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是一部由英國左翼作家喬治.奧威爾創作的長篇政治小說,於1949年首次出版。這部作品與1932年英國赫胥黎著作的《美麗新世界》,以及俄國扎米亞京的《我們》並稱反烏託邦的三部代表作。
《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言,更是一部具有預言性質的科幻小說。1984年的世界,被三個超級大國所瓜分——大洋國、歐亞國和東亞國,三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不斷,國家內部社會結構被徹底打破,均實行高度集權統治,以改變歷史、改變語言、打破家庭等極端手段鉗制人們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監視功能的「電幕」(telescreen)控制人們的行為,以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和對國內外敵人的仇恨來維持社會的運轉。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裡,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生存狀態。獨裁者以追逐權力為最終目標,人性被強權徹底扼殺,自由被徹底剝奪,思想受到嚴酷鉗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極度貧困,下層人民的人生變成了單點乏味的循環。書中所描繪的恐怖社會不斷以各種形式在現實生活中出現,而每個經歷或熟知該類歷史事件的人看過本書,都會產生一種觸目驚心的契合感。它仿佛一個永不退色的警世標籤,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歷經幾十年,其生命力日益強大,被譽為20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文學經典之一。
《一九八四》作者,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
作者喬治.奧威爾,1903年生於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聞目睹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尖銳的衝突,十分同情悲慘的印度人民。少年時代,奧威爾受教於著名的伊頓中學。後來被派到緬甸任警察,他卻站在了苦役犯的一邊。30年代,他參加西班牙內戰,因屬託派而遭排擠。二戰中,他在英國廣播公司從事反法西斯宣傳工作。1950年,死於纏綿數年的肺病,年僅47歲。奧威爾短暫的一生,顛沛流離,疾病纏身,鬱郁不得志。在他為數不多的作品中,《動物莊園》和《一九八四》影響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筆調勾勒出人類陰暗的未來,領讀者心驚肉跳。
《一九八四》被廣泛認為是奧威爾的代表作,不僅文中的思想在西方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反響,而且其中的語言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這部小說被翻譯成至少62種語言。奧威爾在小說中創造的「老大哥(big Brother)」、「雙重思想(doublethink)」、「新話(newspeak)」等詞彙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的形容詞「奧威爾式」也不斷出現在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家影響之深遠。此外,在世界各地幾乎每年都舉辦大型的「奧威爾學術研究會」或「奧威爾電影紀念周」之類的學術活動,這一切都構成了世界文壇中奇特的「奧威爾現象」。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