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國申奧成功後,億萬國人為之歡呼,也為此感到驕傲,國家很快就投入了準備工程中,從賽點鳥巢打造、賽事安排和運動員住所、餐飲等方面,注入了不少的心血。如今12年過去了,很多人依然對北京奧運會懷念無比,好像當時眾多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開始好奇,12年前,中國政府共斥數千億打造了奧運會,那中國到底是賠了還是賺了呢?
如果按照經濟方面來說,奧運會的舉辦肯定是刺激了國內經濟的發展,而且不單單是2008年,在舉行奧運會前後幾年時間內,都帶動了各行業的經濟運行,這也是很多國家搶著要舉辦奧運會的因素之一。但對於我國來說,刺激經濟只是一部分目的,我國政府最重視的還是國際影響力,希望通過奧運會的舉辦,改善與各國之間的關係,並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讓大家看到中國的實力。而事實證明,我國的努力沒有白費,確實是做到了這一點,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評價,08年北京奧運會是諸多奧運會中最好的一屆,甚至稱未來都很難有國家可以做到這種程度,這是他個人的看法,也同時是大部分國際媒體和奧委會官員們的看法。
能夠得到國際奧委會前主席如此評價,這應該是最為權威的認可了,不光如此,德國前總理施洛德也曾發布言論表示,北京2008年的奧運會向全世界展示了過去幾十年中取得的成就,中國繼續保持下去的話,相信北京奧運會不僅僅是比賽事件,而可以成為世界各族人民的節日。多個國家都對北京奧運會加以表彰,為其規模、設計和賽點安排都很滿意,所以說08年的奧運會對我國而言,肯定是賺到了,賺到了大家的認可和一致好評,而且也向國際證明的中國幾十年來的發展和實力。
2008年奧運會舉辦過程中,共有204個國家參與,參賽選手多達一萬多人,共計6萬多運動員、教練和官員參加,創造了43項世界新紀錄。中國作為東家,以51枚金牌位居榜首,成為歷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所以說不光是舉辦方,還是參賽者,中國在這屆奧運會中的表現確實是較為突出的,當然這也很大程度引起了部分西方國家的嫉妒。後期不少外媒也藉此炒作,對北京奧運會提出過不少的質疑,但我國向來用實力說話,面對那些流言蜚語,我國一向是不予理會。
正因為有北京奧運會的先例,給後面舉辦的國家增加了不少的壓力,尤其是日本舉辦的第二次奧運會,據說安倍為此,不惜斥高達幾兆的巨資打造東京奧運會,但可惜卻因為衛生危機被擱淺了,明年是否可以舉辦還很難說。安倍之所以如此重視東京奧運會,是因為嘗到了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甜頭,當時第一次舉辦時,日本那幾年的經濟得到很大程度的刺激,所以安倍希望藉助這個機會,再搞一個大翻身,卻不料遇到了意外。
北京奧運會雖然已經過去12年了,但依然是很多人心中最完美的一次賽事,但無可厚非的是,後期的舉辦方也帶有各自的民族風格,也給各國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這回日本舉辦遇到了延期問題,但國際上依然對此有所期待,畢竟奧運會對體育界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賽點,如果錯失一屆,是非常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