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權:民進黨在階級屬性上已逐漸國民黨化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作者 富權

  原本已經淡出政壇十多年,但在民進黨陷入低谷時毅然復出擔任秘書長,輔助黨主席卓榮泰臥薪嘗膽,帶領民進黨在年初選舉中獲勝,卻又再次急流勇退,淡出政壇的羅文嘉,最近在接受媒體專訪,回顧過去一年的黨務運作時坦言,他深感民進黨自文化到派系生態、政黨價值皆出現許多改變,已非當年在街頭衝撞且充滿理念的政黨,已然成為世俗化政黨。羅文嘉不禁感嘆說,民進黨已不是自己熟悉的政黨,甚至有些處理事情的界線,已超過他的理解,因而他認為民進黨「遲早會出事」。

  這正是羅文嘉對他曾經為之奮戰服務的民進黨「愛之深,憾之切」的表現。實際上,羅文嘉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考取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時,就充滿改革社會的理想,因而積極參與學生運動,當選為臺灣大學學生會第一屆會長。後來一直追隨陳水扁,擔任其「立委」助理及辦公室主任,並參與各項社會及政治運動,包括「野百合學運」、「廢除刑法第一百條」等。而當年的學運戰友們如鄭文燦、林佳龍、鍾佳濱、陳俊麟、李文忠、郭正亮、沈發惠、段宜康、翁章梁等,與他一樣皆稱為民進黨的中生代力量;參與其他政黨的範雲、劉一德等,也在政壇上叱詫風雲。而似乎是在前期,因為跟隨了陳水扁,他比其他學運戰友更早冒出頭踏入政壇。一九九四年陳水扁當選臺北市長後,羅文嘉擔任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處長兼臺北市政府發言人,成為當時臺灣地區最年輕的政務官,並與陳水扁另一近身親信馬永成,被並稱為「羅馬兵團」,後來還被批評為「童子軍治臺」。1999年陳水扁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期間,羅文嘉出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2000年陳水扁當選並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羅文嘉擔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委。2001年在臺北市北區參選「立委」並當選。2004羅文嘉出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但後來在陳水扁貪腐案發後,逐漸與陳水扁疏遠,並在美國波士頓大學發表演說時,雖然認為陳水扁並未貪汙,但卻批評陳水扁為南線項目等抗辯說法前後矛盾是「很糟糕」的策略,因而飽受「挺扁」人士抨擊「忘恩負義」,民進黨「扁系立委」高志鵬更批評說「全世界的人都可對阿扁劃清界限,只有羅文嘉不行」,《美麗島新聞網》總主筆葉柏祥批評羅文嘉「以激進的口吻,罕見公開批評昔日提拔他的長官、也是他從政生涯以來的貴人……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就痛罵昔日主子」。因此,在「深綠」發動「手術刀」行動時,他被列為「十一寇」之一。後來,對民進黨頗為失望的羅文嘉,效仿陶淵明「歸隱田園」,在桃園縣種水稻,並收購水牛出版社及接任社長,一派夕露沾衣,悠然自得的樣子。直到民進黨2018年底慘敗「九合一」選舉,蔡英文引咎辭去黨主席職,在補選中當選的新任黨主席卓榮泰邀請他接任民進黨秘書長,才再次出山。經過一年的努力,民進黨從谷底爬升,終於在今年初的選舉中獲勝。羅文嘉在民進黨中常會宣布因任務已達成,請辭秘書長職務,並向黨主席卓榮泰表達不會留任,做到同年5月19日任期屆滿為止,再次歸隱田園。

  可以說,羅文嘉在第一次歸隱田園後,得以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跳脫出來,以「旁觀者清」的角度,結合自己年輕時參與學運的左傾立場,冷靜觀察民進黨的蛻變,並可能也梳理出自認為可以將民進黨扳回原來充滿理想的方法。也正在此時,新任黨主席卓榮泰邀請他重新出山,他就懷抱「將民進黨帶回正軌」的抱負,重返政壇。誰知民進黨的「世俗化」已經積重難返,他自嘆「無能為力」,而再次歸隱田園。

  羅文嘉批評的「民進黨已經世俗化」,用另一種形式表述,就是民進黨已經「國民黨化」。而國民黨當年的代表大財團利益,及獨裁貪腐,正是他積極參與學運,並加入與國民黨作鬥爭的民進黨的政治驅動力。意想不到的是,民進黨在兩度「執政」後,也逐步走上當年國民黨的獨裁及貪腐老路,而且其階級屬性也從代表工農及中小企業主的利益,蛻化為代表官僚資產階級的利益,甚至有部分民進黨的黨政高層本身就是大地主或大財團主,並掌握著壟斷話語權的媒體,因而與他過去的理想,以至他過去所熟悉的民進黨,南轅北轍。

  這就是民進黨的「國民黨化」,可能也將會與國民黨一樣,喪失佔臺灣人口大多數的低下階層的支持,終有一日也將會與國民黨一樣,喪失政權。這與有人所說的國民黨已經「民進黨化」,並不是同一組概念。有人所指的「國民黨已經民進黨化」,是指國民黨在兩岸關係定位上,逐漸有著「民進黨化」的趨向,放棄「九二共識」,從「中華民國在臺灣」變成民進黨的「中華民國是臺灣」,相差無幾,逐漸接近。這是棄長趨短,但選舉能力又不如民進黨,只有末路狂奔一途。

  而所謂民進黨正在「國民黨化」,則是反映在階級屬性上,逐漸趨近於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及大財團的利益的階級屬性。實際上,臺灣地區的政治學家製作的「政黨光譜」,國民黨是位於「右」的一端,偏向於維護既有秩序及富有階層的利益,帶有保守色彩。而民進黨則是位於「左」的一端,信仰民主社會主義及福利社會主義,代表工農階層及中小企業者的利益,帶有改革色彩,因而其支持者是以勞動階層為主。但民進黨在兩度「執政」後,全盤掌握了政治及行政資源,以及龐大的公營企事業,也是走上了與財團勾結的道路,或其高層本身就是財團大老闆,並掌握媒體,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已經與過去的國民黨差不多了。

  因此,對民進黨有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然後再以「改造黨」的理念重返民進黨高層,但發現無能為力,因而加深感性認識的羅文嘉,就有民進黨「遲早會出事」的結論。其實,民進黨已經出事過一次,而且就是他的直接老闆陳水扁,被揭發涉嫌多宗貪腐案,並被司法機關控訴審判。這也正是當年導致民進黨第一次喪失政權的主要原因,當然也是令到羅文嘉對民進黨極為失望,而離開政壇,歸隱田園的原因。

  後來羅文嘉又出來跳落「醬缸」,可能是認為蔡英文畢竟不同於陳水扁,尚算清廉,而且他所摯愛的黨陷於低谷,不願看到民進黨就此走向消亡。但在擔任民進黨秘書長這一年間,看到了許多讓他看不過眼的事情。從政人員的腐敗,比過去的國民黨還要嚴重,但民進黨卻生就硬拗的本事,縱容及掩飾黨人的腐敗,卻對國民黨的不規則行為不假辭色。這就讓羅文嘉更為失望,不禁發出民進黨已不是他所熟悉的政黨的哀嘆。

 

來源:新華澳報

相關焦點

  • 江啟臣認為杯葛立法機構沒有錯,民進黨團總召:請國民黨回頭是岸
    @銳看臺灣報導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昨在民進黨立法機構黨團護航下,終於上臺完成施政報告,國民黨團不滿灑豬內臟抗議,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批評,國民黨在黨主席江啟臣帶領下逐漸幫派化、義和團化。對此,江啟臣今回應,柯對國民黨從來沒好話,當柯講這樣的話,代表國民黨做對了。
  • 富權:起始氣勢實力 民眾黨均不如黃橘兩黨
    作者 富權   臺灣民眾黨昨日舉行創黨成立大會。正如本欄昨日所言,實力比新黨、親民黨弱得多的「臺灣民眾黨」,可能也是新黨、親民黨的「2.0版」,尤其是在沒有郭臺銘的號召力之下。其簡稱不採「民進黨」模式,而採「國民黨」模式,除了是避「臺銘黨」之嫌之外,可能還有要與民進黨作出區隔的意思。實際上,雖然柯文哲自稱其政治光譜背景色「墨綠」,但自臺北市政府成功舉辦「世大運」之後,民進黨就將柯文哲視為「假想敵」,「綠」與「墨綠」的關係每況日下,甚至有時會爆發衝突;反而與國民黨的關係較為緩和,柯文哲也很少嚴厲批評國民黨的頭面人物。
  • 民進黨已選舉無敵 臺灣怎走下去?國民黨的未來在哪裡
    18歲投票權在朝野高度共識下可望近期完成「修憲」,國民黨距離執政更遙遠,倒向小綠更沒前途,兩岸都得面對民進黨在臺長期執政、兩岸愈走愈遠的現實。 高雄這次市長補選,投票率雖只有4成1,卻可觀察到許多重要的現象。第一,國民黨2018縣市長選舉的狂勝(22個縣市贏15席)已是過去式。
  • 國民黨:舉債也要慶祝臺灣光復節 民進黨:國民黨在配合大陸「刻意...
    近年來,國民黨受限於財力,在臺灣光復節這一天大多赴「中正紀念堂」等地點鞠躬致意,並未專門舉辦活動。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黨秘書長李乾龍在本月初的一次內部會議上,特地指示今年借錢也要籌辦光復節紀念活動,並說明非辦不可的理由。
  • 民進黨蠻橫已是臺灣政治日常,江啟臣:國民黨不排除再上街頭
    近來民進黨不僅強行開放美國萊豬(瘦肉精豬肉),又關閉中天新聞臺,藐視新聞、言論自由,對此,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9)日在中常會中痛批,民進黨從立法機構到NCC,都蠻橫不講理,讓臺灣的民主制度完全失能。他說,國民黨身為過去的「威權時期」的「執政黨」,迄今仍然經常受到強烈的批判與責難,而這些批評少不了誤解與扭曲,事實上,國民黨確實帶領臺灣從專制走向民主,雖然艱辛、但從來沒有倒退。但民進黨「執政」後,卻直接把頻道換證的大刀,砍向與自己立場最為對立,最勇於批判「政府」的新聞頻道!江啟臣痛批,這將讓臺灣社會的民主進程不只是停止,更是倒退!
  • 臺中官員集體加入民進黨 國民黨不以為然
    東方網11月11日消息:民進黨臺中市黨部,今天將為該市市政府46位主管舉行加入民進黨宣誓儀式。對此,國民黨議員昨天上午質詢,調侃入黨官員不要變成執政者手中的木偶。 這次加入民進黨的官員一半以上原是國民黨黨員,對此,國民黨臺中市黨部主委沐桂新說,多人是「被壓迫」改入民進黨的,已向國民黨市黨部報備。待日後「光復」臺中市,將為他們辦集體退黨。
  • 批民進黨「去中國化」國民黨紀念臺灣光復,馬英九吳敦義等將獻歌
    中國國民黨今舉行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記者會,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表示,臺灣光復節是國民黨與臺灣重要的歷史連結,今年特別擴大舉辦系列紀念活動,期望帶領民眾憶起臺灣光復的歷史價值與意義。王育敏表示,臺灣光復代表了歷經八年抗戰的勝利以及回歸領土版圖的歷史事實,但民進黨執政刻意扭曲、切斷歷史,誤導年輕人史觀,想要「去中國化」。
  • 鍾小平:民進黨對國民黨招降納叛從「本土藍」開始
    中國國民黨籍前臺東縣長黃健庭18日傳出獲蔡英文提名擔任「監察院副院長」,國民黨火速開鍘,但人事案因綠營內部反彈已生變。去年退出國民黨的無黨籍臺北市議員鍾小平分析,這是民進黨的手法,在執政後利用政府資源和相近的意識形態拉攏本土藍軍。
  • 日月談: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能給臺灣帶來好處嗎?
  • 批民進黨「去中國化」國民黨紀念臺灣光復,馬英九吳敦義等人將獻歌
    中國國民黨今舉行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記者會,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表示,臺灣光復節是國民黨與臺灣重要的歷史連結,今年特別擴大舉辦系列紀念活動,期望帶領民眾憶起臺灣光復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 新黨青年軍:國民黨民進黨要一起準備開戰?
    (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臺北9月16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中國國民黨取消組團參加海峽論壇,新黨青年軍王炳忠等人今天召開記者會批評,國民黨就是害怕綠營「抗中保臺」的「民粹」,害怕被貼標籤,所以找理由乾脆不去海峽論壇,刻意扭曲李紅影片原意,放棄追求和平的重要機會,變成與民進黨一起挑動兩岸對立的共犯,這樣乾脆國民黨人都加入民進黨,不是更沒有被貼標籤問題。
  • 【華廣觀察】無論國民黨強不強,民進黨都鬧內訌
    在11月的宜蘭縣長換屆選舉中,國民黨候選人、羅東鎮長林姿妙非常有可能成為近四十年來第二位非民進黨籍縣長,民進黨也將面臨著票倉失守的危機。 在宜蘭縣「行動中常會」上,陳菊說她到全臺各地輔選,都被問到「宜蘭怎麼了」,也被要求「民進黨在宜蘭不能輸」。她參與政治活動四十年,還沒有遇到這樣的窘境。陳菊在會議上大罵「還有什麼成見是放不下?
  • 萊豬大戰前夕國民黨明公布政黨民調 與民進黨差距僅剩3.6%
    據悉,在政黨支持度方面,國民黨與民進黨分別是19%、22.6%,兩黨差距3.6%,比上月的4.1%拉近,不過整體顯示往中立或不表態的民眾較上月增加近1成,中壯年受訪者更激增近2成。黨務人士解讀,此舉代表民進黨強行開放萊豬,確已激起多數民眾反感,「討厭民進黨」的氛圍正在發酵,民間「挺民進黨獨大」已被打破。
  • 民進黨狂妄叫囂:國民黨「秀下限」,再這樣下去一輩子在野
    由於中國國民黨團首度拿出豬肺、豬心、豬腸等豬內臟潑灑,藉以杯葛蘇貞昌報告,民進黨團27日下午1點召開記者會,總召柯建銘痛批,國民黨在主席江啟臣的領導下,義和團化、幫派化、胡亂抗議,是史上最荒謬的一刻。柯建銘還呼籲,國民黨要回頭是岸,不要再這樣下去,否則一輩子都會是在野黨。
  • 國民黨要與民進黨有差異 終極就是統!
    答案是「沒有」,國民黨跟民進黨要有很清楚的差異,終極就是統。楊敏盛,曾任國民黨「立委」,現任敏盛醫療體系總裁,去年8月,接受當時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指派,以76歲高齡擔任國民黨桃園市黨部主委,事隔一年,吳敦義上臺,推動包括桃園市在內十縣市的地方黨部主委直選,楊敏盛也登記參選,同額參選,10
  • 青年最新民調 民進黨支持度雪崩、國民黨躍居第二大黨
    國民黨智庫基金會上午公布最新民調,針對20至29歲青年的政黨支持度,相較10月民調結果,民進黨從27.9%大幅下降為19%,慘跌近1成;國民黨的支持度雖從16.1%降為14.3%,但兩黨差距從原先的11.8 %縮減到只剩4.7%,國民黨還超車民眾黨,支持度排第二。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說,民調顯示「民進黨青年支持率雪崩,國民黨躍居第二大青年黨。」
  • 是國民黨的發明?
    臺灣《聯合報》3日發表評論說,臺灣雲林的中小學同步掛上「禮義廉恥」牌匾,引來綠營「立委」蘇治芬批評,說這是「威權復闢」「獨裁遺緒」。帽子扣得很大,但正常人恐難以理解其邏輯:禮義廉恥和威權獨裁怎扯得上關係?
  • 無法加入RCEP,國民黨批民進黨讓臺灣成「經濟邊緣人」
    國民黨痛批民進黨只想抓住美國,忽略「雙軌區域經濟合作建制」的競合。民進黨的不當政策,讓臺灣真正變成亞太或印太地區的「經濟邊緣人」,並呼籲蔡英文立即召集跨「部會」的緊急高層會議討論因應。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島內輿論:何不乾脆把文物...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被民進黨逼急了?國民黨代表:臺北故宮國寶由國民黨帶過來,門票收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心怡】「臺北故宮裡的國寶不是臺灣的,是國民黨帶來的。」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9月6日,因不滿國民黨「黨產」被民進黨當局凍結,國民黨代表陳麗旭在國民黨代表大會上提議,臺北故宮門票收入應歸國民黨所有,如此國民黨就有收入來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