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神失眠失欲警惕精神心理疾病 廈門仙嶽醫院為早診早治支招

2020-12-27 廈門網
廈門市仙嶽醫院開展世界精神衛生日大型公益活動。(廈門日報記者 吳爾婷 攝)
精神康復者手工作品義賣活動吸引不少市民參與。(廈門日報記者 吳爾婷 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陳鷺)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廈門市仙嶽醫院、廈門市精神衛生中心在火車站附近人流密集地開展系列公益活動,醫護人員為市民提供免費精神心理諮詢、睡眠諮詢、測量血壓等服務,現場還有精神康復者手工作品義賣和問卷調查,吸引不少市民參與。

  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廈門市仙嶽醫院院長、知名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王文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通過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初步判斷孩子的精神心理狀況;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可以通過「三失」來做初步的判斷,爭取早發現早幹預。

  家庭和諧能降低孩子患病風險

  作為資深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王文強一直在強調家庭環境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社會群體心理健康角度來分析,兒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狀況不樂觀。孩子成長道路上,家長的正確引導十分重要。」

  王文強說,很多心理問題與兒時的心理創傷有關,和諧的家庭關係能有效減少兒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的發生。有些事情大人只是說說而已,對孩子而言卻是晴天霹靂。比如,父母經常吵架,一方嚷嚷要離婚,另一方說「離就離」,孩子聽了會陷入強烈的不安全感中,擔心自己變成沒人要的孤兒,或是懷疑自己不討大人喜歡導致父母離婚。有些父母本身兒時就經歷過比較「殘酷」的家庭環境,將冷漠、嚴苛、打罵等性格和行為模式帶入現在的家庭環境,導致孩子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安全感無法建立,更容易患上以抑鬱症為代表的精神障礙疾病。

  王文強提醒家長,孩子情緒識別、管理和情緒疏導能力都不足,成長道路上的一些關鍵節點,需要家人正確引導。和諧的家庭關係,能有效降低兒童青少年罹患心理疾病的風險。

  自傷行為要早幹預

  王文強診治過大量兒童青少年患者,最常見的包括抑鬱、多動、學習障礙等。

  兒童抑鬱症與成人抑鬱症表現不大一樣。成人患病後常表現為垂頭喪氣、沒有動力、沒有活力;兒童患者常見的表現是不肯讀書、不願交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易激動,容易憤怒,因為內心的想法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他們可能會變得有攻擊性,尤其是攻擊親近的人。所以,如果孩子突然變得愛打罵人,要考慮孩子抑鬱症的可能。

  還有一種常見的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問題要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重視,即非自殺性自傷。前不久,一位17歲的女高中生來仙嶽醫院診治,挽起袖子,胳膊上密密麻麻都是刀傷。她告訴王文強,覺得活著很無聊,在胳膊上割幾刀,見到血,能讓自己腦子更清醒,更有存在感。王文強解釋說,這種自傷自殘行為,不以結束生命為目的。但是,如果不及早幹預,相當一部分人會發展成為抑鬱症,進而出現自殺行為。

  「三部曲」快速識別精神心理疾病

  如何儘早發現兒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問題並及時幹預呢?王文強為廣大家長支招,「橫向比較,看同齡的孩子在做什麼,自己的孩子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樣,能否找到合理的解釋,否則就要考慮是否出狀況了;縱向比較,也就是和孩子以前的情況比,原來學習成績好的乖孩子現在變得說話不著邊際、罵人、有攻擊性等異樣行為,如果找不到原因和解決方法,就要考慮是否心理出了問題。」

  此外,王文強還總結了精神心理疾病的「三部曲」,不僅適用於兒童,也適用於成人:

  一是失神。做事、聊天時常常發呆、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常被他人誤會為「沒禮貌」,容易損害人際關係。

  二是失眠。明明困得不行,卻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持續時間長。

  三是失欲。無欲無求,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不想吃飯,不想做事,甚至不想活了。

  王文強指出,「三部曲」可能是漸進的過程,也可能同時出現。一旦發現苗頭,需要儘快到專業精神專科醫院幹預治療。

  【同步新聞】

  首創「門診+熱線」模式

  仙嶽醫院心理危機幹預熱線與心理諮詢室獲評「人文愛心科室」

  日前,中國醫師協會舉辦第四屆中國醫學人文大會,廈門市仙嶽醫院心理危機幹預熱線與心理諮詢室榮獲「人文愛心科室」稱號。

  仙嶽醫院心理危機幹預熱線與心理諮詢室在國內首創「門診+熱線」創新管理模式,提供線下服務(門診面對面心理諮詢服務)和免費線上服務(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服務),切實做到全方位立體式「防治結合」。

  陳冰冰是仙嶽醫院的一名諮詢師。一天,她接到一位求助者電話,訴說受疫情影響,投資教育培訓機構債臺高築,感到絕望。陳冰冰一邊傾聽,一邊耐心引導他正確對待創業失敗。經過溝通,求助者終於暫別消極情緒,願意積極面對和解決困難。

  疫情防控期間,醫院心理危機幹預熱線接到的高危來電同比增加78.5%。為做好這項公益活動,仙嶽醫院及時增派人手,確保全天24小時在線,通過專業幹預為大量來電者紓解心結。

仙嶽醫院心理危機幹預熱線與心理諮詢室獲評「人文愛心科室」,鄭一雄醫生(中)獲評「白求恩式好醫生」。(醫院供圖)

  奔赴援鄂一線 幫患者重建信心

  仙嶽醫院鄭一雄醫生獲「白求恩式好醫生」稱號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廈門派出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戰疫一線,與疫區群眾並肩作戰。仙嶽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鄭一雄便是「最美逆行者」中的一位。2月20日至3月31日,他作為廈門援鄂醫療隊隨隊心理醫生,白衣執甲,深入病區,為廈門援鄂醫護人員及武漢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危機幹預。近日,鄭一雄醫生獲「白求恩式好醫生」稱號。

  在武漢,不少醫務人員和患者受心理問題困擾。一名患者,新冠肺炎症狀並不嚴重,卻總覺得呼吸困難、喘不過氣,連續幾天睡不著覺,吃飯也沒胃口,甚至一度出現割腕行為。鄭一雄分析,這是極度的恐懼和壓抑導致的,是心理問題在軀體上的表現。他充分運用專業所學,心理疏導結合藥物治療,幫患者改善症狀,重建信心。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廈門仙嶽醫院24小時熱線幹預心理危機
    記者昨日從廈門市仙嶽醫院獲悉,和去年同期相比,該院心理危機幹預熱線接到的自殺高危來電增加了78.5%,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接診的抑鬱患兒數量也翻倍增長。專家分析,一方面,疫情本身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一系列影響;另一方面,疫情期間一些新聞事件讓全社會對精神心理健康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諱疾忌醫,選擇直面「心病」。
  • 關注兒童發育行為 自閉症需早診早治
    為迎接第十一屆世界孤獨症日,昨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聯合主辦的「星光益彩,聚力中國」世界孤獨症日文藝展演暨中國孤獨症康復工作委員會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紛紛表示,自閉症需早診早治,希望政府、社會、愛心企業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幫助。
  • 濟南神康醫院提醒:精神分裂症自測,早發現,早治療
    濟南神康醫院張淑芹院長指出,精神分裂症如果不治療或治療不當,會遷延性發展,病程可長達數月或數年,嚴重影響病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引發病人自殺和他殺行為。【自測】精神分裂症自測,早發現,早治療精神分裂症越早發現,治好的機率就越大。很多精神分裂症病人由於沒有及早發現精神分裂症,從而錯過了佳治療時間,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
  • 早篩早診早治!這家醫院乳腺中心的原位癌早篩率達20%
    王坤教授指出:「我們經常說癌症不可怕,前提條件就是要做到早篩。」實際上,篩查出這類患者,需要體檢中心和乳腺中心的共同努力。王坤主任說,省人民醫院體檢中心每年有大量的體檢人群,通過B超、鉬靶等檢查發現乳腺異常結節的人群,便由體檢中心轉介到乳腺中心。
  • 早知、早診、早治、保光明 科學防治青光眼
    但青光眼早期症狀無特異性,半數以上患者對自身疾病無從知曉或缺乏足夠認識,耽誤早期診斷和治療,導致不可逆轉的視神經損傷。那麼青光眼早期有哪些表現呢?可以通過哪些方法預防青光眼的發生?2020年6月12日(周五)10:00-11:00,人民日報社旗下新媒體「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將邀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張純教授進行視頻直播,帶您了解青光眼早診早治相關問題,千萬不要錯過。
  • 近半數前列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北大醫院周利群:早診早治待普及
    PSA是前列腺癌早篩的重要指標。「50歲以上男性在每年體檢的時候做這個檢查,如果有家族病史,應該提前到45歲。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到正規、專科醫院進行診療,確保早診早治。」「相比15年前,我國前列腺癌早診比例、診斷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跟歐美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 早診早治肺結節 CT三維重建技術帶來診治新突破
    當地醫院建議他儘快到杭州複查,一家人瞬間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王大伯在家人陪同下,趕到杭州一家知名大醫院檢查,但半年複查兩次CT,醫生都沒有給出明確的診斷,只是建議定期複查。「靴子沒落地,心理擱擱牢。」王大伯變得焦躁不安。國慶期間,他打聽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推出肺結節聯合專家門診,立即預約掛號。
  • 世界肝炎日:認清病毒性肝炎真面目,創新藥物進醫保推動早診早治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蘭娟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教授、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中心主任魏來教授、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羅永慶參加了本次媒體預熱會。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下簡稱WHO)提出了到2030年消除肝炎危害的目標,它已成為全球肝病防治領域的「一號課題」。
  • 第九屆全國介入肺病暨第二屆肺癌的早診和全程管理學習班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7日至28日,由省康復醫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主辦,我院呼吸內科承辦的第九屆全國介入肺病暨第二屆肺癌的早診和全程管理學習班在長沙圓滿收官。11月27日下午,大會進行介入肺病病例匯報,省內外17家醫院參加,各位專家立足於臨床病例,分享自己的診治經驗,介紹各醫院介入呼吸內鏡的開展情況,充分展現各自的特色。28日上午,介入呼吸病學及肺癌診治高峰論壇會議舉行,我院呼吸內科劉志光教授和呼吸二科張衛東主任主持開幕式,周紹明副院長致辭。
  • 失眠和精神疾病有什麼關係?濟南神康給你解答
    ;5、1/3~1/2的慢性失眠患者有精神疾病的問題。濟南神康醫院—山東省精神心理疾病專科醫院,山東省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疾病專科醫院。濟南市精神衛生中心聯盟單位,濟南市心理諮詢師協會理事單位,多年來致力於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逐步形成失眠、抑鬱症、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礙、精神康復、酒精依賴、心理諮詢與評估、心理精神疾病復發預防與社會功能康復規劃指導中心等診療科室,醫院擁有專業的醫療團隊,中西醫結合診治精神疾病,將中醫中藥、針灸醫學、物理療法、心理療法,融合現代西醫結合治療,使精神疾病臨床治癒得到提升,幫助患者回歸社會和家庭。
  • 睡不著失眠怎麼治
    這句話說出了失眠的危害。意思是說如果一晚上不睡覺,就是再睡上十夜,也不能把損失補回來。的確,失眠不能通過補覺挽回,這也是現在很多人的理解誤區。覺得晚上沒睡好,白天補一覺就好了,其實補覺只能緩解人的疲乏,恢復精神。所以,不要小看失眠,必要的時候學會尋求醫生的幫助,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科專家會幫助你!
  • 專家:早診早治很重要,青春期女孩發病率...
    後知後覺的父母趕緊帶著小王來到了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小兒骨科檢查,醫生確診為特發性脊柱側彎。「青春期是孩子發育最快的其中一個階段,也是脊柱側彎度數增長最快的時期,尤其對於女孩子,此時如不進行有效幹預、預防,就會錯失良機,以致發展為重度畸形,對孩子造成終身影響。」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小兒骨科學科帶頭人陳後平向記者介紹。
  • 廣州腦博仕醫院聯袂全國8大名院,開展精神心理疾病多學科聯合會診
    核心提示:本次峰會聯合北京六院、廣州腦科醫院、湖南湘雅醫院等8大名院,特邀北京安定醫院姚萬國教授、北京解放軍聯勤保障部第984醫院王曉慧教授、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韓永華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田時雨教授、廣州腦科醫院鄧河晃教授等30餘位精神心理疾病領域教授專家,解決精神心理疑難,開展精神心理疑難疾病聯合會診,多學科專業診療,針對性制定一對一科學診療方案,一站式解決患者就醫難題。
  • 精神分裂症一直治不好怎麼辦?濟南神康醫院這樣說
    他們需要我們去關愛、去了解精神分裂症,更需要我們幫助他們科學有效地走出疾病困境。為什麼精神分裂症一直治不好,患者家屬看看以下幾點做到了嗎?05、注意社會功能鍛鍊防止患者功能衰退和精神殘疾,患者和家屬要掌握疾病自我管理的技能,去維持病情穩定,通過多方努力一定可以幫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返社會,回歸正常生活!濟南神康醫院—山東省精神心理疾病專科醫院,山東省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疾病專科醫院。
  • 北京失眠治療醫院_北京失眠專科醫院
    北京失眠治療醫院_北京失眠專科醫院 時間:2020-12-21 15:33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科 北京失眠治療醫院_北京失眠專科醫院失眠是萬病之源,專家建議,有了失眠症狀,就要及早去醫院檢查治療,那麼北京失眠治療醫院
  • 別造謠了,長期失眠遠比安眠藥危害大
    失眠的危害顯而易見,會導致精神狀態萎靡,而且還會導致記憶力顯著下降,大腦神經元細胞營養不良,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而且,長期的失眠,損傷人的免疫系統,人體抵抗力隨之下降,各種疾病都會紛紛找上門來。
  • 東華原精神壓力分析儀——捕捉心理健康問題早期信號
    2020年10月10日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如期而至,抑鬱症也成為頗受大家關注的話題。據調查,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620萬人,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
  • 抑鬱、失眠、未成年心理問題……咋辦?可到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門診...
    封面新聞記者 寧芝 近日,記者從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成都市精神衛生中心)獲悉,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電子科技大學成都腦科學研究院臨床醫院)門診已於12月7日正式開診。
  • 經常失眠晚上睡不著?很有可能跟5個因素有關,早知道早好
    經常失眠晚上睡不著?很有可能跟5個因素有關,早知道早好導語:經常失眠,不僅讓我們精神疲憊,影響第2天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很容易讓人們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時間久了很容易產生其他疾病,對我們身體傷害非常大。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你失眠睡不著覺呢?
  • 廈門一女子家有上千件衣服沒拆標,信用...
    無奈,父母將張同學送進仙嶽醫院,經過醫生的綜合幹預、對症支持和心理治療等,配合一定藥物調整,張同學逐漸改變成癮行為。案例2 「買買買」刷爆信用卡 欠下十來萬元今年30歲的市民陳小姐喜歡「買買買」,但最近一年來,她家人和朋友都覺得她買得有點「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