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趨勢!中國投資者紛紛「網購」澳豪宅

2020-12-10 科普前沿

林菲爾德的這幢豪宅以超過600萬澳元的價格賣出。(realestate.com.au圖片)

1位身在中國的投資者通過視頻APP FaceTime遠程看房後,以超過600萬澳元的價格買下了雪梨的一幢豪宅。這是近期所知的第二位通過虛擬看房在雪梨置業的在華投資者。

據悉,上北岸Ray White的地產中介戴維絲(Lisa Davies)兩周前才將這幢位於林菲爾德(Lindfield)的物業掛牌,上周就被1位在香港的投資者買走。

據地產網站realestate.com.au稱,海外投資者對澳洲高端物業興趣濃厚,林菲爾德這幢豪宅是上個月雪梨上北岸地區第2幢售價超過600萬澳元的物業。

戴維絲表示:「在澳元走低的刺激下,我們收到了非常多的海外買家尋找物業的問詢。」

「人們對高端物業的需求巨大。」

據悉,這位香港買家打算在未來12個月內搬進這裡居住。這幢豪宅有5個臥室,佔地面積為1708平方米,還有3個浴室以及雙車庫,此外還有網球場、遊泳池、豪華健身房以及酒窖。

奇拉拉的這幢豪宅的買家是身在中國臺灣的澳洲家庭。(資料圖片)

上北岸上個月出售的另一幢售價超過600萬澳元的豪宅買家據信是目前住在中國臺灣的一個澳洲家庭,售出這幢物業的地產中介也是戴維絲。

這家身在中國臺灣的澳洲人在通過FaceTime看了奇拉拉(Killara)的這幢豪宅30分鐘後,豪擲630萬澳元買了下來。

據悉,買家先是通過FaceTime進行了30分鐘的虛擬看房,復活節長周末期間又通過長達數小時的越洋電話溝通,最終敲定成交價為630萬。

戴維絲當時表示:「買家要直到2021年才會搬回雪梨,所以他們並不著急置業。但在他們看到(這套)房子、以及1個月前需要付的價格時,決定馬上行動。」

按照澳洲的相關規定,外國人只要是澳洲居民,就可以在澳購置住房。但非澳洲居民想要置業,則需要外國投資審批委員會(FIRB)的批准。

Finder早前對經濟學家們進行的訪問顯示,經濟學家們預測雪梨的房價明年可能跌10.2%,墨爾本可能跌9.2%,其他的首府城市至少跌8個百分點。但如果大量海外投資者藉機入市,那麼本地年輕人依然難圓買房夢。

國民銀行(NAB)和研究機構SQM Research預測,由於國境關閉導致留學生無法來澳、絕望的房東們難以找到租客,位於雪梨、墨爾本和布裡斯班市區的公寓價格也將暴跌。

但是如果有大量的海外投資者湧入澳洲,利用地產市場暫時低迷的狀態趁機入市,那麼澳洲的房價就不可能如預測那樣大跌。

地產業顧問克拉裡克(Robert Klaric)擔心,海外買家蜂擁而來的預測將會變成現實。他向9號臺的時事節目A Current Affair表示:「有很多中國大陸人都將此視為機會,這也是未來6個月在房地產市場將見到了狀況。」

「我們將見到中國大陸的富人把目光投向澳洲,以保障他們的財富,以及保障他們的健康。」

相關焦點

  • 澳媒:國際豪宅價格指數排行 中國廣州位列榜首
    澳媒:國際豪宅價格指數排行 中國廣州位列榜首 2018-03-09 15:03: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嘉澳環保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投資者可登記索賠
    ,稱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公告顯示,浙江嘉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2月23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公司的《調查通知書》(浙證調查字2020946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 黑五沒落網購崛起?美國零售業可能正在走中國的老路
    人們受限於疫情的種種限制和措施,並且擔心病毒傳播,所以選擇網購。而零售從業者也不希望成為傳播疫情的源頭和其中一環,所以有意提前準備折扣,並且強調電商、路邊交付和無接觸交易等方式。所以商家和平臺有意在網購方面給出更多的優惠,採用更多「套路」去吸引消費者。
  • 豪悅、百亞紛紛上市,寶潔、金佰利利潤大增,中國衛品新趨勢是什麼?
    近年來,對高端消費市場的押注以及良好的經營策略使得金佰利在中國市場獲得持續增長。 2020年,好奇鉑金裝高端系列依舊是中國紙尿褲市場最熱銷的產品之一。 其中,衛生巾業務銷售增長略優於市場平均水平,增長接近約5%至32.23億元,佔集團收入上升至約29.5%;紙巾業務銷售約為53.49億元,佔集團收入約48.9%;紙尿褲業務收入約7.22億元,佔集團整體收入的約6.6%; 衛品新趨勢 從豪悅、百亞、可靠、海納4家衛品企業公布的上市融資用途,不難看出目前中國衛品企業的發展戰略基本趨向於升級智能製造
  • 多倫多豪宅投資攻略
    不久前的6月,一位中國富豪以超過1000萬加元買下位於多倫多的名流富商雲集的Bridle Path(跑馬徑)的一座豪宅,再次震驚多倫多地產界。靠近高速公路才是好地段對豪宅投資而言,Location自然是第一要義。「好的House,基本上都是沿著高速而生。這是多倫多城市規劃和發展的鐵律,也是購房者在選擇目標時非常重要的參考標準。
  • 此前中國對澳投資跌超47%
    然而就在澳企急需資金提振業績之際,澳大利亞卻作出了意外決定。 據12月14日報導指出,由於澳大利亞對外國投資設下了臨時性的投資門檻,中國企業收購澳洲資產的計劃正延誤或駁回。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對於上述決定,澳洲外國投資諮詢公司負責人莫爾斯沃斯(Lachla Molesworth)表示,自澳政府頒布零元門檻後,外資審批時間有所延長,自中國的競標「幾乎被凍結」。 有分析認為,該措施正被用來針對來自中國的投資者。莫爾斯沃斯表示,如果澳洲再繼續對中資在澳投資增設門檻,那麼最終中國投資者很有可能把目光投向別處。
  • 「黨建治學」謝春濤:中國夢與中國共產黨執政新趨勢
    「黨建治學」謝春濤:中國夢與中國共產黨執政新趨勢 2020-06-29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留學生不去後,對澳打擊從天而降,多家高校紛紛表示降低學費
    他們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多次選擇和中國站在對立面,讓中澳兩國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的緊張,也就直接導致了許多中國的留學生不願意去往澳大利亞。本以為澳大利亞不會有太大的動作,可中國的留學生不去之後,對澳大利亞的打擊從天而降,多家高校卻紛紛表示,會願意降低學費,吸引中國留學生。
  • 澳上WTO狀告中國,不料被華反將一軍,澳媒:中國早一步把澳告了
    最近,中國對違反國內法規的多項澳進口商品採取了處罰措施,使得其相關企業遭到了重創。面對這種情況,澳總理莫裡森表面上姿態放軟、好話說盡,背地裡卻耍盡手段,將貿易部長推出來唱紅臉,叫囂上世貿組織(WTO)狀告中國。
  • 中國留澳學生:我們在澳洲這半年
    中國留澳學生:我們在澳洲這半年  據有關教育機構今年5月發布的報告,中國連續5年為澳大利亞國際學生最大來源國。中國留學生群體為中澳教育和人文交流、為澳大利亞經濟發展都作出了很大貢獻。此前,中國留學生在澳遇到的最大困難主要是「飲食或生活習慣不適應」「獨立生活能力不強」「想家或感到孤單」「缺乏社交或難以融入當地社交圈」等 。但現在,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發,以及由此引起的國際風雲變幻、國家關係波折,中國留澳學生遇到了更大、更多的困難。  6月9日,教育部發布留學預警,提醒廣大留學人員做好風險評估,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
  • 中國內地和香港買家成為倫敦豪宅最大金主,6個月狂買33億
    中新社·華輿訊 據英國頭條辰報報導 中國買家「佔領」了倫敦高端樓市。近期英國一家高端地產中介報告顯示,來自內地與香港的中國買家成為了倫敦高端地產市場中最大的海外投資者群體。中國買家對倫敦高端地產的需求激增。另一家英國地產公司也提到,中國香港買家將「小房」換成「家庭式大宅」的需求正持續走高。中國香港買家通常傾向於購置面積較小的房子,用於投資或供子女在英留學時使用;近期,不少中國香港投資者向地產中介表達了要將小房換成家庭式大宅的意向。
  • 中國奶源日漸緊缺,明治乳業18億元入股澳亞牧場
    4月16日,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網站發布一則對中國牧場的收購消息: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下稱「AustAsia公司」)的股東-Japfa LTD.
  • 中國跳水隊「豪宅」排行榜!
    第5名:田亮 豪宅價值1億 第4名:高敏 豪宅價值1.3億 第3名:吳敏霞 豪宅價值2億 第2名:伏明霞 豪宅價值3億 第1名:郭晶晶 豪宅價值?
  • 【趨勢】瑞士人愛上中國網購:物美價廉好開心
    越來越多的瑞士人發現了在中國網購的便宜,過去三年中,來自亞洲網購的包裹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在增長。
  • 澳煤遭華下達禁令?澳大利亞以受害者自居,中國回應:倒打一耙
    澳媒紛紛將此解讀為,在放緩清關速度後,中國正式對澳煤發出進口禁令。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煤炭是澳洲的經濟支柱之一,2019年為其創收超3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86億元)。因此,該國總理莫裡森也坐不住了,呼籲中國儘快澄清澳媒的報導,否則中國就是在違反國際貿易規則。
  • 從數據看2020年網際網路五大新趨勢
    我們將通過「不會說謊」的數據,透視2020年湧現的五大新趨勢。趨勢1:下沉,下沉,再下沉下沉用戶在中國網際網路用戶中的佔比已經超過了50%,下沉用戶的線上消費意願明顯增長,但是其行動網路使用程度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 澳對外國投資限制措施被指針對中國,分析人士:進一步惡化兩國關係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王逸】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4日報導稱,由於澳大利亞政府對外國投資採取的臨時性限制措施,中國企業收購澳企的計劃或擱置,或被澳方否決。分析人士認為,這些限制規定進一步惡化了坎培拉與北京方面的關係。
  • 澳媒:澳成了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但這種策略是不是經濟後果嚴重且過於簡單化了?環顧本地區,澳並非唯一與中國存在矛盾的國家。(但就在)上周,印度尼西亞與中國籤署一項15億美元的供煤協議,使印尼每年對華出口達到近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