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 做運動員時幾乎從沒吃過晚飯 都靈那一摔反讓我更清醒

2021-02-08 徐莉佳傳媒之聲
花樣滑冰,被譽為全世界最具觀賞性的冬季運動,同時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冬奧會衝金點。如果讓我說出對於過去20年間,我的冬奧花滑記憶,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張丹的名字必然排在前列。她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做高難度動作出現嚴重失誤摔倒後依然選擇重裝上陣、奮力一搏的場景相信直到15年後的今天,依舊被不少花滑迷所津津樂道。

本期集錦視頻

本期《體壇佳音》,張丹與我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坦誠分享了她當年比賽時所經歷的心路歷程以及大量關於花滑項目的乾貨。快來enjoy吧~
「我認為我接觸到花滑還挺意外的,畢竟很多人會認為不少取得出色運動成績的運動員,家裡多少都會帶一些遺傳基因,或者至少家人有人接觸體育,但我們家完全沒有這種情況。最早我媽媽在電視上看到了申雪姐和宏博哥剛剛拿到了一些成績,同時也覺得這個項目非常好看。而且,和其它體育運動不同的在於,貌似花滑不僅能鍛鍊身體,而且既有音樂也有表演,感覺還挺適合女孩子。所以後來我媽媽就問了同事朋友,給我找了地兒練了起來。」

張丹張昊首次參加2002鹽湖城冬奧會,收穫第11名,此時二人均未滿18歲

「學了一段時間後,有專業隊的老師來挑苗子時就發現,我學動作挺快的,也比較靈活,於是就向我媽媽徵求意見,希望我跟專業的老師學習。大家都知道,80-90年代的父母,都特別信任和尊敬專業人士,他們認為既然老師這麼說,那說明我學得還行,未來可能會在這個項目上有好的發展機會。就這樣,我的花滑之路開始穩步推進,在同年齡的比賽中我也開始嶄露頭角。」
「眾多周知,花滑一般都是從單人滑練起,到了一定年齡再轉雙人,我的情況也是這樣。在哈爾濱練花滑那些年,我們不少一起練的小朋友會去一名舞蹈老師那兒學舞蹈,以達到在藝術表現力等方面的要求。正巧,我去的時候,張昊也在那兒學。他那時候個子長得挺高,並且已經在準備練雙人滑了,但還獨缺舞伴。後來他爸爸見到我以後,覺得我那時比較瘦小,還挺適合雙人滑的,於是就讓我和張昊在舞蹈教室搭配試試,我們會在陸地上做做託舉之類的動作。」

2010年四大洲花樣滑冰錦標賽,張丹張昊奪冠

「當時配合下來,舞蹈老師覺得還挺合適的,於是他爸爸就和國家隊的姚濱教練說了這個事兒。姚濱教練當時帶申雪趙宏博以及龐清佟健剛在國際上有了一些成績,也希望能再帶一對小隊員。於是,我們經過一些篩選,最終師從姚濱教練,走上了雙人滑的道路。」

張丹張昊與姚濱教練以及龐清佟健參加新聞發布會

「剛開始練雙人滑的那幾個月,我們在哈爾濱訓練,但因為姚濱教練要帶著申雪趙宏博以及龐清佟健在北京的國家隊常駐,把我們放在哈爾濱沒教練管他也不太放心,所以我們也就比較幸運的一起跟了過去,這一練就是12年。當然在剛開始的階段,我們也覺得挺有壓力,畢竟進到了一個榮耀感特別強的隊伍,我們又是年齡最小的,勢必也會擔心會不會跟不上師哥師姐的腳步。好在因為我們需要去追趕的東西比較多,我們的這種想法都還是比較短暫的,最終也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訓練當中,並一點點走向了正軌。到了2002年,我們就參加上了鹽湖城冬奧會。」

「有了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的經驗,再加上04及05賽季我們的狀態非常不錯,和俄羅斯的頭號選手比賽基本都是互有勝負,因此到了2006年都靈冬奧會,我們的目標就是奔著冠軍去的。為了準備這次冬奧會,我們還發展了大難度,一直在練『拋四周』這個動作。」

「『拋四周』作為高難度動作,我們平時做它,穩定性上不太可控。有時候成功率可以達到八成甚至百分之百,有時候卻只有兩三成。而且,因為難度高風險大,練習它所耗費的精力體力也更多,所以我們平時練這個動作的頻繁度不會和練其它動作那麼高比例。到後期我們基本都會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減少練習次數,每天只做3-5個。」

張丹張昊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比賽中

「說到都靈奧運會上『拋四周』失誤,其實在上場之前我心裡就有預感。因為雖然平時我們已經基本可以掌握這個動作,但大家可以想像下作為運動員,到了奧運會這麼大的舞臺,有強烈的緊張感是在所難免的。再加上我們的目標是爭冠軍,要做這麼高難度的動作,之前對手發揮又那麼好,我們還是最後一個上場,幾種因素相疊加,我內心所承受的壓力特別大。在以往比賽前,我一般會和我的搭檔去交流一些比賽注意事項,但那一天壓力大到我都不說話了。我幾乎已經不能去正常思考一些比賽的要點,腦子裡面不知該想什麼。我一會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不要背包袱;一會又想這不就是個奧運會嘛,當正常比賽比就好。總而言之,我的注意力似乎不能夠集中起來。」

CCTV-5《我的奧林匹克》,張丹張昊紀錄短片

「雙人滑作為倆人配合的項目,我相信我的這種情緒變化也會相應地影響到搭檔張昊。真正體現在比賽場上就是在做『四周跳』時,無論是他拋、還是我跳,我倆其實都因為精神緊張而沒有達到最理想的狀態。我們訓練配合了那麼多年,對於動作好壞十分敏感,所以當他一脫手的那個瞬間我就感覺要失誤了。但當時我並不清楚落地以後會摔成什麼樣,也是想去盡力挽救這個摔倒。但最終因為技術發揮和心理因素的雙重影響,我沒能控制好落地的那一瞬間。」

「很多人會問我,摔下來那一刻我是不是會覺得有種世界末日的感覺,其實我反而覺得這一摔把自己給摔清醒了,好像之前的那些壓力反而都釋放了。畢竟之前俄羅斯的對手發揮幾近完美,我們只要出現一點失誤,拿冠軍就沒戲了。當認清這一點的時候,我也就釋然了。當然因為事情發生太突然,我也沒來得及去想自己身上有什麼『零部件』給摔壞了,就是發現腿有點動不了。後來比賽暫停我滑到場邊,教練也不知道我摔得有多嚴重,隊醫也沒時間檢查,所以就看我還能不能堅持。那對我來說,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如果我就這麼退出比賽,那我就連摔都好像白摔了,我只有堅持才能挽救這段經歷。所以最終,我也沒多想,短暫間歇後我們又回到了場上繼續比賽。」

都靈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領獎臺合影,張丹的左腿被包得嚴嚴實實

「摔完以後,我就知道我的奧運夢破滅了,可能連獎牌都沒有了,畢竟我們這個失誤太嚴重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能是一個什麼樣的發揮。我唯一的想法就是,無論發生什麼,至少我在這個奧運會的賽場上堅持把整場比賽比下來。至於成績,就不是我能去控制的了。最終得知自己收穫了第二名,我感覺特別幸運和激動。」

退役後的張丹,擁有了自己美滿的小家庭

「退役以後,我經歷了求學以及結婚生子,但始終也沒有離開冰雪運動。目前我把主要精力放在花樣滑冰培訓這塊。為此,我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在北京一起創立了萬域芳菲冰上演藝中心&張丹花樣滑冰青訓基地,以高端培訓和冰上表演相結合,覆蓋滑冰學習全年齡段和各級別並且全面接軌國家等級測試。同時,我們運用標準化教學培養優秀教練,批量培養行業稀缺資源,建立健全教練梯隊,輸送和共享學員機制,打造穩定團隊。」「另外,在2019年7月,我和團隊歷時兩年多,正式推出了我國首部冰上原創舞劇《踏冰逐夢》並由我本人領銜主演。這部劇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演出了兩場,整個上座率達到90%。我個人覺得特別幸運和開心能夠繼續從事花滑事業,同時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傳播冰雪文化,推廣花滑運動。」

《踏冰逐夢》講述一個不負韶華、追夢無悔的故事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踏冰逐夢》這個大的舞劇沒能再和觀眾見面。但到了2020年下半年的冰雪季和聖誕節期間,我們有不斷做一些小型冰上表演去呈現給大家。期待在2021年,疫情能夠儘快過去,大家也能夠更早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中來。我們計劃在今年7-8月份會繼續做《踏冰逐夢》舞劇的演出。在現階段,團隊會去更好的完善這個舞劇中的各個細節,以求在下一次與大家見面時能有一個全新的面貌。也希望大家通過這齣舞劇來更多的關注到花樣滑冰項目。」

張丹在舞臺劇演出中

張丹,1985年10月4日出生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998年開始和花樣滑冰搭檔張昊搭配訓練雙人滑並於2001年獲得花樣滑冰世界青年錦標賽雙人滑冠軍。

二人配合共參加從2002年鹽湖城到2010年溫哥華的三屆奧運會,並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勇奪銀牌。


2012年,張丹因為身高原因退役,此後在北京體育大學就讀研究生。

2019年開始,張丹逐步轉型成為舞臺劇演員,由她和高崇博等人主演的中國首部原創冰上舞劇《踏冰逐夢》於2019年7月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首演。

惠若琪 |諸宸 | 劉虹 |倪夏蓮 |徐寅生 | 水慶霞

童可欣 | 徐根寶 | 楊威 | 王霜 | 謝震業 | 呂會會 

  雷聲 | 孫海平 | 蘇炳添 | 劉詩雯 | 焦劉洋 | 王薔

邱波 | 佟健| 焦劉洋 |張國政 | 王大雷|高崚 

諸韻穎|鞏立姣 |張帥| 葉瑾 |沈富麟|陳若琳|李景亮

 汪順 | 隋文靜 | 丁寧 | 李武軍 | 韋永麗 | 莫慧蘭

武磊 | 郭晶晶 | 曹燕華| 馮坤| 樂靖宜 | 王宇 |趙菁 

陸瀅/施揚 |李妮娜 |王軍霞 | 鄭賽賽| 梁文衝

高磊 |唐佳麗 | 張兆旭|王麗萍 | 眭祿 |宋世雄

史美琴 |吳迪|李武軍 |韓喬生 |張秀雲 

相關焦點

  • ​張丹:身份在變 追求不變
    2006年都靈冬奧會比賽中,俄羅斯組合託特米亞尼娜/馬裡寧的出色表現讓擔負著衝金任務的張丹/張昊倍感壓力,短節目後暫列第二的他們決定在自由滑放手一搏,使出此前從未有人在大賽中完成的拋後內四周跳動作。伴隨著背景音樂,張丹、張昊向金牌發起了最後衝擊。
  • 專訪張丹:10年前的矛盾已無所謂了
    4年之後的第二次冬奧會之旅,張丹/張昊的目標顯然與上一次參賽有所不同。張丹/張昊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摘銀「站在冬奧會賽場,我感覺壓力特別大,音樂響起來時就特別緊張。」賽前對結果的憧憬猶如一個充滿氣的氣球,懸在上空。在她摔倒的那一刻,氣球「爆炸」了。「我反而覺得壓力掉下來了,覺得隨著自己的那次摔倒,那一屆冬奧會之旅就結束了。」她已經感受不到身體上的疼痛,像丟了魂一樣地不知所措。
  • 花滑世界冠軍張丹首開釘釘圈子直播,一個動作難倒眾網友
    3月5日,花樣滑冰世界冠軍張丹首次開啟釘釘圈子直播,在一個小時的直播中,張丹為網友演示了各種在家就能完成的體育鍛鍊動作,其中一個看似簡單的鍛鍊協調性的交叉拍腿動作,引發眾多網友模仿,網友紛紛高呼,要進入冠軍圈太難了!
  • 雙人滑運動員張昊故意摔女伴?沒人會拿奧運開玩笑
    然而,北京時間昨天,一條微博卻將雙人滑運動員張昊送上微博熱搜榜前五位。列舉出的圖片包括2018年平昌冬奧會張昊與於小雨搭檔拋跳失敗,以及2006年都靈冬奧會張丹在決賽場上的重摔。圖說:2006年都靈冬奧會張丹在決賽場上的重摔 網絡圖圖說:2018年平昌冬奧會張昊與於小雨搭檔拋跳失敗 網絡圖時間回到都靈冬奧會雙人滑自由滑的比賽,張丹/張昊組合最後一對出場。在做難度動作「後內結環四周拋跳」時,張丹在下落過程中兩腿劈開摔在冰面上,左膝嚴重受傷,比賽被迫中斷。
  • 雙人滑運動員張昊故意摔女伴?沒人會拿奧運開玩笑!
    然而,北京時間昨天,一條微博卻將雙人滑運動員張昊送上微博熱搜榜前五位。列舉出的圖片包括2018年平昌冬奧會張昊與於小雨搭檔拋跳失敗,以及2006年都靈冬奧會張丹在決賽場上的重摔。圖說:2006年都靈冬奧會張丹在決賽場上的重摔 網絡圖圖說:2018年平昌冬奧會張昊與於小雨搭檔拋跳失敗 網絡圖時間回到都靈冬奧會雙人滑自由滑的比賽,張丹/張昊組合最後一對出場。在做難度動作「後內結環四周拋跳」時,張丹在下落過程中兩腿劈開摔在冰面上,左膝嚴重受傷,比賽被迫中斷。
  • 張丹花樣滑冰青訓基地成立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冠軍
    作為2006年都靈冬奧會銀牌得主的張丹,將擔任青訓基地總監督,與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全國冠軍、四大洲錦標賽亞軍張民、冰舞全國冠軍高崇博等眾多高水平教練員們一起打造花樣滑冰青少年專業培訓基地。兩人搭檔一年後首次參加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即斬獲冠軍,並在2006年都靈奧運會中斬獲銀牌,這一成績也是當時中國花樣滑冰隊在冬奧會中取得的最好成績。
  • 不吃晚飯真的會身體更健康嗎?三個月不吃晚飯了,談談我的感受。
    我親自體驗了一下堅持長期不吃晚飯。目前已經堅持了三個月。 做這個體驗的起源是:偶然看到一本輕斷食的書,書中提到一周有一整天不進食或不吃晚飯。我個人覺得過午不食很有道理,所以就試一試不吃晚飯吧。到徹底不吃的階段,剛開始幾天晚上是有些餓的,但一般餓過那一陣兒也就不餓了,挺過去就好了。再一周後,晚上不吃飯也就不覺得餓了。我從晚飯少吃到不吃,養成這個習慣用了兩個周時間。
  • 張昊前搭檔張丹袒露退役原因,透露兩個人偶爾聯繫,但交集不多
    「站在冬奧會賽場,我感覺壓力特別大,音樂響起來時就特別緊張。」賽前對結果的憧憬由於一個充滿氣的氣球,懸在上空。在她摔倒的那一刻,氣球「爆炸」了,「我反而覺得壓力掉下來了,覺得隨著自己的那次摔倒,那一屆冬奧會之旅就結束了。」她已經感受不到身體上的疼痛,像丟了魂一樣地不知所措。張昊扶她站起來時,她的身體做好了繼續滑下去的準備,雙手條件反射地呈張開狀。
  • 「真摔」還是「假摔」?拋四周跳難度太大,張昊真不是故意的!
    為什麼在國家隊會出現這樣「強摔隊友」的「敗類」!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當然不是。儘管張昊的脾氣的確是差了點,但是他也是將隊友視作最重要存在的人。而且時值冬奧會賽場,怎麼可能會因為報復強摔隊友,將國家的榮譽棄之不顧?就算是對現隊友非常不滿意,他也可以直接申請換個隊友,完全沒有必要在賽場上可以報復。
  • 張丹:沒人會拿奧運會開玩笑
    19日上午,張丹發文力挺張昊:「回憶不分好壞,這是一個歷練自己的過程,應該感謝回憶中的自己讓我知道努力拼搏和付出是正確的!但是沒有任何一個運動員會拿奧運會開玩笑,這點還是肯定的。」19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到了張丹。她表示,「首先我不知道這位博主的用意和目的,但是還是感謝他能為女性運動員發聲。
  • 張丹:沒人會拿奧運會開玩笑
    19日上午,張昊曾經的女伴搭檔張丹公開發聲,「沒有任何一個運動員會拿奧運會開玩笑,這點還是肯定的。」某博主在網絡上放出往年比賽的視頻和截圖,顯示張昊將女伴於小雨被拋出後落地不穩而摔倒。除此之外,還發布了張昊與張丹在2006年比賽的畫面,由此引起了軒然大波。19日上午,張丹發文力挺張昊:「回憶不分好壞,這是一個歷練自己的過程,應該感謝回憶中的自己讓我知道努力拼搏和付出是正確的!
  • 張丹花樣滑冰青訓基地在北京成立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記者汪湧)張丹花樣滑冰青訓基地2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基地旨在為中國花樣滑冰人才儲備和梯隊建設出力,同時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到花樣滑冰運動中,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據悉,曾獲得都靈冬奧會花樣滑冰銀牌的張丹出任青訓基地總監督,她將與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全國冠軍、四大洲錦標賽亞軍張民,冰舞全國冠軍高崇博等教練員們一起打造一座高水平的花樣滑冰青少年專業培訓基地。
  • 網易雲熱評: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吃晚飯時阿姨給我盛了一碗鴿子湯
    高中時特別喜歡吃大白兔奶糖,書包一側的小口袋裡裝得滿滿的。可奇怪的是我發現我的糖總是吃不完。直到有天,我甚至還從其中拿出了別的口味的糖果,我就更奇怪了。從外面回來時卻恰好碰見坐在我後面的男孩子正偷偷摸摸的蹲在我的座位旁,小心翼翼的往我的書包小口袋裡裝糖。
  • 不吃晚飯,能減肥?也能害病!
    那麼當我們的攝入熱量小於身體所能消耗的熱量時,身體就會開始減重減脂。這種方法我之前也用過,之前用一個月從150斤瘦到了130斤,而且我還不是晚上不吃飯,僅僅是晚上只喝一杯粥而已。但是,那段時間每天晚上都會餓的睡不著覺,精神狀態很差,因為我是那種一頓不吃都會餓得慌的人。不過,當我恢復吃晚飯的時候,身體又加速了反彈,很快我又回到了150斤。
  • 世界冠軍張丹上直播開啟第二季冠軍體育課
    2月27日,花樣滑冰世界冠軍張丹帶著女兒做客優酷體育直播間,分享在客廳也能練的花滑動作,並與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軍李妮娜連線,大讚冰雪項目後起之秀谷愛凌。由此開始至少連續七天,將有不同項目冠軍變身主播,組成直播節目《冠軍體育課》第二季嶄新陣容。
  • 堅持不吃晚飯的人,身體變瘦了沒?和太遲吃晚飯比,哪個更傷身?
    以前人們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大吃大喝、一飽口福,現在大家的「腰包」逐漸鼓起來了,每天放肆的吃吃喝喝也是可以的,但放肆的後果就是變胖。人一旦變得肥胖,影響的不僅僅是形象,還有健康,這時候一些人就會通過不吃晚飯的方式來減肥,那麼最後瘦了嗎?不吃晚飯和太遲吃晚飯相比,哪個會更加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