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八年,茲拉坦·伊布拉希莫維奇再次為AC米蘭首發。
然後,打進自己為米蘭進的第57個球——之前在2010-12季,他為米蘭進了56個球。
和以前一樣:禁區內左側,輕巧一推,推了個很好的角度,過了守門員指尖,進了門角。
和以前一樣,寧可擰個難度不小的射門,相信自己的腳法和柔韌性,不做個事先的調整,「老子這麼玩也能進!」
伊布永遠是伊布。
伊布當然是個天才。停傳帶射樣樣能。柔韌性和協調性更是這個身高的中鋒裡舉世無雙。當年他在阿賈克斯時,人都拿他和範巴斯滕相比——範巴斯滕有天鵝般優雅的腳法,能隨意玩衝頂凌空倒鉤,但188公分身高;伊布能進各種倒鉤和蠍子擺尾,195公分。
只有你想不到的進球法子,沒有伊布做不到的。
當然,他的意義不只是進球。
我在巴黎看了伊布四年。每年他衝鋒陷陣進球,後三年,卡瓦尼都在邊路給他做配。
2013-14季,伊布各種比賽41球,卡瓦尼25球。
2014-15季,伊布受傷,減少到30球,卡瓦尼基本全勤31球。
2015-16季,伊布50球,卡瓦尼25球。
伊布為巴黎聖日耳曼最後一個主場出賽那天,恰好頒了2016年法甲冠軍獎,伊布進了賽季最後兩個球(聯賽38球),挽著倆孩子的手被換下場,球隊還搞了個大燈光秀。
伊布對全場觀眾說了段很伊布的話:
「我要走了……不過我要安慰你們一下……我離開後,你們還是能奪冠的……雖然很難,但還是有可能的!」
最後一個轉折,讓全場球迷笑瘋了。
伊布走後的2016-17季,卡瓦尼聯賽轟下35球,全季各種比賽49球。
很伊布,乍看好像影響不大。但那年,巴黎丟了聯賽冠軍。歐冠,第一回合4比0,然後被巴薩完成了超級大翻盤。
卡瓦尼始終不是伊布。
巴黎王子體育場的球迷,一直很喜歡卡瓦尼(以及帕斯託雷,當他還在時)。看直播的球迷會覺得卡瓦尼屢次錯失機會,但現場球迷會在意卡瓦尼的不懈奔跑:即便伊布在中路、卡瓦尼站邊鋒時,依然死跑不停。
相對而言,伊布當然有許多精彩進球,但也有許多時候是:回撤懶洋洋接應一下球,停一停,傳走;仗著柔韌性掄一腳高難度射門,射飛了就不當回事似的往回溜達,還沒事彎腰繫鞋帶……伊布有他的毛病。聯賽,他想怎麼揮霍天才都行;在歐冠那種寸土必爭的舞臺上,他的不施壓和少跑動,很容易顯得球隊少一個人。
大概,王子體育場的普通球迷,都覺得卡瓦尼是以勤補拙,覺得伊布是疏懶天才吧。
但伊布走後,巴黎的確沒有一個真中鋒了:卡瓦尼能搶點進球,但如伊布、本澤馬、萊萬、蘇亞雷斯這些頂級中鋒那樣,既進球還串聯中前場、擔當軸心、能拿球能回敲的,巴黎,沒有。
天才就是這麼回事:在時覺得煩人,靠勤奮無法補足時,又懷念起他來。
巴黎好像總愛籤這類天才:小羅、伊布、內馬爾……
說到妖,南美天才大多擅長進妖球。一是球感好,二是南美許多基礎都打得比較偏門。你怎麼玩不管,能進球就行。
歐洲的青訓會紮實許多,哪怕是天才,最好也是尺寸精確。伊涅斯塔和齊達內都夠天才了,但停傳射都是老老實實,所謂很合理。
伊布妖的一面是,許多時候,他可以做很紮實的動作處理,但不,他偏要玩個邪的。不停直接掄啦、凌空直接走啦、不轉身直接擰射啦。
所以他總是踢得很帥,但也很影響他往更高層次發展——但他估計也不在乎這個了。
他快39歲了,愛怎麼玩怎麼玩吧。
昨天那個進球,和以前一樣,看到守門員沒撲住,他沒等球過線就抬手擺造型慶祝了。
得意不快,都溢於言表。
到處遊蕩,這輩子活了一自在。
想來想去,我們會想吐槽天才,大概多少有這種心理:
「天才是多麼難得,有了點兒就該珍惜著使;你看看你,就這麼瀟灑揮霍!——給我多好啊!——話說回來,可以這麼瀟灑地不在乎天才,還真讓人羨慕啊……」
大概,喜歡伊布的,煩伊布的,都是因為這點。
可是伊布大概不在乎——伊布永遠是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