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五購物節」這個前所未有的城市節日裡,「要為上海消費者省20億元」的阿里巴巴,再一次詮釋了「超越」兩字——
4月23日,阿里巴巴對上海說「儂好」,宣布全力支持上海「五五購物節」。5月5日當天,上海消費者在淘寶天貓的「剁手」金額同比去年增長1.7倍。當天,盒馬在上海的銷售額和訂單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單日銷售額達到此前最高值的1.25 倍;天貓超市在上海的訂單量和成交額比上月平均值全部增長一倍以上。上海品牌商家生意加速回暖。5月前5天,淘寶天貓為上海商家帶來的生意規模已達百億元以上,上海淘寶主播開播場次過萬。新零售帶來的新消費,正成為上海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的主引擎。
作為上海首創的大規模促消費活動,「五五購物節」 旨在實現的消費回補和信心提振,顯然不是營銷性質的打折降價,更是立足上海在線新經濟優勢和新零售積澱,創造和滿足新的消費需求。
數字是一種證明,但數字又不代表全部。數字之外,新零售、 新消費心智的蓬勃湧動、城市元氣的全面恢復、市場信心的加速提升、因疫激發的種種創新正加速成型並固化,這些,才是阿里巴巴更想要帶給上海的「不一樣」。
「在線新經濟」全面激活城市經濟
在上海「在線新經濟」全面加持下的新消費,用一句上海話來形容,就是「哈結棍」。
一個空無一物的冷藏大貨櫃,為這「哈結棍」代言。5月4日20時18分,當「2020五五購物節」全球大直播正式開始時,上海消費者已妥妥地將盒馬上架的50萬隻湖北小龍蝦一搶而空。
不止盒馬,阿里旗下餓了麼口碑、淘鮮達等新零售模式,都是「哈結棍」背後的推手,源源不斷地為上海線下商業灌注活力。當消費者與各類商品和服務場景之間只隔著一個手機屏的距離時,這座城市的消費潛力便得以線上線下、24小時不間斷釋放——
「剁手」可以從晚上戰至凌晨。5月4日晚19時到5月5日零時,通過餓了麼賣出的小龍蝦金額比4月同期增長超過50%,便利店訂單量增長超100%。
大快朵頤則發生在中午。5月5日,盒馬五五折小龍蝦正式上架開售。筆者在長寧區來福士廣場的盒馬鮮生會員店看到,正式營業之前,消費者已推著購物車排隊等待進店。午飯時分,到店嗦蝦嘗鮮的人群開始摩肩接踵。而在線下單、在家收貨的吃貨們,則得意洋洋地曬起朋友圈,「湖北加油蝦,打完折每盒只有27.4元」。
下午時分,該來點精神食糧了。疫情發生以來,餓了麼平臺迎來大量新商戶,且品類已不限於餐飲和奶茶,晨光文具、良品鋪子、大悅城、中石油崑崙便利店、言幾又文藝書店等紛紛入駐。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新華書店的上海30家門店亦不甘落後,上線餓了麼。此外,最近新零售再開腦洞,還能解決你的健身需求。全球最大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4月28日宣布,旗下150家門店已聯手天貓,推出線上下單、線下極速送達服務,其中上海內環兩家門店最快可半小時送達,「口頭健身黨」再也不能以「忘帶衣服」為由偷懶了。
而到了晚餐時間,餓了麼平臺上,五星級酒店、高端餐廳的「米其林外賣」銷量看漲,應季小吃和家常味道也熱了起來,5月4日晚19時到5月5日零時,通過餓了麼賣出的小龍蝦比4月同期銷售額增長超50%,便利店的訂單量增長超100%。5月4日8時至24時,口碑線上團購商品的訂單量比4月同期增長了80%。當然,飯後甜品也不可少,近期在上海,天貓超市的1小時送達訂單中,消夏冰品備受歡迎,銷售額達4月日均值的500%……正是這些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新零售新消費場景,助力託舉起上海經濟的新增量。
以消費力量促企業小店迅速回血
疫情期間,得益於上海深厚的新零售積澱,許多新消費新業態在上海率先興起。「硬扎」的上海企業、上海鋪子,在抗疫嚴峻階段借力數位化突圍自救。上海本土原創品牌林清軒在淘寶直播打響生意保衛戰,CEO帶頭上陣直播,業績全面反彈。當全球時裝周因疫情暫停,2020秋冬上海時裝周與天貓聯手打造的「雲上時裝周」如期舉行,將直播、短視頻、釘釘以及天貓旗艦店2.0等多項技術整合成一個全鏈路解決方案,為新銳品牌和設計師擴大了在挑戰中生存的機會。
事實上,疫情至今,阿里已助力無數上海品牌恢復元氣、實現增長。3月19日,盒馬在上海發起「重新過年」,主動為促進上海消費回補出力。眾多上海小店獲得了無接觸貸款支持,截至4月21日,通過免費0帳期服務,網商銀行累計為上海小店墊資近百億元。僅「五五購物節」期間,淘寶主播就要連播1萬場,不遺余力為上海帶貨。其中,5月4日晚,吳敏霞和李佳琦組成「霞琦靈光」直播組合,2萬份梅林午餐肉、8萬份玉澤面膜、2萬箱光明純牛奶、2萬份沈大成蟹粉小籠全部都是「秒光」;聚划算點亮「上海製造」,上海品牌水星家紡開賣16分鐘,成交額即超過去年全天;在天貓,上海老字號老廟黃金的官方旗艦店,開賣僅1小時,成交額就同比增長40倍。
值得一提的是,基於「五五購物節」和阿里疊加的雙重平臺效應,上海的小店成為消費回補的重要受益者。這既是上海的創新,也是上海的溫情。此次上海「五五購物節」還有10萬家上海小店加盟,網紅店Monkey cake負責人趙新不由感慨:「從沒想到,我這樣的小店,也能參與到上海幾個億的大項目中來。」
趙新在上海設有多家門店,不管店鋪開在哪兒,他第一件事都是上線餓了麼。正是這個先見之明,讓他在疫情衝擊下扛了下來,疫情最嚴重的2月,其店鋪超過90%的營收來自餓了麼。而此次背靠「五五購物節」,他店鋪的總營收已恢復到去年同比的60%。
阿里在上海的投入,就是要讓城市經濟的每一根毛細血管都靈動起來。今年4月,阿里巴巴聯合上海團市委,共同發起「上海小店傳承計劃」,通過淘寶直播、支付寶無接觸貸款、本地生活大學培訓、餓了麼數位化工具四大舉措,幫助小店獲得新客增長和銷售復甦。餓了麼數據顯示,在4月30日至5月1日,上海的煙火氣小店在餓了麼上的訂單量環比3月同期增長超4成,復工的商戶數環比增長超3成。這次「五一」小長假,熱愛公園野餐的市民,出現了提前在線上預定食材、隨後請餓了麼小哥按時送到景點來的新時尚,香檳、小蛋糕等食物都是訂單中的必選項,這同樣是阿里平臺效應的結果。
餓了麼上海區域負責人楊瑞爭說:「購物節不是大型商場、shopping mall的專屬,我們希望通過阿里數位技術,讓小店也能在這場全城盛會中享受到消費紅利。」
創新繼續,在上海將實現更多可能
毫無疑問,阿里巴巴在此次上海「五五購物節」中所創造的數字超越,是多年不懈創新後的厚積薄發。近幾年來,阿里的創新業務在上海密集誕生。
上海,是阿里新零售創新落地的第一站。作為新零售的標杆,盒馬鮮生於2016年1月在上海金橋開出第一家店,絕對的「浦生浦長」;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於2017年12月綻放,成為星巴克首家「智慧門店」,消費者可通過手機淘寶用AR技術解鎖店內的沉浸式體驗,在星巴克的天貓旗艦店購買工坊的商品,這家「首店」亦成為上海新零售地標;2018年3月,大潤發上海楊浦店率先進行數位化改造,接入淘鮮達,成為商超新零售改造的業內樣板。
上海,是天貓新品線下首發第一站。2019年,全球20萬個品牌在天貓共計發布了1億款新品。在線下,大量品牌的新品發布首站都選址上海。天貓數據顯示,2019年,近半數天貓超級品牌日線下活動落在上海。
上海,是品牌淘寶直播第一城。上海作為全國新零售的橋頭堡,在淘寶直播間裡跑出了「在線新經濟」加速度。來自淘寶數據顯示,在國內一線城市中,上海的淘寶直播無論是用戶觀看數量還是各類品牌的參與規模,均為全國第一。5月1日至5月4日期間,上海主播在淘寶直播的開播場次和觀看人數均是去年同期的2倍。
上海,還是「數位化首店」第一城。截至今年3月19日,包括瑞典宜家家居、日本潮流服飾品牌Bape、美國設計師品牌alexander wang等在內,已有全球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71個中外知名品牌天貓旗艦店,註冊地均選擇了上海。
此次疫情更逼出了全球首個「雲上時裝周」,依然在上海。3月5日,天貓與上海時裝周共同官宣:3月24日起,上海時裝周在淘寶直播全程開秀。這也是全球第一個能做到全程邊看邊買的時裝周。
新零售、新金融、雲計算、區塊鏈、晶片……海納百川、營商環境日臻完善的上海,正持續吸引、鼓勵著阿里巴巴將更多新業務、新項目放在上海,一組數字或是這種黏性的最佳證明——每周,至少有9000多名阿里員工在上海這座城市辛勤工作,每周末有超過60輛幸福大巴往返滬杭之間。
正是這種舉足輕重的情感,驅動阿里巴巴在此次「五五購物節」中,用各種「不一樣」的創新力,搭載上海「在線新經濟」的快車,助力上海成為消費回補、商業回血的全國樣板。事實證明,對城市經濟的真正助力,有賴於用創新的技術、健康的商業模式和強大的平臺效應深度耕耘。接下來,在上海這座商業底蘊之城、國際消費之都加速走向未來的道路上,阿里巴巴也將繼續發揮新消費、新零售的力量,在上海發現、創造和實現更多可能。
上海&阿里 合作大事記
戰略合作
2015年5月15日,上海市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雲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智慧健康、社會信用體系等領域開展合作,推動「網際網路+」戰略落地,助力上海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邁進。
強強聯合
2017年2月20日,阿里巴巴在上海舉辦2017年「新零售」戰略發布會,與百聯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大數據和網際網路技術,在全業態融合、技術研發、會員體系、供應鏈整合、支付以及物流六大層面展開全方位合作,為傳統業態和新興業態的融合樹立標杆。
未來地鐵
2017年12月5日,上海申通地鐵集團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聯合宣布,三方達成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阿里巴巴最新研發的語音購票、刷臉進站、智能客流監測等多項技術首度亮相。
新零售
2018年8月16日,上海市和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以新零售推動上海打響「上海購物」品牌。根據協議,阿里巴巴將為上海輸出雲計算、物聯網等方面的自主研發能力,推動當地新零售、智慧物流、環境治理等領域的發展;協助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實現「6+365天」的常態化展示和銷售,打造「永不閉幕」的數位化進博會。
劇院轉型
2018年8月29日,上海大劇院與阿里巴巴文娛集團共同宣布,雙方在劇院運營管理、智慧場館建設、跨界營銷等劇院信息化領域達成戰略合,推出融合了FUTURE(未來)、LIVE(現場)、ECOLOGY(生態)為主題的「F.L.Y」計劃。
「大進口計劃」
2018年11月6日,在上海召開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阿里巴巴宣布「大進口計劃」———將集合數字經濟體的力量,在未來五年實現2000億美元的進口額。2019年11月5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宣布,在首屆進博會訂下5年進口2000億美元的目標,第一年目標已完成123%。
網上辦事
2019年11月19日,支付寶上海總部」支付寶S空間「正式落成。今天上海啟用的「S空間」得名於「Shanghai」的首字母,定位為支付寶國際業務中心。支付寶2008年在滬設立分公司,2015年正式落戶上海。全國首批支持刷臉支付的商店、長三角互聯互通率先應用支付寶區塊鏈技術解決跨省異地通行、全國首個網上水電煤繳費等,支付寶拉開了中國網上辦事的序幕。
上海研發
2019年12月13日,阿里巴巴上海研發中心在浦東張江人工智慧島正式啟用,平頭哥、阿里雲首批入駐。這意味著阿里巴巴將進一步參與上海五大國際中心建設。
盒馬總部
2020年4月17日,盒馬鮮生產業基地在浦東新區航頭鎮正式動工,這意味著盒馬鮮生總部將落戶上海浦東。盒馬鮮生也分別與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航頭鎮就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盒馬村」建設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