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已經淡出政壇十多年,但在民進黨陷入低谷時毅然復出擔任秘書長,輔助黨主席卓榮泰臥薪嘗膽,帶領民進黨在年初選舉中獲勝,卻又再次急流勇退,淡出政壇的羅文嘉,最近在接受媒體專訪,回顧過去一年的黨務運作時坦言,他深感民進黨自文化到派系生態、政黨價值皆出現許多改變,已非當年在街頭衝撞且充滿理念的政黨,已然成為世俗化政黨。羅文嘉不禁感嘆說,民進黨已不是自己熟悉的政黨,甚至有些處理事情的界線,已超過他的理解,因而他認為民進黨「遲早會出事」。
這正是羅文嘉對他曾經為之奮戰服務的民進黨「愛之深,憾之切」的表現。實際上,羅文嘉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考取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時,就充滿改革社會的理想,因而積極參與學生運動,當選為臺灣大學學生會第一屆會長。後來一直追隨陳水扁,擔任其「立委」助理及辦公室主任,並參與各項社會及政治運動,包括「野百合學運」、「廢除刑法第一百條」等。而當年的學運戰友們如鄭文燦、林佳龍、鍾佳濱、陳俊麟、李文忠、郭正亮、沈發惠、段宜康、翁章梁等,與他一樣皆稱為民進黨的中生代力量;參與其他政黨的範雲、劉一德等,也在政壇上叱詫風雲。而似乎是在前期,因為跟隨了陳水扁,他比其他學運戰友更早冒出頭踏入政壇。一九九四年陳水扁當選臺北市長後,羅文嘉擔任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處長兼臺北市政府發言人,成為當時臺灣地區最年輕的政務官,並與陳水扁另一近身親信馬永成,被並稱為「羅馬兵團」,後來還被批評為「童子軍治臺」。1999年陳水扁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期間,羅文嘉出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2000年陳水扁當選並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羅文嘉擔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委。2001年在臺北市北區參選「立委」並當選。2004羅文嘉出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但後來在陳水扁貪腐案發後,逐漸與陳水扁疏遠,並在美國波士頓大學發表演說時,雖然認為陳水扁並未貪汙,但卻批評陳水扁為南線項目等抗辯說法前後矛盾是「很糟糕」的策略,因而飽受「挺扁」人士抨擊「忘恩負義」,民進黨「扁系立委」高志鵬更批評說「全世界的人都可對阿扁劃清界限,只有羅文嘉不行」,《美麗島新聞網》總主筆葉柏祥批評羅文嘉「以激進的口吻,罕見公開批評昔日提拔他的長官、也是他從政生涯以來的貴人……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就痛罵昔日主子」。因此,在「深綠」發動「手術刀」行動時,他被列為「十一寇」之一。後來,對民進黨頗為失望的羅文嘉,效仿陶淵明「歸隱田園」,在桃園縣種水稻,並收購水牛出版社及接任社長,一派夕露沾衣,悠然自得的樣子。直到民進黨2018年底慘敗「九合一」選舉,蔡英文引咎辭去黨主席職,在補選中當選的新任黨主席卓榮泰邀請他接任民進黨秘書長,才再次出山。經過一年的努力,民進黨從谷底爬升,終於在今年初的選舉中獲勝。羅文嘉在民進黨中常會宣布因任務已達成,請辭秘書長職務,並向黨主席卓榮泰表達不會留任,做到同年5月19日任期屆滿為止,再次歸隱田園。
可以說,羅文嘉在第一次歸隱田園後,得以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跳脫出來,以「旁觀者清」的角度,結合自己年輕時參與學運的左傾立場,冷靜觀察民進黨的蛻變,並可能也梳理出自認為可以將民進黨扳回原來充滿理想的方法。也正在此時,新任黨主席卓榮泰邀請他重新出山,他就懷抱「將民進黨帶回正軌」的抱負,重返政壇。誰知民進黨的「世俗化」已經積重難返,他自嘆「無能為力」,而再次歸隱田園。
羅文嘉批評的「民進黨已經世俗化」,用另一種形式表述,就是民進黨已經「國民黨化」。而國民黨當年的代表大財團利益,及獨裁貪腐,正是他積極參與學運,並加入與國民黨作鬥爭的民進黨的政治驅動力。意想不到的是,民進黨在兩度「執政」後,也逐步走上當年國民黨的獨裁及貪腐老路,而且其階級屬性也從代表工農及中小企業主的利益,蛻化為代表官僚資產階級的利益,甚至有部分民進黨的黨政高層本身就是大地主或大財團主,並掌握著壟斷話語權的媒體,因而與他過去的理想,以至他過去所熟悉的民進黨,南轅北轍。
這就是民進黨的「國民黨化」,可能也將會與國民黨一樣,喪失佔臺灣人口大多數的低下階層的支持,終有一日也將會與國民黨一樣,喪失政權。這與有人所說的國民黨已經「民進黨化」,並不是同一組概念。有人所指的「國民黨已經民進黨化」,是指國民黨在兩岸關係定位上,逐漸有著「民進黨化」的趨向,放棄「九二共識」,從「中華民國在臺灣」變成民進黨的「中華民國是臺灣」,相差無幾,逐漸接近。這是棄長趨短,但選舉能力又不如民進黨,只有末路狂奔一途。
而所謂民進黨正在「國民黨化」,則是反映在階級屬性上,逐漸趨近於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及大財團的利益的階級屬性。實際上,臺灣地區的政治學家製作的「政黨光譜」,國民黨是位於「右」的一端,偏向於維護既有秩序及富有階層的利益,帶有保守色彩。而民進黨則是位於「左」的一端,信仰民主社會主義及福利社會主義,代表工農階層及中小企業者的利益,帶有改革色彩,因而其支持者是以勞動階層為主。但民進黨在兩度「執政」後,全盤掌握了政治及行政資源,以及龐大的公營企事業,也是走上了與財團勾結的道路,或其高層本身就是財團大老闆,並掌握媒體,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已經與過去的國民黨差不多了。
因此,對民進黨有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然後再以「改造黨」的理念重返民進黨高層,但發現無能為力,因而加深感性認識的羅文嘉,就有民進黨「遲早會出事」的結論。其實,民進黨已經出事過一次,而且就是他的直接老闆陳水扁,被揭發涉嫌多宗貪腐案,並被司法機關控訴審判。這也正是當年導致民進黨第一次喪失政權的主要原因,當然也是令到羅文嘉對民進黨極為失望,而離開政壇,歸隱田園的原因。
後來羅文嘉又出來跳落「醬缸」,可能是認為蔡英文畢竟不同於陳水扁,尚算清廉,而且他所摯愛的黨陷於低谷,不願看到民進黨就此走向消亡。但在擔任民進黨秘書長這一年間,看到了許多讓他看不過眼的事情。從政人員的腐敗,比過去的國民黨還要嚴重,但民進黨卻生就硬拗的本事,縱容及掩飾黨人的腐敗,卻對國民黨的不規則行為不假辭色。這就讓羅文嘉更為失望,不禁發出民進黨已不是他所熟悉的政黨的哀嘆。
來源:新華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