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小處入手 中信銀行提升銀行無障礙服務能力

2020-12-26 中國經濟網

因視力障礙無法抄錄業務須知而無法完成面籤;對智能設備不熟悉而無法進行「人臉識別」;因姓名中帶有生僻字無法申領銀行卡……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普通人習以為常的金融服務,卻成為老年人、障礙人士等特殊群體難以逾越的服務壁壘。

據了解,當前各銀行分支網點在業務實際辦理中往往採用面籤、人臉識別等方式,對業務辦理所需的相關個人信息進行確認。然而,這項原本出於合規性、安全性考量而採用的規範流程,卻在現實中對老年人、障礙人士等群體使用金融服務造成諸多不便。與此同時,部分人群也因姓名中帶有生僻字,而無法順利實現身份驗證、跨行轉帳、在線支付等各類常規操作。

在關注到上述問題後,中信銀行持續貫徹「以客為尊」的基本原則,通過流程優化、系統升級等措施,疏通金融服務「盲區」,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能力,切實保障各類人群使用金融服務的合法權益。

在網點服務流程優化上,中信銀行制定推出《無障礙廳堂服務規範》(以下簡稱「《規範》」),針對障礙人士使用銀行網點服務不便問題,從完善無障礙設施配備、制定障礙人士的服務細則、優化櫃面服務流程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對障礙人士群體的銀行服務保障能力。據悉,《規範》將於今年12月底正式實施。

其中,《規範》從障礙人士實際需求考慮,在原有無障礙坡道、按鈴等設施配備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服務過程中的響應時效及服務標準。並通過人工耐心引導、線上線下協同辦理等方式暢通服務流程。在保障老年人無障礙服務方面,《規範》要求支行充分發揮服務優勢,通過定期組織培訓活動,提升老年客戶智能設備使用能力;對於部分操作智能設備存在困難的老年客戶,則通過櫃檯等線下渠道進行辦理。

此外,為解決因姓名中有生僻字而造成身份無法驗證問題,自2017年開始,中信銀行在充分調研、反覆討論後提出全系統字符集升級改造方案,歷時1年半、近90個分期分批完成對系統、櫃面、交換平臺、手機銀行升級改造,並於今年4月初全面上線生僻字支持功能。各系統上線至今穩定運行,大部分業務場景下生僻字姓名客戶的業務辦理正常,手機銀行等界面生僻字輸入、顯示正常。

近期,中信銀行擬將多年來探索總結的生僻字解決方案和通用組件進行開源,並聯合相關管理部門,共同推進金融行業率先解決因系統兼容問題而導致跨行交易失敗這一難題。

更加靈活、彈性的服務流程,進一步拓寬金融普惠適用範圍,讓金融無障礙服務更加便民。有專家表示,推動完善金融無障礙服務,是銀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將其融入業務經營的切實舉措。

「《規範》的推出,重點在於理念更新,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到無障礙服務的重要性。相信這會在未來持續推動無障礙服務規範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深圳市無障礙環境促進會會長餘冠彬在銀行無障礙推進活動中表示,中信銀行無障礙服務的完善,對提升從業人員的無障礙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完善銀行物理空間無障礙配置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不過,無障礙服務建設並非一日之功。在進一步完善信息無障礙服務方面,餘冠彬建議,需圍繞特定人群的使用需求,在業務辦理中通過增加語音提示、語音讀屏、人工講解等不同形態的信息輸出和展示方式,對軟體系統進行適配改造。同時,無障礙建設也需在金融系統中統一推進,通過培訓引導,逐步打通各機構之間信息流通障礙,幫助相關群體跨越「信息鴻溝」。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從細小處入手,中信銀行提升無障礙服務能力
    在關注到上述問題後,中信銀行貫徹「以客為尊」的基本原則,通過流程優化、系統升級等措施,疏通金融服務「盲區」,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能力,切實保障各類人群使用金融服務的合法權益。  在網點服務流程優化上,中信銀行制定推出《無障礙廳堂服務規範》(以下簡稱「《規範》」),針對障礙人士使用銀行網點服務不便問題,從完善無障礙設施配備、制定障礙人士的服務細則、優化櫃面服務流程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對障礙人士群體的銀行服務保障能力。據悉,《規範》將於今年12月底正式實施。
  • 因視力障礙無法在銀行網點完成面籤怎麼辦?看中信銀行這麼「支招」
    記者23日從中信銀行獲悉,為解決上述問題,中信銀行制定推出《無障礙廳堂服務規範》,將於今年12月底正式實施。規範針對障礙人士使用銀行網點服務不便問題,從完善無障礙設施配備、制定障礙人士的服務細則、優化櫃面服務流程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對障礙人士群體的銀行服務保障能力。當前,各銀行分支網點在業務實際辦理中往往採用面籤、人臉識別等方式,對業務辦理所需的相關個人信息進行確認。
  • 中信銀行手機銀行疫情服務專區推出12項防疫服務
    人民網北京2月21日電 為助力疫情防控,滿足客戶及達服務的需求,中信銀行手機銀行22日將上線疫情服務專區。該專區從金融 非金融雙向入手,打造12大功能,滿足了用戶對疫情實時關注查詢,銀行業務在家辦理、生活服務在線辦理等服務。
  • 中信銀行:六大舉措共建 賦能銀行數位化轉型升級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科技與金融行業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也正在加快銀行業的生態重塑,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銀行的線上化、非接觸式服務需求飆升,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作為全國性商業銀行的領先品牌,中信銀行從理解產業生態入手,圍繞著生態場景中的客戶旅程,多措並舉構建銀行對公業務端到數位化新模式。
  • 中信銀行手機銀行上線醫保電子憑證激活服務
    近日,中信銀行手機銀行APP正式上線醫保電子憑證激活服務,用戶通過中信銀行APP的「全部服務」——「生活」——「我的醫保」,進入頁面後點擊「授權激活」進行人臉識別與激活設置,認證通過,即可領取醫保電子憑證。中信銀行由此成為首家經國家醫療保障局授權、可提供醫保電子憑證服務的銀行。
  • 中信銀行科創基金服務戰略新興產業,助力客戶結構轉型丨銀行
    來源:投資時報2020年12月,中信銀行科創企業股權投資基金迎來第二個成功在科創板上市的投資項目,在打響中信銀行服務戰略新興產業品牌的同時,也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資金回報。科創基金引領中信銀行實現客戶結構轉型中信銀行設立科創基金,旨在以股權投資率先對優質科技創新類企業進行價值判斷,形成科創理財引領、交易銀行跟進、綜合金融服務全覆蓋的產品體系;同時以點帶面在全行形成示範效應,打造全行服務科技創新類企業的意識和氛圍,提升全行服務科技創新類企業能力和水平。
  • 中信銀行線上服務打造「金融+科技」疫情防控新模式
    從金融+非金融雙向入手,結合中信銀行自身資源與既有優勢,打造「金融+科技」賦能疫情防控新模式,並在手機銀行上線疫情服務專區,滿足廣大用戶銀行業務在家辦理、生活需求在線關懷、企業防疫優先處理的需求,將疫情防護和各項金融服務工作落到實處。
  • 超實用,中信銀行手機銀行22日上線疫情服務專區,推出12項防疫服務
    為助力疫情防控,滿足客戶及達服務的需求,中信銀行手機銀行今日上線疫情服務專區。該專區從金融+非金融雙向入手,打造12大功能,滿足了廣大用戶對疫情實時關注查詢,銀行業務在家辦理、生活服務在線辦理等服務。據悉,中信銀行此次疫情服務專區,採取7*24小時在線服務。通過與第三方開展合作,中信銀行為客戶提供線上教育、疫情追蹤、線上問診、心理防護、防控物資的平價售賣等綜合服務,滿足客戶居家多元化需求。
  • 中信銀行持續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主動向實體經濟讓利,不斷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實現營業收入1,020.13億元,同比增長9.51%;實現歸屬於銀行股東的淨利潤255.41億元,同比下降9.77%;不良貸款率1.83%,撥備覆蓋率175.72%,比上年末上升0.47個百分點。
  • 做實防控 中信銀行抓實消保促服務 聚力民生服務
    「以金融消費者為中心助力疫情防控」,這不僅僅是句口號,借「3.15金融消費者權益日」的契機,中信銀行重慶分行持續提升員工服務意識,秉承「權利、責任、風險」的消保理念,進一步踐行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
  • 新產品與新服務,中信銀行信用卡持續提升品牌形象-溫州財經網-溫州網
    新產品與新服務,中信銀行信用卡持續提升品牌形象來源:溫州網發布時間:2020-12-13 23:10:17字體:大 中 小  中信銀行信用卡多年來經過不斷發展,在發卡量、交易量、業務收入等業務指標均表現優異,用心打造的一系列銀行信用卡新產品與新服務,使得中信銀行信用卡的品牌形象也得到了迅速提升並獲得了社會各界和廣大客戶的好評。
  • 中信銀行綜合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
    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羅延楓主持發布會,證監會公司債券部副主任盧大彪、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殷興山、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副秘書長曹媛媛、中信銀行普惠金融部總經理吳軍出席,介紹「支持市場主體多渠道融資」有關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會上,中信銀行介紹了該行五大系列舉措,以及多渠道保市場主體、綜合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的成果。
  • 中信銀行新「棋局」
    對於大中型銀行而言,綜合能力的全面比拼更為關鍵「無零售不穩」「得零售者得天下」,近年來,銀行業經歷了「零售為王」時代。不過,對於大中型銀行而言,綜合能力的全面比拼更為關鍵。領先的銀行在內控合規上多管齊下,不斷提升抗風險能力,同時在對公、零售、金融市場業務上全面開花,取得較好轉型成果。
  • 中信銀行聯合華夏財富率先上線基金投顧服務
    近日,首批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並率先開展投顧業務的華夏財富宣布和中信銀行展開深度合作。12月4日起,中信銀行「信智投投顧版」正式上線,相關基金投顧服務由華夏財富提供,投資者可享受專業基金投顧服務,其所購買的基金組合可以實現自動調倉,迎來更好的投資體驗。中信銀行也由此成為業內首家正式上線基金投顧服務的股份制銀行。
  • 中信銀行深圳分行上線電子社保卡服務
    為積極響應深圳市「政務線上辦、市民少跑腿」的號召,提升對疫情防控的支持力度,近日,中信銀行深圳分行電子社保卡服務在中信銀行手機銀行App成功上線,為深圳市參保居民提供線上渠道的社保帳戶管理、社保關係轉移、養老待遇認證、異地就醫、親情服務等系列社保服務,受到深圳市民的廣泛好評。
  • 中信銀行科創基金服務戰略新興產業,助力客戶結構轉型
    2020年12月,中信銀行科創企業股權投資基金迎來第二個成功在科創板上市的投資項目,在打響中信銀行服務戰略新興產業品牌的同時,也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資金回報。科創基金引領中信銀行實現客戶結構轉型中信銀行設立科創基金,旨在以股權投資率先對優質科技創新類企業進行價值判斷,形成科創理財引領、交易銀行跟進、綜合金融服務全覆蓋的產品體系;同時以點帶面在全行形成示範效應,打造全行服務科技創新類企業的意識和氛圍,提升全行服務科技創新類企業能力和水平。
  • 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盛大揭牌
    中信集團協同 委員會江蘇分會會長、中信銀行業務總監、南京分行行長陸金根,中信銀行南京分行行長助理徐震、中信銀行總行市場發展處副處長李申佳,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總經理黃麗麗,協同單位代表以及客戶代表共同為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揭牌。
  • 手機銀行APP也可領取醫保電子憑證 中信銀行服務民生再升級
    日前,中信銀行手機銀行APP正式上線醫保電子憑證激活服務,用戶通過中信銀行APP的「全部服務」——「生活」——「我的醫保」,進入頁面後點擊「授權激活」進行人臉識別與激活設置,認證通過即可領取醫保電子憑證。中信銀行由此成為首家經國家醫療保障局授權、可提供醫保電子憑證服務的銀行。
  • 中信銀行 PK 民生銀行,開放平臺顯身手
    比如,在信用卡業務上,中信銀行聯合攜程、國航、Visa等合作夥伴,為客戶提供包括機票、酒店、籤證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務,打造商旅出行場景中信「無界生態」閉環;與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企業合作,與騰訊聯合發行騰訊微加聯名卡、騰訊視頻聯名卡,與阿里旗下的飛豬平臺聯合發行飛豬聯名卡,結合網際網路場景,豐富網絡聯名卡產品體系,提升網絡獲客和經營能力。
  • 中信銀行與華夏財富強強聯合 率先上線基金投顧服務
    基金投顧業務開閘一年以來,不僅正式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的機構增多,一些行業領先者也開始嘗試積極和其他財富管理機構合作,通過「1+1>2」的模式,整合雙方優勢,提升基金投顧服務。12月4日起,中信銀行「信智投投顧版」正式上線,相關基金投顧服務由華夏財富提供,投資者可享受專業基金投顧服務,其所購買的基金組合可以實現自動調倉,迎來更好的投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