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500字能說清楚的事,大臣硬是寫了17000字,結果挨了一頓暴打

2020-12-14 觀文殿大學士

明朝時,朱元璋在改善官吏作風以及提高辦事效率上做了較大貢獻,可就這樣的皇帝,為何要暴打自己的大臣呢?

朱元璋在位初期,有一名官員叫茹太素,聽這名字就很獨特,太素,可能出生時母親太喜歡素菜了吧!

一次,全國各地發生洪災等自然災害,朱元璋就想召集一下大臣們提提意見,看有什麼方法整治和救災。於是,茹太素聞風上奏,他長篇大論,洋洋灑脫一氣呵成,但竟是一個長達一萬七千字的奏摺,不得不說,這茹太素的精力耐心都非常強啊。

老朱收到這份「萬言奏摺」後,心態立馬崩了!這每天那麼多奏摺還沒看,怎麼還上來這麼大一篇?但不看也不行啊,所以,朱元璋也懶得看了,畢竟這老傢伙每次遞交上來的奏摺都是幾千字起步,而且語言晦澀難懂,這是瞧不起我老朱沒文化?

算了,還是先閉目養養神吧。於是朱元璋便找來了一個「小秘書」王敏念給他聽。誰知道,王敏念了一個多時辰,老朱聽得都快睡著了,這份奏章硬是沒念完,反而把朱元璋搞得心煩意亂。因為不僅是奏章沒念完,而且念了這麼多,都是空話廢話加「鬼話」,依舊沒發現重點,老朱根本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麼,這不是明擺著要折磨我?用現在的話,就是要就事說事,扯那麼多廢話幹嘛?

於是,朱元璋打斷了王敏,龍顏大怒,叫人先把茹太素拖出去暴打一頓再說,這可真是史上留名啊,第一次有人因為奏章寫得太長而被皇上打了一頓。可能茹太素當時也處於懵逼的狀態吧,自己積極上奏,卻沒想到突然被暴打。

第二天,朱元璋消氣後,就接著讓秘書念,後來終於念完了,沒想到最後發現這一萬七千字裡只有五百字是重點,其餘的全是廢話。老朱回想起昨天,可謂是既生氣又想笑啊!但就在這500字裡,茹太素給朱元璋提了5條工作意見,其中有幾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於是老朱採用了其中的四條。

由於朱元璋打完已經消氣,所以這件事就算是過去了。不過,雖說老朱收穫滿滿,但如果經常看這麼長的奏章,也實在是太為難他了吧!本來500字說清楚的事,硬是來個長篇大論,這都達到如今本科畢業論文的字數要求級別了。

通過這事兒,老朱感嘆,這當大臣的,也確實不容易,但是當皇帝也不容易。為了這500字硬是耽誤了兩天的功夫。所以,暴打茹太素之後,朱元璋決定:「以後上奏,奏章的語言要言簡意賅,最好是口語,就連鄉下人也能聽得懂記得住的那種」。

不過,當時很多人聽說老朱暴打茹太素,都會說朱元璋真是太暴力了,想打誰就打誰,作風簡單粗暴。可是,當人們解了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才不得不感嘆,這老朱的脾氣也是太好了。想想也是,要是現在的主管或招聘HR看到幾大萬字的報告總結或簡歷,心裡估計早就把這個人嫌棄個十多遍了。

除了這件事以外,老朱為整肅貪官汙吏也是下了重拳。朱元璋在位初期時,戰火才剛剛落幕不久,全國大片區域可以說是經濟蕭條,土地問題,饑民到處都是等等,特別是很多官員貪汙作風問題極其突出,他們貪圖享樂不做正事,用我們今天的話就是不作為,亂作為。

因此,在打擊官員腐敗問題上,老朱可謂是下了狠功夫。不得不承認,他比歷史上任何一位皇帝,在反腐問題上做得都要賣力,原因是老朱農民出身久居底層,深知其中貓膩。不過,朱元璋的懲罰措施和手段極其嚴酷。但說實話,再殘忍,這些貪官汙吏也不值得我們去同情,畢竟自古以來,貪官都是罪不可赦。也正是有這樣強力反貪的老朱,才使得明朝初期的吏治清明了很多,然而可惜的是,朱元璋當時的反腐作為,從後來的情況來看,似乎是治標不治本的。

相關焦點

  • 500字就能說清楚的奏章,竟寫了1萬多字,朱元璋大怒:賞板子!
    因為在奏書裡面他的廢話太多,寫了17,000多字。 朱元璋讓中書郎念給他聽,讀了3000字還沒有切入正題,朱元璋非常惱火,又接著讀了一段,聽到有到這樣一句 「當今官場裡有才能的人,一百人裡面也就一兩個,剩下的都是庸才!」也就一兩個,剩下的都是庸才。
  • 朱元璋唯一一次暴揍大臣,1.7萬字的奏章,有1.65萬字都在說廢話
    可偏偏大臣們不這樣認為,就覺得皇帝應該理所應當的帶有一副儒雅而又霸氣,朱元璋本性難改,對大臣的意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1375年的一天,在看到茹太素呈上來的奏摺時頓時火冒三丈,唯一一次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把茹太素打了一頓,讓他長記性。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茹太素是個不折不扣的文人,為人剛正不阿,深受朱元璋器重。
  • 耿直的忠臣茹太素,因為奏摺寫的長,挨了一頓板子
    前言:在古代,官方的文章或是奏摺有很多固定的格式和語言,大臣們給皇帝寫奏摺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寫得好了沒有獎勵,寫得不好可就有懲罰了,所以在古代,大臣們在書寫奏摺的時候難免會小心翼翼寫一些無用的套話。影視劇中朱元璋這位不幸的大臣就是茹太素,茹太素當時時任刑部侍郎,耿直的茹太素每次給朱元璋寫奏摺(當時也叫硃批),少則七八千字左右,多則好幾萬,而且寫的是長篇大論,晦澀難懂,每次朱元璋批閱之時都需耗費很長時間
  • 大臣寫1.7萬字奏章,其中1.65萬字是廢話,朱元璋:拖下去打一頓
    接地氣的朱元璋在位期間也是廣開言路,要是文武百官有什麼好的想法或建立,儘管寫奏章,朱元璋也都會去看。大家也都清楚,武官手拿武器,文官則是手持筆桿子,刷刷一寫,引經據典,根本停不下來。  朱元璋勤於政事,光是看文官們寫的奏章,那都要看到後半夜,十分辛苦,並且朱元璋還發現,明明可以數百字就可以講明的東西,奏章中卻是數千字,朱元璋深覺頭痛,而且這樣無疑就造成辦事效率低下。
  • 孫子沒寫作業,奶奶卻暴打兒子一頓,網友:不怕兒子報復?
    日前,一位男子報警稱自己遇到了一件非常委屈的事。委屈的原因是,他兒子沒完成作業,結果自己卻被兒子奶奶暴打了一頓。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火速趕到現場的民警了解到,原來這起事件的起因是,下班回來的奶奶發現小孫子沒寫作業,就責怪兒子沒有好好輔導小孩。然後在與兒子理論的過程中,她又想到兒子以前的種種,不好好輔導孫子寫作業,還不給孫子的撫養費等等。結果她越說越生氣,就將自己的兒子,孫子的爸爸暴打了一頓。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殺,大臣們不明白,武則天:把字拆開念!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不知你有沒有真正研究過漢字,對於其他國家的人來講,他們認為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光是同一個字就有很多種讀音和意思,所以說,學漢字難一點兒不假。在武則天一手遮天的唐朝,就曾有過這樣一位宰相,他因給人寫密信,信中寫了「青鵝」二字,當即被武則天以「謀反」罪名給斬殺了。
  • 1.7萬字的奏摺,寫了1.65萬字的廢話,朱元璋氣得將他痛打一頓
    結果有位大臣上了一份萬言書,卻被朱元璋打了一頓。這是為何?難道朱元璋僅僅是裝樣子?此事還真不能怪朱元璋,換了你,估計你也忍不住打這位大臣一頓。那這位大臣奏摺中又寫了什麼東西呢?咱們接著往下看。茹太素生平這位被打的大臣叫茹太素,是今天山西晉城澤州縣大陽鎮人。洪武三年,茹太素鄉試中舉,任監察御史一職。
  • 點了份外賣,結果卻挨了頓打?外賣小哥的脾氣也太大
    他說自己才上班沒幾天,因為點外賣的時候,和外賣員發生了一點衝突,結果外賣員找人來到自己執勤的小區,打了自己一頓。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把我從這邊拖到那邊,大概在這個位置,四五個人先拽我領子,然後拳打腳踢。先給我抱起來,抱起來往地上摔,這邊都摔破了,後腦也摔破了。
  • 奶奶發現孫子不寫作業,轉頭把爸爸暴打一頓,網友:奶奶揍得對
    01奶奶發現孫子不寫作業,轉頭把爸爸暴打一頓,網友:奶奶揍得對安徽的一位奶奶生氣之下對自己的兒子「棍棒伺候」了,原因是奶奶回到家發現孫子的作業一個字都沒動奶奶發現孫子不寫作業,轉頭把爸爸暴打一頓,奶奶氣憤地說:「子不教,父之過,不管教孩子也不出錢養育孩子,這爸爸太不盡責了。」隨後民警分別批評教育了奶奶和爸爸,也幫助倆人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 韓國男子酒後吐槽樸槿惠 被同桌老大爺一頓暴打
    ,結果A某怒罵一句後,動手抓住後輩的衣領施暴,兩人開始掐架。
  • 大臣為何寫「青鵝」2字被斬?眾人惶恐不安,武則天:把字拆開念
    當時大臣寫下「青鵝」二字後,武則天便下令將他處死,導致很多人都不理解,武則天:把字拆開念,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01武則天武則天原名叫武瞾,由於自小長相出眾,而且十分有文採便被李世民招入宮中。而李世民的兒子李治卻對武則天一見鍾情,由於武則天是李世民的才人,李治不得不將這件事埋在心中。當李世民去世後,武則天便與一些妃子出家成了尼姑,李治登基後依舊對武則天念念不忘。儘管許多大臣反對,李治依舊將武則天招回宮中,隨後武則天通過自己的智謀挑撥蕭淑妃與皇后之間的關係。
  • 遊戲外掛讓人痛恨,程式設計師去網吧打代碼,被誤以為寫外掛暴打一頓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LOL又重新回到主導位置,而吃雞落寞的原因小編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就是因為外掛問題太嚴重,而且藍洞也一直不解決,所以導致遊戲玩家數量下滑,雖然遊戲玩家下滑比較嚴重,但是在網吧裡面還是能佔到三分之一的席位。
  • 大臣寫「青鵝」二字被滅門,眾人不解,武則天怒道:把字拆開來念
    武則天本來就是個聰明人,說她工於心計一點也不為過,但是作為一個女人,她並不是一個只會啼哭的花瓶,她做事行事果斷,如果誰對她不利或者要對付她,她也會回擊。後來她成為了皇后。
  • 通過練字不一定能練好,沒有這3個書寫能力,你的字練了也白練
    一寫語文作業,就找藉口,上廁所、喝水、肚子疼,明明20分鐘能寫完的作業,硬是拖到了一個半小時。寫作業磨磨蹭蹭,一筆一划像蝸牛在爬,家長急得不行。經常寫錯別字,寫作業不專心,字忽大忽小,不是超出格線,就是小到看不清楚……作業中的問題,是家長最頭疼的問題之一。然而這些關於寫字的問題,通過練字可以練好嗎?並不能通過練字練好,這是學習習慣和態度的問題。
  • 以暴制暴,終於扼制了樓上的噪音。一個字:「爽!」
    年前我買了個震樓器,對丫用了一個多月,今天終於把氣給出了,一個字,爽!你知道樓上什麼反映嗎?……」大海開始滔滔不絕的傾訴著他的光榮戰績。聽著大海邊說邊笑,我也開心起來,浪笑著對大海說:「虧你想得出來,對付這種人,就該這樣,真特麼解氣!」我倆開心了一陣,大海掛了電話,又找別的朋友「報喜」去了……都說開心需要分享,越分享就越開心。這句話是對的,大海就是證明。
  • 崇禎皇帝夢到了一個字,大臣一看痛哭不已,說:大明朝這是要亡呀
    自古以來,夢被中國人賦予了一層特別的含義,在中國,生活在古代的人們認為夢是一種超自然力量的體現,是陰陽兩界交流的橋梁,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夠預示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獲獎的新人出現在夢裡,一句話也不說,向崇禎帝伸手,寫著大大的「是」。之後,他決定把這個夢的內容告訴臣民,看看這個夢的意義是什麼。第二天,在朝廷,忠貞皇帝單獨召集大臣們講述了這個夢的內容。聽了忠貞皇帝的描述,大部分人也為了讓被霧籠罩而皺眉的忠貞帝微笑,向他表示了蜂擁的祝賀。大臣們說這個夢是吉祥的。
  • 駱駝祥子讀後感500字10篇
    作者寫道:「他仿佛就是在地獄裡也能做個好鬼似的」。然而,這個在地獄裡都能做個「好鬼」的祥子,在在現實生活中,卻不能始終做個好人。由於名譽的悲劇接踵而至,他對生活的希望也將破滅,他美好的品質、性格逐漸發生了變化。最後祥子也終於變成了頭等的「刺頭兒」,走上了墮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會腐蝕人們心靈的罪惡。
  • 大臣罰皇子下跪,皇帝勃然大怒,大臣只說9個字,皇帝大喜:重用
    為了培養眾皇子的才能,皇帝會安排才華出眾的大臣,讓他們分別教皇子讀書。多數大臣都不敢對皇子太過嚴厲,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未來的皇帝,但凡事總有例外,有位大臣敢讓太子下跪,不僅沒有因此受到懲罰,反而被皇帝提拔重用。王傑,雍正年間陝西韓城人,家境較為貧寒,但他從小就心懷大志,想要通過科舉之路改變命運。
  • 老臣上奏摺一封,卻遭朱元璋暴打,只因1.7萬字中1.65萬都是廢話
    這一舉措有效緩解了民生問題,令百姓人人稱頌。朱元璋當時,朱元璋文化水平並不高,為了做個好皇帝,他努力學習文化,更廣納諫言,從全國範圍挑選良臣,令一大批有才學有夢想的官員得以打破桎梏,光榮上崗。如明朝名臣曾秉正便是這樣。他本是個九品小官,卻以一封3萬字的奏章上達天聽,令朱元璋讚嘆不已,所獲頗豐。而正是憑藉這道奏章,曾秉正從九品飛速升至三品,一時傳為美談。
  • 每天寫好一個字 行書——豆
    零基礎,每天寫好一個字,二十天寫成一首詩。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本文的練習教材為田英章老師的《硬筆行書技法》,「要練就一手過硬的鋼筆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結構的掌握,在結構上狠下功夫。」「豆」字屬於牽絲粘連的間架結構 ,筆畫是筋骨,牽絲為血脈。這個技法要求筆斷意連,形斷而意不斷,同時注意各筆畫間的穿插避讓。「豆」字練習心得:1.左右對稱,基本等「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