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圃景觀| 深耕臺灣38年、大陸18年,兩岸景觀業的專家

2021-01-16 雲山海一兩岸產業平臺

「兩岸一家親」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臺重要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習近平曾提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上圖是老圃景觀執行董事卞宗盛母親家族一張很珍貴的照片,已有近50年的歷史,照片中總共有53個人,30個大人,23個小孩,重點是這53人的照片中只有卞總的父親是當時臺灣人所稱的外省人,他父親是1949年從揚州經過上海到臺灣的,卞總說他常常在想,當時父親與大家語言不通(家族都說閩南話),他自不自在?後來通過卞總小時候的經歷,感覺他父親適應的蠻不錯的,因為家族中的親人們總是說他母親嫁的最好,過的最幸福,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他母親對這個來自海峽對岸的丈夫和共組的家庭,還是非常感恩上天福佑的。卞總說這應該可以算是兩岸一家親最早期的一個見證吧


老圃景觀董事長蔡秀瓊先生於1980年創立了該公司,從在臺灣經營了38年,到耕耘大陸市場18年,老圃一直致力於環境規劃、景觀設計、施工服務到資材運營的完整體系,以提供精湛專業技術服務為核心,持之以恆,銳意進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創新性,力求為客戶提供專業、全面的服務。


老圃景觀執行董事卞宗盛

現如今老圃已經成立了六個各有不同側重的景觀專業公司,為這個時代帶來了一份份優秀的作品,卞總分為四個板塊與大家分享老圃景觀38年來深耕兩岸景觀業的經驗與心得



老圃在整體規劃中從臺灣到國內,做過很多精彩項目,如:臺北大湖公園、黑龍江樂安新區、山東微山縣湖濱新城、江蘇張家港沙洲湖等等。都是老圃景觀業發展的見證。


臺北大湖公園


張家港沙洲湖


卞總特別指出,前些年由老圃整體規劃設計的遵義公園項目中,遵義市政府為慶祝「遵義會議八十周年」這一特殊的紀念日將老的公園做大幅改造更新。委託我們臺灣公司來做,從中可看出現在大陸地方領導一種很強的自信心,也是市政府對我們的肯定,表現出兩岸交流的一種很好的氛圍。



老圃在產業園區、辦公、高科技廠辦這些項目當中也有很多的經驗,從臺灣臺北101到臺灣新竹、臺中、臺南、嘉義四個高鐵車站,到全世界晶圓龍頭臺積電的數個廠辦園區。


臺北101


高鐵嘉義車站


高鐵臺南車站


高鐵臺中車站




老圃做過非常多的社區住宅項目,近二十年房地產的發展也帶動了景觀行業,臺北最重要的幾個住宅大樓項目,如:寶徠、富邦等等。國內項目中的萬科、綠地等等。


臺北寶徠花園廣場


臺北富邦大衛營住宅項目


上海奉賢綠地集團南橋新苑集合住宅一期


瀋陽萬科集團金色家園集合住宅


卞總表示,在住宅型項目規劃中,老圃景觀非常注重當地傳統文化的注入。如:在上海的居民房規劃中,會融入上海的海派文化、上海的裡弄文化等等卞總指出作為一個設計企業要時刻關注身邊這些文化元素。如果你努力做出有溫度的設計,你的空間就能夠感動人。



老圃也專注休閒娛樂板塊,在臺灣有臺北W酒店、東方文華酒店、嘉義蘭潭高爾夫球場,月眉育樂世界及馬拉灣水上樂園等等,國內的張家港沙洲湖公園、上海徐家匯衡山坊商業街區等等。老圃集團的工程公司還承攬了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綠牆和立體垂直綠化項目,以及蘇州誠品書店工程服務項目。


臺北W酒店


臺中馬拉灣水上樂園


上海徐家匯衡山坊商業街區


上海迪士尼樂園:光明生態園


從以上精彩案例中可看出,老圃企業在兩岸景觀設計中展現出的宏觀綜合把控能力、創新能力和細節設計能力獨樹一幟,在整體規劃、廠辦園區、社區住宅、休閒娛樂版塊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演講結尾卞總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的結果造成了城市鄉村發展跟環境的不平衡問題,所以這幾年,中央開始出臺推動農村鄉村發展的政策,我們面臨到許多這類的任務,越發覺得單憑環境規劃設計的專業,還不足以應對當下的挑戰,在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國家現代農業莊園等等議題上面,需要和策劃、運營、行銷、美學等更多的專業合作,一起面對新的課題。



老圃景觀參與「雲山海+」這樣一個平臺,把大家共同匯聚起來,把所有我們可以用上的資源,做一個很好的整合,共同面對這個時代一些新的問題,這也正是我們結盟的初心。創新價值,合作共贏。希望這個初心,我們始終牢記,不要辜負這個時代!



臺灣軟實力智庫,兩岸產業經濟發展的共享共榮平臺。致力將臺灣產業軟實力智慧整合、創新輸出、創造價值,為客戶提供集諮詢策劃、規劃設計、招商運營為一體的專業化全程解決方案及實施。




相關焦點

  • 大陸人臺灣買房看這裡,坐擁景觀學區雙優勢
    中和左岸重劃區作為當地幾乎由單一建商整合的重劃區,街廓規劃整齊,周遭公園綠地與河岸景觀環繞,同時還兼具學區優勢,引得不少人心動前往,大陸人臺灣買房也可考慮這裡。 當地是少見幾乎由單一建商整合的重劃區,除了少數4、5個建案由其他建商推出,其他皆為遠雄建案,因此在街廓整體規劃上更加整齊,在公園綠地與河岸景觀的環繞中,營造悠閒、樂活的新中和生活步調。 位在中原街上的「遠雄左岸玫瑰園」是該區域首批完工的指標性建案,屋齡約6年,基地7590平方米,規劃成24層,共124戶。距離光復國中小步行約13-15分鐘,同時兼具學區優勢。
  • 珠江兩岸景觀照明將再度提升 打造靚麗珠江夜遊景觀廊道_金羊網新聞
    今天,《珠江兩岸重點地區城市景觀照明設置規劃
  • 珠江兩岸景觀照明項目招標
    南都訊 記者李文 廣州擬提升珠江前航道兩岸景觀照明設置。昨日,廣州市照明建設管理中心對「珠江兩岸重點地區城市景觀照明設置規劃」進行公開招標採購。    該採購項目的預算是252萬元。這個景觀照明規劃的目標是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提升城市照明設計、建設管理工作水平,保證珠江兩岸重點地區夜間景觀和諧、有序、健康的發展。
  • 珠江兩岸住宅樓景觀照明電量100%補貼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玉琴) 近日,市住建委印發《廣州市重點地區業主自有產權的城市景觀照明設施電費補貼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珠江前航道兩岸、新城市中軸線兩側一線地塊等城市景觀照明設施的電費補貼辦法。《辦法》將於下月1日起執行。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臺灣中時新聞網今天發表作者為胡勇的署名文章,摘編如下: 在兩岸對抗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任何風吹草動似乎都能激起唇槍舌劍。前不久一組兩岸最新貿易資料的公布就引發針鋒相對的解讀。一方大談臺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度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則聲稱大陸十分依賴臺灣。
  • 大陸距臺灣最近的地方!兩岸間超美「打卡」地
    改造後的68小鎮引來眾多遊客前來遊玩 猴研島景區得以快速「突圍」,關鍵在於實驗區以澳前特色漁港、漁村風貌為基礎,深耕「682018年起,實驗區瞄準景區設施硬體短板,啟動猴研島及周邊地區概念規劃項目,率先提出猴研島臨時旅遊配套應急工程,通過新建景區道路、旅遊配套設施項目,使交通條件得到很大改善,為猴研島旅遊插上了快速發展的翅膀。
  • 臺灣也有清華大學 盤點兩岸那些同名的高校
    2016年10月18日 13:59 來源:新華網 據臺媒報導,臺灣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的合併案獲臺當局有關部門審核同意,兩校將於2016年11月1日正式合併為「清華大學」,並於2017學年起合併招生。  高校合併之事,不論在大陸還是臺灣都不算新鮮事。不過,這則新聞卻引起很多大陸人的興趣,大家驚訝原來臺灣也有「清華大學」。
  • 景觀免疫力_2020年景觀免疫力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冬去春來,車水馬龍的街道一如往常 過去兩個月的封閉隔離 也許會成為刻骨銘心的記憶 也許會隨著時間淡化印記 潮水退去, 我們的生活與思考已經在潛移默化地發生改變  世界歷史上每一次大規模的瘟疫流行都會對人類文明本身產生深遠的影響,18世紀初蔓延於歐洲大陸的霍亂直接催生了現代城市公園的產生,從世界上第一個城市公園——英國伯肯海德公園,到改寫城市發展史的美國紐約中央公園,大
  • 臺灣珊瑚博物館 兩岸業者首度合作推廣珊瑚形象
    臺灣珊瑚博物館 兩岸業者首度合作推廣珊瑚形象 2010-11-16 09:14     來源:中國網     編輯:張蕾  每年11月於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珠寶展,可說是兩岸三地珠寶圈年底的重頭戲, 臺灣今年參展攤位較去年成長50%,臺灣館的展品最精採,多年來已成為此項展會的亮點。
  • 民調:66%臺灣民眾認為未來10年兩岸不會統一,贊成統一者微幅上升
    《遠見》2021臺灣民心動向大調查今天出爐,結果顯示,民眾對於2021年島內整體經濟略悲觀,近四成民眾認為會變差,高於看好的比率;其中20~29歲族群最看好,近四成七認為會變好,但樂觀指數隨年齡升高而遞減。
  • 2020年臺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若把資訊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這兩類排除重估,今年前10個月臺灣出口年增率會跌到負10.1%,說明大多數行業出口面臨衰退。換言之,傳統產業仍在景氣嚴冬。「疫情下『宅經濟』逆勢成長,資訊電子業一枝獨秀。」唐永紅指出,失衡的產業結構導致經濟成果分配嚴重不均。資訊電子業賺得「盆滿缽滿」,而觀光業備受打擊,傳統製造業產值降低。大多數行業員工感受不到經濟增長好處,缺乏獲得感,痛感強烈。
  • 臺灣如何避免2035年「被統一」?臺媒:回到「兩岸一家親」
    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大陸提出將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讓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要顯著擴大。若「中等發達」設定為人均GDP在1.5到2萬美元間,而去年大陸人均GDP為10262美元,意味著未來15年大陸人均GDP成長鬚維持在4%~5%之間。
  • 臺灣專家:大陸赴臺遊政策應會解禁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臺灣2020年選舉雖然已經結束,但是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卻更多。蔡英文順利連任之後將會採取怎樣的兩岸政策,這想必是臺灣民眾最關心的事情了。畢竟兩岸問題一直牽動著兩岸同胞的心,此前蔡英文為了騙取選票,故意製造兩岸緊張對立,呼籲民眾「抵中,抗中」,導致大陸赴臺遊的旅客人數驟減。在2019年11月更是創下了僅9.6萬旅客的歷史新低。那麼在選舉過後,蔡英文順利連任是否會加劇這種現象呢?但部分學者則表示最黑暗的時間已經過去,以後並不會更慘了,更有臺灣專家猜測,選舉結束後,大陸赴臺遊政策應會解禁。
  • 臺灣專家:大陸飛機每天飛 代表兩岸處於內戰狀態
    美國大選倒數計時,外界譽為這是1996年以來臺海局勢最險峻的時刻。卻也是「斷交」後41年來,臺美關係最緊密的時刻。 臺軍方指出,今年初到10月7日止,解放軍共計1710架次軍機、1029艘次軍艦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
  • 國臺辦發言人介紹2021年臺灣青年在大陸發展機遇!
    朱鳳蓮:近年來,我們陸續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等系列政策舉措,設立75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推出76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推動363所高等院校面向臺灣學生招生,為臺灣青年來大陸交流、學習、實習、就業、創業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 臺閩南語歌手深耕大陸 擬借海西風「紅」回臺灣
    臺閩南語歌手深耕大陸 擬借海西風「紅」回臺灣 2010年08月31日 12:4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赴臺遊客大幅縮減 臺灣臺中機場10條兩岸航線停飛
    520民進黨政府上臺之後,兩岸交流停滯,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全面縮減。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7日報導,來臺觀光陸客籤證資料顯示,大陸赴臺團客減幅超過35%,自由行減幅更達65%,遠超過臺灣官方及業者原先預估的30%,影響所及,起降臺中航空站的立榮航空、華信航空等10條兩岸航線早已停飛,避免營運空轉。
  • 臺農技專家紮根大陸育苗:把臺灣的穗嫁接在大陸的根上
    中新網廈門8月18日電 題:臺灣農技專家紮根大陸育苗:把臺灣的穗嫁接在大陸的根上  作者 閆旭  在廈門百利種苗有限公司的嫁接癒合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熟練地進行茄子嫁接育苗。上面的接穗是來自臺灣的茄子品種,與來自大陸的茄子品種的根部嫁接在一起,便培育出一株株新的茄子苗。
  • 那些年大陸收復臺灣的坎坷歷程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那些年大陸收復臺灣的幾次坎坷歷程:第一次 荷蘭人侵佔臺灣38年 臺灣重新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統一管轄之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與大陸的聯繫更加密切,成為國家統一整體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第三次 《馬關條約》日本殖民臺灣50年
  • 臺灣有個致力於兩岸統一的黨派,2018年「破殼而出」,一下子有18人...
    33歲前往大陸打拼事業,直到54歲,陳柏光才回到臺灣這塊他出生的土地。因緣際會下,他接任臺灣地區中華民族致公黨主席,完成了從臺商到黨主席的人生大轉彎。島內政局跌宕起伏的2018年,對臺灣中華民族致公黨而言則是「破殼而出」的一年,第一次投入臺灣地方選舉,就在縣議員、鄉鎮民代、村裡長席次中大有斬獲,18人當選公職,其中包括1名縣議員,因而逐漸為民眾所認識。「我們的宗旨是『致力於兩岸和平統一,公為天下世界大同』,目標是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陳柏光表示,這是他想清晰表達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