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氏族譜中潁(潁)與穎(穎或頴)字的正確使用方式

2021-02-23 天下賴氏

即將過年了,很多地方會寫春聯或掛燈籠籠,通常會用到「潁川堂」三個字。為什麼特意就此發布這個小資料?因為有很多地方因多種原因,用錯了「穎」字,所以將此資料發布,供大家參考,交流。

對賴氏族譜和祠堂中潁與穎兩個字的釋疑。

有必要發此長消息幫大家普及一下。否則,可能更多將錯就錯,或錯上加錯。 潁川,是秦朝前的一個中原地名,漢朝設潁川郡,賴氏,源於此地,並在此發展成郡中望族。 正確的是潁,不是穎。賴氏始祖,叔穎公的才是穎,二者不能混,也不能錯。如果嚴格的區分。 潁川,是水底。叔穎公,是禾底,很多搞亂,搞錯的,古代也有。 穎,指聰明,超穎的意思,多用於人名,以前很多皇帝,國王賜封號等。 同音不同義,意思天淵之別,潁,是潁水,潁河的意思,川即指水,凡地名,皆源於潁水。現在還有臨潁,潁上等地名。以前,很多舊族譜,把潁字寫成另一個異體字的,特別是活版或木版印刷。是頴,這樣的寫法。 其實如深究,這個頴,應該是穎的異體字,也是錯的。 不止賴氏源於潁川,其他姓氏如陳,鍾,韓,鄔,武,田,等等很多姓氏,都以潁川為郡的,都是有誤寫穎川堂,穎川世家等等的。秦漢朝,郡的行政區域很大,和現在的省,差不多一樣,所以,有多個姓氏在郡內發展成名門望族,是事實。漢朝,全國才設三十多個郡。所以,眾多姓氏同一個郡,命名郡號。賴氏,最古老的郡名,就是潁川郡。堂號,是宋朝以後,取消了郡的行政區域,很多姓氏就以堂號來紀念家族姓氏淵源。堂號,歷史比郡號短,且堂號繁多,自命名更多,但郡號,是無法亂編,亂改,亂認的。賴氏,潁川世家,裔滿天下。賴氏宗親滿天下,天下賴氏是一家。賴劍鋒

補充兩三個有關賴氏的堂與郡的分析,請客觀查核,仔細校對,本資料可能會引起巨大異議,請用謹慎,公正的態度對待。

有部分明清朝或近現代的族譜,會有「松陽郡」,「西川郡」的文字記錄,如果深究,其實這是將郡與堂混淆了。如果記錄「松陽堂」,或「西川堂」,這是無異議的,因為宋朝以後,堂號的命名種類繁多,且可自由命名,這是客觀存在的。但郡號,如果追溯「郡」作為行政區域的存在,止於唐朝末。如果還有人認為有「松陽郡」作為賴氏的的郡號存在過的,可以詳查歷史典籍,拿出真憑實據,客觀的說服大家。有某些賴氏族譜有一個所謂的晉朝皇帝賜賴氏「松陽郡」的聖旨,請客觀的人仔細查一下:晉朝的聖旨格式是怎麼樣的,一查,真假即現。奉 天承運 皇帝 詔曰。這樣格式的,是清朝的的聖旨格式,明朝,元朝,宋朝,唐朝,晉朝,漢朝等各朝的聖旨格式,都有區別,不一樣的。難道晉朝的人「穿越」到了清朝寫個清朝的格式的聖旨在晉朝用??造假,也需要技術含量,如果一些基本的歷史都不了解,可能不止是錯漏百出,更會貽笑大方。另外,如果晉朝已經有賜賴氏所謂的「松陽郡」,著名的《百家姓》一書成於宋朝,晚於晉朝,為什麼《百家姓》中記錄的賴氏是潁川郡,而不用皇帝賜的「松陽郡」??這個可能性,存在有多高?各人見仁見智分析。

有關一些族譜關於「西川郡」的描述,清朝康熙皇帝所賜。試想一下,唐朝末,郡已經不再作為行政區域使用,清朝的康熙為什麼還創造一個「賴氏源於姬姓,姬姓發源於西歧,且賴氏源於潁川,合為西川郡」?如果康熙當時賜的是「西川堂」,一個皇帝,既然可賜賴姓堂號的,應該也有可能賜其他姓氏堂號,但是否有,各人請客觀查核。如果「松陽堂」,「西川堂」作為堂號,是有可能存在的,無用置疑,但若是郡號,請多方面客觀查證。

請大家多點客觀的分析,交流,探討,可能更有益,但請不必爭拗,如果是真實的資料,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不懼任何質疑,更能多方面引證。

以上資料,謹供參考,請不必人身攻擊或爭吵,可以用事實或證據證明各自的觀點與看法,但希望始終有客觀的態度。

歡迎大家多點留言,交流。

本文左下角 閱讀原文,這幾個淡藍色字,是本公眾號「歷史消息」的連結,過往發布的所有消息都在其中,有興趣的,可點擊,瀏覽。

相關焦點

  • 尋根 ▋百家姓之--賴氏 家族起源族譜
    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其後裔以國名為氏,稱賴氏。是為湖北或河南賴氏。源流二源自少數民族有賴姓:① 阿昌族賴姓源於阿昌語「喇來」,因其尾音與漢語「賴」字諧音,故姓賴。② 另外滿、臺灣土著、蒙古等少數民族均有賴姓。
  • 賴氏淵源考(松陽族訊月刊社)賴氏族譜
    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賴氏宗親會」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賴氏家族大家庭。
  • 賴氏家族簡介
    歷史記載據《姓氏考略》所載,最早的賴姓家族,居於古代潁川(今河南禹州)一帶,為周武王之弟叔穎 後裔。秦漢時期,賴姓已有遷居南方者,《元和姓纂》中即載:「漢有交趾(今越南河內市西北)太守賴先,蜀零陵(今屬湖南省)太守賴文。」這一時期,居於潁川的賴姓發展最旺,是為「潁川郡」。
  • 潁川賴氏授姓源流序
    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賴氏宗親會」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賴氏家族大家庭。
  • 寧都賴氏的播遷
    寧都賴氏的播遷  據《桴源賴氏族譜》相國茹公三修宗支論中記載:「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揭陽令以赤竹地靈人傑奏聞
  • 漳州主要賴氏宗祠簡介‖霞葛田心賴氏太始祖宗祠、安厚賴氏宗祠、葛竹賴氏宗祠、心田賴氏宗祠
    堂中設一神龕,下部砌成須彌座,座上供奉賴氏歷代字祖宗之牌位.神龕兩旁有副龕聯,聯句為「溝水縈洄松陽郡;霞光輝映石壁城。」龕上梁間額枋,懸掛「祖德流芳」牌匾。是時,族中有名望宗賢都集中到祖祠吃燈酒,並演戲三夜。秋祭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做中元」。族裔先到祖祠,後到祖墓,祭拜祖宗。
  • 漳州平和心田賴氏簡介/心田宮/心田賴氏家廟
    賴氏在臺灣百家姓中排名第18位。     據族譜載,從第三代起,心田賴氏先後有一百二十多位祖先遷居外地,第八世起(即明萬曆年間)就開始有人到臺灣謀生,他們是漢人開拓臺灣的早期移民的一部分。移居臺灣有據可查的先祖多達98位。其中又以臺中、彰化最多。     心田賴氏後裔在臺灣歷盡千辛萬苦,披荊斬棘,拓荒墾植,建立村莊。然而當時的臺灣被稱為「瘰瘴之地」,人民水土不服,缺醫少藥,常常生病。
  • 賴氏家族簡介,賴家人轉起!
    如民國時抄本《賴氏家譜》中有福建賴姓一支字行為:「壽福承祖澤,光宗寄昆賢。」不僅僅是姓氏本身,賴姓本身就代表了一種榮譽,因為系以國為氏。發源地此支賴氏,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賴光。賴光3世孫遇公,晉寧康年間任江東太守,上書朝廷,晉帝御筆親書《松陽郡》封松陽為郡。明成化二十二年江西賴氏宗族共同商定尊遇公為江西賴氏始祖,稱松陽賴氏。堂號潁川堂:賴氏族譜載:「賴氏之先本姬姓,為周文王第十三子仲叔九代之孫穎公。宣王時錫封潁川,是為賴國。潁公之後,計十四世而國並於楚,子孫遂隱居潁川,以賴為姓,以潁川為郡焉。」故潁川為賴氏發祥之地,堂號潁川源此。
  • 賴氏這個宗親會召開年終總結會
    首先,華會長向大家通報了惠東縣松陽公益互助協會、惠東賴氏宗親聯誼會2020年度的工作情況。共聯族誼方面,2020年的主要宗親活動:參加普寧市賴氏宗親會成立大會;參加平海大林賴氏宗祠入夥慶典;參加吳川市賴氏宗親會成立大會;參加總會息縣會長擴大會議暨「賴氏風採」APP上線儀式;參加懷集縣賴氏宗親會五周年慶典;參加南雄第七屆姓氏文化節暨珠璣巷賴氏宗祠晉主慶典;參加湯湖賴氏家廟重建落成慶典;參加普寧宗親祠堂入火慶典;參加化州市賴氏宗親會成立大會;參加興家俊凡公祠重光慶典;參加廣東叔穎企業聯誼會成立大會
  • 穎字起名:冰雪聰穎,思維敏捷的女孩名字大全,個個脫穎而出
    有朋友留言,喜歡【穎】字起名字,想知道穎字的名字有哪些?下面就來跟隨【天賜佳名】的全拼 詳細看看穎字的名字大全!穎字在名字裡的含義:穎字的原義是指谷穗上的苞片,引申指尖端或聰明傑出的人。文字解釋:穎 yǐng繁體:穎、頴<名>(1)(形聲。從禾,頃聲。從禾與農作物有關。本義:谷穗。亦稱「穎片」。
  • 贛南石城長溪村人才輩出 賴氏總祠風水功不可沒
    我們欣喜地看到, 崇文重教、捐資助學成為賴氏宗祠的優良傳統,上世紀初,村民們每年都會自覺繳納一定的『學租谷』,每位優秀的學生每年能獲得100公斤稻穀的獎勵,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獎勵。 雖然「學租谷」的時代早已遠去,但崇文重教、捐資助學的宗族傳統卻以另一種形式在延續著,那就是賴氏宗祠獎學金和助學金。
  • 最新河南息縣世界賴氏總祠圖片!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賴」,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賴氏宗親會」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賴氏家族大家庭。
  • 賴氏固始尋親記
    本報老年記者 張吉雲 10月25日,在第四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開幕前夕,我有幸陪同世界賴氏宗親聯誼總會秘書長賴啟明及賴耀輝先生從息縣包信鎮賴氏始祖叔穎公陵園出發,前往固始尋親。他們二人的家鄉福建泉州羅溪鎮有三萬多賴氏宗親。當地族譜明確寫著「賴氏之先光州固始人」,按舊譜「志孝先公自河南光州固始縣同王審知入閩」。
  • 桃川賴氏六修族譜
    古者因生賜姓胙土命氏·蓋姓以別婚姻氏·以明貴賤\後世命氏·義各不同或以地為氏\或以國為氏或以邑為氏·或以王父字·或以始封君之類是也·賴姓何始·始於周武王封軒轅皇帝廿九世孫於賴國
  • 松陽世德,潁水家聲;賴坊賴氏,源遠流長
    十六郎公於大宋寧宗皇帝二十年間至平原二都擇基創業,當時此處無別姓,即以姓名鄉,故稱賴坊,為福建長汀賴坊賴氏始祖。裔孫千億,家口數千,美哉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