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呂建中,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電子商務學哲學博士。英國偉爾集團(中國)總裁,曾任必和必拓集團(中國)代理總裁。呂建中博士是可持續商務戰略和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先行者和思想引領者,在該領域有豐富、系統和前瞻性理論體系及實踐經驗。他是CSR思想實驗方法論的創立者,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董事會成員、中國CSR智庫副理事長、中國工經聯工業企業社會責任智庫專家、《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專家,中國CSR百人論壇發起人、深圳智造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外商投資協會監事長,曾任美國商會(上海)可持續負責任商務委員會聯席主席。研究領域:企業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戰略、可持續商業共生生態、卓越領導力、先進位造業及數位化轉型、變革管理、戰略與品牌傳播、風險和危機管理。
在滬穗穿梭的空中飛行,一往一返,兩口氣讀完了這本引人入勝但同時也燒透腦筋的精彩著作《熵的世界》。它讓我想起,在三十年前我曾著迷的關於熵的兩本書:《熵:一種新的世界觀》、《增長的極限》,讓我科學世界和社會形態有了「打通「之後那種通透的認識。
合上書,感覺自己變成一顆粒子,在絕對空間裡興奮地振動著,瀟灑熱情,無可逆轉,隱身無形。
雖然在大學裡就學過熱力學第二定律,但真正理解熵仍需一些歲月的累積。
蒸汽驅動了19世紀的工業革命。它擺脫了人力畜力的動力限制,使人類獲得了巨大的前進力量;也使得熱現象、熱的性質、熱的規律成為科學家們探究的痴迷境界。法國工程師卡諾在研究熱機工作中的熱交換和做功時,大膽提出了「做功在熱機中不僅以消耗熱量為代價,也與熱量從熱物體向冷物體的傳遞有關;沒有冷的物體,熱量就不能被利用「。這就是在物理學上著名的「卡諾循環「。
1850年,克勞修斯從能量守恆(熱力學第一定律)的角度描述了卡諾循環,在一個封閉系統中,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取能量,使之變成有用功而不產生其它影響。這一「不可能「的說法,即是「在一切與熱有聯繫的現象中,自發地實現的過程都是不可逆的」。這也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實質。「熵」就是用以定量化描述這一「不可逆過程「的「態函數」。
dS = dQ/T
Q是系統交換的熱量,T是溫度,S即熵,是德文 Entropie(轉變的意思)。
1923年,大物理學家普朗克來華在南京講學,當時的物理學家胡剛復教授擔任翻譯,機敏地把上述公式解釋為「S是熱量與溫度的商」,再把「商」字加上了一個「火」字偏旁,於是完美地創造了漢語詞彙「熵」。
熵,作為熱力學狀態函數,表明任何一個熱力學平衡狀態都存在著一個相應的熵值。自發過程都是由非平衡狀態向平衡狀態的過程,當達到系統平衡時,過程就停止了,這時候熵為最大值。在孤立系統內,任何變化不能導致熵值減少,熵總是有增無減。因此熱力學第二定律也常被稱為「熵增定律」。在物理學中,能量是有序結構的支柱;熵是無序結構的支柱,因此,熵也是系統混亂程度的標定。
熵理論帶給我們很多深層次的思考。諸如「穩定與平衡」、「有序與無序」、「陽剛與陰柔」、「超導與超流」。在熵的探索道路上,有幾位傑出的貢獻者,值得我們記憶和尊敬:
熵,以一種令人興奮的狀態,在動態平衡的過程中舞蹈。它的舞姿有些神秘感,甚至有些穿越感。近些年來,一些社會學家、管理學者將熵的概念以隱喻和類比的方法,應用於非物理學領域,由於他們知識結構受限和對熵缺乏深刻而系統的領悟,他們的「導入」往往缺乏嚴謹的科學性。
英國作家史諾(C. P. Snow)在《兩種文化》的演講中指出:這個定律是一個最深刻最普遍的定律,有著自身的憂鬱的美,引發人們的崇敬之情「。
熵,總在舞蹈著。借用尼採關於生命的哲言:每一個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
更多採購與供應鏈管理的專業書籍,點擊
辛童老師的書籍
更多供應鏈管理精品課程,點擊辛童老師的
"採購與供應鏈管理"課程
更多音視頻在線課程,點擊
iLearning自主學習平臺的音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