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似水柔情》:對於同性戀身份認同的反思

2021-01-08 網易

2020-06-13 05:06:18 來源: 和立娛樂人

舉報

  

王小波:「同性戀行為是人類的一種自然屬性,道德不應該鄙視人的自然屬性,而應該根據一定的現實條件,使之得到合理的發展。人的存在是一種自然現象,而不是某種意志的產物。這種現象的內容就包括: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有性別之分、賢愚之分,還有同性戀和異性戀之分,這都是自然的現象。把屬於自然的現象叫做『醜惡』,不是一種鄭重的態度。」

  《似水柔情》是王小波唯一的一篇關於同性戀的小說,也是學術界界定為當代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同性戀小說,今天不想對這部小說中所體現的權力關係進行分析,而是單純的從酷兒理論角度,對於同性戀這一群體對於傳統性道德帶來的反思。

  小說概括:

  小說主要寫了兩個人物,小史他是一個管制同性戀的警察;阿蘭,是一個男同性戀者。在這樣對立的身份下,身為警察的小史卻在阿蘭表述自己同性戀的經歷之下,喚醒了潛在內心深處的同性戀的種子,並且愛上了阿蘭。作者在敘述阿蘭和小史的故事時,穿插了另外一段故事(阿蘭所寫的小說):一個衙役在巡邏的時候,逮捕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賊,他沒有把她送去監獄或者放走,而是把她佔為己有了。

  
異性戀霸權下的同性之愛:

  「從異性戀,尤其是從警察的角度來看,被逮住的同性戀者就如一些籠子裡的猴子」 。警察作為權力機關中的執行者,他們的意識形態代表來社會的主流。同性戀這個群體,即使在我們現在社會中依然會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排斥的。

  這是因為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異性戀」霸權下的社會中,人們或者是大部分人的天性是陰陽搭配,「異性戀」作為主流是沒有錯的;但是一旦成為霸權,成為唯一正確的存在,那麼作為「異性戀」的對立面「同性戀」就自然而然變成了「不正確」的,甚至是變態的行為。面對這種「變態」行為,小史曾經是掌握話語權的異性戀警察,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對同性戀進行羞辱;

  

  

「小史開始體驗自己的賤:他環顧這間黑洞洞的屋子。白天,在這間房子裡,沒有一個人肯和他面對面說話。除此之外,喝水的杯子最能說明問題。派出所裡有一大批瓷杯子,本來是大家隨便拿著喝的,現在他喝水的杯子被人挑了出來。假如有人發善心給大家去刷杯子的話,他用的杯子必然被單獨挑出來;而假如是他發善心去刷杯子的話,那些杯子必然會被別人另刷一遍。這些情況提醒他,他已經是這間房子裡最賤的人了。」

  小史作為警察面對阿蘭時候,他是一個強者,而當他的「異端」身份被確定後,他由強者變為了弱者,變成了被社會凌辱、歧視甚至是打擊的對象。作為警察身份的小史,在被推測為同性戀身份之後,面對著的是被調崗,實際上這面對著的是被主流(現有)社會邊緣化的境遇。更可悲的是由於是一個同性戀,小史在社會工作中面臨著一個非常尷尬的境遇:

  

「從這些話裡,我們知道了同性戀者為什麼不堪信任:既不能把他們當男人來用,又不能把他們當女人來用——或者,既不能用他們管男人,也不能用他們管女人。」

  

  性道德下對於同性戀自我身份和價值的認同:

  在小說中無論是阿蘭亦或是小史,他們都是具備善良、卑微,遵循著社會的秩序生活的常人,而唯一的不同點就是他們的性取向,而對於取向問題,實際上是非常個人的問題,他們並沒有因為取向問題對任何人或事造成實際上的傷害,與之相反的,他們的人格和尊嚴卻被時刻的無端的踐踏和蹂躪。這種踐踏和蹂躪不僅來源於他人,更多的是來源於自己,他們在傳統的性道德觀念的影響下,覺得自己異於常人,產生了遍地自我的意識,小史在確定自己同性戀的身份後,也開始覺得自己「賤」。

  阿蘭在中學就有了同性之愛的經歷,在他在農場工作並與糧庫的司務長激情之事被發現後,他的同性戀身份被確認了。在此之後,為了找到自己所處身份的認同,他把自己歸順為溫柔順的一類,這些其實是傳統文化中對女性特質的定義,阿蘭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贏取對方的愛情,即便在被消遣、被虐待的情況下,他也是滿心歡喜的接受的,因為他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就是低賤的,供他人侮辱和摧殘的。

  

  雖然阿蘭把自己的身份定在「賤」和具有女性溫順氣質這一層面上,但是其內心依舊是渴望尊重和平等的。在聽到小史敘說一個「異裝癖」的事情後:

  

「小史談起這件事,依然興高採烈,但這使阿蘭感到一點傷感,因為那一天他也在派出所外面,看到此人穿了幾件破爛衣衫狼狽的離去,在塗了眼暈的眼睛裡,流出了兩溜黑色的淚水。這件事有順理成章的一面,因為此人是如此的賤,如此的絕望,理應受到羞辱;但也有殘忍的一面,因為這種羞辱是如此的骯髒,如此的世俗。就連殺人犯都能得到一個公判大會,一個執行的儀式。羞辱和嘲弄不是一回事。這就是說,卑賤的惡人也想得到尊重。」

  

  雖然作者沒有在小說中明確提出具體的方案,但是對於小史這一人物警察身份的設定,並讓其從異性戀轉向同性戀,我們不難理解作者的意圖。作者把小史從一個教化同性戀的警察變為一個同性戀者,實際上是在否認一種身份比另一種身份優越的可能,進而,消除優越身份的神聖感。即主流意識形態下的「異性戀」和邊緣的」同性戀「兩者都是一個應該被認同的存在,這是對話語權力的消解與顛覆。

  對於同性戀群體,對於他們的身份和價值的認同,不僅僅需要的是「異性戀」們的認同同時他們自己也需要認同自己的身份和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當然,這只是我舉出較微小的一部分而已,是一種可以令人感到幸福快樂的分子,我相信小夥伴們,也一定對於某事某物可以很具有激情的感知和執行力的。女子本該是具有柔情似水的特質,不料自己被生活狠狠雕琢一番後,其水的特質被轉變成一種鋼鐵。如果可以,其思維模式和做事風格是偏向男性化一些。
  • 少年被父親暴揍,中年靠老婆工資接濟,王小波對於時代太過沉重!
    王二這個名字,他在創作小說中也常常採用,《黃金時代》還有《紅拂夜奔》裡的「我」就叫王二,所以讀者也常常愛把「王二」看作王小波。王小波的父親王方名是四川的黨員,沒有上過大學,卻憑藉努力和聰明,成為了大學教授,邏輯學家。父親對王小波在文學方面的影響很深,王小波也和他一樣,喜歡上了數學和邏輯學。
  • 紀念王小波|23年過去,我們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數?下集
    上任第一天,她就打了雞血似的給王小波寫了一封信。「王老師:我可能要從您的作品愛好者升格為文學責編了。我已到《北京文學》當編輯,把最好的小說留給我吧!」同年8月,她來到西單老教育部大院一座筒子樓,王小波頭髮很亂,依然愛笑。
  • 柔情似水,兩情相悅,一生繾綣
    也許對於我們看到的星光已經是很久以前的過去時了,那光芒穿越了上千萬年的時光,才來到我們的眼前,現在即是過去,永恆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真是一件無法度量的事……可是真的有絕對的永恆嗎?我們追尋永恆的愛,「人生若只如初見」是我們忘不了初見的美好,希望時光永遠停留在那個時候。
  • 王小波逝世23周年:從15部作品來解讀這個有趣的靈魂(上)
    王小波,1952年生於北京。2020年4月11日是王小波逝世23周年,每年此時,讀者都格外懷念這位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已經出版了獨家版權王小波15部作品的新經典文化,每年都會舉辦紀念王小波的線下活動。今年,新經典將和讀者一起重溫這些才華閃耀的作品。這15部作品中,包含從未面市的王小波遺稿及大量私人照片。李銀河親自校勘全稿,並作序追憶對王小波的思念之情,諸多文壇名家傾情推薦,致敬王小波。
  • 王小波是怎麼寫愛情的?
    01獨一無二的王小波一般來說,大家對王小波的雜文都非常讚賞,但是對他的小說存在不少爭議,不少人認為他的文學性不強,議論太多,敘述者太突出,過於直白,也缺少精細的結構。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什麼是文學性,文學是否就完全應該是感性的,文學與理性思維的關係如何。
  • 生肖猴溫馴善良,似水柔情,而且最會洞悉內心
    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生肖猴的性格似乎比較敏感,甚至有些冷淡,生肖猴對所有的事情都不在乎,甚至只關心自己的利益,深入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生肖猴雖然實際,但他們的心胸比較寬廣,在12月裡,緣分和桃花運還算不錯,感情再溫暖,任何時候都不容易求助於別人,遇到困難都能用客觀的角度客觀地對待,生肖猴也會不斷地反思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對還是錯。
  • 王小波高分作品推薦,你看過幾本?
    今天,小編為喜愛王小波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1.《黃金時代》豆瓣評分:9.1作品簡介:【內容簡介】寫出《黃金時代》之前,我從未覺得自己寫得好。——王小波本書收入王小波頗負盛名的三篇小說《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其中《黃金時代》獲第13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 !
  • 王小波逝世23周年:15部作品看他面對黑暗的勇敢和坦蕩(下)
    半島記者 黃靖斐      王小波在《黑鐵時代》裡寫:「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麼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於是我開始存下了一點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麼我就戰勝了寂寞的命運。」回溯王小波的作品,就會發現他的幽默、有趣、勇敢、坦蕩,都是有據可依的。
  • 10月中旬,優柔寡斷,柔情似水,瞻前顧後,藕斷絲連,戀愛中難分舍
    10月中旬,優柔寡斷,柔情似水,瞻前顧後,3星座藕斷絲連,戀愛中難分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而獅子座的人在戀愛當中,也是這樣子的,通常情況下,尤其是對於自己喜歡的人,他們不能果斷瀟灑地放下,必須等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有可能磨淡,但是這仍然會在他們心中留下印記。10月中旬,優柔寡斷,柔情似水,瞻前顧後,獅子座藕斷絲連,戀愛中難分舍。
  • 吳怡霏似水柔情詮釋《秋鴻意》
    此曲吳怡霏一別於《巾幗願》中颯爽的巾幗英雄姿態,展示了一個婉轉的柔情女子形象。富有詩意的歌詞,「浮生驚若夢,身影翩若鴻,少年壯志玉冠白衣,乘風歸去兮載雲旗,春風十裡聽馬蹄急。花開朱顏瘦,遙望倚玉樓,閨中女兒別情無極,冷月無聲夜來風雨,誰人悲別離,空解秋蘭,素華意」,將一個女子的柔情、不願離別卻又無奈的情感表現地淋漓極致。
  • 「浪漫騎士」王小波——黃金時代的思想者
    他是王小波,一位特立獨行的思想者。他在1966年,因為政策而到雲南做知青,並且在此後的時間,做過老師和工人。在1978年,他參加高考,考取人民大學,後留學美國,成為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生。王小波在美國留學過來之後,在北京大學當一名教師,後又在人民大學當一名講師,最後他成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將他獨特的思考與寫作風格,更好的表現出來。
  • 李沁露背展現性感,身體與詩畫融為一體,完美詮釋出柔情似水!
    置身於自然山水之間,令人感受到中國女性與山水融為一體的時尚感,本次的寫真大片實在個性十足,縱情山水間柔情似水卻又帶有颯爽風格。用隨性的書法筆觸點綴貫穿整租大片,用古風元素作為點綴,李沁在黑白虛實之間展現剛柔並存的時尚美,凸顯東方韻味的性感與氣質,大膽嘗試不一樣的時尚感。
  • 金秋十月,桃花運不請自來,三星座柔情似水,喜獲真愛
    而且對於有些人來說,這也是他們收穫愛情的時刻,就比如這三個星座,10月下旬就能夠收穫良緣,因為桃花不請自來,對待愛人柔情似水的他們,能夠輕易俘獲對方的真心,從此兩人相伴一生。 雖然在有些人眼中金牛實在是太平凡了,但是對于欣賞他們的人來說,金牛身上也有很多閃光點。
  •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浮華裡克制,歲月裡銘記,心不亂,意不癲,一步一步的足跡是時光中最溫暖的記憶,這一份堅持,便是一種可圈可點的大智慧。來日方長,其實並不長,該拼搏就拼搏,該開心就開心,生命哪有時間留給悲傷啊!你該有的是非成敗,別人也曾有過,你該有的辛酸苦辣,誰也不會缺席。不管怎樣,我們總要演好人生這場大戲,直至生命落幕。
  •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徵夫孤影越時空,常嘯蒼際覓伊蹤,夢裡尋她千百度,鏡花水月幻如風,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秋風玉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互訴相思,柔情似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輕柔多姿的雲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心愛的人過美好的生活。
  • 心理學家:性別認同障礙就一定是同性戀嗎?也許跟你想的不一樣
    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有一個問題,同性戀究竟是不是心理疾病,這個問題因為更多的涉及到社會倫理曾經飽受爭議引發了劇烈的爭論。這也包括了雙性戀,跨性別群體,通過在二戰期間破譯了納粹德國軍事密碼的數學天才計算機科學奠基人之稱的圖靈,他的親身遭遇就可以知道當時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
  • 硬漢普京也有服軟的時候,有這樣兩個女兒,只能乖乖付出似水柔情
    不過深入了解普京家庭的網友會發現,其實普京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那是對於家庭的付出與熱愛。加上普京的顏值,他的女兒美翻了,皮膚白皙穿衣有品,是普京的驕傲。普京的兩個女兒都是與前妻柳德米拉所生,大家對柳德米拉也是十分熟悉的,空姐出生,年輕時身材和樣貌都是十分讓人羨慕,並最後是把普京給甩了的人。
  • 中年女人柔情似水,男人若是讀懂,就會煥發第二春!
    導讀:對於中年女人而言,很多人認為到了這個年齡已經是不惑之年,肯定是韶華已逝、青春不再,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判斷,女人到了中年是人生之書的內容最豐富、最精彩也是內涵最深的一章節。雖然青春已逝,但她們所擁有的是氣質和魅力的美,中年女人懂生活,會經營,更成熟,如果讀懂這些,中年女人完全可以擁有生命中的第二個春天,對於男人而言,你若是了解這些,也會收穫別樣精彩!
  •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為何秦觀的鵲橋仙會這麼美?
    於七夕這一天與她相會,我們的愛情在我看來遠遠比那些塵世間的長相廝守但是卻無法心意互通的夫妻要幸福得多了,我可以和我的織女一同傾訴這一年來對對方的思念,這種情誼柔情似水般蜜意深深,雖然短暫,但是這場相會依舊是如夢似幻的美好。雖然分別的時候我都不忍心看那離去的鵲橋路,可是那又怎樣呢,只要我們兩個人的情誼永不磨滅,我又何必貪戀這一時的美好,又何必貪心祈求朝朝暮暮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