奘師:我為何千辛萬苦還是要回國?

2021-03-03 河北南宮慧明寺

弟子:師父,剛剛你說的「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那知見無的時候還有一個「見」,那個「見」是什麼東西?

奘師:不認為自己有解脫,不認為還有個生死、涅槃,猶如空花了不可得了。那不佛教裡佛陀說,外道婆羅門來了,一手拿一朵花,他一進來精舍,佛陀對他說:放下著。這個婆羅門把右手的茶杯給放下來,左手還拿著蓋碗。「放下著。」他又放下了。佛陀又說:放下著。婆羅門說:我手裡已經沒東西了,你還讓我放下什麼呢?佛陀說:放下著。哦,原來我認為我放下了手裡的東西,但是心裡還有個認為「我在放下」,等到心裡的這個認為都沒了,這才是真放下了。

弟子:嘿嘿。

奘師:又把你繞進去了,哈哈。好好玩呀。像通關一樣,需要一層一層通關。所以參禪這件事情完全是智慧成就,不是定力成就,不是世功成就。明心見性完全是智慧成就。

那麼我們說來這兒打禪七到底是以禪定為目標,還是以明心見性為目標?

弟子:明心見性。

奘師:對,我們的一切,不管辦了多少次,無論怎麼練腿,怎麼跪怎麼練呼吸,都是助緣,真正的目標是明心見性,你明白了,OK,你隨便修任何一個跟你相應的方法都很快就上路。

你不明心見性,你在這怎麼修都在跟覺受做功對不對?我今天坐得好舒服,跟天人一樣的,不要回去上班了。(眾笑)然後再下一座,也不疼也不困也不累,好舒服呀!突然間有個靈感,《金剛經》某句話我明白了,開竅了,趕緊拿手機給記下來了,不然一會兒忘了,是吧?有沒有這個,我好像悟了,要趕緊記下來。

這種在參禪層面上千萬不要記,一定不要打斷,知道吧?靈光乍現的那些剎那一概不要當真。你有任何體悟,好像你想通了《楞嚴經》,想通了《六祖壇經》都不要去記,千萬記得。

那麼在世俗人、在追求文藝靈感的人來講,搞發明創造的靈感來講,這覺得這都是好事情,但是從參禪、明心見性的層面,這都是枝末,都是要斬除的,都是旁岔,不是正途。

正途就是「知見無」都沒有,一概都沒有,你還認為我有所悟,是不是不對呀?所以記得,明心見性這一路上,「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既包括智慧層面,也包括打坐,因為你修禪定必然會有一些個什麼呀?

你比如說這個呼吸停了,這個還在是吧?你兩個有沒有這種體驗?這個是因為你教理不明白,你是不是覺得跟你正常的人生已經不一樣了?因為你偶爾一下子瞎貓撞上死耗子,你覺得這樣。那你連個三天都這樣的,你是不是覺得我人生已經跟別人有所不同了?是吧?啊~我是不是得道了?哈哈。這些就是事功層面的,所以「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根本就不會是……

弟子1:師父,我就去吃冰淇淋了。

弟子2:哈哈8個冰淇淋。

奘師:8個冰淇淋來降火。然後接著坐,誒,連這個呼吸也沒了(指肚子),這個就是先天的。當過媽媽的,有沒有摸過小孩子他呼吸的,在這娘胎裡,對吧?當過媽媽的人,小孩子呼吸在哪兒?胎息,都是靠這兒,所以這是後天的(指鼻子),這是先天的(指肚臍),那我們把先天的停下來。

弟子3:師父,這個是不是真的心跳會停下來?(眾笑)

弟子3:不是,我是認真的。(眾笑)

奘師:我是認真的,哈哈哈。會,但是呢,不是真的停,真停就死了。但是呢,大概正常人咱們一分鐘是心跳多少次?差不多60~72次平均的對不對?呼吸16次到20次,這是正常人。那麼我們去摸這心跳,一摸,哇~看這心電圖,基本上如果入深層禪定的人,心電圖的波動,我們看的有點像死人一樣的。咱們正常的這樣對吧?(比劃波浪)就這樣子。

弟子:波峰比較小。

奘師:沒有,幾乎沒有波動,非常非常非常弱的。

弟子4:師父是不是去測過?

奘師:我沒測過。他們誰要拿那些儀器上我身上測我都不去。

弟子5:那會不會儀器會響?

奘師:不會,因為機器的檢測還達不到這麼精密。

為什麼現在正念禪法在西方那麼發達,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人家已經不再把這個當成是佛教的專利,而是當成生命的、人類社會的一種共同的財富。

因為很多人他不是為了追求明心見性,也不是要解脫六道輪迴,他只是覺得生活中壓力很大,需要一些解壓的方法。發現踢球完了還不行,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踢球對吧?你看老人家不行,骨骼不好都不行,老太太也不行,只有年輕才能踢足球,然後體育健身的減壓只是轉移,我把精力放在另一個方面,所以最後發現正念禪法。

我只是用正念禪法來解壓,不需要進入深層定,只是在這正念,OK。所以正念禪法的普及是這麼來的,作為減壓的一個方法,作為心理學上的一個輔助功能來推廣。

所以前年(18年)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住了兩三個月,每周好幾個正念禪修。一對日本小夫妻也收費,他們都給我推薦,上午9:00到下午4點結束,你自己要帶自己的中午的夥食,他啥都不管,然後就收費大概150美金,就周六周日一天他啥都不管你只是到那去,所以在西方這些收費都是天經地義的,你知道嗎?

另外只有一個天主教的教堂,那老太太我挺喜歡她的,我去幫她,她在那已經七八十歲了,滿頭銀髮,她是天主教的,任何宗教的借她場地都給你用,只要她自身沒活動,她就很開放就很開放。有些很保守,但這老人家很開放。但是地方太大了,裝300人都坐不滿,然後很大的教堂。

就那麼一個小地方,有十幾個叫正念禪堂,什麼人都有,老外也在教,美國人也在教,白人也在教,華人也在教,日本人、韓國人都在教,他都不是教明心見性,沒有。

主要是明心見性講不明白,沒辦法跟西方人講,因為西方的邏輯、思維和行為一切都建立在什麼?在邏輯實證層面是唯物為基礎的,完全聽不懂。他的唯心是跟唯物對立的唯心,所以他的唯心仍然是...因為他把理性的當成實有的,思維是當成實有的,所以就以笛卡爾這句名言為代表「我思,故我在。」所以他的唯心仍然是跟唯物對立起來的,是實有。所以在明心見性這件事上完全體會不到。

最有名的就是我那年印過的黑塞的小說,誰看過?我推薦的,《悉達多》誰看過?《悉達多》跟楊玉功翻譯的。我跟楊玉功認識都是從北京坐著京九鐵路到九江上廬山,兩個人坐在火車上聊,聊得投機,別人都睡了,我倆也還不睡,一直聊,快到九江下車,從京九那時候還沒有高鐵,就京九快車,然後下車。他翻譯完了,我找在德國的徒弟,徒弟再找的人潤色,然後上海藝文出版社出版,我給寫的推介信,推薦人。

那麼你看,黑塞那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講的悉達多——主人公叫悉達多,然後經歷了就按照他理解的開悟,突然在河邊自殺那一剎那,然後開悟了。他描寫的開悟仍然是印度教和那些個有神論的思維方式,沒辦法。是以有限的「我」融進到一個無限的大我裡面,他還是有「我」。所以從佛法的修證來講,我執沒破、法執沒破,都沒有破。但是在西方的理解裡,已經是最精準的描述了,對開悟這件事。

咱們說的,什麼青青翠竹無非般若,什麼鬱郁黃花皆是法身,對吧?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山花爛漫,也是禪,白雪皚皚還是禪,秋風落葉都是禪,萬物蕭蕭仍是禪,這是我們說的,我們只是用文字來形容它,但是他把形容詞又給抓住,抓的境界相都不是,所以就是明心見性這件事沒有辦法。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千辛萬苦還是要回國呢?沒有辦法,你讓我去教人家次第的禪修,我一點都不感興趣,不好玩,所以我也沒興趣。然後跟他講,我英文又不好,然後跟他們講又講不明白,講到最後我就沒耐煩,我就恨不得一腳踹,我不要跟你講了!

哈哈,還是回到中國來,因為這個語境在,知道吧?語境在,大家一說就互相了解了,所以參禪這件事唯有中華文化,並且就是華人去國外生活10年就不行,他沒有這個語境他理解不了。相反你在這裡,哪怕是高中畢業,哪怕是初中,很多東西他一聽就明白。但是在外面他聽不懂,他的思維模式已經轉化了,沒有辦法。


相關焦點

  • 7000名志願軍戰士被俘,為何軍長回國後不追責,還被授中將軍銜
    7000名志願軍戰士被俘,為何軍長回國後不追責,還被授中將軍銜 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中,我軍曾經吃過一次慘烈的敗仗,這次失利直接導致我軍60軍180師被敵人圍困,而在敵人的裝備優勢以及人數壓制下,這支隊伍最終僅有2000人突出重圍,被俘的人數達到了7000人。
  • 文帝詔令奘法師翻《老子》為梵文事
    彼王言:『卿還本國,譯為梵言,我欲見之。必道越此徒,傳通不晚。』」登即下勅,令玄奘法師與諸道士對共譯出。於時道士蔡晃、成英二人,李宗之望,自餘鋒頴三十餘人,併集五通觀,日別參議,詳核《道德》。奘乃句句披析,窮其義類,得其旨理,方為譯之。諸道士等並引用佛經《中》《百》等論,以通玄極。奘曰:「佛教、道教,理致天乖,安用佛理通明道義?
  • 韓國國父為何不能回國掌權? 短史記
    韓國獨立運動領袖金九回憶,日本投降「對於我來說,卻好像天塌了一般,幾年間千辛萬苦的參戰準備竟成徒勞」。
  • 來自一線心理醫師唐偉的口述:海外華人普遍糾結是否回國,我的建議...
    二是回去之后角色一定要轉變過來。在武漢,這些醫護人員是穿著防護服去救治患者,但在回家以後需要集中隔離14天……這些都需要進行適應。而從大的層面來說,後續政策也要逐漸落實、細化,保障好每一名一線的醫護人員。
  • 這些留學生講述為何離開美國回國發展
    欒奕:我為何萬字長文記錄心聲欒奕在文章中寫道,她選擇回國發展基於如下原因:美國在疫情中的表現打碎了「美國濾鏡」,她深感在美國社會難以獲得足夠共鳴和參與感,中美差距顯著縮小、中國在很多方面有優勢,她在中國獲得快樂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以下是部分採訪實錄:文章發表後收穫了很多留言,我也因此結識了幾個有共鳴的新朋友。
  • 預言家的「探險」歷程,果真是千辛萬苦
    ,所以她決定要讓自己活得久一點,這樣就可以拯救大家脫離苦海了。 到了白天,預言家告訴好人:「狼人其實是想吃你們,並不是要給你們很多錢,兌現當初你們的報答之恩,我昨晚給了你金水,就是為了護你周全,你們要相信我是來救你們的,他們都是狼人。」一個村民搖搖頭:「又一個坑蒙拐騙的,我也是預言家,我也給一個村民發金水了,你信嗎?」另外一個村民:「就是,就是,我們雖然是村民,但是不是傻子,誰要信你!」
  • 「國外太亂了,我要回國保命」!網上逃犯請求回國投案,網友笑了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國外太亂了,我要回國保命」!網上逃犯請求回國投案,網友笑了隨著國外疫情逐漸失控,越來越多的國外華人想要逃回中國避難,其中不僅僅有留學生和商人,還有一些在逃的犯人。現在很多不法分子在犯罪後都逃到國外企圖逃脫法律制裁,但人算不如天算,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讓原本在國外逍遙自在的罪犯都開始慌張了起來,其中一些心理素質差都開始請求回國投案。
  •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再沒去過美國?錢學森:美國人耍滑頭,我不會上當
    關於錢學森的貢獻早已家喻戶曉,可我們發現錢學森自從美國回國後,直到去世也沒有去過美國。要知道美國後來多次邀請錢學森訪美,結果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這一切要從錢學森被美國非法拘禁說起。1950年9月7日,錢學森被美國司法部移民規劃局非法拘留,當時關押在洛杉磯以南特米諾島的拘留所裡。為了逼迫錢學森打消回國的念頭,警方用探照燈24小時照射他,不給他休息。
  • 在國內都挺好的我們,為何走出舒適圈,「千辛萬苦」移出來?
    原標題:在國內生活不錯工作挺好的我們,為何還要"千辛萬苦"移出來?「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會發現有更多選擇。」拿到成績的那一刻,說實話我真的是眼淚奪眶而出,我人生這麼多這麼長的經歷以來,就是第一次從來沒有說看到自己的成績,馬上就流眼淚,覺得自己付出還是值得的。
  • 「我要確保我身體沒問題了,再考慮回國」,在英留學生談疫情感受
    面對海外疫情日趨嚴峻的形勢,那些遠離家鄉、漂泊在外的遊子,回國還是不回國?註定會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 此前,復旦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留學生要不要回國,一定要考慮兩個問題。
  • 我不要戰狼式撤僑,只想要一張回國的機票
    你說美國病歷多,要先撤,我說義大利西班牙死亡率高,要先撤,他說非洲醫療條件差,也要先撤,這可咋整?還是讓大家各自按照需要回家吧。但是,請別關上回家的門。現在這個門還沒有完全關上,但剩下的門縫已經越來越小了。2018年,中國海外留學生達到了60萬。
  • 福島事故後我連夜回國,但還是選擇了日本 | 人在東京
    「回國之後,他們都說我像日本人。」 小K一開腔,我就猜這是個東北人了。 小K,遼寧人,不到三十歲。高中時就來日本讀語言學校,3·11大地震的時候被迫連夜回國。在國內職場消磨了五年之後,為了圓大學夢,再次回到了日本。
  • 網上逃犯請求回國投案:國外現在太亂了 我要回國保命
    來源:環球時報3月23日,溫州龍灣國際機場,一名戴著口罩、護目鏡的黑衣男子從柬埔寨回國自首,早已等候在此的民警將他帶上了警車這名黑衣男子姓黃,37歲,溫州平陽人。但黃某抱著僥倖的心理不肯回國,直至今年國外疫情爆發。「國外現在太亂了,大家都沒有辦法正常生活、工作,我整天都活在恐慌中,我要回國保命。」 黃某和親人商議後,主動前往柬埔寨邊境管理處投案,請求回國投案自首,這才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3月23日下午,一架從柬埔寨飛回國內的飛機降落在溫州龍灣國際機場。
  • 《熊的故事》我曾費勁千辛萬苦,可是現實依舊不如人意!
    我費勁千辛萬苦,可是現實依舊不如意《熊的故事》中,那隻熊的最後是悲慘的,它獨自一人生活。也許在他自己製造的故事當中,我們還能夠看到一絲有關它的遭遇,或許那隻熊背後的故事,也就是自己被馬戲團的人抓走,而後拼命逃出,只為了和家人團聚,但是最後他最愛的家人卻不在身邊。
  • 在美國艱辛「打工」的中國人,為何很少有回國的?看完後很感慨
    眾所周知中國如今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數一數二的,中國目前還是發展中國家,各個領域都在不斷的發展,給人們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人才。與此同時,我們國家也有很多人去國外尋求機會。在美國艱辛「打工」的中國人,為何很少有回國的?
  • 180師兵敗漢江,師政委在敵後打了14個月的遊擊,回國後結局如何?
    1951年5月21日,志司電令第3、第9和第19兵團:由於我運輸工具缺少,糧食彈藥接濟不上,西線美軍又已東援,使我繼續擴大攻勢困難增加,為此,第五次戰役暫告結束。並命令參戰各兵團準備23日晚即開始向漣川、鐵原、金化和華川一帶轉移。後撤途中,由於多種原因,60軍所屬的180師被敵人三個師包圍。
  • 為回國執教與前夫離婚的郎平,為何還是被冠上「叛徒」的稱號?
    為回國執教與前夫離婚的郎平,為何還是被冠上"叛徒"的稱號?1 前言國慶假期以來,幾檔國慶檔電影的上映,都賺夠了國人的眼淚和感動。《奪冠》的上映,還讓小編想起了去年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徐崢導演的同名單元《奪冠》。在單元《奪冠》中講述的是1984年的故事,整條巷子的人,都聚在一名名叫"冬冬"小學生家中,只因為他家有一臺電視機。
  • 為回國執教與前夫離婚的郎平,為何還是被冠上"叛徒"的稱號?
    為回國執教與前夫離婚的郎平,為何還是被冠上"叛徒"的稱號?《奪冠》的上映,還讓小編想起了去年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徐崢導演的同名單元《奪冠》。在單元《奪冠》中講述的是1984年的故事,整條巷子的人,都聚在一名名叫"冬冬"小學生家中,只因為他家有一臺電視機。將電視機搬出,架的高高的,就可以讓全巷的人都看到,他們所關注的第2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