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飲料江湖鏖戰:脈動不在狀態,東鵬特飲欲執牛耳?

2020-12-16 騰訊網

千億功能飲料市場的鏖戰迫在眉睫。近兩年來150多個功能飲料品牌擠進這條賽道,誰將撼動紅牛的頭把交椅?

曾經號稱「功能飲料黑馬」的脈動如今賣不動了。

不久前,達能集團公布2019年業績報告,以脈動為主打產品的飲料業務再次慘敗。

不過達能集團並未在財報中披露具體經營數據,只是表明「由於投資暫停,脈動去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以兩位數速度急劇下滑」。

這不是脈動第一次「不在狀態」了。

早在2016年,脈動在中國銷量就已呈現下滑態勢,為了提振業績,也為了奪回被友商佔領的市場,脈動在隨後幾年中不斷推出新品,但這一策略並未奏效。

而與脈動銷量低迷相對的是,功能飲料市場正在迅速崛起。公開統計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7年,中國功能飲料零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7.1%,按照這個增速,預計2020年功能飲料零售額將達到1635.28億元。

如今活躍在市面上的功能飲料大致可分為三類:運動飲料、牛磺酸飲料和維生素飲料,從最初的小眾市場到千億規模,功能飲料領域吸引了不少新入局者,它們紛紛拿出刀叉,試圖從中分得一塊蛋糕。

然而在黑馬頻出的功能飲料市場上,多數品牌都只是曇花一現,它們不僅沒能成功切走蛋糕,反倒丟了刀叉,最後只能狼狽收場。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至於功能飲料為什麼會成為中外飲料巨頭最重要的掘金地,還要先將時間拉回上世紀90年代一個「泰漂」回國的那天。

荒蠻年代

1995年深秋,寒風蕭瑟,旅居泰國11年的商人嚴彬急匆匆地返回中國,他這次回國目的有兩個:一是考察國內功能飲料市場,二是作為「牽牛人」,將泰國紅牛牽進國內。

大概半年前,41歲的嚴彬和73歲的許書標一見如故,併合夥成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對於嚴彬來說,許書標亦師亦友,儘管相差30多歲,但異國謀生的相似經歷讓兩人惺惺相惜。

作為紅牛的發明者,許書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勵志青年。

1924年,父親帶著只有兩歲的許書標離開了海南文昌旅居泰國。當時一家人在泰國北部披集府靠養鴨和賣水果為生,收入微薄,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好在20多歲的許書標是個吃苦耐勞的人,他找到一份推銷員工作,經常挨家挨戶地推銷藥品,積累了不少醫藥行業人脈和資源。

在為數不多的報導中,中年時期的許書標被描述成一個從不言倦、也不抱怨生活的人,勤勞肯幹的性格也讓他收穫了成功事業。1962年,40歲的許書標在曼谷老城區創立了一家醫藥工廠,取名為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

70年代中後期,泰國天絲研製出一款滋補性飲料,許書標將其命名為紅牛,主要目標人群是倒班工人和卡車司機等需要熬夜工作的藍領工人——紅牛可以幫助他們在通宵作業時保持清醒。

紅牛面市後,許書標沒有著急進軍曼谷市場,而是另闢蹊徑,通過向卡車司機免費派發試飲的方式,率先搶佔曼谷外圍市場。

為了繼續擴大市場規模,許書標不遺餘力地進行營銷活動,比如大量投放廣告、贊助泰拳比賽及舉行抽獎活動等,這樣的營銷手段也被紅牛中國和東鵬特飲等品牌沿用至今。

圖 / 2016年世界單板滑雪頂級賽事,紅牛官網

1982年,紅牛已經成功覆蓋東南亞市場,車間24小時流水線生產,但產品依舊供不應求。

同樣是在這一年,到泰國出差的奧地利牙膏經銷商馬特希茨敲開了許書標辦公室的門,他在偶然間發現了紅牛對緩解疲勞有很好的效果,他希望能和許書標合作,把紅牛推向全世界,兩人一起掙歐元。

馬特希茨也是個極其富有商業頭腦的人,他把紅牛帶回奧地利後,採用了更加市場化的包裝方式,靠贊助人造纖維滑翔翼的試飛運動,紅牛在當地一炮而紅。

在這之後,馬特希茨按照許書標的老套路,一邊瘋狂贊助體育賽事,一邊大力推廣紅牛,後來,紅牛覆蓋了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再後來,馬特希茨以2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595億元)的身價在2018年福布斯富豪榜中位列前60名。

東方魔水

幾乎在與奧地利紅牛封神的同一時期,遙遠的東方也出現了一款名叫健力寶的功能飲料。

在當時,還沒有功能飲料這一說法,創始人李經緯只是將健力寶定義為「能讓運動員迅速恢復體力,而且普通人也能喝」的飲料。

1983年,時任三水縣三水酒廠廠長的李經緯決定放棄利潤較低的酒水業務,將酒廠全面改組為飲料生產企業。

在此之前,李經緯去廣州出差時受到了可口可樂的啟發,他發現相比酒水業務,飲料不僅銷量大,而且利潤還高,頓時心生一計。回去後,他立刻與廣東體育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合作,花了3個多月時間,經過130次試驗,最終研發出一種含鹼性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1984年,在功能飲料史上共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許書標和馬特希茨共同創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奧利地)有限公司,並授權紅牛進軍奧地利市場;另一件則是健力寶正式誕生,並在洛杉磯舉辦的第23屆奧運會上聲名大噪,成為外國人口中的「東方魔水」。

作為功能飲料界的開山始祖,他們一個以奧地利和泰國為中心,輻射歐洲和東南亞市場,另一個以中國為中心,輻射國內和北美市場。

健力寶之所以能一炮打響,主要是源於李經緯的一場豪賭,而這場豪賭與許書標推廣紅牛的套路基本一致——贊助體育賽事。

圖 / 第十一屆亞運會

不過和許書標贊助小規模體育賽事不同,李經緯將目光直接瞄向了洛杉磯奧運會。

這一年6月份,李經緯力排眾議,豪擲25萬元贊助了12支國家隊,對於當時年銷售額僅90餘萬元、淨利潤不足5萬元的三水酒廠來說,李經緯相當於將酒廠數年的利潤全部賭到了大洋彼岸。

在奧運會上,許海峰、李寧一戰封神,女排更是以勇不可擋之勢登頂,舉國沸騰。運動員手中的健力寶也引發了眾多媒體關注,健力寶在一夜之間火遍全國。

健力寶的火爆程度在銷售額上的表現最為直觀。1984年,健力寶的銷售額僅為345萬元,1985年激增至1650萬元,到了1986年,這一數字變成了1.3億元,並以勢不可擋的速度成為「民族飲料第一品牌」。

1991年,李經緯在紐約設立了健力寶辦事處,還花了500萬美元買下帝國大廈一整層,全面開啟走向世界的目標,李經緯曾自豪地告訴美國記者:「在中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加起來賣得都沒有我多。」

兩年後,健力寶的年銷售額超過18億元,舉目國內無人可敵。

健力寶的火爆程度刺激了遠在泰國的許書標,他不是沒有想過開發中國市場,只不過在當時中國商品分類目錄中並沒有功能性飲料這一項,審批不下來,也就無法啟動投產,紅牛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舉步維艱。

從窮小子到飲料大亨,許書標不止一次向命運發起挑戰,但命運也在冥冥之中對他做出了安排——1995年,經朋友介紹,73歲的許書標結識了41歲的嚴彬。

紅牛在中國緩慢的發展狀態隨著嚴彬入局得到改善。在諸多報導中,嚴彬常常被喻成是紅牛的鋪路人,而真正打開中國市場的是懷柔鄉鎮企業總公司,因為國資的加入,紅牛獲得了中國市場的準入資格。

依照嚴彬的說法,合作之初,雙方商定了50年的合作協議,協議規定嚴彬需要自行解決保健食品批准證書等問題,而許書標在紅牛中國50年經營期限內,通過向紅牛中國銷售香精等原材料獲取利潤,並確保50年內僅中國紅牛有權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

而在此後泰國天絲的對外口徑中,雙方合作期限為二十年,到2016年已經到期。對於合作期限雙方各執一詞,無異於在中國紅牛頭頂上懸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不過彼時一門心思想把紅牛引進中國的嚴彬根本不可能想到,17年後,他會因為代理紅牛而擁有500億身價,並在當年的胡潤百富榜上排名第四位。

他更不會想到,自己最終和曾經親密無間的戰友變成生死對頭——2017年8月,泰國天絲對外宣布,已向嚴彬及其擁有或控制的數家公司提起法律訴訟,一場曠日持久的商標戰也自此拉開帷幕。

後紅牛時代

嚴彬將紅牛引入中國的這一年,遠在深圳的林木勤剛剛升任東鵬飲料集團銷售總經理。

東鵬飲料集團是一家創辦於1987年的國有飲料生產企業,起初以生產水、豆奶和涼茶飲料為主。1997年,借著紅牛的東風,東鵬特飲正式面市,但因為不是東鵬集團的主打產品,並且常年被質疑是「山寨紅牛」,東鵬特飲的業績一直不太理想。

進入2000年以後,飽受公司制度束縛的東鵬集團在紅牛猛烈的攻勢下毫無還手之力,加之內部管理不善,東鵬集團連年虧損,幾乎到了破產邊緣。

轉折點出現在2003年9月,東鵬飲料集團決定從國有化向私有化過渡。

當時擺在銷售總經理林木勤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和許多人一起集資買下集團佔地兩萬多平方米的地皮和廠房,但個人股份較小;另一個是以較小的代價買下集團的品牌和生產設備,繼續做飲料,但盈虧完全由個人來承擔。

林木勤最終選擇了費力不討好且前景不明的後者。

一個快要垮掉的企業,想要去開拓新產品當然不現實,此前,林木勤早已察覺到功能飲料市場潛力巨大,東鵬特飲被他視為背水一戰的突破口,不過他的同行們也都盯上了這個賽道。

2003年年底,法國達能集團開始進軍中國市場,其入主樂百氏公司後的第一款產品——脈動正式在中國面市。當時正值中國「非典」疫情爆發,這款以維生素和礦物質為賣點的產品銷量飛漲,趁勢收割了一波流量。

脈動的火爆,讓不少飲料企業堅信功能飲料市場是個金礦,娃哈哈的激活、農夫山泉的尖叫、康師傅的勁跑、以及匯源果汁的他她水都在2004年先後加入這一戰場。

2007年,東鵬特飲作為集團主力產品投產,林木勤堅信只有做出比競爭對手更便宜、更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才能獲得這場競爭中最關鍵的優勢。

林木勤幹過銷售總經理,對於怎麼推銷產品再熟悉不過。東鵬特飲不僅在包裝上使用了與紅牛幾乎一致的色調,就連廣告語也與早期紅牛如出一轍——「困了、累了,喝東鵬特飲!」而且紅牛在哪兒鋪貨,東鵬特飲就在哪兒鋪貨。

此外,為了避免與紅牛直接競爭,林木勤特意將罐裝改為瓶裝以節省成本,並且降低價格,主攻中低端市場。

「跟隨戰略」讓東鵬特飲日益壯大。從2003年林木勤接手東鵬飲料集團到2010年左右,東鵬飲料集團的年產值從1500萬元迅速飆升至2.5億元。

2013年是東鵬特飲發展的關鍵節點。這一年,東鵬特飲放棄了固守長江以南的發展策略,轉而進軍全國市場。

圖 / 東鵬特飲官方

此時和業績扶搖直上的東鵬特飲相比,昔日魔水健力寶卻遭遇著史上最嚴重的危機。

這一年,74歲高齡的李經緯含恨病逝,經過後續管理者的一番折騰,曾經創造過60多項「中國之最」的健力寶早已沒有了當年「東方魔水」的品牌影響力,健力寶從此走向下坡路,甚至差點退出市場。

紅牛的情況也沒好到哪裡去。

2012年,許書標過世,其子許馨雄成為許氏家族的新掌門,擔任泰國天絲和紅牛泰國的CEO,上任後,許馨雄率先向嚴彬和紅牛中國發難,昔日的生死戰友,也徹底變成水火不相容的敵人。

結語

玩家湧入讓行業持續升溫,2011年國內功能飲料市場整體容量突破百億。

2012年,放棄了激活的娃哈哈又推出新功能飲料品牌啟力,2013年,福建達利園集團也推出功能飲料品牌樂虎。如今,啟力由於定位寬泛不聚焦、推廣渠道受阻已從市場上消失;樂虎利用「農村包圍城市」策略,在2018年整年營收額突破了30億元。與此同時,東鵬特飲的年銷售額也從30億元狂飆至50億元。

不過,紅牛的江湖地位暫時無可撼動。華彬集團公布了紅牛中國2019年成績單:功能飲料版塊實現銷售額236億元,超越歷史銷售峰值230億元。

雖然紅牛穩坐功能飲料領域頭把交椅,但這樣的格局並非無法改變,尤其是在樂虎、東鵬特飲的品牌影響力有上升空間,而紅牛又面臨商標糾紛的節點上。

近兩年來,仍有超過150個功能飲料品牌擠進這條賽道,畢竟市場潛力足夠誘人,且人人都想成為那個執牛耳者,可以預見的是,一場功能飲料市場的鏖戰迫在眉睫,渠道和營銷之爭也會更加激烈。

來源:創業最前線(ID:chuangyezuiqianxian),轉載已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功能飲料江湖鏖戰:健力寶含恨沒落,東鵬特飲欲執牛耳
    曾經號稱 " 功能飲料黑馬 " 的脈動如今賣不動了。不久前,達能集團公布 2019 年業績報告,以脈動為主打產品的飲料業務再次慘敗。不過達能集團並未在財報中披露具體經營數據,只是表明 " 由於投資暫停,脈動去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以兩位數速度急劇下滑 "。
  • 功能飲料勢頭強勁,紅牛勁敵東鵬特飲受追捧
    一提起功能飲料,很多人都會想到「紅牛」、「東鵬特飲」。在傳統觀念中,這類功能飲料多半是用來在工作加班、考試複習時提神醒腦。那麼功能飲料與普通飲料到底有什麼不同,擁有什麼成分和功效?功能飲料有哪些?
  • 功能飲料酣戰不停,東鵬特飲趕追要上市?誰能成為領跑者?
    知名的功能飲料東鵬特飲要上市了,現在市面上類似的牌子已經快眼花繚亂了,現有健力寶,後來又是紅牛,再到東鵬特飲、樂虎。各大飲料商也來布局樂虎背後的母公司就是達利食品,還有東鵬特飲這種,其實除了包裝不太一樣,很多人都覺得差不多。後來演變成了像激活、尖叫、脈動這樣看起來更加年輕化的功能產品,這些產品背後是國內主要的飲料品牌之間的鬥爭。
  • 東鵬特飲 一個優秀的功能飲料民族品牌崛起之路
    生活中,現在常見的功能性飲料有東鵬特飲、紅牛、樂虎等等,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東鵬特飲,因為這款功能飲料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風頭正勁,並成為當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民族品牌。東鵬特飲是深圳老字號飲料生產企業東鵬飲料旗下的一款功能飲料。作為一家民族企業,東鵬飲料創立於1994年。
  • 東鵬特飲要逆襲了!功能飲料市場格局要變?
    功能飲料市場從來都不平靜,三個「紅牛」還沒有分出結果,行業老二東鵬特飲就開始發起新的衝擊。在上市傳聞以及新品由柑檸檬茶之後,東鵬再次推出了一款新品,進軍功能飲料市場,再次掀起市場爭奪戰。瘋狂加注,行業老二要逆襲!
  • 美國大火的飲料,在中國卻「水土不服」,銷量還不如東鵬特飲
    有一款美國飲料在全球市場銷量都非常好,但是到了中國卻水土不服,銷量不盡人意,比不上國產品牌東鵬特飲,為什麼這款飲料在中國沒有人喝呢?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其中的原因吧。魔爪能量在美國很吃香,在中國卻不行一說起功能飲料,大家會想到紅牛、脈動、東鵬特飲、樂虎等等。在美國的功能飲料市場,有一款飲料可以和紅牛媲美,它就是魔爪能量。
  • 功能飲料東鵬特飲助力年輕人勇敢追夢
    功能飲料東鵬特飲助力當代年輕人勇敢追夢2016年,功能飲料東鵬特飲提出「年輕就要醒著拼」的品牌主張,並全面開啟品牌年輕化戰略布局。經過多年的發展,「年輕就要醒著拼」、「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早已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廣告語。作為中國瓶裝功能飲料第一品牌,功能飲料東鵬特飲在品牌打造之路走出了自己特有的方式。
  • 紅牛、樂虎、東鵬特飲,功能飲料三大品牌近5年業績一覽!
    儘管功能飲料市場不斷吸引著外來者湧入,早就是紅海一片,但是行業的絕對巨頭卻只有「紅牛」一家,此外頗有實力還有東鵬特飲、樂虎、體質能量,四大品牌共佔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在過去多年裡,他們相愛相殺,共同深耕將功能飲料市場做強做大。
  • 兩大紅牛貼身肉搏、東鵬特飲趁勢崛起,功能飲料市場大戰一觸即發
    功能飲料版塊實現銷售額236億元,其中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全年銷售約223億元,同比增長5%,;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銷售約13.3億元,同比增長61%,取得較大增幅的突破。華彬快速消費品集團總裁盧戰表示,自2003年以來,功能飲料行業隨著國內GDP和飲料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迎來黃金髮展的12年,隨後進入蓄勢調整期。華彬快消品審時度勢,積極進行多元化和國際化的戰略布局。
  • 東鵬特飲去年營收42億 功能飲料規模將達1635億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東鵬特飲依託IPO成功的優勢後,可以進行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以及多消費人群的五大戰略的落地與實施,中國功能飲料行業或將進入新的競爭階段,這一階段更強調產品差異化,因此不少企業開始在此發力。」
  • 東鵬特飲招股欲消耗近4億元開啟營銷大戰?2020年功能飲料集體重建...
    能量飲料的亂局,東鵬特飲的機遇?事實上,從2016年起,紅牛陷入品牌爭奪官司。紅牛中國代理商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集團,就已經開始就「紅牛」這一品牌歸屬問題鬧得不可開交。與之相反,東鵬特飲在此期間卻取得了長足的增長,從2018年到2019年,東鵬特飲的營收從28.4億增加到41.9億元。同時,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其市場佔有率則進一步提升至15%,但仍然位居第二。此時,排名第一的紅牛集團佔據57%的市場份額。
  • 紅牛官司纏身,東鵬特飲撿漏
    東鵬集團的主營業務為飲料研發、生產和銷售,拳頭產品為能量飲料東鵬特飲。根據全球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統計數據,2019年東鵬特飲以15%的市場份額,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排名第二;開創能量飲料先河的紅牛,因佔據5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 東鵬特飲IPO:中國功能性飲料A股第一股
    廣州東鵬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是深圳東鵬的全資投資公司,於成立於1987年成立,位於廣州增城三江。「東鵬」是華南地區一個著名的區域性飲料品牌,在消費者和食品經銷、批發、零售商中享有較高信譽,產品市場覆蓋廣東、海南、福建、江西、廣西等省,是一個在南方市場有影響力的飲料品牌。
  • 「水土不服」的美國飲料:銷量不如東鵬特飲,在中國為何沒人喝?
    說起功能飲料,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來自泰國的紅牛,國內本土品牌東鵬特飲、樂虎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銷量位居國內的二線。而在美國市場上,有一款功能飲料足以和紅牛相抗衡,它就是魔爪能量(Monster Energy )。
  • 【企業動態】東鵬特飲牽手中超開啟東鵬飲料集團「足球元年」
    自此,東鵬飲料集團正式成為中超聯賽官方供應商,此次成功牽手,也標誌著東鵬特飲成為中超聯賽唯一官方指定能量飲料。2018年是足球大年,東鵬特飲作為國產能量飲料品牌,一直關注中國足球的發展,並不斷尋求和頂級體育IP合作的契機,本次籤約象徵著2018年東鵬飲料集團的「足球元年」正式開啟!
  • 東鵬特飲:我有一雙翅膀
    2015年,東鵬飲料正式將「鵬」的形象導入到公司的拳頭產品-東鵬特飲的新包裝上,希望東鵬特飲能承載於大鵬之上,借「鵬」力展翅高飛,迅速實現」打造國內知名飲料品牌」的美好願望。 如今,東鵬特飲已經在國內功能飲料市場上穩坐第二把交椅,品牌也早已家喻戶曉。隨著東鵬特飲IPO進程加速,這隻「大鵬」有了更高的目標。
  • IPO提速,東鵬飲料為何急於做功能飲料第一股?有答案了
    快消產業向來是少不了各個品牌之間角逐、廝殺的場面。價格戰,商標戰,合同糾紛......但這都不會導致最致命的打擊,而是終端消費者對其品牌的認知認可。一個品牌一旦在心智上不能贏得消費者,便會陷入阿三、阿四、小翠式的尷尬。功能飲料銷售商東鵬飲料正面臨這樣的囧況。
  • 上市前夕推新品 東鵬特飲補產品單一短板
    距離遞交招股說明書僅過去不足3個月,東鵬特飲再推新品。6月28日晚,東鵬飲料發布消息稱,集團聯合美宜佳首發新品——東鵬加気。這被業內看作是東鵬特飲在為上市「添磚加瓦」,增厚能量飲料「老二」底氣的一大砝碼。事實上,隨著招股說明書的披露,東鵬特飲產品結構單一化問題日漸突顯,推新品成為其豐富產品線的不二法門,然而此次推新品也未能跳出能量飲料的品類範疇。
  • 風雨同舟 東鵬特飲陪伴RNG選手一路醒拼
    東鵬飲料旗下東鵬特飲作為一款功能飲料民族品牌,也一直在電競領域進行嘗試和探索。東鵬特飲從2016年贊助七彩虹CGU,2017年贊助NESO全國電子競技公開賽,2018年至今東鵬特飲連續三年贊助RNG,東鵬特飲持續壓碼電競圈知名賽事,深度綁定知名電競隊伍,和遊戲人群進行垂直互動,贏得了廣大年輕人的喜好和認可。
  • 東鵬特飲IPO前業績暴增:上市意圖遭存疑 突圍勝算幾何?
    深圳一家7-11便利店內功能飲料區,僅東鵬特飲為瓶裝且售價最低記者 隋娉娉 楊仕省 深圳報導看到東鵬特飲IPO的消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紅牛。例如東鵬飲料在IPO前一周突擊分紅,近一年盈利功力反常性大漲,這也讓外界質疑東鵬特飲的上市意圖實為圈錢,從而引發股民對其上市後會出現業績快速變臉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