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了解4個閱讀層次,用「檢視閱讀」提升閱讀速度

2020-12-23 十安育兒

期末考試結束了,開始放寒假,最歡之雀躍的是孩子們,可以任性地玩了。兒子這次考試成績最穩定的是語文,英語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最驚喜的是數學,獲得了最高分。這次通過借語文之力,拉動其他兩科成績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通過提高語文能力,相繼提高其他各科的成績,是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因為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學習語文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而其他學科都是建立在語文分析理解能力之上的。例如,數學需要理解題目的意思,才能進行正確的分析與解答。英語亦然,需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讀懂一篇短文,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才能作出正確分析,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才能完成口語表達和英文寫作。

所以說,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學好語文有助提高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

那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呢?答案是閱讀。但閱讀也是有技巧的,並非「讀得多就是讀得好」。有人讀書很廣,卻讀不通。有人讀書一本,卻收穫頗豐,這兩者的區別不僅在理解能力上,更在閱讀技巧上。

法國作家蒙田曾說:「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

為避免做一個學後的無知者,我們應該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掌握閱讀技巧才能提高閱讀質量,提升閱讀能力。

1、那如何閱讀一本書呢?

有人為獲得資訊而讀書,有人為增進理解能力而讀書。閱讀目的不同,閱讀方法也會有所差異。想要增進閱讀技巧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閱讀的層次。

美國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把閱讀分為四種層次:第一種層次為基礎閱讀;第二種層次為檢視閱讀;第三種層次為分析閱讀;第四種層次為主題閱讀

閱讀的四種層次是依次漸進的,即第一層次的閱讀並沒有在第二層次的閱讀中消失,第二層次又包含在第三層次中,第三層次又在第四層次中。第四層次是閱讀的最高層次,包含了前面所有層次,也超過了前面所有層次。

例如,一個人從開始認字到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這一階段的閱讀稱之為基礎閱讀。在熟練了基礎閱讀後,才能進入下一層次的檢視閱讀。這一篇文章我們來探究下如何進行檢視閱讀。

2、檢視閱讀的概念。

檢視閱讀是指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完成閱讀,並抓出一本書的重點。因此檢視閱讀也可稱為略讀或預讀,但這裡所說的略讀並不是指隨便或隨意地瀏覽一本書,而是系統化地進行略讀。

舉個例子:我閱讀《小王子》這本書正常時間是需要一小時,如果用檢視閱讀的方法,那閱讀這本書的時間只需要半小時甚至更少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所以檢視閱讀的特點是強調時間,通過較短的時間去完成規定的閱讀任務。

3、在什麼情況下適合用檢視閱讀?

進入了檢視閱讀階段,才算真正進入了閱讀的層次。那什麼情況下適合用檢視閱讀呢?

一般來說,符合以下五種情況的,都適合使用檢視閱讀的方法進行閱讀。

① 已精通基礎閱讀。

已經掌握基礎閱讀的方法,進入檢視閱讀是自然而然的事。

② 閱讀文章已相當順手,不會被生字阻礙閱讀速度。

認識了一定量的漢字,不會因為文中有過多生字而影響閱讀速度。

③ 已能掌握主要句子與章節的關係。

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並能掌握句子與章節的關係。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理解文章的意思。

④ 不知自己是否想讀這本書。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本書拿在手,卻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讀這本書,或者這本書值不值得自己花一定的時間去讀?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檢視閱讀的方法先略讀這本書。

⑤ 想讀這本書,卻時間有限。

也有這樣的情況,你想讀這本書,無奈時間卻有限,你只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去完成這本書的閱讀,那麼這個時候檢視閱讀就可以助你完成閱讀任務了。

檢視閱讀雖為略讀,但好處還是很多的,它可以幫你節省時間,也能幫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書本營養的同時,也達到了閱讀的目的。

4、檢視閱讀的技巧。

檢視閱讀雖為略讀,但並不是拿著書隨便翻翻,隨意瀏覽便能達到目的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一本書的目的,閱讀技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們以《小王子》一書為例,分析下如何用檢視閱讀的的方法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一本書。

l ①先看書名頁,然後看序。

《小王子》這本書的書名頁上有四項內容:第一項內容為「教育部統編《語文》推薦閱讀叢書」,從這一項內容可以看出,這本書是教育部推薦閱讀的,所以這書本內容也一定是適合學生閱讀的。

第二項內容為書名《小王子》,從書名可以看出這本書所要寫的主角是小王子,而書本的內容一定是圍繞小王子身上發生的故事而展開的。

第三項內容是作者名:【法】聖埃克蘇佩/著,李玉民/譯。從這一項內容可以知道本書的作者和譯者。

一般來說,看書名頁就能知道這本書的主題,並能判斷這本書屬於哪一類型的書。看「序」可以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和意圖,這樣看書時就更能從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書本的內容了。

l ②再看目錄頁,概括理解整書的架構。

本書目錄頁只有三項內容(導讀、小王子、知識鏈),沒有具體的章節目錄。從目錄來看,本書的主要內容在第二項「小王子」中,打開書頁可看到關於小王子的內容一共有27章。

從本書目錄來看,看不到本書的重點內容所在,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另一項內容「導讀」來掌握文章重點。

很多作者都會花上一定的時間來創作目錄,通常看目錄就會知道哪些章節寫了什麼,所以先看目錄,就能了解一本書的架構了。

l ③檢閱書中索引。

《小王子》這本書中沒有索引,但有導讀。從導讀裡知道了本書的大概內容:小王子離開他的星球,拜訪了好幾個星球,遇到了好些怪異的大人,最後他來到地球,遇到了狐狸。狐狸告訴他:「人只能用心觀察。本質的東西,眼睛是看不到的。」而狐狸所說的這句話就是本書的中心所在,也是讀懂《小王子》的秘訣所在。

很多論說類的書籍都會有索引,通過索引往往能快速了解一本書的議題範圍,或找到這本書的重要章節。

點擊

l ④讀出版者介紹。

《小王子》這本書出版社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書中的出版說明中介紹了推出「教育部統編《語文》推薦閱讀叢書」的初衷,就是選取古今中外主要的文學經典,滿足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閱讀需要,增強孩子們的語文能力。

由此看出,作為統編《語文》叢書,《小王子》是值得孩子們一讀的好書。

l ⑤挑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

從導讀中知道,本書的中心所在是小王子遇到狐狸這一章的文容。而與狐狸相關的一章是本書的二十一章。所以挑這一章來讀,能直達本文中心,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如果一本書的目錄很概略,不能從目錄中概括理解本書的內容,那挑與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更有必要了。

l ⑥把書打開,東翻翻西翻翻,念幾段,讀幾頁,但不要太多。

翻動書頁,不應錯過書本的開頭和結尾的章節,尤其是書本最後的兩三頁。很多作者會在結尾把自己所要表達的觀點重新整理一遍,通常這些觀點也會是書本的中心所在。

l ⑦粗讀的規則。

我們都知道能成為經典的書一定是好書,但是既為經典就不是那麼易讀懂了。我們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拿著一本好書在手,但就是讀不下去,因為讀不懂。

那遇到一本難讀卻又想讀的書該怎樣處理?這個規則很簡單: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也就是說直接略過不懂的部分,把精力放在懂的部分上,按這個方法把全書看完。這樣讀一本書的時候就不會被那些難懂的部分嚇退,等檢視過一遍後就會對這本書有所了解了,再讀第二遍的時候就會輕鬆很多了。

總的來說,孩子們想要提升學習成績,就應該好好學習語文,提升語文能力,而提升語文能力的方法在於閱讀。但讀得多不一定讀得好,掌握並運用閱讀技巧是提高閱讀質量,提升閱讀能力的關鍵所在。孩子們不妨趁著寒假,把剛學到的「檢視閱讀」法來讀一本好書吧。

相關焦點

  • 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的4個層次
    到底該如何閱讀一本書又把它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呢? 因此我第一個問題是,是不是要開始寫書摘?每複習一本就寫一本?許多作者都說過類似的話:買了一本好書且讀了它,就應該徹底地擁有它,不只是擁有的是書的實體,更應該連內容的精華都該理解吸收,才能說的上讀完這本書。第二個問題又冒出來,既然要用文字記錄下來,那該紀錄些什麼呢?怎樣才算是讀懂了一本書呢?
  • 沒掌握這4大閱讀層次,不要說你會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豆瓣評分《如何閱讀一本書》正是一本可以改善這一現象,將我們帶入閱讀之門的經典指南。本書自1940年問世以來,好評如潮、重版多次、暢銷至今,還被翻譯為瑞典文、法文、德文等多種語言出版。這本書的兩位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都是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除了《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外,還曾合作編輯過《大英百科全書》。對於這兩位作者的博學程度,除非真正閱讀過本書的人不能了解。
  • 豆瓣8.4《如何閱讀一本書》:四個閱讀層次,助你提高理解力
    電影《機智問答》就是以範多倫為原型拍攝的,這段內容在《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譯者序中有所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影片欣賞。2.2 書中有哪些方法?本書中,作者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 如果你沒有讀過《如何閱讀一本書》,我不相信你真的會閱讀一本書
    當我們閱讀完一本書後感覺沒有多大收穫,那是因為沒有理解這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就是要教會我們,到底什麼是真正的閱讀,如何通過系統的方法理解書本作者所要傳遞的認識。內容及作者簡介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你不用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
  • 《如何閱讀一本書》:超詳細閱讀聖經,解決你所有的閱讀難題
    而閱讀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的是你的閱讀目的和閱讀方法。最近一直在讀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艾德勒曾擔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並因此聞名於世。查爾斯與艾德勒一起共事後,一邊幫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一邊對《如何閱讀一本書》1940年初版內容進行改寫修訂。
  • 英語閱讀分享:《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雖然這本書出版至今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時間,但它所提倡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核心理念在今天仍然被無數人推崇。How To Read A Book 是一本閱讀方法指導書籍,它從指導讀者如何選書,如何閱讀到如何做筆記,幾乎事無巨細,致力於讓讀者在閱讀中實現心智的成長。
  • 《如何閱讀一本書》主動閱讀,成為有要求的閱讀者,讓書成為財富
    《洋蔥閱讀法》作者彭小六,實現了從一個程式設計師到暢銷作家的轉變。閱讀是彭小六的秘密武器。他通過閱讀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思想的,把知識化為已用,經過不斷實踐,拓寬了人生的可能性。我們知道為什麼要閱讀後,那我們再來看一下《如何閱讀一本書》有哪些閱讀層次和方法?
  • 4種閱讀的層次,看看你在哪一層?
    另外,在豆瓣上這本書有超過6萬人評價,評分高達8.4。《如何閱讀一本書》重點講了4種閱讀的層次,之所以說是層次而不是種類,作者的解釋是說這幾種層次是漸進的,而且低層次包含在高層次之中。是哪4種呢?從低到高依次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 《如何閱讀一本書》:速讀法與精讀法,我們該如何選擇?
    如果是為了搜集信息,速讀法就是最好的選擇,衝著有用的信息而去,忽略掉無關的內容。而如果我們是為了學習知識,那就應該靜下心來,選擇經典優秀的書籍,一點點分析,以吃透一本書,為我所用為目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說:「所謂閱讀速度,理想上來說,不只是要能讀得快,還要能用不同的速度來閱讀——要知道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速度是恰當的。」
  • 孩子閱讀能力差,難怪成績不好?學會4個閱讀方法!成績提升
    沒有明確自己是為什麼要讀,也就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去閱讀?讀完後肯定收穫甚微到底應該如何閱讀,才能做到輕鬆高效? 今天就與大家分享高效閱讀的4大秘訣,讓你掌握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能。美國學者、教育家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出了著名的「閱讀的四個層次」,即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1、基礎閱讀最基本的閱讀,只要求識字並能了解文字的意思即可,但理解也僅僅停留在了解文意的狀態。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有四層境界,需要「修煉升級」提升自己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美國作家艾德勒的著作,這是一份知識的盛宴,讀過之後定會受益匪淺。在這本書中,作者把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這四個層次是逐漸累積的:檢視閱讀包含基礎閱讀分析閱讀包含檢視閱讀主題閱讀包含分析閱讀
  • 檢視閱讀,帶著疑問去讀書——簡單有效的快速閱讀技巧
    你有多久沒有完整讀完一本書了?是不是買了很多書,但大部分都只是前面幾頁翻過,後面就再也沒有動過?為什麼一本書總是讀不完?是因為沒時間,沒有毅力?並不是,是因為方法。一個完整的閱讀過程是包含了4個部分: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 閱讀速度慢?教你一招高效閱讀法,提升初中生閱讀速度
    閱讀速度慢?教你一招高效閱讀法,提升初中生閱讀速度在以往的文章中,大部分是關於語文提分的內容,今天的文章雖然還是關於語文的學習方法,但是今天的側重點主要圍繞中小學生應該如何快速閱讀。閱讀速度不快初中生默讀速度為300-500字。在這個區間內,我們計算一下,如果一個初中生閱讀速度為每分鐘500字,那麼400萬字需要的時間約為133.3個小時,換算下來接近6天時間。
  • 是閱讀!但70%的人都不會正確閱讀
    4.除了和別人說話時顯得有內涵,讀書多還有什麼用處?帶著這些問題,開始本節內容的分享。首先、你為了什麼而閱讀?你是為了無聊而閱讀,還是為了獲取信息而閱讀,或者是為了增加認知、提升思維而閱讀?把閱讀當作是提升自己認知,增進個人能力的工具,讓你的大腦更有料。其次、了解閱讀的四個層次?
  • 80年曆久彌新的經典,分析閱讀11條法則,讓你學會「透視」一本書
    我們到底該如何閱讀?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往往更注重閱讀的速度和數量。關於閱讀的速度,法國學者帕斯卡爾(Pascal)在三百年前就說過:"讀得太快或太慢,都一無所獲。"顯然高質量的閱讀並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不過博覽群書總歸沒錯。
  • 如何閱讀一本書
    著名作家周國平曾寫過一篇短文《閱讀的三個層次》。他認為在閱讀的時候,我們當中的每個人偶爾都會顯得比較單純。他與書籍之間的關係並不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是像馬匹與馬槽,或者像馬匹與馬車夫——書籍在前面引導,讀者在後面跟隨。第二類讀者既不看重一部作品的素材也不欣賞其形式,不把它們看作其唯一的最重要的價值。
  • 如何閱讀一本書:掌握這3個原則,快速吃透一本書的精髓
    讀書的最高境界就是吃透一本書。那麼,如何做到呢?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告訴了我們要透視一本書,要掌握三個原則規則:第1個規則就是要找出這本書的骨架;第2個原則就是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者是多個句子,或者是一小段文字來描述整本書的內容;第3個原則就是要將書中重要的篇章列舉列舉出來,說明他們是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框架的。
  • 關於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幾點體會
    關於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幾點體會 2020-12-11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喜歡閱讀?一個月也看不完一本書?這本書告訴你怎麼破
    不喜歡閱讀?一個月也看不完一本書?這本書告訴你怎麼破朋友小原說,之前看到一本書非常感興趣,覺得對自己的工作也有幫助,就買了回來,還刻意放在枕邊,以便隨手翻閱。但一個月過去了,他還沒看完這本書,興趣也漸漸減少,但又自責自己連一本書都看不完,內心也焦慮起來。
  • 《如何閱讀一本書》|若把孩子比喻成一本書,那麼請父母細細品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美國作家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所寫的,在書中,作者提到了閱讀的目標,有兩點:1.為獲得資訊而讀;2.為求得理解而讀。前者只是在接受訊息,不需要自己動腦,只需要知道就好;後者是在不對等的前提下,需要讀者調動自己的大腦去理解書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