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年了,很多地方會寫春聯或掛燈籠籠,通常會用到「潁川堂」三個字。為什麼特意就此發布這個小資料?因為有很多地方因多種原因,用錯了「穎」字,所以將此資料發布,供大家參考,交流。
對賴氏族譜和祠堂中潁與穎兩個字的釋疑。
有必要發此長消息幫大家普及一下。否則,可能更多將錯就錯,或錯上加錯。 潁川,是秦朝前的一個中原地名,漢朝設潁川郡,賴氏,源於此地,並在此發展成郡中望族。 正確的是潁,不是穎。賴氏始祖,叔穎公的才是穎,二者不能混,也不能錯。如果嚴格的區分。 潁川,是水底。叔穎公,是禾底,很多搞亂,搞錯的,古代也有。 穎,指聰明,超穎的意思,多用於人名,以前很多皇帝,國王賜封號等。 同音不同義,意思天淵之別,潁,是潁水,潁河的意思,川即指水,凡地名,皆源於潁水。現在還有臨潁,潁上等地名。以前,很多舊族譜,把潁字寫成另一個異體字的,特別是活版或木版印刷。是頴,這樣的寫法。 其實如深究,這個頴,應該是穎的異體字,也是錯的。 不止賴氏源於潁川,其他姓氏如陳,鍾,韓,鄔,武,田,等等很多姓氏,都以潁川為郡的,都是有誤寫穎川堂,穎川世家等等的。秦漢朝,郡的行政區域很大,和現在的省,差不多一樣,所以,有多個姓氏在郡內發展成名門望族,是事實。漢朝,全國才設三十多個郡。所以,眾多姓氏同一個郡,命名郡號。賴氏,最古老的郡名,就是潁川郡。堂號,是宋朝以後,取消了郡的行政區域,很多姓氏就以堂號來紀念家族姓氏淵源。堂號,歷史比郡號短,且堂號繁多,自命名更多,但郡號,是無法亂編,亂改,亂認的。賴氏,潁川世家,裔滿天下。賴氏宗親滿天下,天下賴氏是一家。賴劍鋒
補充兩三個有關賴氏的堂與郡的分析,請客觀查核,仔細校對,本資料可能會引起巨大異議,請用謹慎,公正的態度對待。
有部分明清朝或近現代的族譜,會有「松陽郡」,「西川郡」的文字記錄,如果深究,其實這是將郡與堂混淆了。如果記錄「松陽堂」,或「西川堂」,這是無異議的,因為宋朝以後,堂號的命名種類繁多,且可自由命名,這是客觀存在的。但郡號,如果追溯「郡」作為行政區域的存在,止於唐朝末。如果還有人認為有「松陽郡」作為賴氏的的郡號存在過的,可以詳查歷史典籍,拿出真憑實據,客觀的說服大家。有某些賴氏族譜有一個所謂的晉朝皇帝賜賴氏「松陽郡」的聖旨,請客觀的人仔細查一下:晉朝的聖旨格式是怎麼樣的,一查,真假即現。奉 天承運 皇帝 詔曰。這樣格式的,是清朝的的聖旨格式,明朝,元朝,宋朝,唐朝,晉朝,漢朝等各朝的聖旨格式,都有區別,不一樣的。難道晉朝的人「穿越」到了清朝寫個清朝的格式的聖旨在晉朝用??造假,也需要技術含量,如果一些基本的歷史都不了解,可能不止是錯漏百出,更會貽笑大方。另外,如果晉朝已經有賜賴氏所謂的「松陽郡」,著名的《百家姓》一書成於宋朝,晚於晉朝,為什麼《百家姓》中記錄的賴氏是潁川郡,而不用皇帝賜的「松陽郡」??這個可能性,存在有多高?各人見仁見智分析。
有關一些族譜關於「西川郡」的描述,清朝康熙皇帝所賜。試想一下,唐朝末,郡已經不再作為行政區域使用,清朝的康熙為什麼還創造一個「賴氏源於姬姓,姬姓發源於西歧,且賴氏源於潁川,合為西川郡」?如果康熙當時賜的是「西川堂」,一個皇帝,既然可賜賴姓堂號的,應該也有可能賜其他姓氏堂號,但是否有,各人請客觀查核。如果「松陽堂」,「西川堂」作為堂號,是有可能存在的,無用置疑,但若是郡號,請多方面客觀查證。
請大家多點客觀的分析,交流,探討,可能更有益,但請不必爭拗,如果是真實的資料,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不懼任何質疑,更能多方面引證。
以上資料,謹供參考,請不必人身攻擊或爭吵,可以用事實或證據證明各自的觀點與看法,但希望始終有客觀的態度。
歡迎大家多點留言,交流。
本文左下角 閱讀原文,這幾個淡藍色字,是本公眾號「歷史消息」的連結,過往發布的所有消息都在其中,有興趣的,可點擊,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