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2020年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

2020-12-14 MBA中國網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黨中央關於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風建設和弘揚科學家精神、研究生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和愛國奮鬥精神,按照「全覆蓋、制度化、重實效」目標要求,做好我校2020年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有關工作,特開展此次宣講活動。

弘揚「科學無止境, 精神永流傳」中國科學家精神,讓更多的青年人走進科技工作者的內心世界。

1955年9月17日,在美國政府的層層阻攔和中國政府的積極營救下,錢學森終於踏上了回國的輪船。面對中國人搞飛彈行不行的疑問,他「憋著一肚子氣」回答:「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中國人比他們矮一截?」他曾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這是黃大年在大學同學畢業紀念冊上的留言,表明了自己愛國報國的心志。身在海外,心繫祖國。海外18年的黃大年,放棄了在英國劍橋ARKeX地球物理公司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國參與到國家尖端行業的研究中去。從英國歸國的7年間,黃大年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中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

郭素萍作為「李保國山區開發與林果產業創新團隊」核心成員,堅持三十年如一日,與李保國一起開創了一條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為山區開發、生態治理和精準扶貧做出了突出貢獻。科技扶貧致富農家,科技扶貧培育人才,科技扶貧開闢新路。郭素萍代表說:「回顧39年科技扶貧實踐,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發展產業是帶動群眾就業、促進群眾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徑,而科教工作者在產業脫貧中大有作為。」

陳孝平,武漢地區醫學界唯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1953年生於安徽阜南,15歲開始行醫,1970年就讀於蚌埠醫學院,1979年考取同濟醫學院研究生,從此紮根武漢。他從事臨床、教學和研究工作40餘載,從一名赤腳醫生到「刀尖上的舞者」,在肝膽胰外科領域有多項突破,分別主編了全國高等學校5年制、7年制和8年制統一應用的教材《外科學》。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陳孝平帶領武漢同濟醫院外科1000多名醫務人員組成護肝隊、營養支持團隊和手術小分隊等,奮戰在ICU、重症病房和急診室。他像一名救火隊長,哪裡有危重病人就支援哪裡,既要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又要保證急診外科手術照常開展,還要為援漢醫療人員做好醫療保障。

他說:「對待病人,要像大人背小孩過河一樣,一定要安全送到對岸。只要還有一個病人,我們就決不放棄。」 

相關焦點

  • 吉林大學組織收看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
    【消息來源:科學技術協會秘書處辦公室】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引導廣大師生和科技工作者傳承優良學風、堅守學術誠信,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於11月20日在清華大學舉辦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暨宣傳月啟動儀式。
  • ...年江西省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在南昌航空大學成功舉行
    為廣泛宣傳科學家動人事跡,激勵廣大師生和科研工作者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切實加強科研作風和學風建設,12月8日,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江西行暨江西省2020年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主場報告會在南昌航空大學舉行。
  • 「百萬師生同上一堂學風課」 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
    人民政協網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周麗燕)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引導廣大師生和科技工作者傳承優良學風、堅守學術誠信,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於11月20日在北京舉辦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暨宣傳月啟動儀式。
  • 吉林省科協舉辦高校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
    近日,由吉林省科協主辦的高校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在東北師範大學舉辦,300餘名師生代表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上,省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守華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回顧了從事無機合成與材料化學研究工作的科研歷程,並從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的內涵、科學精神的重大意義、科研倫理和科研規範的遵守等方面入手,講述了老一輩科學家嚴謹務實、潛心鑽研的科學精神。他號召廣大師生端正科研態度,把科研事業融入科技報國、創新為民的時代偉業中。
  • 科學道德與學風是學術大廈的根基
    作為科學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科學道德與學風夯實著學術大廈的地基,是科學研究不斷取得進步的穩定器與壓艙石。近日,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暨宣傳月啟動儀式在京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先生、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在啟動儀式上作報告。
  • 吉林大學舉行師德與學風建設專題教育報告會
    【文/研究生記者 邱欣 卞夢婷】10月12日,吉林大學師德與學風建設專題教育報告會在中心校區鼎新大講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馮守華教授作題為「從人類文明史談誠信建設」的報告。他希望全體師生能夠探索前沿科技,培養社會責任感,了解自己,規劃未來,將誠信作為學術研究的準則,為人類科學事業作出更大貢獻。趙宏偉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加強師德與學風建設、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雙一流」建設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 上海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學術節暨2020學風建設月正式開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院長張統一,上海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辦公室調研員蘇祺,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武裝部部長孟祥棟,科研管理部副部長謝為群,研究生院副院長張之江,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王國建等領導老師蒞臨開幕式現場。
  • 省委宣講團走進中南民族大學
    湖北日報訊 (記者張歆)12月9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走進中南民族大學。省委宣講團成員、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陶宏作宣講報告。  陶宏以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等為關鍵詞,從「大跨越新階段、大藍圖新謀劃、大智慧新格局、大手筆新部署、大落實新作為」五個維度,理論聯繫實際,對全會精神進行了全面和系統的講解。同時,對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進行了結合宣講。
  • 湖北高校——中南民族大學
    #高校#中南民族大學(簡稱中南民大(SCMZU),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高校,為中國「少數民族骨幹計劃」資格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 研會風採 | 中南民族大學研究生會學術部
    以學術為中心開展多種豐富的活動使同學們能夠遊弋於學術的海洋圍繞學校的學風、校風建設為廣大同學提供良好的學術交流環境和氛圍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學術部的小可愛們吧~學術部部長--霍曉丹
  • 中南民族大學和西南民族大學哪個實力更強
    目前,中國有各類民族大學14所,分布在北京、遼寧、甘肅、內蒙古、青海、寧夏、寧夏、湖北、四川、廣西、雲南。其中國家民委直屬高校有6所,分別是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和大連民族大學。其中中央民族大學是211、985、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如何弘揚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 重慶16支高校隊伍為此展開辯論
    市科協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3日14時40分訊(記者 伊永軍)近日,由重慶市科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社科聯聯合舉辦的2020年重慶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辯論賽複賽在重慶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兩個賽區舉行。經過角逐,共有4支隊伍進入決賽,決賽預計將於11月27日上演。
  • 中南民族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南民族大學是直屬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坐落於白雲黃鶴的故鄉——武漢南湖之濱。學校前身為中南民族學院,創建於1951年,2002年3月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
  • 高考志願-中南民族大學
    歷史名城武漢,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騷客往來不斷,人文氣息濃鬱,在這座城市也坐落著不少名氣與實力俱在的高等學府,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便是中南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簡稱中南民大(SCMZU),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高校,為中國「少數民族骨幹計劃」資格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部、中國科學院、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漢市人民政府五方共建高校。是我國特色民族類高校之一。
  • 中南大學2020年十大新聞新鮮出爐!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南大學榮獲「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近年來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重點圍繞思想道德建設、領導班子建設、師德師風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校園環境建設、活動陣地建設等六方面開展工作,取得碩果纍纍。
  • 湖北省實力派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和武漢輕工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高校。學校始建於1951年,創建之初名為中央民族學院中南分院。1952年11月,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將中央民族學院中南分院改名為中南民族學院。2002年升級為中南民族大學。
  • 中南民族大學,69歲生日快樂!
    這是關於她的歲月畫卷ᐃ 點擊查看民大歲月流轉1951年1月1日中南軍政委員會確定由中南教育部領導委託中原大學籌辦中央民族學院中南分院三易其址終在當年11月29日正式開班辦學1952年11月27日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正式更名為中南民族學院並於同年12月24
  • 中南民族大學本科新生報到
    中新網·湖北中南民族大學本科新生報到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20日 09:50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武鐵旅遊號」旅遊專列從武漢再啟程 國慶黃金周黃鶴樓列全國最熱景區第一「超級激動和震驚,沒想到會有校領導來接我們,而且全程和我們介紹武漢、介紹學校,感覺就像回家一樣親切。」來自湖南的苗族姑娘仇梅芳說道。她是計算機科學學院的新生,這次獨自一人離家來校報到,「我原本想鍛鍊一下自己獨自到校,結果感受到學校『撲面而來』的滿滿熱情。」中南民族大學在武漢幾大交通樞紐都安排班車接新生。
  • 中南民族大學「百名馬克思主義學者宣講隊」走進恩施市
    恩施晚報訊(全媒體記者鄒明鎮)12月4日,中南民族大學「百名馬克思主義學者宣講隊」走進恩施市,為該市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群眾宣講《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當天,由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示範點專家組組長率領的7名教授,來到恩施市進村入戶,通過網絡直播、集中宣講、宣講員培訓、基層座談會和屋場會等形式,與基層黨員幹部、老百姓面對面交流談心,答疑解惑。
  • 中南民族大學2020年藝術類專業錄取分數線
    中南民族大學2020年藝術類專業錄取分數線 2020-08-11 15:23 來源:中南民族大學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