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川報觀察記者 鄧翔灃 王吉南 羅之颺
「養好牛蓋新樓」「養最壯的牛,致最富的路」……一走進宜賓市筠連縣筠連鎮五鳳村,目光所及之處,都有「牛」這個元素。花式養牛宣傳標語、樓房牆壁上活靈活現的牛圖案,這個村和牛究竟有什麼關係?
養牛,讓五鳳村實現脫貧過上「牛」日子。「其實不仔細看,你在五鳳村根本就看不到一隻真牛。」 筠連縣筠連鎮五鳳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宋國真告訴記者,「藏牛於戶」是該村發展養牛產業的一大特點,平均每家每戶都有5至6頭牛。
據了解,在財政扶貧整村推進項目資金、省級財政支農資金、市級對口幫扶產業滾動發展資金等的支持下,該村支持農戶大力發展肉牛產業,現有牛圈128個10500平米,全村共存出欄肉牛2400多頭,其中48戶貧困戶養殖肉牛達226頭。經統計2019年全村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由貧困識別當年的2563元增長到11486元,增長了348.14%。
「經常接到要求預留幾頭牛的電話,我都感覺自己是一位賣牛專業戶!」宋國真表示,五鳳村的牛已經形成品牌效應,一直供不應求,村民足不出戶就能靠牛致富。「不少企業,開著皮卡車來村裡拖牛,大家都誇五鳳村的牛品質好!」宋國真說。
雖然川觀記者無法帶大家品嘗五鳳村的牛肉,但讓我們通過下面的標語,提前感受下五鳳村的牛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