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梅州大埔十大民生實事公布!有你關注的嗎?

2020-12-17 瀟湘晨報

6月22日上午,大埔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縣政府科技信息大樓一樓會議室開幕。縣長熊鋒松代表縣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會上提交了2020年度大埔縣十大民生實事。每年的政府實事都跟民生息息相關,快來看看哪件是您最關心的?

一、繼續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

①城鄉低保對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差水平,分別從每月554元、251元提高到609元、276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水平,分別從每人每月1685元和1025元提高到1820元和1110元。

②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分別從每人每月165元和220元提高到175元、235元。

③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低收入救助對象的住院費用一次救助的救助比例從80%提高至85%;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的特定病種門診一次救助的救助比例從80%提高至85%。

④開展肢體康復項目服務,提供聽力言語、智障、孤獨症三個康復項目轉介服務。

二、推進教育公平均衡發展。

①增加學前教育公辦學位供給。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450個,完成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80%以上的目標。

②健全學前至普通高中各學段生均經費保障制度。全縣學前教育生均經費最低標準由每生每年300元提高到400元,繼續落實省定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全縣公辦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最低標準由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

③大力解決大班額問題。加快推進城東實驗學校、高陂實驗學校建設,動工建設西嶺學校,增加城鄉中小學學位,解決大班額問題。

三、深入實施「廣東技工」「粵菜(客家菜)師傅」和「南粵家政」三大培訓工程。

①支持廣東技工終身持續提升發展,全面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完成各類技能提升培訓補貼600人次以上。

②培養「粵菜(客家菜)師傅」80名,助力精準扶貧。

③開展家政服務培訓460人次以上,重點實施居家(170人次)母嬰(130人次)、養老(60人次)和醫護(40人次)四個培訓項目,滿足新形勢下「一老一小」對家政服務需求。

四、加強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

①推進疫苗冷鏈配送和預防接種標準化建設。建設和改造1家疾控機構冷鏈系統,實現14家預防接種門診數位化,縣級綜合醫院建設1間犬傷門診,提升疫苗使用管理和預防接種服務水平。

②推進縣人民醫院(二期)改擴建、高陂中心衛生院遷建工程建設,開工建設縣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科住院大樓及縣婦幼保健院、湖寮鎮衛生院升級改造工程等。

五、推進城鄉廁所革命。

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676戶;改造中小學廁所8所以上;新建旅遊廁所4座、改擴建1座;新建城市公廁1座。

六、進一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完成通2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底化130公裡,農村公路危橋改造6座。200人以上自然村道路列養率達到100%,實現行政村村村通客車。

七、推進重點區域飲用水工程建設。

①繼續推進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作,基本完成全部行政村集中供水任務,全面完成57個省定貧困村340個自然村集中供水任務,保障農村人口飲水基本安全。

②完成大埔城區1個以上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結合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改造自來水管網約4公裡;改造山豐水庫備用水源引水管道約7.6公裡。

八、加大食品抽檢力度和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

食品檢驗量達到每千人5批次,及時公布食品抽檢信息,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率達到100%,防控食品安全風險。強化溯源管理和社會共治,實現全縣學校食堂「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全覆蓋,強化關鍵節點風險防控,推進校園食品安全。

九、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

完成4戶受地質災害威脅村民避險搬遷,3處地質災害工程治理,1處地質災害專業監測。

十、推進平安大埔建設。

①實施「雪亮工程」,建設平安鄉村,實現全縣100%鄉村的主要道路卡口、學校、幼兒園、廣場、宗教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及人民群眾公共活動場地的視頻監控資源聯接到行政村綜治中心。

②推進智能化平安校園建設,包括在全縣中小學校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完善、升級中小學、幼兒園可視化一鍵報警裝置,完善校園內重點部位的視頻監控系統。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2021年蘭谿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你來定
    2021年蘭谿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你來定 2020-10-09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象山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出爐,件件與你有關!
    經縣人大十八屆四次會議票決通過,今年我縣確定了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含30個小項目)。近期,十大項目目標任務責任分解已初步形成,並陸續啟動實施。今年確定的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前期廣泛徵求了廣大群眾和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聚焦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具體都有哪些項目?快來了解一下吧!
  • 宣傳片:點讚漳州2020十大民生實事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閩南網12月9日訊(閩南網記者 李昌乾 文/視頻)轉眼又是年終歲首,回顧過去一年,漳州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民辦實事,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20年實施了一系列民生實事項目,涉及教育、醫療、城建、生態、保障房建設等多個方面,亮點紛呈,件件暖人心。
  • 梅州柚·大埔蜜柚 進入灣區市場
    「我們的蜜柚絕對健康、綠色,有質量保證,請大家放心選購。」大埔縣縣長熊鋒松向對口幫扶大埔縣的海珠區表達了感謝,現場介紹了大埔和大埔蜜柚等情況。據介紹,大埔環境美、土富硒、水質優、空氣好,特別適合種植蜜柚。大埔山區盛產的柚子具有果形端正、肉質柔嫩、酸甜適中、富含硒元素等特徵,素有「長壽果」之稱。
  • 為民生「加碼」幸福「加速」!雙流2020年民生實事你都get到了嗎?
    不知不覺 2020年就要結束了 回首走過的歲月 你都做了些什麼? 年初制定的提升計劃 和職場飛躍計劃都完成了嗎? 有沒有留下什麼遺憾?
  • 灌南:我縣2020年政府民生實事工程出爐
    從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需求的熱點、難點民生問題著手,努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縣第十四屆人大第四次會議於1月5日票決通過了灌南縣2020年政府民生實事工程項目,讓老百姓在新的一年繼續共享發展成果。
  • 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大灣區推介獲市民點讚
    今年廣東梅州柚「12221」市場營銷行動啟動後,梅州柚密集布局灣區市場,9月10日,梅州柚今年首次亮相羊城展示,採購商籤下了300萬斤的訂單,今天,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又來到廣州大型購物中心,進一步推介開拓銷區市場。
  • 2021年南京十大民生實事出爐,今年將新建擴建幼兒園30所
    民生實事項目關乎百姓生活。在去年召開的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500餘位市人大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的12件民生實事候選項目進行票決,選出最終實施的10件,這是南京歷史上首次在人代會上通過人大代表投票方式決定政府年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
  • 大埔蜜柚正式開採上市!2020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開採節暨產銷對接...
    南方網訊(記者/劉灝 劉曉麗 通訊員/粵市監)9月3日上午,2020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開採節暨產銷對接會在大埔縣西河鎮漳北村召開,標誌著大埔蜜柚正式上市。活動由大埔縣人民政府、梅州市農業農村局主辦,梅州各市縣區相關領導、全球採購商、農戶代表和新聞媒體500多人參加了活動。
  • 民生建設十大實事:提升百姓幸福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核心提示】三年前,市委和市人民政府作出一個重要決定,在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九大惠民工程的基礎上,堅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實施烏魯木齊民生建設十大實事每年民生建設十大實事從何而來?從各族群眾的訴求中來,又在各族群眾的建議中完善。
  • 「民生碼」來了!2020民生實事「好差評」請你來參與
    2020民生實事「好差評」請你來參與 2020-12-11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梅州大埔風味小吃「憶子粄」,口感嫩滑,香氣四溢,你吃過嗎?
    憶子粄是廣東梅州大埔縣傳統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它原產於百侯、楓朗、湖寮鎮一帶,而以百侯製作的憶子粄最有名。明末以後,大埔製作的憶子粄已馳名埔境,產地逐漸向全縣擴展。熱騰騰的憶子粄,白白的皮,裡面包裹著各種美味,咬一口下去,那味道,好吃得讓人說不出話來。
  • 探尋大埔「長壽之鄉」奧秘,十大長壽美食你知道幾個?
    晚飯過後,市民們習慣到縣城西湖公園散步,負氧離子、PM2.5等信息實時在公園內設置的生態環境檢測系統上顯示,生態和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大埔及全縣市民的關注。大埔縣西河鎮美麗鄉村田園風光。(大埔縣供圖)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等優勢,2013年大埔獲評「中國長壽之鄉」,並力爭於今年成功創建「世界長壽鄉」。
  • 倫教民生實事:新豐市場環境整治獲贊
    前言:去年,倫教街道進行2020年倫教十大民生實事意見徵集,圍繞倫教重點工作,評選出十件倫教市民、網友最關心的街道民生實事,包含了市民熱切關注的教育、維穩、環境等問題。當前,倫教十大民生實事完成情況如何,市民有著怎樣的看法和期待?
  • 紅色大埔綠色崛起——吳友優行走進廣東梅州大埔揮毫書頌
    吳友優和廣東梅州普邦園林有限公司梅州公司總經理鍾丹、美國東方書畫藝術協會秘書長陳達鋒、廣州騰益飲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餘寶昌等一行來到了充滿綠色魅力的紅色熱土大埔縣。這裡,山花爛漫呈國色,生態盎然染天香。鳥聲頻送千峰翠,梅江澄波一脈清。  山輝水媚,日麗風和。縣委縣政府領導熱情地接待了吳友優一行人,介紹了大埔縣繼承先烈遺志,奮進新時代的生動局面。
  • 番禺區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情況公布
    近日,番禺區公布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情況,包括交通治堵、優化交通線網、擴充公辦學前教育資源、實施校園舒適工程、老舊小區微改造、加固河道堤防、深化水環境汙染治理、推進垃圾強制分類、提升番禺區政務服務辦事環境、建設工人文化宮等十個方面工作完成情況,涉及民生方方面面。
  • 梅州大埔最高氣溫達到39.1℃
    記者從梅州市氣象局獲悉,隨著「副高」進一步加強控制,7月13日上午,梅州各縣(市、區)均已加掛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其中,大埔發布了今年全省首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7月13日下午4時,大埔最高氣溫達到了39.1℃,連續3天錄得全省最高氣溫。
  • 右玉縣:2020年「八件民生實事」新鮮出爐
    民生實事,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日前,右玉縣2020年「八件民生實事」新鮮出爐,猶如和煦的春風吹遍了整個塞上綠洲,順應了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和社會發展的新要求,讓全縣人民群眾對幸福新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
  • 民生實事也要講「績效」(河洛談)
    新建小遊園42處,建成「樂養居」61個,新開通公交線路10條……近日,我市在媒體公布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完成情況,除一件因疫情原因按上級要求不再實施外,其餘95件全部完成。既在年初「曬目標」,又在年尾「曬效果」,體現了有諾必踐的工作作風,保證了民生實事的有始有終、落地見效,給群眾交上了一份「貨真價實」的「績效成績單」。
  • 關於徵集新密市2021年民生實事項目的公告
    為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地傾聽民聲、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真正遴選出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民生實事,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根據《中共新密市委關於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的意見》(新密文〔2020〕98號)、《新密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的決定》(新密人常〔2019〕39號)要求,現面向全市公開徵集2021年民生實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