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保存最完整古代衙署 藏70多件稀世珍寶 門前對聯至今無人會念

2020-12-16 亂碼的旅行故事

河南葉縣,是世界2300萬葉氏後裔的祖地,春秋時期還曾做過許國的國都,境內不僅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更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來到葉縣,最值得一看的景點,莫過於坐落在東大街上的葉縣縣衙,它也是目前中國現存的古代衙署中唯一的明代縣衙建築。

葉縣縣衙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6848平方米,不但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還是國內罕見的正五品縣衙。按照歷史常識,古代縣令一般都是「七品芝麻官」,而葉縣縣衙的品級卻為「五品」,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為其地處南北交通要道,經濟地位十分重要。

明朝時期全國共有1171個縣,絕大多數年納糧六萬石以下,其中納糧六萬石以上的屬於上縣,知縣為從六品。而葉縣由於地域寬廣,展布面積400平方公裡,境內巖鹽儲量高達3300億噸,品位居全國井礦鹽之首,每年所上繳的稅賦達10萬石以上,因此縣令多由五品官擔任。

據《河南通志》記載,葉縣縣衙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整座建築群由41個單元、153間房屋組成。主體建築有大堂、二堂、三堂、獄房、廚院、知縣宅、大仙祠、虛受堂、思補齋等,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衙署。2006年,葉縣縣衙作為明至清時期的古建築,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在我國古代官署衙門中,大堂是縣衙審理案件的主要場所。值得一提的是,葉縣縣衙擁有我國現存縣衙中唯一的卷棚建築,它與大堂前簷連接處以「天溝羅鍋椽勾連」法搭接而成,在我國古代建築中極為罕見。據考證,卷棚源於宮殿、廟宇中拜殿的建築形式,官員級別不夠是不能建的,它也體現了葉縣縣衙的政治地位。

葉縣縣衙的楹聯也堪稱一絕,其精練的語言,豐富的內涵,涵蓋了封建社會地方官員的處事法則,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三堂兩側廊柱上的楹聯:「今古今古今今古,古今古今古古今」,通聯僅「古今」兩字,讀起來卻有著很強的節奏感,開啟了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1997年,文物部門對葉縣縣衙進行整體修復時挖掘出大量文物古蹟。為提高縣衙的文化內涵,當地文物部門將文物庫房搬遷至縣衙新落成的文物展廳,如今在縣衙內展出的300多件文物中,有70多件為全國僅存的稀世珍寶,成為葉縣縣衙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

其中一套2002年在葉縣出土的編鐘,鑄造於春秋中期,距今已有2600年的歷史。它由8枚縛鍾、9枚鈕鍾和20枚甬鍾組成,是中國首次發現的春秋時期組合式編鐘,這套編鐘可以演奏世界上的任何樂曲,代表了春秋時期的音樂最高成就,現已成為縣衙的「鎮衙之寶」。

此外,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的《幽蘭賦》碑刻全碑十二通也格外引人注目。據記載,「幽蘭賦」的原文系唐人韓伯庸的應舉之作。黃庭堅在公元1067年進士及第後,來到葉縣擔任縣尉,這12通「幽蘭賦碑」,系其任職期間的「摩崖題字」,1963年,此套碑被公布為河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臺灣最大博物館,內藏文物近70萬件,人稱「臺北故宮」
    但故宮不止一座,在我國臺北,也有一座可與北京故宮相媲美的皇家建築群,其珍藏的文物比故宮都多,這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位於臺北士林區,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研究重鎮。
  • 湖北省博物館有四件鎮館之寶,你知道是哪四件嗎?件件稀世珍寶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徵集與收藏、陳列展覽與宣傳教育機構,考古勘探、發掘和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八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國家文物局掛牌的飽水漆木器保護基地,中國博物館協會樂器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也是國家旅遊局命名的「AAAAA」級旅遊景區。
  • 稀世珍寶:萬曆皇帝的七頂皇冠
    那一次考古行動有許多的遺憾,但也出土了許多舉世罕見的稀有珍寶,其中,七頂萬曆皇帝的冠冕,個個稱得上是稀世珍寶。一:金絲翼善冠(一頂)這頂金冠可以說是中華第一冠了。他出土時放置在萬曆帝棺內頭部北側,裝在一個圓形木盒內,考古專家打開它時無不是驚愕不已。
  • 徽宗真跡等珍寶提前撤展?開封市博物館回應:古代書畫有保存特殊性
    記者查閱開封市博物館官網相關信息發現,《風·雅宋——宋代文物展》於2020年10月17日開幕,總計展出來自河南、陝西、浙江、江西、遼寧、天津6省市13家博物館、考古院的精美宋代文物300餘件。在展覽時長介紹中,明確註明展期為3個月。此外,開封市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也在10月發布的多篇信息中提到展期為3個月。
  • 1000多件金銀珠寶價值上百億無人認領,主人跑路了?
    保存完好的兩甕一罐被送至文保部門,共清理出了各類器物一千多件。其中,被認定為「國寶級文物」的有3件,「國家一級文物」數10件,這就是,著名的「何家村窖藏」。所以,藏寶人必然是家世顯赫,深受皇恩,不然怎麼可能拿到這麼多賞賜的貢品。
  • 西北珍寶敦煌遺書,被法國人帶走6000多件,如今藏在這些地方
    位於河西走廊西側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聖地,其中藏有大量的壁畫與塑像,對研究古代建築與藝術,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歷年來也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前去參觀;然而今天的莫高窟藝術聖地,卻有著一段令人悲痛的歷史,其中珍藏的6000多本寶貴的敦煌遺書,被法國人全部帶走,如今國人要想看到
  • 南陽300年歷史的「藏經閣」風雨飄搖,所藏《道藏》堪稱稀世珍寶
    01藏經閣的由來南陽人知道藏經閣,怕是一定源於那部皇家御賜的稀世珍寶——明正統《道藏》而知的!這部稀世的珍寶,雖幾經輾轉,在抗戰的厄運中幾經磨難,終因其傲視的珍奇被發現,終成就了南陽圖書館引以為傲的「鎮館之寶」!從這看來,南陽人對書還是敏感的!1971年,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時發現:大量的古版經書上印有「明正統」的字樣,謹慎的工作人員不解;便拿兩本起始的古蹟去北京辨認,這一去,讓古蹟立刻成為了稀罕物!
  • 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
    原標題: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這件文物能夠倖存下來,是因為盜墓賊無意中將其遺失在古墓之中。  1、明代珍寶青玉雙螭耳杯  蘭州博物館館藏的這件青玉雙螭耳杯出土於蘭州市七裡河區晏家坪。  青玉雙螭耳杯高5.2釐米,口徑7.7釐米,底徑3.2釐米。玉料呈青色,青色中微有褐斑。玉質瑩潤,杯體光素,兩側各雕一螭,螭目呈三角形、獨角彎垂於腦後。
  • 出土的稀世珍寶,足夠買下幾個國家!
    法門寺距西安120公裡,相傳建於漢代的桓帝和靈帝之間,最興盛的時候是唐朝,六七次起迎佛祖舍利的故事都發生在法門寺。從中國的北魏開始我們就知道有佛的舍利和舍利子,最開始都是在地面的廟宇和宮廷裡供奉,但是唐代時人們開始知道在地面供奉對於舍利子的保存效果不太好,所以慢慢地建立了地宮。
  • 堪稱稀世珍寶的田黃石
    田黃凍是田石中的極品,堪稱稀世珍寶。陳石《壽山石圖鑑》說:「田黃凍,主要產於壽山溪之中坂,質溫潤純淨,通體一色,半透明,肌理含蘿蔔紋綿密而清晰。田黃稱為『石中之王』,田黃凍則堪稱『王中之王』,極為罕見。」方宗珪《壽山石鑑賞》也稱:「凡是田黃石中透明度很強的,都可以稱為『田黃凍』,不但難以尋覓,而且塊度多數不大。質地通靈的田黃石,蘿蔔紋都比較清晰。肌理所含的裂痕、雜質也容易暴露。
  • 稀世珍寶《女史箴圖》,100多年前被掠走,今成英國「鎮館之寶」
    坐落在英國倫敦市區的大英博物館是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這裡匯集了世界文明古國的文物寶庫,其中不少是僅存的珍本。館內收藏著中國珍貴文物有兩萬餘件,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1924年雷峰塔倒塌,2001年重建,一件稀世珍寶在廢墟中度過77年
    而在此之後,夕照山上只剩下了一片廢墟,直到2001年雷峰塔才得以被重建,而這次重建卻有了重大發現,因為在此之前誰也不會想到一件稀世珍寶在雷峰塔的廢墟中已經度過了77年的漫長歲月。
  • 我國一縣衙,三堂對聯引人深思,還有春秋時期編鐘,就在河南
    縣衙的出現充分反映了我國古建築規制的特點,其中很多建築都反映出了我國古代社會階級的思想——中庸之道,是我國古建築藝術中的一個精華所在,這些年來,國內經常以「讓歷史活過來」的理念,充分開展各種活動,讓人們了解官德文化,在我國河南省平頂山市的葉縣有一個縣衙,是明代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唯一縣衙建築
  • 這3個世界珍寶,在人類世界突然消失,成為未知的秘密!
    3個在人類世界突然消失的珍寶,目前下落不明,你知道哪一個呢?自從人類文明出現之後,親手打造出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繁華世界,自古以來也有很多的奇珍異寶出現,正是由於它們的出現,在世界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為了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這些人無所不用其極,因此這些值錢的稀世珍寶,被保存下來的數量更是寥寥無幾,甚至還有一些直接在人類的世界當中消失了。
  • 「風物誌」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
    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蘭州博物館館藏文物明青玉雙螭耳杯「大明延長王長子夫人何氏」墓誌晏家坪出土的明墨線人物黃河石在蘭州市博物館,珍藏著一件明代青玉雙螭耳杯,這件文物品位極高這件文物能夠倖存下來,是因為盜墓賊無意中將其遺失在古墓之中。明代珍寶青玉雙螭耳杯蘭州博物館館藏的這件青玉雙螭耳杯出土於蘭州市七裡河區晏家坪。青玉雙螭耳杯高5.2釐米,口徑7.7釐米,底徑3.2釐米。玉料呈青色,青色中微有褐斑。
  •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差一點就要被拆除,如今年入150億
    眾所周知,我國的歷史非常悠久,在這條悠久歷史的長河中,也留下了像古代城市文化一樣非常多燦爛的文化,特別是對現代人來說,很多人住在高樓裡,但現在再次見到古城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近年來,古代城市的數量減少了,很多人感到遺憾,今天的小編將介紹我國「最完整」的古代城市, 為了今年達到150
  • 中國有名五大名勝古蹟,其一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長江三峽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中國40大旅遊景點之一,三峽橫跨兩個省,兩岸山勢險峻,絕壁絕壁,景色奇佳,兩岸山峰險峻連續,一般比江邊高700-800米左右,長江最窄的一段約為100米,隨著三峽工程的建設,它已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熱線.
  • 世界上收藏的中國文物: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中國珍寶!
    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讓你在同一天裡看到一座埃及陵墓,一套完整的日本盔甲,以及擺滿整個展廳的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大都會博物館主體為哥德式建築,全館分佔3層樓,設234間陳列室,收藏近5000多年來人類文化文明的各種文物。大都會博物館所收藏的中國歷代瓷器陳列在二樓亞洲館大廳四周。
  • 波蘭發現二戰沉船,滿載稀世珍寶,「世界第八大奇蹟」或重見天日
    從1945年1月23日開始持續到戰爭結束,德國海軍動用了超過1000艘各種艦船,在三個多月時間裡從庫爾蘭和東普魯士撤出了90萬平民和35萬部隊,將他們運至德國本土和處在德國佔領下的丹麥。儘管德國海軍傾盡全力護航,但是在蘇軍艦艇和飛機的打擊下超過160艘艦船沉沒,並釀成了數起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海難事件,其中最駭人聽聞的是"威廉·古斯特洛夫"號,它在1945年1月30日被蘇軍潛艇擊沉時有超過9400人遇難。
  • 我國唯一保存完整的縣衙,號稱「天下第一衙」,以故宮為藍本建造
    我國一直堅持依法治國,各種法律條文也在不斷的完善健全,前兩年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讓百姓和政府都意識到為官清廉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我國的歷史悠久,在各朝各代都出現過很多兩袖清風的清廉官員,像是大家熟悉的包拯,現在我國有很多古城還保存有古代的縣衙,還可以看到古代官員提審犯人時候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