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在鞍山市千山大牛爪附近,兩名外地「驢友」先後遇險,幸虧救助及時,轉危為安。據統計,近年來,千山每年都會發生迷路、遇險事件,甚至有人為此斷送性命。
同一天倆「驢友」遇險
18日上午,瀋陽的隋先生和數十名瀋陽「驢友」一起乘坐大巴車來到千山上石橋村,準備徒步攀爬上石橋村附近的千山大牛爪峰。由於是第一次來千山登山,隋先生一行人都非常興奮,原本需要近兩個小時的路程,隋先生用了一個小時就爬上了第一座山峰。可就在同伴們歡呼雀躍時,隋先生卻突發身體不適,呼吸困難,全身無力,心跳過快。同行「驢友」見隋先生臉色慘白,立即讓他坐下休息,並向救援隊求救。一些公益救援隊隊員們收到求助信息後立即趕往現場。等救援隊隊員趕到大牛爪時,隋先生已經不能走動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隋先生的心跳慢慢恢復正常,可以緩慢行動了。救援隊員攙扶他慢慢回到千山鬥姆宮附近。快到山下時,隋先生又出現了頭暈症狀。隊員拿來毛毯子讓他半躺休息、保溫。十分鐘後,隋先生的頭暈症狀減輕,救援人員應隋先生的要求,用車將其送到山下就醫。
同一天中午11時左右,在大牛爪飛來石附近,「驢友」陳女士也遇到了危險。據了解,陳女士是在攀爬巖石時,因沒有基本的保護措施,從陡峭的巖石上滾落,發生了滾巖事故。幸運的是,下面的「驢友」用繩子擋住了陳女士,避免了一起嚴重的戶外事故。據了解,僅8天的時間裡,千山大牛爪已經發生了5起「驢友」安全事故,危險程度可見一斑。
春夏兩季事故高發
目前,千山已經成為東北主要的戶外登山地點,每年都有來自吉林及省內的上萬名「驢友」來千山參加戶外運動,而「驢友」登山遇險的事兒也隨之增多。昨日,我市一公益救援隊隊員表示,據救援隊初步統計,2016年全年,救援隊參與千山救援6起,傷者5人,其中1人死亡。救援隊隊員表示,春季和夏季是一年中千山地區登山戶外運動事故高發的時間段,而5月份則是全年事故數量最高的月份。登山戶外運動大多是始於上午,結束於下午,傍晚5點至7點發生事故的概率達到最高值,遠遠高於其他時間段。主要是因為下午是返程階段,大家回家心切,容易麻痺大意,放鬆警惕;活動組織者對線路用時計劃不到位,導致返程時超過計劃時間,造成天黑無法找到返迴路線,甚至有人冒險選擇所謂的「近路」而導致迷路和被困;此外,參與者不懂得戶外出行的體力分配法則,容易在返程途中出現體力透支,導致無法返回。
救援隊隊員提醒廣大「驢友」,參加登山運動時,一定要結伴而行,安全第一。切勿在沒有專業設備的情況下攀爬陡崖,以免發生危險。出發前一定要做好攻略,準備好帳篷、睡袋、GPS、對講機等。方位不確定時,最好找兩個人結伴探路,再呼應大部隊;高強度活動要量力而行,一些身體不好、初次參與戶外登山的「驢友」不能貿然參與。體力透支時要及時休息,補充鹽和水分。出發時,一定要減負,輕裝前進。一旦遇險,被困者應利用一些可以求救的設備,如手機、手電筒、鏡子、明火等。被困者最安全的自救方法是原地不動,找個背風的地方,保持體溫,保存體力,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