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桃映:「三字訣」織密防貧預警監測保障網
——桃映鎮推進防貧預警監測保障工作掃描
為紮實有序、高效推動防貧預警監測工作,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桃映鎮緊扣鎮情實際,立足「準」、「實」、「好」推進防貧預警監測保障工作,用好用活防貧資金,全力築牢返貧致貧防線。
常走訪,確保識別對象「準」
按照「集中管理、動態調整」原則,嚴格按照識別程序,實行分級分類負責,精準建立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監測臺帳。一是組織各駐村工作隊要深入各村民小組,嚴格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重點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突發大病、突發變故、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監測,防止今天脫貧明天返貧情況的發生。二是針對不同對象,嚴格按照「群眾申請、入戶調查、部門比對、村民小組評議、村民代表審議、村級公示、鄉鎮覆核、縣級備案」程序和簡易程序兩種方式進行識別,對有返貧致貧風險人員全部納入監測對象,做到應納盡納、不落一戶一人。三是對5類重點對象返貧致貧風險進行逐戶分析研判,分類建立「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2類臺帳,實行紅、橙、黃3個等級管理,並在扶貧系統內進行標識。目前全鎮共識別監測對象246戶656人。
勤聯繫,確保監測措施「實」
制定「一戶一人,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幫扶措施,幫扶聯繫人每月開展入戶走訪,或通過電話、簡訊、微信、視頻等方式與監測對象保持聯繫,及時了解生產生活現狀、致貧風險和發展需求,幫助落實救助幫扶措施,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確保監測「常態化」,預警「制度化」,管理「規範化」。一是防貧預警監測平臺監測。由鎮扶貧辦負責,針對5類重點人群,每月通過全國扶貧開發系統、貴州扶貧雲及「3+1」保障部門等信息數據進行查詢,確保監測到位、預警及時、信息準確。二是駐村工作隊與村組幹部多層次監測。按照監測對象臺帳,由村組幹部、駐村工作隊、包村幹部負責,按照每月定時走訪、隨機走訪、定期回訪多種方式,全面加強監測預警,防止脫貧人口返貧和邊緣人口致貧。三是幫扶幹部監測。幫扶幹部利用每月「扶貧周」開展幫扶走訪,時時掌握脫貧戶生活生產、收入、健康狀況等情況,對有返貧風險的脫貧戶制定幫扶措施,確保穩定脫貧。四是黨政主要領導包片負責。按照分片遍訪的形式,對全鎮271戶監測對象進行逐戶走訪,精準掌握每戶監測對象家庭情況和返貧致貧風險,對有核心短板、村「兩委」與駐村工作隊無法解決的預警對象,組織召開專題研判會制定解決方案。今年以來,共召開防貧預警專題研判會13次,研究解決問題34個。
密織網,確保保障效果「好」
根據防貧預警監測臺帳,按照「逐戶研判、因戶施策」要求,精準制定「一戶一策」幫扶措施,及時採取防貧幹預措施,防止由瀕臨貧困轉變為返貧或新增貧困。爭取政策幫扶最大化和精準化;根據戶情通過產業項目帶動、金融扶貧重點幫扶;採取社會救助、臨時補助、公益性崗位就業等形式幫助其減輕家庭負擔;在扶志、扶智方面加強教育引導,加強技能、創業培訓,實現穩定就業。一是建立鎮級防貧預警資金池,籌集防貧救助資金40餘萬元,並研究制定《桃映鎮防貧預警資金池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預警資金使用範圍和申請程序。用好用活防貧預警資金,目前幫助落實因病、因學、突發大病等因素34戶防貧預警資金192452.38元及時補齊了「3+1」保障短板。二是充分發揮社會眾籌、社會愛心人士在扶貧濟困等領域的重要作用,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舉行募捐大會、中國社會扶貧網眾籌平臺等多種形式,為預警對象籌集防貧預警資金。2019年來,爭取東西部扶貧幫扶資金8萬元,發動桃映客商及愛心人士募集社會扶貧資金20餘萬元,通過中國社會扶貧網眾籌平臺為2戶預警對象募集醫療救助資金3萬餘元。三是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監測對象。目前為7戶安排護林員崗位,實現月增收800元,年增收9600元。為5戶安排村級保潔員崗位,實現月增收400元,年增收4800元。為4戶安排衛生健康扶貧公益性崗位,實現月增收800元,年增收9600元。同時5戶監測對象參與通組路養護,實現年增收3000餘元。四是全面落實教育、醫療、養老等惠民政策,健全完善以城鄉低保為基礎,以特困救助、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為補充的社會救助體系,著力解決低收入家庭和困難群體生活保障問題。目前全鎮271戶監測對象均落實民政低保,為4戶監測對象落實教育補助8000元。
作者李相俊
編輯李沙
編審吳雪萍
終審肖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