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唯一保存完整的縣衙,號稱「天下第一衙」,以故宮為藍本建造

2020-12-27 小妃說旅遊

我國一直堅持依法治國,各種法律條文也在不斷的完善健全,前兩年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讓百姓和政府都意識到為官清廉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我國的歷史悠久,在各朝各代都出現過很多兩袖清風的清廉官員,像是大家熟悉的包拯,現在我國有很多古城還保存有古代的縣衙,還可以看到古代官員提審犯人時候的場景,在河南省就有一個號稱「天下第一衙」的衙門,它也是我國第一座衙門博物館。

河南省歷史名城,作為「天子腳下」的城市,這裡的法治建設也很自然,漢南省南陽市下轄縣的內鄉是比較重視的縣城,不僅人傑地靈,即使培養了楊處優秀的文人學者,也有法制嚴格的縣城,內鄉縣政府是中國古代四大官衙之一,是我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政府,內向的政府機關地位極高,也有學者認為這是「神州大地上獨一無二的歷史標本」。

內鄉縣政府的建設非常宏偉,最初是在元朝時期,在這裡開始建設縣政府,此後,明清時代,內鄉地位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內鄉縣政府是以故宮為範本,吸收南方建築樣式建成的規模宏大、莊嚴的縣廳,也許是因為內鄉縣廳的雄偉,得到了很多稱讚,「北有故宮,南有縣政府」,「龍的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充分了解縣內的歷史和價值。

內鄉縣政府的佔地面積47000平方米以上,裡面大小分堂齊全,嚴格按照《明史》、《清會典》中記載的政府機關的建築構造建造,三堂的大家可能知道,六間是官吏、門、禮、兵、刑、工六間房,古代的縣政府是一個集、公安、民政為一體的百姓事務所,內向的政府機關不僅部門齊全,而且製作得很漂亮。

然而內向衙門最出名的不是建築,而是廳堂門柱上的九幅楹聯,這九副對聯遣詞造句都很直白,例如三堂前面的對聯:得一官不榮,失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相關焦點

  • 河南內鄉縣衙,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縣衙,被譽「天下第一衙」!
    而河南內鄉縣衙,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縣衙,被譽「天下第一衙」!,也是一座百年老縣衙,國內僅存縣衙4座之一。內鄉縣衙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的內鄉縣城中,縣衙始建於元朝,如今現存的建築群為清朝建築。整個內鄉縣衙的建築格局與故宮有異曲同工之妙,中軸線貫穿了縣衙的主要建築,從照壁到後花園全部都位於中軸線上。
  • 河南內鄉,有一座我國保存最完整的700年縣衙,規模布局堪比故宮
    北有故宮,南有縣衙。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故宮當然說的是北京故宮,縣衙是哪裡的可能很多朋友就不知道了。縣衙,就是古代縣城的政府機構,人們常說的衙門,在影視劇中經常見到。那麼,為什麼會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的說法呢?
  • 河南一衙門被「4A」砸中,被稱「天下第一衙」,已有700年歷史
    河南也算是一處歷史悠久的省份了,佔據有我國的中部地帶,成為南北交通樞紐的重要地區,作為我國四大古都的洛陽也是駐紮在這裡。在這座歷史悠久的省份之中有一處全國著名的衙門,已經有著700餘年的歷史,被稱作是「天下第一衙」,展現出了歷史上「父母官」平時辦公的場所。具有非常高的價值,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內鄉縣衙:一座古縣衙,半部官文化 | 謝華永
    內鄉縣衙:一座古縣衙,半部官文化文/謝華永  2020年8月13日,由襄陽自駕回洛陽,途經南陽境內,南陽內鄉縣保留有全國最完整的舊時縣衙,因此決定繞道內鄉,去看一看戲劇中的縣衙真貌。內鄉縣衙與北京故宮、河北省保定直隸總督署、山西省霍州署等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國際旅遊專線,享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一座古縣衙,半部官文化」的美稱。  現存的內鄉縣衙始建於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後經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今天的規模,現有建築為光緒二十年所建。  縣衙正門前有一上書「菊潭古治」的精美牌坊,古時內鄉稱菊潭縣。
  • 江西這座縣衙 347任縣官無一人貪腐 欽賜五品被譽「江南第一衙」
    坐落在現浮梁舊城的浮梁古縣衙,始建於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是江南唯一保存較完整的清代縣衙,素有「江南第一衙」之稱。按照歷史常識,古代縣令一般都是「七品芝麻官」,而浮梁古縣衙的品級卻為「五品」。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為其重要的經濟地位,據資料記載,古時浮梁縣茶葉的稅收,最高時曾佔全國的八分之三,相當於同時期福建、雲南兩省的總和,堪稱名副其實的「納稅大戶」。
  • 我國規模很大的縣衙,門前「寫錯」兩個字,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建於西周宣王時代(公元前827年)的山西平遙古城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 古城自明洪武三年( 1370年)重建以來,不僅保存了明清時代的古城牆、街道及古民居,還保存了全國現存的最完整的古縣衙。平遙縣衙建於北魏時代,根據《平遙縣誌》記載「原大德7年( 1303年) 8月6日晚,縣境發生大地震,古城建築物倒塌」, 唯一二堂院內的漢代刺槐依然聳立著,明萬曆四十七年( 1619年),當地對縣衙進行了大規模翻修,整體機關坐南北,佔地面積26000餘平方米,是全國現存最大規模的古縣衙。
  • 這裡有還在升堂的縣衙,有我國最早的銀行,還有唯一的金代建築
    凡到過這裡的人無不為這裡獨具特色的美而折腰,這種美,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領略完的,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這裡同樣令人流連忘返。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這裡是全國唯一一處保存完好的明清縣城,同時也是獲得世界文化遺產稱號的古城之一。
  • 我國最完整的縣衙,完整文物12000多件,我國首個衙門博物館
    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各地分布著很多古代建築物,此外,保留建築群和這些古老建築不僅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對我國建築方面的研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經常說的古老建築一般是名人的居住地,或者是故宮和民居的建築群,但是,今天我們想說的是這個建築物,在古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個給等待政府機關的縣政府
  • 我國一縣衙,三堂對聯引人深思,還有春秋時期編鐘,就在河南
    縣衙的出現充分反映了我國古建築規制的特點,其中很多建築都反映出了我國古代社會階級的思想——中庸之道,是我國古建築藝術中的一個精華所在,這些年來,國內經常以「讓歷史活過來」的理念,充分開展各種活動,讓人們了解官德文化,在我國河南省平頂山市的葉縣有一個縣衙,是明代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唯一縣衙建築
  • 中國規模最大的州級署衙 建築風格獨一無二 被多位皇帝當作行宮!
    坐落在臨汾市霍州市東大街北側的霍州署衙,始建於唐代,佔地面積3.85萬平方米,是中國唯一一座保存完整、規模最龐大的古代州級署衙。相傳霍州署最初是隋朝中郎將宋老生的幕府,唐朝時期成為尉遲恭的帥府行轅。其作為州治署衙的歷史已有130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地方政府仍在此辦公,堪稱全國使用年限最長的官衙。而在國內的人文景觀中,霍州署也有著獨特的文化定位。
  • 山西有座2800年的古城,古縣衙被稱為皇宮的縮影,距今600多年
    山西古代文物在我國佔有重要地位。這一次,我來到山西平遙古城,感受這座2800年古城的魅力。平遙古城是明清時期中國漢城的一個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它向人們展示了漢文化、社會、經濟和宗教發展的非凡圖景。古縣城一定有縣衙。作為中國最完整的古縣,平遙縣衙門也是平遙旅遊時必經的景點之一。
  • 南京故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的關係
    北京故宮被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城中心,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宮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佔地72萬平方米,含房屋九千多間(民間稱「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明清時期有20幾個皇帝在這裡,統治了中國500多年。清政府被推翻後,1925年,北京故宮被改為故宮博物院。
  • 全國保存最完整古代衙署 藏70多件稀世珍寶 門前對聯至今無人會念
    來到葉縣,最值得一看的景點,莫過於坐落在東大街上的葉縣縣衙,它也是目前中國現存的古代衙署中唯一的明代縣衙建築。葉縣縣衙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6848平方米,不但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還是國內罕見的正五品縣衙。按照歷史常識,古代縣令一般都是「七品芝麻官」,而葉縣縣衙的品級卻為「五品」,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為其地處南北交通要道,經濟地位十分重要。
  • 我國歷史悠久的四大古城,平遙、麗江上榜,另外兩座你知道嗎
    我國歷史悠久,在幾千年歷史進程中有許許多多的古建群,其中許多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也有至今仍有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建築群。下邊帶大家只來看一看歷史悠久的四大古城。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平遙縣衙作為中國現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縣衙。縣衙整個建築群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禪蒞臨縣衙考察時欣然題詞:「平遙縣衙古衙之最」。平遙城牆,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為夯土城垣。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有什麼不同?
    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的皇宮,之所以叫故宮有過去的皇宮之意,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這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於公元1406年興建,耗時十四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距今已經六百年了。它是明成祖命人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的,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呈長方形,四周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還有護城河,總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5萬平當米。故宮有七十餘座大小宮殿,九千餘間房屋。
  • 【運城國寶檔案】臨晉縣衙:元代縣衙遺存
    縣衙,古代的縣府衙門。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建立過無數的縣府衙門。隨著朝代更迭、時間侵蝕,這些古代官員們的辦公場所相繼破壞甚至消失,能夠留存至今的寥寥無幾。位於臨猗縣城西北20公裡的臨晉鎮,為元代時臨晉縣衙所在地。該縣衙創建於元大德間,明清兩代及民國年間均有修葺,是目前中國現存唯一元代建築風格的縣衙。
  • 從內鄉縣衙楹聯看古代官員為政之道
    內鄉縣衙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地方衙門文化研究中心,是我們當前了解和研究中國古代縣級行政管理的一個活標本。
  • 我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清王府,曾是和珅居住地,被稱為「第二故宮」
    我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清王府,曾是和珅居住地,被稱為「第二故宮」,我國大佬博,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我國大小景點數不勝數, 那些分布在我國各城市,很多小夥伴去過北京吧, 來北京最需要去的景點是故宮、長城、天安門,故宮作為古代建築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