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說這三個「小動作」對福報有害,別做是好的

2020-12-16 那些時光5858

文章的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介紹

現在去寺廟燒香拜佛似乎很正常,信佛教文化的人可以去拜佛,一些寺廟已成為旅遊景點。很多時候,我們去寺廟燒香拜佛時,經常會許下一些祈福平安和其他願望。事實上無論這個願望是什麼,佛陀想要實現他就等於給你福報。

佛陀曾說,誠心生靈。心誠意味著您必須做好所有細節,別讓自己得罪佛。你知道參觀寺廟或拜佛時會損壞福報的細節嗎?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那些會損害福報的偶然行為的細節。

一、巨大的噪音

我們都知道寺院是佛陀金身所在地,寺院歷來重視「純潔」二字,然而社會時代發生了變化,一大批不懂佛教文化的人到廟裡為平安祈禱。人們自然會記住,噪音是不可避免的。

俗話說,人多的時候很難避免噪音,但要記住,他不能在佛陀面前,一定在寺廟外面,一旦進入寺院,到了佛殿前,喧譁聲馬上就會消失,人們會受到僧侶的訓誡,寺廟周圍的嘈雜聲使寺廟看起來很受歡迎,其實是僧侶們的純潔受到幹擾,僧侶們也希望看到這一點。人多香多,但到了佛祖那裡,吵鬧的人和我們的佛祖相撞,我們得不到福報。

小聲說話沒關係,例如,當你在大廳前排隊時,你可以對周圍的人低聲說些什麼,但是不要讓佛陀不高興,同時,在求佛中負責寺廟秩序的僧侶們也不會喜歡你,佛祖的六根是純潔的,如果你擾亂了純潔,他會為你解釋的,福報自然會受到傷害。

二、小偷小摸

這裡的「小偷小摸」並不意味著偷別人的財物或在寺廟裡偷錢財,在這裡,小偷小摸是指未經許可拿走寺廟的貢品,或者未經許可將花草樹木種在寺廟裡,這其實是當今許多人的共同問題——貪圖便宜貨。

當你有了這個想法,你已經變得貪婪了,雖然你沒有刮鬍子或違反戒律,貪婪仍然是主要的罪過之一,佛陀自然不會用這種心態來保護人,甚至福報也可能完全消失。

因為現在寺廟裡的遊客越來越多,大多數去廟裡的人只是為了好玩,順便說一句,他們是按照信佛的原則來拜佛的,最初,有福報可以增加,但現在人們太聰明和面子了。

他們從寺廟裡拿走一些貢品,或者把廟裡和花草樹木摺疊起來,通常只是為了拿走他們來過這裡的證據,以便向他們的親戚炫耀朋友們。這也是當前的人之常情,但佛陀不這麼認為,他只認為你在和他相撞,既然你和他相撞了,你從哪裡來福報?

三、照片

我相信你可以看到禁止在寺廟拍照的字樣,你為什麼不能拍照?事實上寺廟裡很多地方都允許拍照,除了在佛前。

一方面,從科學的角度看,佛殿前的燈光一般不是很明亮,所以如果你想拍清楚照片,你必須使用閃光燈,但是,使用閃光燈會損壞一些古老佛像,並對佛身造成傷害。那麼為什麼佛陀的法身受到傷害時會給你福報?

另一方面,人們通常拍照只是為了炫耀發發微博朋友圈,這其實是對佛祖的不敬,佛陀不是向其他人炫耀的資本,佛陀不會給你福報。同時,寺內的僧侶也不會讓你拍照佛。

以上三個「小動作」都是人們的習慣性動作,請到寺院拜佛多多,注意心誠佛陀會給你福報。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與更多人分享!

相關焦點

  • 在佛面前,有三四個果子嗎?佛陀說這個數字是好的
    三個香蕉太薄了,有一次有人去廟裡問方丈怎麼放香蕉。寺院方丈認為五個香蕉是最好的,也是一種特殊的水果。五個正好把盤子裝滿,但三個會薄一些。二、這是一種祝福這三個多指是多夫、多壽和多子。三個字可以顯示極大的誠意。因此當提供三種水果時,佛會以為你有福。有了福自然會在多個方面風水輪流轉,更讓佛陀呵護你。
  • 佛教:好好說話,就是最簡單的積累福報的方法,這幾種話千萬別說
    說話是件最簡單的事,我們每天不知道要說多少話。可是最簡單的事情當中,往往隱藏著容易讓人忽視的道理。老話說:「禍從口出」。在佛教中,有屬於十善業道中的四種「口業」,能不犯這些口業,就是最好的善行。一個人能管好自己的嘴巴,好好的說話,就是最簡單易行的積累福報的方法,也是真正的修行。
  • 熱戀期男生別老「mua」試試這「三個小動作」讓她離不開你!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 熱戀期男生別老「mua」試試這「三個小動作」讓她離不開你! 吃飯夾菜 你可以約她出去約會時,在吃飯的時候用這樣的小動作溫暖她的心。
  • 這7個「小動作」,說明男人對你動心了!
    導語:這7個「小動作」,說明男人對你動心了!男人對一個女人動心,總會以一些「小動作」來表達的,而這些「小動作」恰當好處,既「親暱」,又不會顯得很過。男人愛上一個女人才會對她「與眾不同」,所以想知道一個男人是否對你動心,看他是否有這些「小動作」就可以知道。
  • 佛教:這三件事情極損福報,會讓佛菩薩遠離,千萬莫做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大量的看佛經和聽善知識說法,因為就等於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藉助聖賢的幫助,這才能看得更遠。和般若智慧相對應的是福德,這個有所不同,不管是凡夫還是聖人都需要,所以佛陀才再三開示要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從積累福德入手,然後心清淨了,慢慢就會開智。
  • 信佛之人: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積陰德獲福報
    信佛之人要想獲得好的結果,就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給自己多積陰德和福報。第一件事:發善心。一個人要想獲得更多的福報,就要善始善終。第一步就要發善心,有了一顆善良的心,才可以從善開始,然後堅持行善,以善結束。這也是符合種善因,得善果的因果規律。第二件事:勸人向善。當自己可以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時候,我們也要帶動他人一起行善。
  • 生活中出現不順,是因為缺乏福報,而這是提升福報的方法!
    比如,開個小店,生意很好,福報鎮得住。小店做大了,小夥計都不聽話了,客人也少了,不順的麻煩多了,這是福報不夠這麼大,鎮不住了。 做上司的,下屬都不聽話,福報鎮不住。做下屬,上司隨意指責你看你不順眼,你的福報比他差距太大,失了平衡。 找工作,老找不到,老找不成,換句話說,用力氣賺錢都賺不著錢,是這段時間福報不夠。
  • 人的福報皆有定數,牢記這兩句話,福報自然長久!
    有的人福報多一些,有的人福報會少一些,福報多的人好運就多,福報少的人厄運就多。要想守住福報,獲得更多的福一定要知道這兩句話才行。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也就是說福報的多少與因果是有關係的,善因種得多福報就大,惡因種得多福報就薄。第一句話:受苦就是在了苦。
  • 父母這樣做是在折損孩子的福報!謹慎!別再這樣做了
    驕縱溺愛孩子的父母,你以為在對孩子好,實則在折損孩子的福報。人的福報,實有定數古語有云:「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無論大人孩子,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過去的福祿、福報過來的,是有定數的。折損孩子福報的父母看一看,以後要這麼做:1、吃不必太好,衛生就行。穿不必太好,溫暖就行。2、住不必太好,和睦就行。用不必太好,安全就行。3、學校不必太好,師長有德行學問就行。
  • 做什麼都不順心,是沒有福報
    人生有多少的福報就會有多少的運氣,修行要先修福報,沒有福報,做什麼事情都會不順心,如果你發現你經常運氣不好,經常倒黴,那一定是你福報少的原因!所以想要自己福報多平時一定要多修福才行,越是不順,越是要反省自己,從自身找原因,別只是把所有的問題歸咎於外界,一切因皆是從我起,一切果個人承受。修福學會從修心開始,心越是善良心越是慈悲,你獲得的福報也就會越多。當你越是不順的時候越是更要注重個人的修養和品行。福報由心生,由善行增!怎麼樣才能修得好福報呢?
  • 不要只關心寶寶坐臥站立,這三個「小動作」同樣重要,寶媽別大意
    文|小豆芽育兒記每位寶媽都特別關注自己寶寶的發育情況,比如什麼時候開始翻身、什麼時候開始坐,什麼時候開始爬,但卻往往忽略寶寶重要的「小動作」寶寶「不聽話」的大拇指張女士的寶寶現在已經7個多月了發現這一些細節,張女士擔心不已,趕忙帶著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好在寶寶大腦發育沒有問題,只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就好。寶寶的「小動作」其實也就是精細動作,比如寶寶的手指是否靈活。
  • 佛說:善因善果,做三件事,福報來找你!【禪宗智慧】
    各位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國學生活,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美好之旅。有的人雖然家財萬貫,由於浪費奢侈,不懂節約,最後免不了窮困潦倒。周武王曾感嘆:「像紂天子這般奢華,竭天下之財以窮己欲,安有不亡國者!」相反,有些人勤勞節儉,所以福報隨之而來。
  • 這四種現象就是福報顯現的徵兆,看看您身上有幾種
    比如說有人兒女雙全湊了個「好」字,或者老人身體安康,八九十歲了依然生活自主,或者工作輕輕鬆鬆,卻該有的都有了——我們大多會用一句「你真有福氣」來讚嘆,而且多有幾分羨慕甚至嫉妒的意思。所以能夠獲得福報無疑更加難得,但是這福報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又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呢?其實這四種表現就是很明顯的預兆——具大財寶,具妙色相,具多眷屬,少病少惱,這個是佛陀稱讚一位轉輪聖王的,咱們就逐一來介紹一下,各位師兄不妨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又有幾種。
  • 福報晚來的人,身上往往有三個特點,你有嗎?
    而一般福報晚來的人,身上往往有這三個特點,不知道你有嗎?1、捨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捨得既可以作為一個詞語,也可以拆開理解,意為有舍有得。有時候我們貪嗔痴、很自私,從來都不捨得給別人,其實當你捨出去的時候,你的人緣就來了,你的福報也就來了。張大媽是附近出了名的老好人,也有人在背後偷偷說她傻,為什麼呢?比如買菜的時候,明明是她先來先拿到的菜,別人說想要她也就讓給別人。
  • 101歲老僧的開示:這三句話不要亂說,會損耗你的福報!
    老僧又對朋友說:「這三句話以後不要亂說,修佛已經成功一半,做人做事都能趨吉避兇。」第一句話:不說妄語。妄語就是以虛為實,以有為無,有的說沒有,沒有的說有,凡是心口不一,哄騙他人的話,都是妄語。經常說妄語,會造下無量的惡業,不僅耗損福報,還會導致修行受阻,將來只會徘徊在三惡道之中,求出無期。第二句話:不說惡語。
  • 別再花冤枉錢了,這件事做不好,燒香拜佛也沒用!
    佛教中的佛菩薩,並不是神,而是獲得覺悟的人,佛法認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能成佛,我們去寺廟拜佛時,千萬別把佛當成神。佛法告訴我們,世間最大的兩尊佛,其實並不在寺廟裡,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家中。如果能多去拜一拜家中的佛,把孝順父母這件事做好,再去拜佛才有意義。俗話說:「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靈山朝世尊。」古人一直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
  • 佛教:遇到惡人時,心中牢記佛的一句話,瞬間把怒氣轉為福報
    佛教:遇到惡人時,心中牢記佛的一句話,瞬間把怒氣轉為福報。佛說人與人的關係有四種,即「討債、還債、報恩、報怨」,無論是夫妻兒女,親戚朋友,總是這四種關係。緣的淺深不同,緣結得深的,就變成一家人;緣淺一點的,就是親戚朋友;如果沒有緣,那就是陌生人。
  • 佛教:供養三寶的福報與功德,你都知道嗎?
    佛教:供養三寶的福報與功德,你都知道嗎?每個人的一生,都與福報脫不開關係。而福報,也是因果業力體現出來的一種方式。學佛之人都知道,想要修得福報與功德,那麼供養三寶一定要做。供應三寶,也就是供應佛教中的佛、法、僧。供養三寶,要懷有感恩之心。
  • 97歲老和尚告訴你:這3件事,積累福報最快、最迅速,需知曉!
    就在前兩天去寺院親近三寶之時,聽到一位師兄問老和尚為何我在積累福報的路上,越來越難了,有什麼方法,能夠快速有效的積累福報嗎?老和尚說:想要積累福報,除了心地一定要善良之外,其實自己本身也是需要具足一定的福報。如果福報不夠,也就會出現你當下的這種狀況。甚至於培植福報之時,往往還會出現培植福報不成,反而折損了福報。
  • 佛教:「舉頭三尺有神明」,這5件事損「陰德」,別再做了
    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常言說得好「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老祖宗就非常重視陰德,並認為應該要多積陰德,才能有福報。沒有福報的人,一生窮困潦倒、奔波勞累,最是心酸。凡事都有兩面性,善與惡就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