏已經把近30個品牌收購於旗下了。

不過,同樣是「中國鞋都」——晉江崛起的運動品牌,同樣酷愛「買買買」的貴人鳥,發展卻不盡人意。目前的貴人鳥深陷債務危機,一度低價甩賣資產「求生」。當安踏電商捷報頻頻傳來時,貴人鳥卻被媒體曝出其創始人林天福被限制消費了。

回想2014年,貴人鳥的市值一度達到400億元的巔峰值,並且貴人鳥創始人林天福也因此賺的盆滿缽滿,身價飆到了190億,還成為了泉州首富。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貴人鳥與安踏的成長路徑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安踏走的是品牌矩陣,而擁有了資本的貴人鳥選擇體育生態閉環的打造。

貴人鳥上市之後,就緊鑼密鼓地進軍了體育事業,雖說從體育產品過渡到體育事業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不少人認為貴人鳥轉型太過著急了。貴人鳥先是花了2.39億入股了虎撲體育,後來又豪擲10億元開展體育產業。

而且,上面這12億還只是貴人鳥體育事業「買買買」中的一小部分,它還連續多次出資6500萬、2000萬等等進行事業擴張。其中最大手筆的是,花27億元把整個威康健身的股權都買下了,單單現金支出就花了6.7億元。

資本市場變化莫測,所有的投資都是豪賭。同樣是資本擴張,都是「買買買」,但安踏和貴人鳥的差距越拉越大,前者成了中國第一運動品牌,後者6年「輸光」近400億,甚至面臨「倒下」的危機。

目前貴人鳥的淨利潤出現了虧損,各地的門店迎來了「倒閉潮」。2018年到2019年這兩年的時間,貴人鳥虧損金額超過16億元。截止到2020年11月份,貴人鳥市值只剩13億元,較巔峰時期縮水超387億元,縮水近97%。

近年來,因為耐克和阿迪等眾多國際品牌湧入中國市場,而且還深受年輕人的追捧,貴人鳥想要再度崛起,看來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最後,你對國產運動品牌有什麼看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6年時間「輸光」400億,市值縮水97%
    然而,2010年成為了分水嶺,很多體育用品品牌紛紛走向了沒落,目前只有安踏和李寧的市場競爭力還比較強。其中安踏的發展勢頭最猛,默默地發展成為中國運動品牌的老大,安踏目前的股價達到了每股100港元,市值達到了2743億港元。
  • 又一國產知名品牌倒下,六年「輸光」400多億,如今市值縮水97%
    它在巔峰之時,門店規模高達5000多家,還在2014年率先登陸資本市場,成為了「A股體育品牌第一股」,創始人林天福也因此躋身於泉州首富。然而,在之後的6年時間裡,貴人鳥一直走下坡路,市值「蒸發」了400多億,面臨著被退市的風險。
  • 安踏斥資371億,收購13個海外品牌!它已成中國第一運動品牌?
    此次海外併購,從去年九月開始就有消息流傳,安踏體育通過方源資本和騰訊組成的財團,三家參與方通過成立新成立公司,以每股40歐元,正式收購亞瑪芬,總交易達到371億元。安踏業績總體亮眼,穩居國內第一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運動鞋市場,安踏以6.88%穩居第一,李寧以4.04%排行第二。
  • 6年時間花光400億巨資,市值縮水97%
    原題:國產運動品牌倒下了,短短6年時間就花光了400億巨資,市值縮水97%。對此大家怎麼看?時代在不斷的發展,各行各行都在迅速的壯大起來,在運動品牌這個行業,國際品牌阿迪達斯和耐克可以說在市場上佔據了一定的位置。不過國產運動品牌也佔據了重要的市場份額,比如很多人都熟知的知名品牌,安踏、特步、361、李寧、貴人鳥、匹克等等,可以說已經在市場深耕數年,依舊還是屹立不倒。
  • 又一服裝巨頭倒了:市值曾達400億,今官司纏身創始人被限高消費
    曾經的服裝巨頭 其中有一個品牌也是上市公司,市值曾高達400億,到了現如今卻官司纏身,創始人更是被限制高消費,這個品牌叫做貴人鳥,貴人鳥的現狀讓粉絲感嘆國內又一服裝巨頭倒了
  • 27億賣掉健身器材品牌 安踏瘦身回血
    一直以「買買買」尋求擴張的安踏,開始出售資產緩解資金壓力。12月22日,安踏體育發布公告稱,安踏集團旗下亞瑪芬體育已同意向Peloton Interactive,Inc.出售Precor資產,總現金代價為4.2億美元(約為人民幣27.5億元)。
  • 瞄準冬奧會,安踏能否在羽絨服領域彎道超車?
    安踏完全隱身在後,讓消費者只知FILA,不知道FILA其實是安踏的子品牌,或許這也是FILA能夠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而FILA確確實實再造了一個安踏。在安踏體育(2020.HK)披露的2019年財報中,共錄得339億收入,其中安踏品牌為174.5億,佔比51.5%,FILA品牌為147.7億,佔比43.6%。
  • 中國二線鞋王大敗退:市值縮水近400億、關掉3000家門店,宣告破產
    近日,曾經的「運動品牌第一股」、卻漸漸被人遺忘的貴人鳥,由於法院發布的限消令,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引發關注。 從巔峰的400多億市值跌到如今的14億,蒸發近96%,兩年虧損超17億,瀕臨退市。對比曾經的對手安踏、李寧,不禁讓人發問:貴人鳥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 泉州前首富成「老賴」:公司市值蒸發400億,7年關停近4000家門店
    2020年12月9日,「運動品牌第一股」貴人鳥又新增破產重整信息,這是8月份以來的第二次,公司創始人林天福已被限制消費。 福建晉江被譽為「中國鞋都」,鼎盛時期,超過3000家鞋廠在這裡生產出全國五分之一的鞋子,安踏、特步、匹克、中國喬丹、361°、鴻星爾克等知名品牌均誕生於此,貴人鳥也不例外。
  • 5年市值蒸發380億,中國「鞋王」貴人鳥悲歌哀鳴
    「巨人肩膀」上的鞋王 被譽為「中國鞋都」的晉江是中國運動品牌之鄉,安踏、喬丹、361度、特步等知名運動品牌均誕生於此,貴人鳥也不例外。 與泉州晉江系其他體育品牌一樣,貴人鳥的前身是1987年專為國際運動品牌代工所成立的工廠。
  • 阿迪割肉97億出售銳步,安踏會當「接盤俠」嗎
    報導同時還稱,羅斯特德希望通過出售銳步得到20億歐元,但現在,即使成交金額少於這個數目他也會接受。市場傳言目前有意收購銳步的企業有兩家,一家是擁有Timberland、The North Face等知名品牌的威富公司,另一家則是中國運動品牌安踏集團。針對這一消息,《中國企業家》向安踏方面求證,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此消息不予置評。
  • FILA之後又有Amer,安踏能成為「世界的安踏」嗎?
    一、都是FILA惹的禍渾水做空安踏,全是因為FILA。FILA是一家義大利運動品牌,安踏在2009年的時候從百麗手中購入了其大中華區業務,成交價為6.5億港元。FILA在百麗經營期間門店不足50家,而且一直都是虧損的。
  • 牽頭46億歐購AmerSport未滿一年 安踏為何降價售股權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牽頭46億歐收購AmerSport未滿一年,安踏為何降價出售5.3%股權?實際上,芬蘭運動品牌Amer Sports是2018年底安踏與方源資本及騰訊等組成的財團,以約46億歐元(370億人民幣)收購。交易完成後,安踏體育持股58%、方源資本和Anamered Investments各佔21%,騰訊通過方源資本參與。簡單估算可知,安踏將為此次收購共支付約26.68億歐元,5.2517%份額按當時的收購價計算,價值約為2.4億歐元。
  • 營收超300億,安踏距離世界第一還有多遠?
    營收首次突破300億去年年中公布的半年報裡,安踏半年的營收就突破了150億元,所以對於安踏的去年全年的營收,所有人都保持了一個較高的期待。安踏抗住了這一波密集的攻擊,最終以7月份股價單月漲幅9.61%贏下了這一場。安踏已經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大體育用品集團,即使有波折,但增長一直強勁,2012年,安踏超越「老大哥」李寧,2014年起保持雙位數增長,2015年營收突破100億元,去年又一次完成了歷史性突破。
  • 昔日「國民」運動品牌,因34億負債,兩度申請破產,你聽說過嗎?
    而他的老對手安踏,光是今年「雙11」期間,就完成集團電商銷售額突破28億元的成績。這樣的業績,僅次於阿迪達斯和耐克,在國產品牌中排名第一。二者起步時間接近,發展歷程接近,發展方式也差不多,甚至貴人鳥巔峰期還來得更早一些,現狀卻是天差地別。
  • 探秘中國鞋都:安踏、特步們的家鄉,6年內35家公司上市
    今天,安踏、特步、361度,這些全新品牌承接了洋埭村衣缽,成長為「中國鞋都」的新勢力。鱷萊特、野力、飛克,均起於「家庭聯產、手工作坊」,也就是「晉江模式」的雛形,即便是現在,洋埭村村的民房中,仍有一雙雙手在縫紉機上忙碌著。這裡不僅為全國貢獻了一個「晉江經驗」,也在中國資本版圖留下晉江身影。
  • 國內第一運動品牌「隕落」,曾市值400億,今無奈面臨破產
    實際上貴人鳥的起步比特步、安踏還要早,它們也都是做運動鞋起家,曾經貴人鳥在這個領域做到過行內第一。貴人鳥正式成立在1987年,由一家小的「代工場」轉型而成,不過後來林天福投入了大量資金做品牌研發,慢慢的才發展壯大,並且迅速地打響了名氣。
  • 貴人鳥與安踏,「買」出來的反面人生
    同是「買買買」,貴人鳥走向終局,市值僅剩不到13億元;安踏成為中國運動品牌老大,股價超過100港元/股,市值達到2743億港元。 「大概是2008年左右吧,貴人鳥突然成了我們縣城裡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運動品牌,大家都以擁有貴人鳥的鞋服為榮,」楊燦悅回憶道,「當時貴人鳥和安踏的店鋪只有一牆之隔,與李寧、喬丹、特步和361度等品牌店面也相距不遠,但生意最好的還是貴人鳥。」
  • 中國第一運動鞋品牌:年入241億 市值1293億 成耐克阿迪最強對手
    文:秉文說到運動品牌,大家最為熟悉的無疑就是阿迪達斯、耐克、安踏、李寧等等。耐克和阿迪達斯作為外國品牌,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就受到無數消費者的青睞,並長期佔據國內運動鞋市場前兩名的地位。當然,很多國產運動品牌近幾年的表現也都非常搶眼,比如轉型成功的李寧,奮力前進的特步等等。
  • 背靠阿迪耐克,它在中國開了8000家直營店,年入帳336億直逼安踏
    背靠阿迪耐克,它在中國開了8000家直營店,年入帳336億直逼安踏推薦語:在我國有一個全新崛起的運動品牌之王,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營收都遠超過李寧、特步、361度等,目前正在高端運動界越走越遠,它就是安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