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喜歡寫作,而是期待詩

2020-12-14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愚人之歌,ID:aqjy201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我不是喜歡寫作,而是期待詩

我不是喜歡寫作

而是期待詩

我不是喜歡夜晚的斑馬線

而是喜歡在夜裡奔跑的斑馬

我不是喜歡這個世界

而是接受所有可能的世界

我不是喜歡工作

而是熱愛教育種植正面的人性

或許,我也不是喜歡巴赫

而是樂意侍奉神聖

我甚至不是喜歡小孩

而是沉浸於注視那小而純淨的靈魂

我不是喜歡哲學

而是要確定自己屬於什麼哲學

我不是喜歡在清晨散步

是要看到熱烈和幽靜同時出現在眼前

我不是喜歡和陌生人聊天

而是希望能再見到一個完全不同於任何人的純淨的人

我不是喜歡問問題

而是我沒有答案

我不是喜歡失眠的啞巴

不是喜歡有太多夢的中年人

不是喜歡自己

而是我拆散這些詞語後

得到的卻是多夢的啞巴,失眠的中年的自己

我不是喜歡上面的句子

而僅僅是寫下了它們

相關焦點

  • 童詩是兒童寫作之餌 2步為孩子開啟童詩寫作之旅
    提升語言審美中國兒童文學作家、詩人金波,創作了大量的童詩,即使在介紹繪本的時候,他也喜歡用童詩來進行,比如他為「聰明豆繪本系列」作的導讀都是有趣的童詩。他曾經回憶說自己之所以愛寫詩,和小時候母親給他朗讀詩歌大有關係,他喜歡那些節奏,那些韻律,一個人有時候在下雨,聽屋簷下面的雨聲,點點滴滴,都是音樂,都是詩歌。好的童詩並不只是堆砌一些好詞,而是需要形象,美的具體代表物通過孩子能理解到的美的詞句傳達出來,才算得上是優秀的童詩。這個美,不是堆砌詞藻,而是要深達內心的情感與絕妙的聯想。
  • 《喜歡的不是女兒,而是我嗎?》動畫化,高人氣漫畫,開始期待了
    有一部高人氣的日漫作品,名字叫做《喜歡的不是女兒,而是我嗎?》。看到這個名字,我們就知道劇情肯定不簡單,實際上《喜歡的不是女兒,而是我嗎?》這個故事確實很有趣。最忌,《喜歡的不是女兒,而是我嗎?》放出了動畫化的消息,不久之後會推出動畫版,還是比較值得期待的。
  • 陳東東:我不會允許我談論 自己的詩歌寫作
    驅使我進入這一系列寫作的最明確的動因,正在於這是一種寫作,一種審視同時代人(我自己當然亦在其中)的寫作的寫作。 晶報:您在序言中寫道:「我不是批評家和文學史家,也無意去成為這兩種人物。」相比批評家或文學史家,您覺得自己論詩人的這些作品有什麼不一樣的特點? 陳東東:我不想「論」,而是「述」。
  • 真正的太太我喜歡你!《不是喜歡我女兒而是喜歡我》出宣傳PV!
    當然,這個結局是不是會讓所有人滿意呢還不確定,畢竟從諫山創的意思來看,他會更注重作品本身而不是觀眾整體的期望,所以很有可能是一個會有爭議的結局吧。本作走到現在,情節都已經鋪開,最後就差收尾了,應該不會出現《電鋸人》那種說完結結果還有續集的事情吧?期待看到本作的結尾!真正的太太我喜歡你!輕小說《不是喜歡我女兒 而是喜歡我?》出宣傳PV!
  • 詩和遠方我喜歡,但我更喜歡和你一起的平平淡淡
    又是星期四了,我很高興,因為明天晚上你就會回來。你可能不懂,每個星期五,我是如何的興奮,如何的期待,從早上開始,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等待。等待是煎熬的,也是幸福的。這是每一周我的必修課,期待著,盼望著,終於你回來了。你聽,那上樓的腳步聲多麼輕快,一定是你,你也如我一般期待,期待著每周難得的團聚,期待著家的溫度。
  • 李煒:真正不朽的,並不是詩歌和詩人,而是讀詩的人
    正如李煒在本書序言中所說:「真正不朽的,並不是詩歌,更不是詩人,而是讀詩的人。」頂著自吹自擂而遭人嫌的風險(或許還是比被讀者當成「半瓶子醋」要稍微好些), 我只想補充一點。無論是讀書還是寫作,長久以來,我一直嘗試著拓寬自己的視角,而非聚焦於一處。這便是為何,在這本書裡,我沒有專注於一個兵、一個班、一個排、一個軍種,甚至一個國家。而是檢閱了一批來自不問時期、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部隊。時不時地,我還會調遣來一些文學領域之外的士兵。
  • 臺灣詩人林婉瑜:詩是什麼?我為什麼要寫詩?
    那是一個大風吹遊戲:「大風吹,吹喜歡電影的人。」很多人站起來了,空出了很多的位置。「大風吹,吹喜歡寫作的人。」少數人站起來了,空出少數的位置。「大風吹,吹詩人。」極少數的人站起來,我因為想著詩是什麼、詩人是什麼,而忘了座位的事。「大風吹,吹世界上所有的詩。」
  •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金子美玲《太陽雨》
    都是為了讓我可以這樣躺著舒舒服服地仰望天空。學寫作,從讀詩開始。這首詩很簡單,同學們讀兩遍,應該就可以把它背下來、默寫下來了。這首詩說的是草地髒了,雨把它洗乾淨了;草地溼了,太陽把它曬乾了;我可以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前面兩節,行數、字數結構相同,灰撲撲、溼漉漉這兩個ABB結構的疊詞,讓詩歌有了跳動的節奏感。後一節句式有了變化,節奏從明快到舒緩,情感進一步深化。
  •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不是送別詩而是一首挽留詩
    這是一首描寫西湖六月美麗景色的詩,以景物描寫來表達送別之情,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堪稱典範。詩人的中心立意不在暢敘友誼,或者糾纏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讚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整首詩虛實相生,剛柔相濟,最後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更是餘味無窮,成為描寫荷花的千古名句,所以這是一首高超的送別詩,不,小編認為這不是一首送別詩而是一首挽留詩。
  • 訪談艾略特 | 我的詩歌寫作生涯
    有一年夏天,他到倫敦去,想辦法要人發表我的詩,可是沒有人願意登,他只好把稿子帶口給我。我想大概是一九一四年吧,那年夏天我們兩人都在倫敦,他說:「你去找龐德,把你的詩拿給他看。」他認為龐德會喜歡我的詩。艾肯的詩風雖然和我很不同,卻很喜歡我的作品。,記者:你記不記得第一次見龐德的情形?艾略特:我記得是我先去拜訪他的。
  • 瑪麗·奧利弗:詩歌寫作怎樣學?
    此外,詩歌不是語言,而是語言的內涵。但是,內涵不可能從詩歌流動起伏的身體中分開。一首詩如果沒有美好而正確的語言形式——正是這一點使它與日常寫作分離開來——就是可悲的。它不能輕盈地飛翔,只會顯得雜亂而鬆散——不過是一個業餘的習作。
  • 詩眼睛||論寫作:雪野詩說(總577期)
    這就涉及一個問題,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審美需求,正所謂「一千個讀者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首好詩也有一千首壞詩。詩歌正像廚師做的一道菜,精心用心做完了,成敗全在食客口裡。品位與品味不同,自然結論不同。就個人氣質與性格來說,我比較喜歡憂傷調子的詩歌。就像偏愛悲劇,總是喜歡看那些美好的事物被毀壞了,直到為之傷感為之流淚。
  • 納博科夫喜歡的詞:隱藏在暢銷書中的黃金寫作法則
    我要隆重介紹下兩個人:莫斯特勒和華萊士。他們不是歷史學家,而是統計學家。面對這個歷史疑案,他們摒棄了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分歧,別出心裁地利用統計學的原理,來確定這12篇文章的著作權。統計學的研究分析比較專業,涉及很多概率方程,常人比較難理解,但這個方法的邏輯就是:首先,統計漢密爾頓和麥迪遜撰寫文章中,常用詞出現的頻率。
  • 紅星書評|李皓散文集《雨水抵達故鄉》: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想念...
    李皓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說,新書《雨水抵達故鄉》早在出版策劃該書時,他就在思考一個問題:一個作家寫的散文,對中學生的作文寫作實踐有何幫助?「於是,我隨書附贈了中考、高考現代文閱讀測試卷及真題備選庫,探討如何提高現代文閱讀和作文成績,並藉此提高中學生的文學修養。我想,這本新書能夠成為這個暑期不少中學生課外閱讀讀本,就源於我的這個初心吧。」
  • 「不是不喜歡你了,而是不敢再那樣喜歡你了」
    4不要把兩個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事情混在一起 互相喜歡是一回事,一廂情願也是一回事 5明明是見色起意卻被說成一見鍾情,其實有些東西根本不存在,比如愛情 6每個人都是你生命中的光,不要因為一個人而忽視其他的光 7找對象一定要找廣東的
  • 《雨水抵達故鄉》不是在講自己的故事 而是在想念遇見的人
    他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想念遇見的人□北喬 回味生活的背影,淘洗時光裡的質感,浮現某些細節或畫面,是人生之所需,也是散文寫作的重要選項之一。問題在於,日常生活題材的散文寫作要避免對往事追憶的同質化,警惕無深度的講述,而要寫出自己個性化的體驗,提供可以思索的「日常詩性」,並與當下生活共生溫暖之意。
  • 我的寫作心路歷程
    文/子勤我不敢肯定,在寫作的這一條路上,我還能堅持多久。半途而廢總是一件令人羞於承認,並且沮喪的事。如果不是寫作班布置的作業,加上老師毫不吝嗇的鼓勵,我可能永遠也不會去回顧自己的寫作經歷。那時大兒子上幼兒園,我不需要管他寫作業。也就心安理得地讓他玩去。先生看到我極盡擠壓時間地讀書寫作,開始並不理解,或多或少有怨言。後來,他看到我真的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慢慢地轉變了態度,也願意承擔更多的育兒責任。
  • 阿來:我還是會堅持我的寫作,作一個失敗者也是一個勇敢的選擇
    但每一次寫作的完成,都使我對今天文學能否以經典理論所表述的那樣對社會對生活產生影響產生強烈的懷疑。這種懷疑使我成為了一個低產的作家。每寫完一部小說,我都會期待著某種自己預期的反響。我不知道別的作家同不同意這個說法,但從試圖以自己的作品有限度地影響他人,最終有益於社會的進步與人心的解放這一點上,我可以肯定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嚴酷的社會現實讓我意識到,當期待中寫作的意義消失,我繼續堅持寫作的惟一理由,似乎就只能是為了自己的內心,就只能是對這個所有人都必須作非此即彼的選擇的社會的一個小小的反抗。
  • 《寫作七堂課》寫作帶給我的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表達能力」
    對我來說框架式寫作就是鍛鍊一個人邏輯思考能力的最佳方法,這是秋葉大叔這本書中帶給我的,而在我們生活中還會有很多鍛鍊我們邏輯思考能力的方法。一有靈感馬上記錄要馬上抽出時間把靈感變成提綱平時有意識的積累各種寫作框架很多人寫作並不是苦於沒有靈感,而是不去下手,任何事情,只要你開始了就有了。
  • 佩索阿詩12首|我只是我無法看見的一張臉的投影
    韋白 譯你不喜歡的每一天不是你的文/佩索阿你不喜歡的每一天不是你的:你僅僅只是度過了它。無論你過著什麼樣的沒有喜悅的生活,你就沒有生活。你無須去愛,去飲酒或者微笑,陽光倒映在水面上如果它令你愉悅,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