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杭州細雨綿綿,氣溫只有4攝氏度。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人頭攢動,2000多個品牌與商家齊聚於此,參加阿里巴巴2019全球品牌新零售峰會。
「我來這個會,目的就是求新、求變、求發展」,一位從事供應鏈管理的品牌商表示,他早晨6點30分就出發趕來。大會正式開始前1小時,主會場上千個座位就被佔滿,約兩米寬的走道上擠了4排站著聽講的參會者。
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回顧了過去兩年所創下的新零售成績單,也正式宣布即將上新的商業作業系統。
「未來我們要共同面對One digital world,數據能力是石油,計算能力是引擎。」 張勇提出,實現新零售,必須建立數位化商業能力,運用好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管理、資金、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管理系統等11大商業要素,而商業作業系統是阿里2019年的重大戰略舉措。
這意味著,當新零售邁入第三個年頭,阿里巴巴與品牌商家的連結將更為系統、深入與全面。
天貓首發5000萬款新品、打造20萬家新零售門店
2018年5月30日,「網際網路女皇」Mary Meeker發布了一年一度的《網際網路趨勢》報告。在報告中,Meeker提出,阿里巴巴不僅創造出新零售業務的形態,而且持續引領著中國新零售的發展。
阿里巴巴內部,集結了新零售的八路縱隊。天貓縱隊,成為全球品牌的線上聚集地與新零售試驗田。如今,天貓新品創新中心已與15個行業、超過600個品牌進行深度合作:2018年首發超過5000萬款新品,同比增長300%;其中82%的新品在30天後會成為類目日銷TOP 3的爆款;品牌的新品孵化平均周期從 18 個月降至9 個月。
高端美妝品牌雅詩蘭黛首次試水醫美護膚領域,研發的精華藉助天貓首發,僅用30天,這款新品成了高端精華行業TOP1。美寶蓮FIT me粉底液,一天爆賣11萬支。
「天貓能將海外爆款入華的風險控到最低。」美寶蓮所屬的歐萊雅集團高檔化妝品部電子商務與數字營銷總經理 Jessica Wang 表示:「天貓幫助我們分析新品潛在用戶畫像,讓我們能快速修正美寶蓮 FIT me 在國內的策略,這也堅定了我們2019年,持續引入歐萊雅集團海外爆款入華的信心。」
在線下,天貓智慧門店通過數位化改造、工具升級、運營升級、數據賦能,全面變革了傳統零售門店。女包品牌菲安妮是受益者之一。它在2017年全面對接天貓智慧門店系統,將線上線下的會員、商品、服務打通,兩個月吸引了18萬會員,此後連續兩年在雙11大戰拿下女包銷售額第二名。
菲安妮新零售部總監張龑說,和天貓的合作讓公司意識到新零售的重要性。成立專項小組基礎上,菲安妮從市場推廣、會員管理、產品中心等核心業務部門抽調12個最優秀員工正式加入新零售部,張龑直接向CEO匯報。2018年雙11期間,新零售部門有員工最高拿到4萬元獎勵,「這是別的部門沒有的。」
國產美妝品牌瑪麗黛佳進入新零售改造後,導購Jessie變成天貓旗艦店美妝主播,利用門店閒時教用戶化妝技法,每天平均有6萬人邊看她直播邊剁手。2018年雙11,瑪麗黛佳全國15個門店共計直播了294個小時,天貓累計觀看量達130萬,僅雙11當天直播銷售獲得1457%的增長。
天貓新零售還幫助品牌重構生產流程。在杭州知味觀新零售店,顧客可以買到非遺大師的手作糕點,也可以體驗「雲貨架」購物:在電子屏幕上下單購買,選擇閃送到家。這家僅18平方米的小店,半年創下300萬銷售額,坪效在所有門店中排到第一。
截至2018年11月,天貓新零售智慧門店總數達20萬家。2018年雙11期間,居然之家全國266家天貓智慧門店的總銷售額接近其全年銷售額的20%,其中有1/4的流量從線上轉化而來;來伊份近1200家智慧門店吸引超過20%的新客群,部分店鋪日均銷售環比增長近30倍。
餓了麼、零售通助力街頭小店
天貓讓有實力的品牌商愈發強壯,阿里於9個月前收購的餓了麼外賣平臺則為街頭商家插上新零售翅膀。
蘇州老王蛋餅上線餓了麼以來,線上客流量相當於線下新開一家店的客流量。「我的店面就這麼小,短時間內無法再開一個店,但是餓了麼平臺的線上銷售,相當於給我開了個『分店』,現在來自餓了麼訂單的營收已經可以支付店面租金。」店主老王說。同樣坐標蘇州的德仔恩卿煲仔飯,店裡的外賣訂單量也增至堂食的2倍。
2018年,餓了麼與百萬商戶首戰天貓雙11。在11月10日晚18:00-21:00,餓了麼平臺訂單量成倍上升,其中新零售訂單量同比增長177%,新零售用戶數同比增長167%。
線上推廣帶來的不止是線上成交量——品牌知名度上升也會能為線下引來新客。溫州老字號長人餛飩,不少新客是無意間吃了外賣,再循著網上的地址找來線下就餐的。青島老劈柴鍋貼店,老闆會根據外賣平臺提供的數據,預測每一個品類鍋貼的數量,這樣便可以提前製作,以保證在30分鐘內送到食客手中。
遍布城市與鄉村街頭巷尾的600萬家夫妻老婆店,同樣搭上了阿里新零售的快車。零售通事業部發展3年,已連接3500多個品牌商與100多萬家夫妻老婆店,實現了從品牌商直接到小店的渠道數位化變革。
「我們現在推出了如意POS機,能把小店所有交易與庫存全部數位化。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希望通過大數據幫助小店能夠改變商品結構、提高精準組貨能力。」零售通事業部負責人林小海介紹說。
眼下,零售通在做拓展小店的營業邊界的嘗試,比如引入無人售貨機,以及突破線下主場景、開通外賣配送服務以連結線上。
2018年世界盃期間,1000多家天貓小店接入了餓了麼外賣體系。林小海記得,那段時間很多小店店主反饋,「光送啤酒送到腰疼」。數據顯示,平均一家接入外賣的天貓小店,一個月能多賣6000多元、多賺1500元。「幾千元對比一家小店十幾萬的流水是很少的,外賣配送是一個增量的、補充的業務。」
林小海透露,零售通的收益主要來自品牌商。目前,1萬多家小店半價購入如意POS機,並免費享受各類軟體、信息服務。而且,零售通與支付寶合作,向小店開通賒帳、貸款等金融增值服務。
星巴克成商業作業系統戰略排頭兵
新零售發展的3年,也是整個社會奔跑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的3年。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看來,實現新零售,必須建立數位化商業能力,運用好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管理、資金、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管理系統等11大商業要素。
如今的阿里能夠提供的商品,已遠不止實物,還包括由大文娛、優酷、UC等共同建設的文娛產品,以及由餓了麼、飛豬、大麥、淘票票等共同建設的本地生活服務,這三大板塊共同構成了當下阿里大消費矩陣,同時也是阿里商業作業系統發布的底層基礎。
「商業作業系統的關鍵不是單一模塊,而是加起來輸出一套系統能力。這個能力讓軟硬體結合得更好,讓用戶體驗變得更好,讓商業有新的可能。」他在峰會上說。
阿里商業作業系統的本質是,為商家提高運營效率的一套成系統的解決方案。這一點,從剛剛發布的阿里「A100計劃」可見一斑。A即Alibaba,100為虛指,代表了願意投身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廣大品牌商家。
就其實質,「A100計劃」所要做的,就是橫跨多個業務部門,既有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高德、釘釘等商業基礎設施,也有天貓、淘寶、阿里媽媽等商業與數字服務平臺,向合作商家輸出數位化能力,幫助品牌和零售商尋找到未來新的增長點。
實際上,「A100計劃」已有落地案例,例如星巴克與阿里巴巴的全面戰略合作,橫跨後者5個以上的事業部。
通過餓了麼,星巴克在中國的30個城市、2000多家門店推出外送服務,消費者最快在19分鐘內就能收到一杯和店內相同口感的咖啡。盒馬的「外送星廚」,讓星巴克第一次將咖啡從「隱形」廚房遞到周邊三公裡。
星巴克與阿里系全面接通會員體系。當消費者在星巴克門店內點一杯咖啡時,無論打開星巴克App、淘寶App還是支付寶App,都可掃碼完成支付和星享卡積分而無需跳轉App。同樣,消費者也可以在餓了麼、盒馬、淘寶、支付寶下單,積分照攢。如果想為朋友定製星巴克春節禮品,也可在任一App內完成下單、支付與積分。
據與星巴克對接的阿里小二施全介紹,團隊還試水將咖啡外送與電影院場景結合,比如消費者在淘票票下單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加購一杯咖啡讓外賣員在觀影前十分鐘送達。「目前雙方合作的所有指標都是超出預計的,非常穩定按照計劃甚至超過計劃增長的。」施全說。
積極試水新零售的星巴克,在中國區的活力正逐漸恢復。2018 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星巴克中國區同店銷售同比下降 2%,屬於九年來首次下降。而在2018第四季度,星巴克中國區同店銷售增長了1%。
偏幕後的阿里雲與釘釘,也逐漸在新零售領域發力。
阿里雲幫海底撈打造了一款「超級App」,「記得住」3000萬註冊會員每個人不同的口味和喜好,將海底撈原有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性能提升18.6倍;還集成社區、短視頻分享、智能語音交互功能。
波司登牽手阿里雲,打通了原本分散各地的倉庫、門店的庫存數據,以及與線下割裂開的線上庫存數據。迄今,波司登庫存中心的智能補貨系統的缺貨損失下降21%,售罄率同比增長10%。
2018年6月,手淘與釘釘進一步打通,釘釘「智能導購」上線,特步作為釘釘第一批種子用戶,實現新零售賽道的「無縫對接」,不僅讓1.1萬導購成功上釘釘,發放100萬張優惠券,綁定了92萬的好友關係,還成功招募了近150萬的門店會員。
同樣嘗到甜頭的還有護膚品牌林清軒,運用釘釘「智能導購」,兩周增加81萬粉絲,2018年618大促期間的線下銷售增長3倍。
「原來我不想用釘釘,用微信用慣了,用釘釘幹嘛?但這解決了一個問題,讓導購的資料不再丟失,打通後導購用釘釘跟顧客互動,手淘可以對促銷信息和優惠券實施精準推送。既解決客戶流失,又解決了騷擾顧客的問題。」林清軒創始人孫春來如此分享。
新零售戰役的下半場剛剛開始,未來所有的商家都將需要數位化引擎。而張勇為阿里制定的2019年小目標是,依託商業作業系統幫助每一個客戶完成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