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瓷器簡介與中山陶藝家歐遠朝作品展示作者:歐博宙

2020-12-16 歐博宙藝術推廣人

本文作者:歐博宙

三國兩晉時期(公元265-420年)一百多年,正處於漢末三國戰後恢復期,瓷業生產發展處於一個相對停頓的狀態。但因東南一帶瓷場相對較為穩定,一些瓷場仍在持續生產,也燒制出一些精彩的產品。釉面仍以青黃色或黑色為主。制瓷工匠們較為注意產品的外觀裝飾,運用了多種手段來美化其產品,有的器物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公元220年——589年的三百六十餘年,是三國東西晉南北朝時代。中國的北方和南方長期處於分裂和敵對局面,北方戰爭頻繁,社會秩序和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南方戰亂較少,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一定的發。北方廣大人民,手工業者,士族地主和商人大批南下,南方人口激增。人們開荒造田,圍湖修堤,建窯燒瓷,販賣經商,江南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出現了建康,京口,江陵,山陰,成都,番禺等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商業繁榮和重要城市的建設。為陶瓷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南方的制瓷業迅速發展起來。窯場呈現了遍地開花的局面,唐代有名的越窯,婺州窯,洪州窯,德清窯,南山窯都在這個時期的先後建立起來,進行大規模的生產並形成體系。

三國瓷器的藝術風格

浙江是中國瓷器的發祥地,東漢晚期已成功的燒制出青瓷和黑瓷。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陶瓷業迅速發展,分布於浙江全省的窯場分別屬于越窯體系,甌窯體系,婺州窯體系和德清窯體系。其中以越窯體系的窯場分布最廣,發展最快,質量最好,產品風格一致。陸龜蒙在《秘色越器》詩中讚美「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越窯青瓷自東漢創燒以來,經三國,兩晉,到南朝獲得了迅速發展,是當時中國瓷器生產的主要窯場,制瓷工藝比東漢晚期有了很大提高,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在成型工藝上,除圓器輪制技術有所提高以外,還採用了印,鏤,雕,拍,堆和模製等技術。因而能製成品種繁多,樣式新穎的穀倉,扁壺,方壺,餐具,茶具,酒具,燈具,文具等。瓷器製品逐漸取代了竹,木,漆,金屬製品。

三國西晉時,除了日常用品以外,還生產了大量適應喪葬習俗需要的冥器。如:豬圈,羊圈,雞籠,穀倉,礱,磨,米篩等。三國時期越窯瓷器由於胎土粉碎工具的改革進步,胎質堅硬而細膩呈淺灰色。少量窯尾位置燒成溫度不足的,胎質較松,呈淡黃色。三國時期越窯瓷器釉色以淡青色為主,胎釉結合牢固。紋飾仍然保留東漢晚期的許多特點,簡練古樸。常見的依然是水波紋,葉脈紋,弦紋和鋪首,三國晚期裝飾逐漸趨向繁複。例如在穀倉上堆塑人物,走獸,飛鳥,佛像等。

與東漢晚期相比,三國越窯瓷器的花色品種大為增多。越窯瓷器發展到西晉,與三國相比有了明顯的區別。胎骨比前代厚,胎色較深,呈深灰色。釉層厚而均勻,普遍呈青灰色。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茶具,酒具,餐具,文具等都有生產。殉葬的冥器品種也有增加。紋飾更加繁複,出現了聯珠紋,忍冬紋,飛禽走獸組成的紋飾。以及用龍虎等動物的頭部裝飾三足器,四足器的器足。胎質細密堅固,釉層光滑發亮具有便於洗滌,美觀實用的特點,自問世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但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只能滿足貴族士大夫的需要,尚不能成為一般平民的日常用品。一直到了東晉中期以後青瓷的產量大幅度的提高,造型趨向簡樸,紋飾減少。日用青瓷出現了大眾化和普及的趨勢。

南方的青瓷正在迅速普遍地發展,並在日常生活用品中普及。北方一帶卻兵連禍結,昔日繁榮的經濟卻遭到嚴重的破壞, 陶瓷業極端衰落。公元439年魏太武帝統一了北方,公元451年侵宋失敗,從此確立了南北分治的局面。由於暫時的穏定,南北方在人員,文化,藝術,工藝的交流成了可能。加上魏孝文帝實行漢化的政策。青瓷的製作工藝傳入北方是很自然的事情。北方的青瓷器有其青瓷的時代特點,也有北方的地方風格,一般都是胎土厚重,胎土較粗,掛釉多不到底,釉色青灰,製作粗糙。與同時期南方越窯瓷器相比,在工藝和造型裝飾上,存在著一種文化滯後現象。在地方風格方面北方青瓷具有渾厚耐用,質樸大方,實用性強的風格特點。

三國時期的鉛釉淘器

三國的鉛釉陶器,大都是製作粗糙的灰陶,質量差。器型受南方青瓷的影響,可見到類似南方青瓷的器型如:雙耳罐,四耳罐盤口壺等。鉛釉陶的生產很少,直至北魏建國,因宮殿,深宅大院建築的需要,出現了復興的新局面。這種低溫鉛釉陶在漢代的傳統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花色品種增加,釉色明亮,出現了黃地加綠彩,白地加綠彩,還有黃,褐,綠三彩並用。從漢代的單色釉邁向了多色釉,它孕育了「唐三彩」,標誌著北朝制陶藝術的新水平。三國,兩晉北方的陶塑技術水平不高。對比秦漢的陶塑,藝術上存在著嚴重的倒退。三國,兩晉的武士俑,形式大同小異,千篇一侓。這些武士俑大都是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人物俑缺乏寫實,身材比例失調,騎馬俑也缺乏寫實,人和馬的比例也失調。男侍俑和女侍俑呆態可掬,缺乏生氣,工藝粗糙,藝術品位較低。北朝早期的的陶塑,技藝未見長進,陶俑的形態依然古拙生硬,一直到了魏孝文帝以後,陶塑藝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並風行鉛釉俑。這時各類人物俑身材,動物型狀,勻稱自然,神情生動。雕塑技巧熟練,造型優美,真正代表了這一時期的水平。三國東西晉南北朝久經戰亂,朝代更迭頻繁。特別是北方長期兵連禍結,中國處於長期割據分裂之中。但是勤勞勇敢,聰明能幹的中國人民在艱難困苦中,繼承和發展了前代人的陶瓷製作工藝。承前啟後,為隋唐帝國輝煌的陶瓷業作了必不可少的準備。

中山陶藝家歐遠朝

歐遠朝

1959年年出生

中山陶藝家 收藏家

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廣東省收藏家協員會員 中山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其作品使中國書法與石灣陶藝結合,在深圳金鳳凰工藝品創新大賽獲得鳳凰獎 珠三角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工藝美術匠獎獲得銀獎 珠三角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工藝美術金匠獎評比獲得銀獎等等,作品受到粵港澳收藏家的追捧,接受過多次電視訪問

歐博宙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相關焦點

  • 石灣文革瓷與中山陶藝家歐遠朝作品簡介作者歐博宙
    (編輯:楊格)中山當代陶藝家歐遠朝歐遠朝1959年年出生 中山陶藝家 收藏家 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廣東省收藏家協員會員 中山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其作品使中國書法與石灣陶藝結合歐遠朝歐遠朝歐遠朝歐遠朝
  • 中山陶瓷收藏家歐遠朝先生
    《石灣窯的研究》作者紀文瑾寫到,明清代是石灣窯的鼎盛時期,特別是清初康熙朝以來,廣州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佛山則是繁華的商貿重鎮,重要的地理環境對石灣制陶業有很大的刺激和促進。歐遠朝1959年年出生 中山陶藝家 收藏家 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廣東省收藏家協員會員 中山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其作品使中國書法與石灣陶藝結合,在深圳金鳳凰工藝品創新大賽獲得鳳凰獎 珠三角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工藝美術匠獎獲得銀獎
  • [嘉慶款識 山西金銀瓷器修理擔挑] 簡介
    [山西蒙古貨郎擔挑] 簡介山西金銀瓷器修理擔挑,大清嘉慶安南款識,箱體長度36 寬28高36釐米,裝置通高82,約設計並製作於清代嘉慶朝的執政中期
  • 瓷器紋飾中的上品,明代瓷器上的龍紋作品!
    洪武一朝31年,與後世永樂間隔不遠,而洪武之龍與永宣之龍大相逕庭,尤其洪武龍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似刻意而為,僅靈光一現。凡文化現象必定有其原因,只是後人未必能夠充分解釋。洪武貓臉龍的文化緣由,顯然是一個動蕩變革時代的產物。歷史上在改朝換代初期,多有嘗試性的改革,需要傳達新政權的信息,貓臉龍是否在傳達某種信息也未可知。明朝瓷器上的龍紋最兇猛的就是緊隨其後的永宣兩朝。
  • 上歷博兩大瓷器展開幕 看東方瓷器如何滲透西方人的生活
    今天,《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和《玲瓏神致冰玉匠心——明清德化瓷器精品展》兩場瓷器展覽同時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揭幕,展覽展示中國景德鎮精品瓷、中國外銷瓷中的典型器、日本瓷以及德國梅森瓷器等共計75組、136件。
  • 將夜原著作者貓膩簡介 網絡著名作家貓膩的作品盤點
    將夜原著作者貓膩簡介 網絡著名作家貓膩的作品盤點時間:2018-11-22 17:13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將夜原著作者貓膩簡介 網絡著名作家貓膩的作品盤點 就在最近,有不少網友都在追《將夜》這部古裝玄幻劇,在最近這個時段,《將夜》這部網絡劇也成為了一匹黑馬,在國內收穫了極高的人氣
  • 清朝皇帝們的瓷器審美
    乾隆早期官窯瓷的燒造與雍正朝官窯的燒造水平幾乎不相上下,如果不施款,很難區分前後。 從品種看,除了琺瑯彩是官窯在宮廷加工燒制外,其佘品種也有仿製。當時有所謂的「官古瓷」和「假官古瓷」等品種,實即是民窯所燒的上等瓷器,這類作品不斷在當地燒制。 從整體看,他們的製作水平在官,民窯之間,是乾隆民窯的代表作品。
  • 民國瓷器之動物紋飾鑑定
    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首先是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藝人,他們多成名於1930年以前,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作品多為達官貴人所定購。如鄧碧珊所繪魚藻設色柔和,筆法工細人微,具有明顯的日本寫實畫風。又方雲峰的鹿、貓,工而不板,於傳統筆墨中加入西洋素描技法。再張志湯的馬,用筆工整,雖多仿郎世寧而別有新意。他們的作品,代表了民國時期瓷器動物裝飾的最高成就。
  • 中山靖王喜好酒色,劉備為何要自稱是他之後?‖楊森武
    曹操把他推薦給漢獻帝,獻帝聽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馬上查族譜,果真如此,按輩份稱其為皇叔——這等於在這張名片上又鍍了一層厚厚的金。因為是皇叔,劉備背叛曹操後,去荊州投靠劉表,「劉表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三國志》)劉表是東漢末年名士,任荊州牧,也是皇室宗親。得知劉備來投,為表示隆重和尊敬,出郊遠迎。你看這皇叔的魅力有多大!不光遠迎,還給他增加了兵馬和新野這塊根據地。
  • 三國名場面:劉備總稱是中山靖王之後,那麼神秘的中山靖王是誰?
    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一直都是很多讀者心目中最喜歡看的一本書,由於這部作品經常被搬到影視節目當中,因此相對於小說本身的內容,搬上螢屏的三國反而在生活當中的影響力更大一些,然而隨著電視劇的播放,三國的影響力擴大,以至於我們很多人認為小說裡的一些內容就是歷史當中真實存在的。
  • 光緒瓷器有沒有收藏價值
    隨著光緒一朝優秀品質的瓷器不斷被發現、收藏,以至於現在很多收藏愛好者對於光緒瓷器的優秀品質稱之為「迴光返照」,也從一個方面說明了光緒瓷器不缺優秀的作品。撇開為了作為貿易和社會大眾化需求的瓷器,從整個瓷器生產歷史來說,光緒一朝的生產技術和燒制水平確實也有可圈可點之處。為了出口貿易和迎合到時達官貴人的喜好,許多以前朝為樣式的高品質瓷器應運而生。
  • 明代隆慶瓷器了解與鑑識
    隆慶朝因為時間較短,所以傳世瓷器不多,胎質變化也不大。隆慶民間器多窯裂,胎質較差。隆慶御窯青花瓷器紋飾常見有祥雲、龍、鳳、蟠螭、蜂猴、松鹿、魚藻荷蓮、花鳥、攀枝娃娃等。      隆慶瓷器例選介紹:
  • 蓓蕾成長計劃獨一無二的展示(作品展示第三期:林子宸、劉若涵、王詩恩、王子恆、吳俁淏)
    蓓蕾計劃第三期,給孩子獨一無二的展示!作者簡介:林子宸11歲  泉州師院附屬小學  五年級個人感言:我喜歡畫畫,用五彩繽紛的畫筆勾勒七彩的世界,用畫筆描述夢幻般的童年。作者簡介:王詩恩6歲    泉州幼師附屬幼兒園個人感言:我愛畫畫
  • 短程防空飛彈朝亮相閱兵式,展示了令人吃驚的進步
    在本次深夜閱兵中,朝展示了相當數量的「重磅武器」,其中包括全新的600毫米大口徑重型火箭炮、多種洲際彈道飛彈、新式自行火炮等等。不過與這些光鮮的「大塊頭」相比,其短程防空飛彈的進步著實令人吃驚。 這款防空飛彈系統貌似俄羅斯的「道爾」,其實不然。原版「道爾」飛彈使用履帶式裝甲車作為底盤,將全部的雷達、火控和飛彈統統整合在一輛裝甲車上。
  • 陶藝家陳加峰陶博館開個展 用陶藝記錄臺東生活
    華夏經緯網1月6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陶藝家陳加峰3年前到臺東生活,從大自然汲取靈感創作,用陶藝記錄生活,運用豐富絢彩、純白色的作品呈現出不同的生活經歷,並在近期於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陳加峰創作個展」,展露出自己與大自然的交換日記,供觀眾聆聽大自然的呢喃,也聽聽內心的自己
  • 《三國機密》,這真的不算是一部好的三國作品
    之前偶然看到《三國機密》電視劇開播,其實心裡是不大想看的,因為看過很多三國作品,玩過很多三國遊戲之後,對三國類的作品已經有些厭倦了。我都要忍不住大聲疾呼「放過三國吧」了,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值得書寫拍攝的時代,為啥只薅三國時代的羊毛,都薅禿了,就不能看看春秋戰國時代嗎?這個鍋還得羅貫中來背!
  • 「壹法中山杯」 第十二屆中山動漫作品設計大賽徵稿
    今年,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繼續特約「壹法中山杯」第十二屆中山動漫作品設計大賽,以此動漫形式進行普法宣傳,弘揚法治文化,展示動漫愛好者的創作成果,豐富中山市民文化活動。十二、投稿方式:(一)動漫作品原稿、列印稿或者複印稿,請依照以下方式投稿現場提交:中山市石岐區逸仙湖公園內-中山漫畫館前臺作品背面寫上作品名稱、作者姓名、年齡、所在學校或單位、聯繫電話。
  • 百萬字以上已完結系統流小說合集之穿越到秦漢三國
    內容簡介: 一名精英特種兵,一個強悍的超級系統,一個雲集了比歷史上的三國更多人才的三國世界。【三國,一場盛宴,任何時候品皆有不同的感觸。初中看的是呂趙典關張,高中噁心的是偽君子劉備。現在回首,不禁苦笑,如今品的是三國那爾虞我詐,品的是那智多近妖的郭賈荀諸葛》書名: 兵甲三國作者: 湘南笑笑生類型: 秦漢三國字數: 207.69萬字狀態: 完本內容簡介: 我創造不了一個民族;給我一塊木頭,我能瞬間製造出一把連弩。
  • 《修道院:破碎瓷器》IGN僅4分:令人失望的續集作品
    《修道院:破碎瓷器》IGN僅4分:令人失望的續集作品
  • 如何看懂明代龍紋瓷器,這裡有狠招
    洪武釉裡紅龍紋雙環耳瓶明朝瓷器上的龍紋最兇猛的就是緊隨其後的永宣兩朝。洪武時期另有一類龍紋作品形象與之接近,從道理上講時間也應與之接近。這批洪武晚期的官窯瓷器,龍紋概念清晰,無論模印還是描繪,形象上與永宣紋樣相差無幾,例如故宮博物院藏青花雲龍盤,大英博物館藏外醬釉裡霽青印龍紋盤,這類瓷器以品質論為官窯無疑,龍紋形象與貓臉龍明顯有異,具備了中規中矩的龍之形象,從另一角度反襯了貓臉龍的詭異。隨後的永宣時期,龍紋作品大增,形象日趨完善。最為典型的是青花大器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