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參觀者在北京園內遊覽。4月20日,北京世園會園區進行全負荷壓力測試。6萬多名參觀者進入園區,園區按正式開園標準組織開展運營工作,完成了全員、全範圍的實戰演練,以檢驗園區、外圍交通及屬地保障全負荷運營能力。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魏夢佳)紅色宮牆倚玉蘭,四合院中觀山水。彩繪雕欄,亭臺樓閣,山水靜謐,美不勝收……走進北京世園會園區中的北京園,你能清楚地知道,「北京」到了。
北京園佔地5350平方米,與北京世園會的中國館遙相對望,是世園會室外各省市區展園中面積最大的展園。園區入口參照「北京老城」獨有的街巷建築形態,興建牌樓、建制胡同,穿過青灰色的胡同,一座南北正向的「四合院」映入眼帘。
四合院是北京園核心建築,採用北京典型的「三進四合院」中的「內院」格局。四合院周邊花園圍繞,以什剎海作為園林模型,築山、理水,植木、造景,以此構成北京園的總體形象。園區北側則以「紅色宮牆」為借景,營造「我家住在北京城」的意象。
4月20日,參觀者在北京園內遊覽。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通過各種造景借景,園內用建築和植物小品營造出和合如意、青瓦盛芳、棠花童真、玉堂長春、甘雨荷風、百花深處、碧峰花影、什錦花坊八景圖卷。
據了解,北京園共栽植喬木164株、灌木及藤本2174株、設計花卉約800多種,展期共布置花卉30餘萬盆/株。高大的白皮松、蒼勁的造型油松都是園區各景點的焦點,也是北京城最具特色的常綠樹種代表;花架上的紫藤、水缸內的荷花都是四合院內滿滿的記憶;32盆北京特色盆景更為園景畫龍點睛。人們可在園內尋找到北京市花月季、菊花,以及玉蘭、海棠、牡丹、桂花等多種花卉的芳跡。
北京的園藝師們還通過花期控制技術實現不同批次的梅花、榆葉梅、連翹、丁香等次第開放,為園區增添春色。月季、菊花、一串紅、百合等自育種花卉品種,薈萃了北京園藝科技創新的成果,在為園區營造出「什錦花坊」景致。
負責北京園建設的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表示,北京園是一座「文化之園」,可讓人們了解北京的發展歷史及特色,品味四合院的春華秋實,感受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北京園也是一座「科技之園」,應用了花境、立體花壇、垂直綠化、花帶、巖石園、水生園等多種園藝科技形式;北京園還是一座「生態之園」,融合了雨水收集再利用、園林廢棄物利用、北京鄉土植物應用、智能節水灌溉等技術及產品。
「北京園將是北京生態發展、園林藝術、園藝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地,也是北京的『百姓之家』。」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產業發展處調研員陳峻崎說,「我們希望讓全世界從這一個『小院落』看到一個『大北京』。」
北京世園會北京園:四合院中觀山水-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4398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