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2歲寶寶喜歡打人怎麼辦?是以暴制暴,還會不予理會?應對不當,影響寶寶性格成長
在一群小朋友中,總有那麼幾個小朋友喜歡打人,怎麼辦?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喜歡打人,你又會如何應對呢?是以暴制暴,好好地將寶寶教訓一頓,還是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一些就好了,而不予理會呢?父母採取不同的方式應對,可能促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別不在意。
一般來說,當寶寶成長到2歲後,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打人的習慣。但是父母要知道的是,2歲內寶寶的打人,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打人,更多的還是一些無意識的動作,甚至是寶寶嬉鬧的方式。
2歲左右的寶寶,語言發育還不完善,話還說不利索,因此,溝通交流能力,不是很好,因此就有了打人等的交流方式。
這個時候,父母最好不要使用暴力解決,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01了解寶寶打人的原因,對症下藥
這個時期的寶寶打人,一般來說,可能是由於寶寶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拒絕別人動自己的東西,或者是想引起被打之人的注意等等。
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應該是想辦法讓寶寶說出打人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並且在與寶寶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教會寶寶,這些需求,是可以用嘴說出來的,而不要通過打人的方式來傳達。
02讓寶寶知道被打的滋味
打人是不好的,但是寶寶還小,不一定知道,被打之人的感受。因此,我們有必要,讓寶寶知道,被打的滋味,可以讓寶寶感受一下,打一下寶寶的手辦或者屁股。或者,給寶寶說,被打之後,是很痛的,可能就像打預防針一樣的痛等等。讓寶寶知道被打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寶寶可能就不會隨意打人了。
03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寶寶更好地理解情緒
孩子還小,情感的表達方式,並不多,方式也少,很多時候,可能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就可以用臉譜化的方式,給寶寶演示喜怒哀樂等情緒。讓寶寶多一些情感的宣洩方式。
此外,父母還可以通過繪本,讓寶寶理解情緒。孩子還小,跟寶寶講道理,寶寶不一定能夠理解,這個時候,其實我們可以給寶寶講故事,與寶寶一起進行親子閱讀,一些情感情緒方面的繪本,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我給大家推薦《皮特貓》系列、男孩子喜歡的《託馬斯和朋友》系列、《手不是用來打人的》、《敵人派》、《小龍不做受氣包》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04懲罰的時候,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小朋友之間打人的事情,是比較常見的,這個時候,我們也不要太過緊張,畢竟給孩子還小,一般來說,是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的。此外,我們也不能面對寶寶打人,就直接上去就先把寶寶揍一頓再說,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讓寶寶變本加厲地模仿父母打人行為。
對於寶寶打人的情況,我們先要了解情況。如果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合理的需求,儘量滿足。如果寶寶是故意打人,以及一些不合理的需求。那麼必要的懲罰還是應該要有的。
這裡所說的懲罰,並不是將寶寶揍一頓,而是沒收寶寶的玩具,喜歡的零食等。一般來說,寶寶都是很看重父母的態度的,如果寶寶做錯了,又不知悔改,那麼父母可以用自己的態度,讓寶寶知道,這樣是不對的,是要受到懲罰的。比如父母可以漠視寶寶,嫌棄寶寶。
05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也是父母的鏡子,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不好的習慣,往往也會反映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一遇到什麼時間,就用暴力解決的話,那麼寶寶也會有樣學樣,遇到問題,就會用打人的方式也應對。
因此,父母日常生活中,就需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給孩子一個積極正面的教育。從而更好地引導寶寶的成長。
寶寶打人,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基本上都會經歷的 一個階段。父母不用太過擔心,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積極正確地引導,這樣的話,寶寶就能夠慢慢糾正改變打人的習慣。
(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多平臺帳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可以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