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在社交中過於強調「以禮待人」未必是好事

2021-01-08 王謝奇談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做到讓每一個人都喜歡。

受歡迎的人

小劉參加了一個有幾千人規模的網際網路團體,他每天儘可能的和每一個上線說話的成員問好,就算是普通的聊天,也要用很多很有禮貌的詞彙,逢人就叫老師。如果有了私聊,若對方是男性就必稱帥哥,是女性必叫美女,每句話後面都要加上一個笑臉表情。

別人自然是對其投桃報李,其中也不乏一些溢美之辭。小劉自然是身心愉悅,覺得自己是個很討人喜歡的人。時間一長,他覺得自己可以嘗試一下做做管理工作了。

過度的禮貌

毛遂自薦之後,團體的管理團隊給他任命了一個組織日常直播活動的職務。任職沒幾天,小劉發現高估了自己的號召力,他每次號召大家做事,都應者寥寥。尤其是在布置一些具體工作的時候,根本就沒人買他的帳。

有一次,小劉被一個人在群裡當眾批評,言辭非常的不客氣。委屈的小劉當然也進行了適度的回擊,本以為會有一些人站出來為他說句公道話,可他卻悲哀的發現,不但沒人幫他,反倒有人站到了對立面一方。

小劉心裡很不舒服,他不理解,這個人平時說話冷冰冰的,甚至還有點傲慢,可是為什麼號召力就比自己強大的多?難道那些對他表示友好的人都是在逢場作戲?

小劉失眠了,開始回憶他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同類遭遇,越想越覺得自己可悲。久而久之,類似的失眠就成為了常態,他在持續性的自我否定中越來越難過。

失眠

其實類似的事情並不鮮見,有的人總是用笑臉和客氣話面對每一個他能接觸到的人,在某一個時段,這可能會讓他覺得自己的人緣挺好,有一種誰都喜歡自己的感覺,其實這種所謂的人緣是有水分的。因為我們此時感受到的善意,大多是一種客套式的回禮而已。真碰到了什麼事,你就會發現,這類有水分的人緣立馬「原形畢露」。兌了水的人緣並不足以改變什麼,他不會讓你獲得解決問題的「助力」,甚至會適得其反。

心理醫生的解釋是:

「微笑型抑鬱是少部分有抑鬱傾向的人的症狀,這就如同在抑鬱的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層微笑的面紗,問題的根源是他們無法正當的處理外界的壓力,他們

的共同點是不願意傾訴,不願意放棄尊嚴,從而進入一個惡性的循環。這部分人儘管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的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外在表面卻若無其事,

而常帶微笑,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於應對社會交往,應付工作,應付家人,礙於面子而違心的強做歡顏。」

牽強卻不失禮貌的微笑

我們生活在人口高度密集的時代,誰都不可能脫離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所以類似的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幾個同事聚餐,很多人都不敢表達自己真實想法。而當有人提出一些建議的時候,儘管他們心裡並不願意接受,但卻習慣性地默認,甚至會面帶微笑,違心的表示認同。

其實讓他們想不到的是,也許你的建議正好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想法。你擔心自己的意見會遭到別人的反對,可因為你沒有表態,不僅等於你放棄了選擇的權力,也可能讓大家陷入一個不明智的選擇。所以,一個成熟的社交方式就是要勇於提出自己的意見,鮮明的表達出自己的態度。

一個缺乏態度、人云亦云的人,對於其所在群體而言,其個人價值是有限的。對於群體中的其他人來講,你的存在就是可有可無的了。這樣的人,是很難成為「成功者」的。

成功

有人給「成功人士「下了一個定義,說只要你在財富、權力、名氣等方面有了超出常人的成就,你就是成功者。但想獲得成功,是需要付出外在的勤奮和常人無法企及的深思熟慮,正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但有了這些也是不夠的!在很多緊要關頭,你鮮明的個人態度就決定了你的決策的含金量。

那麼,「成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我們認真的思考一下,他是否能給我們帶來個人和親友的健康、朋友的友誼、和諧穩定的家庭?

這個答案,其實是不確定的。在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名利的追逐,反倒會讓我們失去這些寶貴的東西。我們會發現,通過「這類成功」,距離我們最近的東西仿佛就是衣食具足的生活,僅此而已。

可是,不同層面的成功又的的確確能為我們帶來解決人生問題的能力,伴隨而來的,還有一些讓人身心愉悅的精神體驗。

但總有一天,成功給你帶來的喜悅慢慢消退,沮喪之情必然降臨。比如官場中常見的「人走茶涼」,這類事情也存在於普通人的生活中。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身上的那層"物質外衣"總是在左右著我們的社交狀態。只有搞清楚了這個問題,我們的追求才會變得清晰,心態也就豁然了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這是很多人面對虛無縹緲的命運時所產生的感慨。我們不去剖析這個玄學問題,只要清楚一個概念即可:「渴望成功」其實是人類的一個很普遍的心理需求。直白點講,幾乎所有人都在努力的做著點什麼,想藉此完成人生的階層升級。想成功,單槍匹馬的打拼自然是不夠,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多結識幾個朋友,這樣就能獲得更多的「助力」。

需求層次

在很多媒體訪談類節目中,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名滿天下「成功人士」發出這樣的感嘆:「"忙活了大半輩子,總以為自己朋友遍天下,可到頭來卻發現真正的朋友只有那麼幾個」。

他們況且如此,我們這些普通人就不可能例外了。古人說,人生在世,能獲三五知己,足矣!

我們要想獲得別人對我們真心實意的認同和欣賞,不用處處陪著笑臉、別人一表態你就舉手。

我們無須藉助這些外物。

佛家有「不向外求」的經義,儒家也有「吾性自足,不假外物,反求諸己「的思維(王陽明)。《孟子·離婁上》中記載有「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道理。如果你的行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應該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如果不修持自身,提升自己,你認識再多的人也不會改變你的生活面貌。不要在那些毫無意義的「點頭之交」上花費太多的時間。所以有人說"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因無意義的社交而消耗自己的人生「」。只有不斷地去學習和實踐,你的力量才會越來越大。

在社交層面上看,「謙虛低調」和「態度鮮明」二者之間並不矛盾,完全可以共存。既然四處送笑臉並不一定讓你獲得好人緣,那凡事較真、態度鮮明也必然不會讓你眾叛親離。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其實我們身邊就存在著很多這樣的「"有態度的人」。

人家雖然不是富人官宦,卻是原則鮮明,底線清楚。碰到大事小情,當然是肉眼可見的「得道多助」。說到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難,無非就是將心比心、以誠相待、投桃報李。反之,如果我們只是表面客套、言而無信、光說不練,那任你巧舌如簧、天花亂墜也是全無用處。

所以,在生活中與人交往,不要讓自己總是處處退讓。你做出的犧牲和讓步,別人並不一定會領情。這樣的反面社交案例還少嗎?

適度的表達自己鮮明的態度,你就不會被別人習慣性的輕視,你的個人價值就凸顯出來了。久而久之,你會因此在圈子裡樹立一個相對立體的形象,到這時候,你的號召力還會差嗎?

酒桌社交

相關焦點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
    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指責中方在數據共享方面的問題耗費了國際社會的時間,對此中方有何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強調了面對疫情的普遍共識後,笑著向提問的路透社記者問道:「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一時引起熱議。那麼你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意思嗎?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英語怎麼說?外交部的翻譯來了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英語怎麼說?外交部的翻譯來了【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的提到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怎麼翻譯嗎?12日,耿爽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對此回應時笑著向提問的路透社記者問道:「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耿爽的這個回答帶火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到底什麼意思?有網友在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微信公號下留言說出了自己的見解,該公號小編還為其點了贊。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怎麼翻譯?官方答案來了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記者「美方稱中方在疫情暴發初期沒有採取最佳做法」的問題時,作出了上述表態,隨即引起輿論關注,網友紛紛贊其「懟得好」。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用英語怎麼說?外交部官方翻譯來了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記者「美方稱中方在疫情暴發初期沒有採取最佳做法」的問題時,作出了上述表態,隨即引起輿論關注,網友紛紛贊其「懟得好」。但問題來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用英語該怎麼翻譯呢?
  • 耿爽反擊美國: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嗎?
    來源:環球時報耿爽反擊美國: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嗎?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昨天說,中方在疫情暴發之初進行了掩蓋,這是耗費了國際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來作出反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什麼意思嗎?面對美媒,耿爽露出微笑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用了句古語作為核心詞作為回應——八個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完後,他又貼心地問了一句「知道什麼意思嗎?」,然後,臉上慢慢浮現出笑意。耿爽露出笑意於是,「行有不得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笑)」
  • 耿爽反擊美國: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嗎?
    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昨天說,中方在疫情暴發之初進行了掩蓋,這是耗費了國際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來作出反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前不久,包括美國專家在內的世衛組織專家組來華進行為期9天的考察,對中國在抗疫過程中展現的信息透明度予以高度評價。「至於美方應對疫情的做法是否公開透明,我不做評論,」耿爽說,「但很顯然,美方個別人對國際社會給予中國的高度評價視而不見、置若罔聞。」
  • 求有不得的時候,我們從這個三個方面,反求諸己
    那麼,你有沒有一段時間是既沒有收穫,生活的節奏又承擔不起,總是被挫折打的翻不起身,又布施了很久沒有得到自己所想的回報呢?這個時候,就該好好地反思一下,為什麼這件事我們就做不成呢,所謂「求之不得,反求諸己;」,我們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遇事向內求,是一個人最高的境界「心和塾」
    而中國的百年企業有幾家?只有六必居、張小泉、陳李濟、同仁堂、王老吉5家。在上一期《匠人精神》的學習中,我們已經了解到,日本企業之所以這麼如此厲害,究其原因是在賺錢和培育「能通能達」的傳人方面選擇了後者。今天我們繼續通過秋山利輝先生的《匠人精神三十條》,來學習真正的匠人之道。
  • 反求諸己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反求諸己,諸;之於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出自: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近義詞有:反躬自問、嚴於律己、閉門思過、反躬自省,反義詞有:苛求於人,反求諸己是中性成語,動賓式成語;可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 「開門紅」未必是好事
    來源:證券時報網【緣木求魚】「開門紅」畢竟是一種習俗、一種願景、一種精神的「弱寄託」,充滿了象徵意義,萬萬偏執不得。木木據說,「開門紅」的說法,早在宋代就有了。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喜歡在正對大門的影壁(內影壁也好、外影壁也罷)上,粘貼寫了福字或畫了門神的紅紙,大門一打開,滿目紅彤彤,彩頭滿滿,接下來的日子似乎也就有了希望。一千多年過去,「開門紅」的說法和做法竟然還保持著,文化的力量就此可見一斑。不過,「開門紅」畢竟是一種習俗、一種願景、一種精神的「弱寄託」,充滿了象徵意義,看看、說說,心情愉悅了就好,萬萬偏執不得。
  • 和平分手未必是一件好事,但這樣分開可能真是一件好事!
    每段戀愛,都是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也許時間久了,你會覺得兩人的性格會不合適,會產生爭執和矛盾,久而久之的就有隔閡,兩人之間的距離就遠了。也有時候會因為一個人太忙,另外一個人太閒,一個人太圈子很大,而另外一個只有他等等,慢慢的彼此就累了。太多種情況,都無法去判定究竟是誰的原因,但是在感情的世界裡,確實是沒有誰對和誰錯,只能用緣分盡來形容。和平分手未必是一件好事,這樣分開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 人生在世,得到未必是一件好事,得不到未必是一種遺憾
    有一朋友在某公司工作了一年,領導有意提拔她當經理,可朋友思來想去後,給出的結果卻是拒絕。據我所了解,拿下那個崗位一直都是朋友的夢想,而現在明明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她怎麼會決定放棄了呢?這一席話,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還真是有點難以理解,明明是一件觸手可及的事情,硬是要將它變成求而不得的夢想。一年後,朋友再次參加那個崗位的競爭,一輪比拼,披荊斬棘,最終被選上了。她這一年來,變化確實挺大的,業績能力長期居於榜首,與人相處的時候也讓人覺得更加舒服了,整個人看起來就洋溢著滿滿的自信。
  • 成語故事:反求諸己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譯文: 《孟子·公孫丑上》:「當了僕役而覺得當僕役羞恥,就像造弓的覺得造弓可恥,造箭的覺得造箭可恥一樣。果真覺得可恥,不如就行仁。
  • 廣州恆大俱樂部過於依賴外援保利尼奧,這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保利尼奧是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一位極其重要的球員,可以這麼說有與沒有保利尼奧的廣州恆大完全是兩支隊伍,球迷對保利尼奧的評價就是「廣州恆大足球隊困境中要看保利尼奧」,保利尼奧發揮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球隊發揮的好壞,許多場比賽早已證明了這個現象,這是不爭的事實。
  • 有久哲的Hero有18年內味了!AG的失利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有久哲的Hero有18年內味了!AG的失利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南京Hero久競和成都AG超玩會雖然都是KPL賽區的老牌戰隊,但是南京Hero久競卻在18年結束後沉寂至今,而成都AG超玩會卻是一直都狀態在線的,所以在他們的比賽還未開打之前,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看好成都AG超玩會會在這場比賽中取得勝利,延續他們秋季賽的連勝狀態!
  • 浙江雙雄雙勝的指標意義:全華班未必與落寞掛鈎。八一隊無語了
    剛剛開打的新賽季CBA常規賽,可以說有一個很好的開頭。這種好的開頭不僅僅在於,十冠王廣東隊遭遇當頭一棒出乎意外。還在於吳前、孫銘徽、胡金秋等讓人眼前一亮,他們的驚豔表現既證明了他們的能力戰力,也顯示了他們的潛力前途,等等。但是如果要說,最有意義的,那就是浙江雙雄的雙勝了。
  • 浙江雙雄雙勝的指標意義:全華班未必與落寞掛鈎。八一隊無語了
    剛剛開打的新賽季CBA常規賽,可以說有一個很好的開頭。但是如果要說,最有意義的,那就是浙江雙雄的雙勝了。他們都取得了開門紅,但是比開門紅更重要的是,他們雙雙證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全華班未必與落寞掛鈎,沒有外援也能大勝。
  • 六旬老太「忍氣吞聲40年」起訴離婚被駁回,未必不是好事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不太支持:有網友認為,都已經忍受了大半輩子了,如果能夠忍下去,又有誰會去提離婚呢?雖然說「年少夫妻老來伴」,但是有些人的感情確實不好,既然走不到一起,那就不應該強行讓兩人繼續在一起,這樣只會造成兩個人的不幸。更有律師稱「法院用心良苦」,同樣有律師稱「法院未從實際出發,未考慮當事人感受,好心可能辦壞事。」
  • 客氣未必是好事
    但是有一天,這種存在的人和你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有了短暫的交集之後,又因為某種原因,需要有後續的交集、再交集,這時候,你們的關係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客氣未必是好事。於是,後來的日子,你的微信記錄裡,總是和她有不必相約的活躍期,再後來,她就成為了你生活中那個說話不必過腦的人,之一,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