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人社局著力健全多層次社保體系取得實效
社會保障是民生所依。太原市人社局堅持落實「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民生保障新要求,努力使惠及百姓利益的社會保障水平邁上新臺階,逐步推進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太原市(含縣區)2018年度新待遇計算目標任務為2352人。按照統一部署,全市(含縣區)各經辦機構積極推進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和有企業經歷人員新待遇計算工作,市本級實施退休人員新待遇計算周調度,截止到12月3日,新待遇計算人數為2258人。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調整工作,切實增強了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人社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建雄:奮力譜寫人社...
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作為人社人,更要以時不我待的奮鬥精神,對標對表十九屆五中全會目標任務,主動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著力提升領悟力、服務力、創新力、執行力、約束力,做政治過硬、形象過硬、履職過硬、責任過硬、本領過硬和紀律過硬的新時代最美「人社人」,凝心聚力,奮力開創人社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衝刺年度目標任務 寧陝人社在行動
在距離年底還有20多天的時間節點上,寧陝人社局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三確保、三力爭」總體部署「六個著力」抓推進,以越接近終點越要堅定信心、越要真抓實幹的姿態,奮力衝刺年度重點任務目標。著力提升就業創業質量。
-
織牢社會「保障網」 託起群眾美好生活
全民參保覆蓋面不斷擴大,連續5年上調企業離退休職工養老待遇,人才工作體系進一步健全,實現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農村30分鐘、城市10分鐘」人社服務圈基本形成……「十三五」時期,我市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補齊民生保障短板,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攀升。
-
學者觀察:建立健全「三大體系」 為人民安全織密防護網
並就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提出了「整體謀劃、系統重塑、全面提升」的12字總要求。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發表了十分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範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築牢築實隔離牆,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
嫩江市織牢織密民生保障網
東北網12月9日訊 為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嫩江市牢記初心使命,強化為民情懷,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工作中、體現到行動上,不斷加強民生事業投入力度,努力補齊短板,織牢織密民生保障網,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
晉源區人社局深入開展「學精神、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全會對人社工作的新要求,持續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近日,區人社局深入開展「學精神、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活動,通過專題宣講、走訪調研、收集意見等形式,持續引深全會精神學習成果。
-
「津雲|2020年委辦局長年終訪談」天津市人社局聚天下才為天津用
12月22日,天津市政府辦公廳、天津市網信辦和海河傳媒中心共同策劃舉辦的「十四五 開新局——2020委辦局長年終訪談」中,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超就人才引進、社會保障、技能人才培養等方面工作進行了介紹,並就本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暢談人社部門今後五年的發展目標和思路舉措
-
2020年太原市人社局完成八項顯著工作交出一份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太原市人社局完成八項顯著工作交出一份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答卷 2020年太原市人社局>把「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付諸於人社事業發展實踐,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聚焦「六新」突破,抗疫情、穩就業、聚人才、惠民生,完成八項顯著工作,交出一份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答卷。
-
「十三五」期間市人社局傾情民生謀福祉 奏響新時代強音
我市在完善城鄉一體化的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健全信息服務保障體系的基礎上,還進一步強化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個人靈活就業、鼓勵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推進重點群體就業。
-
太原市人社局和萬柏林區、晉源區人社局分別榮獲人社部表彰評為...
近日,太原市人社局和萬柏林區、晉源區人社局分別榮獲人社部表彰,被人社部評為《中國勞動保障報》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太原市人社局始終將《中國勞動保障報》等媒體作為學習人社政策、展示太原形象、交流經驗做法的重要平臺。
-
55秒丨濱州霑化區構建「e家大救助」體系 織密編牢基本民生保障網
構建「e家大救助」體系,是霑化區委、區政府下大決心重點推進的民心工程,對於兜住兜牢民生底線、促進公平正義具有重要意義。霑化區民政局副局長、霑化區慈善救助管理中心主任李樹軍說:「構建「e家大救助」體系,啟動特困供養人員居家照料服務,是我們霑化區決勝脫貧攻堅的兩大舉措,更是解決相對貧困、構建「後扶貧時代」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長效機制的現實需要。
-
湖南衡南縣人社局織好「三張網」繪就「和諧圖」
今年來,湖南衡南縣人社局著力勞動監察、勞動仲裁和工傷認定三項工作,全力構建穩定和諧勞動關係。織密勞動監察「守護網」。不斷健全工人實名制、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制、工資銀行代發制等預防欠薪制度:積極主動,聯合住建、水利、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對全縣29個在建工程項目和56家用人單位進行巡視和監督檢查;及時落實政策,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為3個新建項目緩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167萬元,推動11個新建項目辦理銀行保函和保證保險,減負金額756萬元。
-
太原市人社局組織召開人社系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業務培訓會議
為加快推進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工作督促考核,依據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關要求,太原市人社局分別於 7月3日、7月6日組織召開了人社系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業務培訓會議,局機關科室及局屬單位的負責人、聯絡員40餘人參加了學習。
-
太原市人社局舉辦「工傷保險、重在預防---工傷保險走進建設工地...
7月23日上午,市人社局在中鐵十二局建築安裝工程公司恆大御景灣建設工地開展以「工傷保險、重在預防----工傷保險走進建設工地」為主題的工傷保險集中宣傳培訓活動,同時我市各縣區同步分別在全市10個重點建設工地開展工傷保險集中宣傳培訓。
-
一師阿拉爾市多舉措編密織牢民生保障網
今年以來,一師阿拉爾市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多措並舉增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功能,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加強特殊群體保障,編密織牢民生保障網。據了解,一師阿拉市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聚焦低保、救助、補貼、供養、補助五個關鍵領域,著力改革和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創新社會救助體制機制,努力構建多層次綜合救助新格局;建立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救助標準增長機制,完善低保政策,規範低保對象認定程序,將重病、重殘等特殊困難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範圍;充分發揮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全面落實各項社會救助政策
-
金華新聞網丨我市不斷完善多層次社保體系
「十三五」以來,我市著力穩就業、惠民生、增活力、防風險、促和諧,深入推進人社領域改革,不斷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就業創業工作成效明顯。創新「智配直享」就業服務,健全公共就業、人才服務體系,擴大就業規模,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和就業質量。全市新增城鎮就業5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覆蓋全市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建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穩步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初步建立,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
-
...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圖文實錄
今天的發布會,我們邀請到濟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壯,請他圍繞「『溫暖人社』託起美好生活」,介紹「十三五」時期就業與社會保障相關情況。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主任竇進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主任張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富基,他們將回答大家關心的提問。
-
太原市人社局近2.7億元「真金白銀」助企穩崗
太原某公司的社保專管員高興地講述著辦理穩崗返還的經過。「去年我們只享受了50%,今年中小微企業直接全額返還,這筆資金簡直就是疫情後的及時雨,政府如此給力,我們企業也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做到不裁員。」太原某軟體公司的老總激動地打保票。
-
江口桃映:「三字訣」織密防貧預警監測保障網
江口桃映:「三字訣」織密防貧預警監測保障網——桃映鎮推進防貧預警監測保障工作掃描為紮實有序、高效推動防貧預警監測工作,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桃映鎮緊扣鎮情實際目前全鎮共識別監測對象246戶656人。由鎮扶貧辦負責,針對5類重點人群,每月通過全國扶貧開發系統、貴州扶貧雲及「3+1」保障部門等信息數據進行查詢,確保監測到位、預警及時、信息準確。二是駐村工作隊與村組幹部多層次監測。按照監測對象臺帳,由村組幹部、駐村工作隊、包村幹部負責,按照每月定時走訪、隨機走訪、定期回訪多種方式,全面加強監測預警,防止脫貧人口返貧和邊緣人口致貧。三是幫扶幹部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