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宴級別的淮揚菜,到底長什麼樣?

2020-12-22 廚影美食

國宴是一個國家最高規格的宴會,在國宴的餐桌上,陳列的不僅僅是一道道精緻的美食,更是一個國家的國力、文化以及主人個性風採的展示。法國美食家布裡耶·沙瓦朗曾有一句名言:「餐桌上,看得到政治的精髓。」正是一語中的。

為什麼淮揚菜成為國宴首選?

1、能調眾口

都說因為總理是淮安人,喜愛淮揚菜,但淮揚菜成為國宴用菜,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它「南北皆宜,鹹甜適中,燒燜見長,合乎營養」。吃飯這事兒,口味千人千味,所以國宴最講究「中規中矩」。淮揚菜兼具南北之長,以鹹味為主,清淡可口,軟爛嫩滑,能夠滿足國內外大多數來賓的口味需求。

2、食材限制

新中國成立之初,資源短缺,後來國力強盛了,又提倡節儉,這就使得一些高檔食材的運用受到了限制。而淮揚菜最擅長的,就是用最樸素的食材做出高檔水準。淮揚地區物產豐富,盛產動植物水鮮,蘇軾在《揚州以土物寄少遊》詩中提及的鮮鯽、紫蟹、春蓴、姜芽、鴨蛋之類,此地俱有出產。「但淮揚菜中沒有山珍海味、參鮑燕翅,也沒有動物保護組織禁止的食材。」淮揚菜通常還會材盡其用,一條黃鱔可以做出108道菜,脊背前部「炒軟兜」,脊背後部「熗虎尾」,腹部「煨臍門」,血和腸子「蒸小魚」,骨頭做「掛霜龍骨」……淮揚菜,真正實現了用「凡魚野蔬」烹飪出高端餚饌。

3、健康因素

淮揚菜的烹調手法主要是蒸、煮、燴、燉,以水為媒介,這樣烹調中溫度不會過高,能較好保持食材中的營養。另外,淮揚菜口味清淡,低糖低鹽低脂,吃完後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4、文化底蘊

淮揚菜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始於秦漢,鼎盛於明清,現代淮揚菜系則形成於清末民初,背後蘊含著豐富的人文信息。幾乎每道淮揚經典名菜都有可咀嚼的故事,比如「千裡蓴羹」,是說西晉文人張翰在齊王冏幕下做官,見秋風起而思故鄉吳郡的蓴羹、鱸魚,後棄官還鄉,此菜因而得名;又如「淮安蒲菜」,又稱淮筍,因梁紅玉曾掘蒲根充軍糧,自南宋後又稱「抗金菜」。淮揚菜因此有「文人菜」、「士大夫菜」之稱,這樣的菜餚,自然更能代表國宴的餐飲文化和水平。

淮揚菜四大特點

1、選料嚴謹,注重鮮活

淮揚菜興盛的區域,氣候適宜四季分明,河湖交錯,水網縱橫,一年四季,水產禽蔬野味不斷。有道是「春有刀鱭,夏有鮰鰣,秋有蟹鴨,冬有野蔬」,因此淮揚菜的原料以鮮活為主,這也為在烹法上擅長燉燜,調味注重本味提供了物質基礎。淮揚菜幾乎每道菜對原料都有嚴格選料要求,同時也讓原料的特點在製作菜餚時得到充分的發揮,例如仔雞宜爆炒顯其嫩,老雞宜燉湯顯其肥,大蟹宜蒸,小蟹宜炒等,不一而足。

2、因時而異,不時不食

3、講究刀工,造型美觀

淮揚菜是「揚州三把刀」的「第一刀」,向以「刀工精細、刀法巧妙」著稱。據統計,中國現有的二百多種刀工刀法,淮揚菜都在運用。淮揚菜中最著名的刀工菜莫過於文思豆腐,要求將一塊細軟的豆腐切得細如髮絲、綿而不斷;大煮乾絲,一塊白幹,廚師經加工可片成18片,切出的乾絲不僅整齊、均勻,而且其粗細不能超過火柴杆;豆腐餃,將嫩豆腐去掉老皮,用平刀法片成薄片,放上餡心,斜角對疊,然後用刀修成月牙狀。還有像獅子頭之類的功夫菜,切忌用絞肉機將肉絞成茸,肥瘦搭配的肉要經過細切粗斬,即細切成石榴丁後再亂刀粗斬,才能達到鮮嫩軟糯的最佳口感。此外還有三套鴨、脫骨鴨掌之類的菜式,雖從表面上看不出刀工,但實際上要運用到精湛的脫骨刀法,保證將骨頭取出後仍能保持外形的完整美觀。

4、注重火功,講究火候

淮揚菜餚根據古人提出的「以火為紀」的烹飪綱領,鼎中之變精妙微纖,通過火工的調節體現菜餚的鮮、香、酥、脆、嫩、糯、細、爛等不同特色。淮揚菜擅長燉燜燒煮,因為這幾種方法能較好地突出原料本味。淮揚菜以燉燜燒煮為主的名菜有蟹粉獅子頭、清燉圓魚、沙鍋野鴨、三套鴨、大煮乾絲等。

國宴上的淮揚菜

白袍蝦仁

白袍蝦仁是淮揚菜系中的絕品佳餚,60多年前,它曾被選為開國第一宴的頭道熱菜。由於淮揚菜對食材十分講究,當時是使用卡車將白袍蝦仁的原料——鮮活的洪澤湖大青蝦運到北京。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的運輸條件還不夠發達,途中歷經顛簸,到達北京後大青蝦已奄奄一息,無法再滿足淮揚菜取材「鮮活鮮嫩」的標準了,無奈之下,白袍蝦仁黯然退出了此次國宴。

實際上,相比後來出現在國宴上的軟兜長魚,白袍蝦仁的顏色、口味更容易令人接受。這道菜選用洪澤湖出產的青蝦為原料,先以薑汁餵養活蝦一整夜,再手工剝出一顆顆雪白粉嫩的大蝦仁。因為足夠新鮮,因此烹飪過程中完全無需多餘的調味料,僅以快火清炒,加鹽和薄芡調味,爽口脆嫩,常常是桌上第一個被吃完的。

軟兜長魚

軟兜長魚與白袍蝦仁並稱「淮炒雙峰」,當年正是它取代了白袍蝦仁走上了開國第一宴的餐桌,成為名副其實的開國第一菜。淮安人厚待中外賓客時,也最喜歡上這道「鮮嫩可口別具一格」的菜讓賓客嘗鮮。

所謂「軟兜」,軟是核心,菜品上桌後,以筷子挑起一塊黃鱔脊背,而該脊背的兩個末端能夠自然下垂,甚至自然相互靠攏為佳。也有大廚認為,「軟兜」應是一種烹飪方式,這道菜在製作時最後有一道勾芡的程序,一定要把調料的味道全部沾裹到鱔條上去,而且要保持鱔條的嫩度,就是柔軟,即使當初煸炒硬的鱔魚肚皮,此時也要在芡汁中回軟。以芡汁作為託底將鱔條軟軟地裹兜而起,是謂「軟兜」也。

此菜選用端午前後的「筆桿青」長魚,以竹籤從長魚側面切入,沿著椎骨分別片下長魚肉,講究的只取脊背,一掐兩斷,沸水焯過備用。另起炒鍋加豬油至七成熟,加蒜片煸香,加入黃鱔、料酒、醬油,勾芡後,迅速顛鍋裝盤,密密撒上胡椒。黃鱔的入鍋出鍋也就3、5秒鐘,顛勺也就2-3次,一氣呵成,成就了一個「軟」字。成菜後脊背烏光爍亮,軟嫩異常,清鮮爽口,趁熱端上;筷子一搛,微顫似跳,油亮滑爽;入口腴嫩,輕抿若化,齒頰生香。

國宴獅子頭

國宴菜的名角之一就是「揚州獅子頭」,當年接待尼克森訪華的國宴頭盤就是它。之所以稱為「獅子頭」就因為這個菜形態豐滿,猶如雄獅之首。這道菜也是淮揚菜的典型代表,無論是選料還是製作工藝,都將淮揚菜的精緻細膩體現的淋漓盡致。

取肋排之上硬五花,紅白分明,層次多樣,肥瘦三七,精肥搭配,以達到鮮嫩、肉香的效果。製作獅子頭不同於製作魚丸、肉丸,切忌用絞肉機將五花肉絞成茸,而是一刀一刀切出來的。先將豬肉用平刀法切片,再用直刀法切成極小的肉丁,所謂粗切成絲,細切成丁,石榴粒大小,一刀不剁,瑣碎切之!這樣的好處是保持肉質肌理,組織尚存,最大限度保持口感鮮嫩。這其中的關鍵是不可以用絞肉機絞,不可用排刀剁,真正意義上的獅子頭乃是一刀不剁的美味。

不僅如此,獅子頭對上勁和下鍋也很有學問,因為肉全是切出來的,所以沒有絞肉機絞出來的有粘性,以次達到入口後一抿就化的口感,這裡不可以放雞蛋、生粉之類,要想這堆不團結的肉粒抱成團,還需要下點真功夫,在加好調味品及高湯後,這團肉粒如同皮球一樣從左手摔到右手,從右手摔到左手,如此反覆直到不會散開。下鍋後要用溫柔的小火加熱4小時以上,湯麵要始終呈現似開非開的狀態,否則火一大,獅子頭就成米粒湯了。

獅子頭真正讓人佩服的功夫還在調味上,必須加高湯上勁。高湯,即豬腿骨、老母雞、老鵝、火腿等料經8小時以上文火吊出來的湯,是獅子頭的鮮味來源。骨為湯底、雞為清鮮、鵝為濃香,三者皆為高湯靈魂,且味型有別,自然鮮得有層次。做成功的獅子頭,應該是肉香醇厚與清鮮怡人,兩者兼備。上桌以後細觀其形,一疙瘩一疙瘩的凹凸有致,那是因為肥肉丁和瘦肉丁在湯裡燉久了以後變形程度不同的緣故。如果把它盛在小碗裡,仔細搖一搖再放在桌子上,這獅子頭應該在碗裡出現一陣輕微抖動,那身形如獅頭甩水一般。

大煮乾絲

大煮乾絲最早來源於揚州地方官員獻於乾隆的「九絲湯」。清代《調鼎集》北硯食單記載:「九絲湯,火腿絲、筍絲、銀魚絲、木耳、口蘑、千張、腐乾、紫菜、蛋皮、青筍或加海參、魚翅、蟶乾、燕窩俱可。」又因豆腐乾本身滋味很薄,要想入味,必需借用滋味鮮醇的雞汁,多種佐料的鮮香味經過烹調,複合到豆腐乾絲裡,吃起來爽口開胃,異常珍美,令人食之不厭。

現今大煮乾絲,比之「九絲湯」,已有了很大發展。以乾絲、雞絲為主,乾絲潔白,外加鮮蝦仁,綴以各種配料,稱為什錦乾絲,色彩美觀,其味更鮮。「大煮乾絲」刀工要求極為精細,「鸞刀應俎,霍霍霏霏」,一塊白幹,廚師經加工可片成18片,切出的乾絲不僅整齊、均勻,而且其粗細不能超過火柴杆。在煮的過程中,既要能夠完全散開,又不要凝聚成團,這樣煮出來的乾絲,既綿軟,又鬆散。對這種粗細程度的拿捏,比一味的要求細,更加考驗刀工。銀絲一樣的乾絲用濃鬱的雞湯慢火收燉,雞湯的鮮美完美的滲透乾絲,這種味道用絲絲入扣來形容相當貼切。大煮乾絲不僅譽滿全國,而且被國外來賓譽之為「東亞名餚」。

水晶餚肉

水晶餚肉在「開國第一宴」上曾被作為冷菜主碟,,所謂「不膩微醉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餚。」上為清代惺庵居士有《望江南》詞:揚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絲堆細縷,熟銅菸袋臥長苗,燒酒水晶餚。」也形象生動的描繪了清代揚州的居民品嘗乾絲、餚肉的情景,頗似一幅生動的風俗畫。

松鼠鱖魚

1957年,前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來訪,受到高規格的熱情接待,當晚的國宴菜單中,就有一道松鼠鱖魚。另外在2016年的G20峰會上也有這道菜,出現頻率相當不低。

松鼠鱖魚與雙皮刀魚、清蒸鰣魚並稱江南三味,有人形象地描繪它為:「頭昂尾巴翹,色澤逗人笑,形態似松鼠,掛滷吱吱叫。」從外形上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道要求很高的刀工菜,廚師憑藉精湛的刀工將魚貼骨切開,再片魚,直剞、斜刀,刀切至魚皮又變菱形刀紋,深及皮肉的4/5處,刀刀精準。最終將整條魚身改刀成108顆蒜瓣籽,形如菊花盛開,微微上翹的魚頭和魚尾,前後呼應。經過油炸肉粒翻開如毛,頭昂口張,魚尾微翹,形如松鼠極具美感。而國宴上這道菜則為了顧及外賓的感受,一般會去掉頭尾,只上魚身。

薺菜塘鯉魚

2010年上海世博會晚宴,有一道熱菜薺菜塘鯉魚,是淮揚地區人們餐桌上的常見佳餚。江南地區有句俗語:「正月塘鱧肉頭細」,是說春天裡,塘鱧魚最是肥美。這種魚樣子不好看,但卻肉質細嫩,極為鮮美,袁枚說塘鱧「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醃芥作湯,作羹,尤鮮。」

這道薺菜塘鯉魚,採用春末夏初的野生塘鯉魚與當地的野菜薺菜做成。每條塘鯉魚都不超過二兩,將小魚去骨去皮,只取其中的兩片魚肉上漿滑熟,然後放入人工剁碎的野生薺菜菜茸,勾的芡剛好讓魚片飄浮在碧綠的菜茸上面。這是一道特別講究時令的菜餚,人們評價其清雋味美,令人食之難忘。

月影照紗窗

2017年「一帶一路」歡迎晚宴上,主菜有一道「花好月圓」,其實是脫胎於淮揚菜「月影照紗窗」。只不過傳統淮揚菜「月影照紗窗」是竹蓀鴿子蛋,而國宴「花好月圓」將竹蓀改成了扇貝,但是這兩道菜的精髓都不是表面看到的食材,而是湯本身,「這道菜對湯的要求是清澈見底、味淡而不薄。」

按住下圖關注小編

盤點全球頂級食材

探索珍奇饕餮盛宴

相關焦點

  • 國宴:到底長啥樣…
    開國大典之夜,新中國的開國元勳們以及社會各界代表共600餘人出席了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自此,「開國第一宴」名揚天下。 新中國的誕生,人民政權的建立,這是一個民族獨立、振興、發展的新標誌。在這麼喜慶的日子裡,招待中外嘉賓的第一次國宴該會是個什麼樣的場面呢?
  • 1949年開國大典,國宴為啥要選「淮揚菜」,原因讓人心服口服
    194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日子,當晚,開國元勳及社會各界代表,共計600餘人,出席了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來出席典禮的,都是國內外的嘉賓,飲食方面更是稱得上「百人百味」,所以這「國宴」的菜單,當初是由周總理親自審批敲定,以「鹹甜適口、南北皆宜」的淮揚菜為主。
  • 國宴七十年:國家級別的飯局都吃啥?
    70年國宴變遷史國宴,國家級別的飯局。與自家大鐵鍋一鍋亂燉不同,國宴博採八大菜系之長,廣納世界各國菜餚之精華,是一場在重要節日、重大場合款待各國貴賓、各界人士的頂級宴會。 國宴裡的西式菜餚牛排,卻能做成荷香、醬燒味,帶上淮揚菜的色彩。「中式牛排」符合西方人飲食習慣,到這裡也是「中國特色」。
  • 國宴,就是國家級別的飯局,中國最頂級國宴!廚師長帶你開開眼!
    國宴廚師,要求非常高,需要政審、「剃光頭」上崗,3分鐘完成炒菜、分菜、上菜,餐盤盛菜前需保持70度高溫等等。因此,一個廚師,在他的從廚生涯,若能操刀一場國宴,那將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國宴是國家元首或政府為招待國賓、貴賓、或在重要節日為招待各界人士而舉行的正式宴會。
  • 為什麼國宴要選用淮揚菜?除了炒飯,揚州還有哪些美食?
    揚州的主要菜系是淮揚菜,淮揚菜講究鮮美與本味,食材新鮮,烹飪清淡,沒有過多的配料,因為溫和的口味也被選為國宴經典菜式。揚州獅子頭獅子頭是淮揚菜系的一道經典名菜,起源於江蘇,現已聞名全國。鹽水鵝各大菜系中都有獨特的吃鵝方法,淮揚菜也不例外,鹽水鵝正是淮揚菜的另一代表。淮陽地區是水鄉,水草繁茂,有很多養鵝的人家。因為環境氣候的原因,揚州的鵝也是個大肉肥,生長十分旺盛。
  • 國宴為什麼不是川菜?
    今天,團團就帶大家一起探索「國宴」的秘密國宴是國家元首或政府為招待國賓其他貴賓或在重要節日為招待各界人士而舉行的正式宴會國宴菜是國家主席或國務院總理等國家領導人開國大典之夜,新中國的開國元勳們以及社會各界代表共600餘人出席了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自此,「開國第一宴」名揚天下。新中國的誕生,人民政權的建立,這是一個民族獨立、振興、發展的新標誌。在這麼喜慶的日子裡,招待中外嘉賓的第一次國宴該會是個什麼樣的場面呢?請看當年一份珍貴菜單:冷 菜:桂花鴨子、油雞。
  • 【國宴淮揚菜】12道經典淮揚菜做法!
    淮揚菜講究原材料的質量,調味不是第一位。講究刀工,口感要酥爛爽滑。
  • 看完印度國宴,再看看中國國宴,網友:不多不多,一碗白菜的差距
    但是中國最高規格的菜品那是我們沒有吃到過的,那就是國宴。我國的國宴菜品豐富,以淮揚菜為基準,匯集我國各地方的菜系,軟嫩可口,清淡美味。深受國內外大量來賓的喜歡,受到了國內外來賓的一致好評。國宴是國家主席和國家政府為了招待國賓以及其他貴賓或在重要節日招待各界人士舉行的國家級正式宴會。
  • 江蘇味道——國宴裡的江蘇菜
    國宴是國家元首、政府為招待國賓及其它貴賓或在重要節日為招待各界人士而舉行的正式宴會。元鼎二年(前115),張騫攜使節還。當時群臣因為該用什麼樣的禮儀(國、臣、邦、屬)對待西域諸國而爭論不休。漢武帝說:「宴之國賜。」
  • 國宴,最頂級的飯局
    國宴和普通宴會一樣,也可分為歡迎宴會、答謝宴會、工作宴會等。     國宴的宴會等級分為三級:總統、總理為一級;副總統、副總理為二級;部長為三級。      國宴一般在人民大會堂或釣魚臺國賓館舉辦,但人民大會堂共設宴5000人,故近年國宴菜也進行了改革,以減少開支,菜單不超過四菜一湯,不上白酒。其中獅子頭、佛跳牆及三寶鴨等為國宴菜的代表菜。
  • 國宴菜單大曝光,讓你秒變「國宴大師」!
    周總理認為,淮揚菜歷史悠久、特色突出、菜品豐富,而且不偏不倚、不甜不鹹,被接受的範圍最廣,所以大宴就以淮揚菜為基礎。在淮揚菜的基礎上,還是摻雜了一些如紅燒鯉魚這樣的魯菜,但這大概已經是80年前,在北京能吃到的,最具淮揚風味的宴席了。此次的宴會也在當時廣受好評。從此淮揚菜系也被定為國宴基調。1957年4月17日,前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來訪,受到高規格的熱情接待。4月17日,中方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盛大國宴,歡迎伏羅希洛夫一行。
  • 什麼叫國宴?帶你開開眼!
    ,顧名思義,就是國家級別的飯局。它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展示,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均在一次次的國宴中蜿蜒展開,可以說,它是集中國家飲食文化特色和禮儀文化特色於一體的國典形式之一,以濃墨重彩來形容也不為過。國宴是國家元首或政府為招待國賓、貴賓、或在重要節日為招待各界人士而舉行的正式宴會。
  • 見識一下國宴
    國宴,顧名思義,就是國家級別的飯局。它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展示,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均在一次次的國宴中蜿蜒展開,可以說,它是集中國家飲食文化特色和禮儀文化特色於一體的國典形式之一,以濃墨重彩來形容也不為過。國宴是國家元首或政府為招待國賓、其它貴賓或在重要節日為招待各界人士而舉行的正式宴會。
  • 國宴
    經過多方調查研究,大家都認為淮揚菜歷史悠久、特色突出、菜品豐富,而且不偏不倚、不甜不鹹,被接受的範圍最廣,所以這次大宴就以淮揚菜為基礎了。宴會的總廚師長則由朱殿榮擔任。他出身鼎鑊世家,14歲起師從名廚,練就了做大菜、辦筵席的過硬本領。其他幾位廚師也身手不凡、各懷絕技。
  • 國宴的風採
    比如說國家招待外賓或以政府名義的外國援華人員,以及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所舉行舉行的招待會,從廣義上來說,都稱國宴。 國宴的前期準備工作,絕對來不得半點馬虎。一場國宴從籌備到落幕像是打一場「大戰」,一場精確到秒的「戰鬥」。宴會場所的選定與布置、菜單的制定、菜餚的烹飪、端盤上桌……每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一點差錯都不能有。
  • 國宴啥樣?讓你大開眼界!
    釣魚臺國賓館的菜系博採國內八大菜系之長,也廣納世界各國菜餚之精華。上至官廷餚饌譜錄,下採民間風味小吃,外及各國元首口味、習俗,構成了釣魚臺國賓館菜餚的特色風味:清鮮淡雅、淳和雋永。很多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及其他要政,對釣魚臺菜餚均報以滿意的稱讚。
  • 成為國宴的淮揚菜,起源就在揚州,這個人功不可沒
    食不厭精的揚州菜,正是我國四大菜系之一「淮揚菜」的故鄉,也是曹雪芹筆下那些奢宴珍饈的靈感源泉。揚州獅子頭,堪稱是淮揚菜的經典傳統名菜了。拳頭大的「獅子頭」肥而不膩,軟糯鮮香,看著尋常,工序卻繁複,極考驗廚師手藝。一道「淮揚軟兜」,可是經典中的經典~肉質細滑、口感鹹鮮,不愧是國宴大菜。
  • 什麼叫國宴?帶你開開眼界!
    釣魚臺國賓館的菜系博採國內八大菜系之長,也廣納世界各國菜餚之精華。上至官廷餚饌譜錄,下採民間風味小吃,外及各國元首口味、習俗,構成了釣魚臺國賓館菜餚的特色風味:清鮮淡雅、淳和雋永。很多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及其他要政,對釣魚臺菜餚均報以滿意的稱讚。
  • 1949~2018國宴!帶你開開眼界!
    釣魚臺國賓館的菜系博採國內八大菜系之長,也廣納世界各國菜餚之精華。上至官廷餚饌譜錄,下採民間風味小吃,外及各國元首口味、習俗,構成了釣魚臺國賓館菜餚的特色風味:清鮮淡雅、淳和雋永。很多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及其他要政,對釣魚臺菜餚均報以滿意的稱讚。
  • 什麼叫國宴,帶你開開眼!
    釣魚臺國賓館的菜系博採國內八大菜系之長,也廣納世界各國菜餚之精華。上至官廷餚饌譜錄,下採民間風味小吃,外及各國元首口味、習俗,構成了釣魚臺國賓館菜餚的特色風味:清鮮淡雅、淳和雋永。很多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及其他要政,對釣魚臺菜餚均報以滿意的稱讚。中國菜點講究配備器皿,所謂「美味還須美器盛」,餐具器皿的精美會使得國宴菜品更加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