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獅吼」一詞是怎麼來的?蘇軾用來形容這個女人

2021-01-09 劉小開說歷史

「河東獅吼」一詞是怎麼來的?蘇軾用來形容這個女人

大家一定都對一個詩人非常的熟悉,小學的時候或者初中高中的時候肯定都背誦過這個人寫的詩,沒錯,這個人正是宋朝的蘇軾,他這一生可是寫詩無數,很多經典現在還能夠被人們朗朗上口,不想今天的一些網絡上很火的詞語或者話,都是一些沒有營養的東西,紅火了幾年就不再被人們提及了,但是蘇軾的詩句呢,到今天還在被人們讚頌,被人們世世代代的傳頌,這樣的東西才稱得上是經典,一些蘇軾的詩句甚至被做成了成語來紀念他的詩句。

有一天蘇軾在被貶之後,成了一個小小的縣城的一個小小的管事的,但是蘇軾這麼好的才華在當時就是最好的名片,自然在哪裡都能夠交到不少好朋友,陳季常就是蘇軾的一個在蘇軾被貶的時候的一個好朋友,他們兩個人經常在一起把酒言歡,互相作詩來取樂,所以剛到小縣城的蘇軾就經常被陳季常邀請到他的家裡去做客,經常好酒好菜的招待蘇軾,而且會邀請一些年輕貌美的女子來給他們跳舞助興,這應該是在當時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男人之間把酒言歡就應該邀請舞女們來跳舞助興。

但是,陳季常的老婆可就不是那麼通情達理的人,所以一看到自己的丈夫喝酒的時候目不轉睛的看著臺上的舞女們跳舞,就會有一種羨慕嫉妒恨的心情,所以他也就不顧自己是個女人的形象,經常在自己的丈夫目不轉睛的看著那些舞女們在跳舞的時候,就會大聲的朝自己的丈夫陳季常怒吼,經常是嚇得舞女們趕緊逃跑,嚇得陳季常再也不敢直勾勾的看著年輕貌美的舞女們跳舞了,這不僅弄得陳季常自己很難堪,而且也是常常弄得在一起喝酒助興的大家們往往是不歡而散,都很尷尬。

為了緩解這種尷尬的氣氛,蘇軾就想出了一個好點子,他就寫了一首詩,名字就用自己的好朋友陳季常和自己的老婆的事情來命名,詩句中所表達的也當然是自己有一個好朋友陳季常經常被他的妻子一個叫做柳氏的女人大吼大叫的欺負,而且這個女人的嗓門不小,常常是一聲大吼下的大家都落荒而逃,所以蘇軾又戲劇性的給柳氏的這種大吼大叫的方法起了一個非常非常形象的名字,叫做河東獅吼。

其實蘇軾並不是第一個使用這個形容女人大吼大叫的詞語的人,李白是最先創作這個詞語的人,河東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有一個女兒,經常是大吼大叫,而且她大吼大叫的聲音像極了一隻正在發怒的母獅子在大吼大叫,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河東獅吼這個流傳千年的成語。

相關焦點

  • 蘇軾「解救」好友被趕,憤然寫下一首詩,裡面一詞現多形容兇老婆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文壇中,能夠在一堆文豪中脫穎而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蘇軾就是其中一位,要問這蘇軾的魅力到底有多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不僅僅是在現代,就算是在北宋時期,蘇軾也是全民偶像。雖說這位大文豪如此厲害,但卻因風流之事被女人趕出過家門,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蘇軾被友妻趕出門,憤然寫下此詩,火了一個成語,專門形容女人
    蘇軾被友妻趕出門,憤然寫下此詩,火了一個成語,專門形容女人 蘇軾作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是北宋時期文學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很多作品氣勢恢宏、豪放自如,但有這麼一首作品,卻令人啼笑皆非。
  • 蘇軾被友妻趕出門,憤然寫下一首詞,沒想到讓一成語流傳千年
    而這一幕正好讓蘇軾給看見了,認為大丈夫跪池是一種恥辱,就開始責備柳氏,並給陳季常出主意,讓他納妾來反擊柳氏。這下徹底把柳氏給惹惱了,柳氏一生氣,就將蘇軾給趕了出去,後來蘇軾越想越氣,便寫下了一首詞。讓人沒想到的是「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這句詩詞就火了,它和我們現在一個成語「河東獅吼」很像,其實我們現在十分常見的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句話演變過來的。龍丘居士是陳季常,河東獅子吼也就很明顯是指柳氏。
  • 蘇軾被友妻拿棍子趕走,氣憤不已寫下一首詞,讓這一成語流傳至今
    今天我們就來仔細聊一聊蘇軾的人生經歷,這位即便是一生都在被貶,但是一生都沒有喪失自己的一腔熱血的東坡居士是後世很多人的偶像,不說他在詩詞上的造詣,單單說他豁達的心胸就足夠讓我們欽佩。蘇軾一生仕途都不順,他的一生就好像是流浪的一生,即便是生活如此辛苦,蘇軾都沒有喪失過對生活的熱情,而且還練就了淡然的處世態度,豁達的心胸。
  • 蘇軾和好友飲酒至深夜,好友妻子一嗓門,形容女子的3字詞語誕生
    而「獅吼」,就是形容女人的,說這種女人撒潑或者潑辣。這三個字出自宋朝一個叫洪邁寫的《容齋三筆》中,根據此書的記載,河東獅吼出自蘇軾的詩《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這首詩中是這樣描述的:「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龍丘指一個人,此人叫陳季常,他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 蘇軾找友人喝酒被其妻趕出門,憤然寫下一詩,詩中一成語流傳至今
    陳季常的妻子不但沒有什麼文化,還十分蠻橫,她的思想跟古代傳統女人的思想大有不同,她不喜歡自己的丈夫出去喝酒。剛開始知道陳季常是跟大文豪蘇軾一起出去,還是比較放心的,但是時間一長,柳氏就發覺出來異樣了。「龍丘居士」是陳季常的號,「河東獅吼」形容的是陳季常的夫人柳氏十分兇悍蠻橫,陳季常每每聽到夫人如同獅子一樣的吼叫,就會嚇得連拐杖都丟掉。
  • 蘇軾:我不要面子嗎?憤然寫詩帶火一成語
    這些詩細細品味一下,就知道蘇軾這個人有多喜歡開玩笑了,這些詩看了之後總是會讓人臉紅。蘇軾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去了陳季常家裡,想知道這個柳氏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蘇軾先是說柳氏應該尊重丈夫,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是傳統,說著說著,蘇軾更加放肆了,竟然攛掇友人納妾!柳氏聽見這話後,火冒三丈,拿著棍子就把蘇軾趕出門了!
  • 蘇軾勸架被趕出家門,無奈地寫了一首詩,不料詩中一成語火了千年
    雖說這位大文豪如此厲害,但卻因風流之事被女人趕出過家門,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說是這蘇軾的上司有一兒子名叫陳季常,與蘇軾非常交好,然後會經常找蘇軾一起玩耍,不過這兩個大男人在一起能幹什麼?當然是風花雪月然後喝酒了。
  • 蘇軾寫首詞勸好友戒色,男人讀完會心一笑,女人讀完氣不打一處來
    蘇軾常常調侃身邊的和尚,比如佛印,然而都是玩笑罷了。作為知己的佛印要麼回懟,要麼一笑了之。不過有一次,蘇軾遇到一位一起習道的好友,居然寫了一首勸誡詞,還題刻在石柱上。我們已經無從查考這位道友做錯了什麼,但蘇軾的勸誡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字:戒色!這麼不給朋友面子,連人家如此私人的事也要管,當真是令人為蘇軾捏一把汗。
  • 蘇軾尋好友出去快活,被友妻大罵,氣憤寫下一詩,不料火了一成語
    曾經有人調侃說,蘇軾一生有三個愛好:詩詞,被貶,女人。關於詩詞和他的被貶之路咱們以後再說,今天我們先說一說他的風流。話說有一天,蘇軾帶著一個貌美如花的歌妓上街閒逛。走到一個摺扇攤前,蘇軾看上了一把摺扇,於是停下來詢問價錢。攤主一看貴客到來,也很是高興,但不知從何打招呼。
  • 蘇軾一首描寫女人的詞,流傳千年,男人讀了叫好,女人讀了卻大罵
    蘇軾是豪放詞派的風流人物,後世評價其詞風也逃不過「豪放」二字,宋人胡寅提出:「詞至東坡,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浩歌,超乎塵垢之外。」堪稱新釀舊壇之古酒,開一代浪漫之先河。相信沒有人會對這個論點提出異議,但倘若認為蘇軾筆下只有豪放,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 原來蘇軾貢獻了那麼多成語!
    蘇氏兄弟最嚮往風雨之夜,兩人對床共雨,傾心交談,後遂用對床夜雨等形容親友兄弟的及其歡樂之情,或指閒居。蘇軾在《送劉寺丞赴餘姚》一詩中寫道:「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於是就有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盤的考慮和謀劃。河東獅吼蘇軾有一位好友叫陳季常。元豐三年(1080年),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不期遇上陳季常,兩人系成為好友。
  • 蘇軾貢獻出這麼多成語,膜拜!
    令人噴飯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令人噴飯」很常見,卻少有人知其是成語,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語出自宋代蘇軾筆下。蘇軾《文與可畫禹簹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現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
  • 蘇軾灌醉朋友被友妻大罵!甩手寫一詩罵好友妻管嚴,卻成千古名篇
    "一樹梨花"代指滿頭白髮的張先,以"海棠"形容嬌豔的小妾,這其中的意思可就很有內涵了!回望元豐三年的那個冬天,或許我們恰好看到蘇東坡先生頂著揚揚的風雪離開汴京。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的蘇軾內心也許是滿是失落吧。
  • 蘇軾被朋友的妻子趕出家門,連忙寫首詩來調侃,因此誕生了個成語
    太宗皇帝一聽說這還了得,你只管把人領回去。接著他就給房夫人賜了一壺毒酒,命人傳話說要麼同意丈夫納妾,要麼把毒酒喝下去自盡吧。房夫人毫不猶豫,端起酒壺,一飲而盡。喝到嘴裡才發現這哪裡是毒酒,就是醋而已。來人回了話,太宗皇帝哈哈大笑,房夫人這樣堅定,看來這家務事管不了了,賜去的美女趕緊回來吧。「吃醋」一詞,便是由此而來。
  • 朋友夫妻不和,蘇軾隨口作了一首打油詩,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歷史釋疑 第66期/奉天玉)提起蘇軾蘇東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才華不容置疑,一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則表明了他的氣節。然而,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中,蘇軾都不是古板正經的正人君子形象——他經常揮毫潑墨,與家人鬥詩,與朋友相和,為偶像李白與人pk,等等。在這些軼事中,他曾洋洋得意,也曾吃過悶虧,這些故事大都能搏一笑。可是,估計他自己也不曾料到,有一次他隨口作的一首打油詩,不僅誕生了一個專門用來調侃甚至批判女性,並流傳至今的成語,還導致一個女子被嘲諷了千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 《河東獅吼》中的陳季常是否就是如此?
    柳氏是河東人,獅子是河東人的意思,後來,人們就用「河東獅吼」來形容妻子的兇猛。「屈池」是《獅吼記》的一個摺子,它是關於柳氏的故事。《河東獅吼》這個故事的最原始版本現在已經不能考證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關於這個故事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南宋文學家洪邁的著作。既是文學作品,其中一定有不少杜撰成分,有點兒像當今歷史的架空。
  • 蘇軾勸架被友妻趕出門,憤然寫詩調侃好友,不料讓一成語火了千年
    蘇軾的才華是我們眾所周知的,而蘇軾的詩詞作品至今仍舊在我們之間流傳,無論你走到哪裡,總是會聽到蘇軾的詩,就算你在大馬路上隨便拉個人來問,那麼這個人也一定能背出幾首蘇軾的詩。她選擇了通過「罰跪」的方式來懲罰陳季常,而陳季常自知犯錯,自然也不敢忤逆。而蘇軾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就來到陳季常家中,想要勸解一二,可蘇軾這個才子面對柳氏這樣彪悍的存在根本招架不住,簡直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出啊!
  • 原來蘇軾貢獻了那麼多成語,你都知道嗎?
    現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 北宋嘉祐六年,蘇軾赴任陝西路過澠池(今屬河南)。其弟蘇轍難遣手足之情,寫了首《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 蘇軾寫了《和子由澠池懷舊》詩,進行回贈。
  • 蘇軾找朋友喝酒,卻被友妻大罵,寫下一首詞,形成一成語流傳千年
    有一天,蘇軾找陳季常去喝酒遊春,但是卻遭到了陳季常妻子的懷疑,懷疑蘇軾領著自己的丈夫去風花雪月了,並且要求丈夫如果要出去的話就要發誓:「如果有妓,願意罰打。」但是這次卻跟蘇軾喝多了,還叫了歌姬來助興,美景佳人,陳季常更是玩得不亦樂乎,最後深更半夜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