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在教育部發布的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中,瀋陽藥科大學5門課程入選。其中化學製藥工藝學、生物技術製藥、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化學4門課程入選線下一流課程,診斷學課程入選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2019年10月,教育部正式發布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實施意見,啟動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旨在三年左右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經學校申報、教育廳推薦、教育部組織網絡評審和會議評審,首批共認定5118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1559門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過去一年,瀋陽藥科大學人才培養能力呈現新提升,5門課程的入選是學校長期以來高度重視課程建設和課程改革的集中體現。在前期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基礎上,近兩年學校按照"兩性一度"和課程思政建設要求,科學研製學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實施方案,系統設計未來三年一流課程建設工作,以一流課程立項培育為抓手,從教學理念、教學設計、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評價等多方面全方位推進課程改革、推動課堂革命。為保證申報質量,教務處和課程負責人精準把握申報政策、仔細打磨申報材料、精心凝練課程內涵,切實提升了課程品質。
一直以來,瀋陽藥科大學一直將課程建設作為本科教學建設的基本單元給予高度重視,以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為龍頭,努力打造並充分共享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帶動學校整體課程教學水平的提升。如今學校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雙語教學示範課19門,省級各類精品和示範課程48門,此外,多年來學校在保障本科教材供應的基礎上,積極開展高水平教材建設,取得較好的教材建設成績,擁有精品教材和規劃教材34部。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瀋陽藥科大學全體教師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本科在線教學運行總體平穩、有序,在線教學質量總體較好,學生到課率達99%以上,已開課程門次佔應開課程門次的97.64%,學校充分利用國家級、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及校內現有在線教學資源和自建課程資源,依託多種課程平臺和軟體,多途徑全方位實施在線教學工作,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答疑、研討,深入推進導學式、互動式、研討式、探究式、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改革,全力保障本科在線教學有序進行。
未來,學校將繼續堅持"兩性一度"和課程思政的建設標準,以"學習革命"推動"質量革命",實現本科教育教學從質量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縱深飛躍。
素材來源:瀋陽藥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