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後一公裡通道,農村電商讓紅皮土豆成為尋甸農民致富的金蛋

2021-01-19 縣域觀察

日前,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過程中,探索出了一套電商雲倉供應鏈新模式,打通了當地的農特產品最後一公裡通道。

據了解,尋甸縣出產的紅皮土豆一直是當地最具特色的農產品,也是當地產量最大的一種土豆,幾乎一年四季都有產出。在過去,這種土豆只有大號精品的好賣,而中小號的銷量不佳。尋甸縣金所鄉新田村村民陳開洪種植了50多畝紅皮土豆,最近他請人幫忙採挖並現場篩選出中號土豆,交給了尋甸雲創雲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幫忙銷售。

陳開洪表示:「以前我們中號的紅皮土豆並不好賣,現在有了電商企業的保障,各種大小的都賣出去了,而且價格方面也有所上漲。比如過去我們的土豆只賣到四五角一公斤,現在已經達到了1元多,去年我們家就增收了10多萬元。」

據介紹,昆明市尋甸雲創雲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去年進駐尋甸後,把這裡每年產出的2萬噸中號紅皮土豆全部賣了出去。不僅如此,該企業收購的雪蓮果也供不應求,雖然現在還沒到季節,但各大電商平臺已經預訂出60多噸。

這些銷售業績都得益於該企業探索出的供應鏈共享平臺及雲倉服務模式:首先通過篩選出適合電商銷售的農產品「大單品」後,整合優化產品標準、物流快遞等環節,降低運行成本,同時運用雲伺服器、訂單處理集成共享系統,加強交易平臺的信息集散、價格形成、交易結算等功能,同時確保每天14點以前下的訂單當天發,14點以後的訂單第二天發,提升供應鏈運行效率。通過多年積累的渠道,企業很快與全國200多家電商銷售平臺達成供貨合作,全面提升外銷能力。

該公司董事長張文豔認為,電商發展到現在,在供應鏈集成這一塊,必須做到規模化,將成本差異對衝,把這種差異和利潤空間共享給所有的供貨渠道商,以達成規模訂單效應。

目前,在各大電商平臺銷售的雲南紅皮土豆和雪蓮果幾乎都是由這裡發出。為確保供應量,公司在尋甸及昆明市區還建立了10萬平方米的訂單中心和分揀發貨倉庫,同時把發貨品種增加到9種,日均發貨量達2萬件。企業成立1年多來,電商交易額達9000多萬元。

筆者了解到,該縣依託已建成的尋甸縣電子商務產業園規劃建設尋甸縣物流配送中心,提供公共倉儲、分揀場所,具有倉儲區、分揀區、加工包裝區、配送區以及運營辦公區,引進申通、圓通、郵政、韻達等知名快遞企業及尋甸本地物流公司,整合優質資源,融合發展,在物流中心設置服務窗口,作為全縣電商物流指揮中心,通過資源融合,發揮物流集約效應,降低全縣物流成本。目前已吸納7家快遞企業入駐經營。

此外,尋甸縣還建成121個鄉鎮(街道)、村(社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整合已建成的鄉鎮(街道)、村(社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建設物流服務站,提供貨物中轉、物流信息發布、快遞收發等服務,打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到村的物流「瓶頸」,推動城鄉一體化配送,建立完善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建立健全適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農村物流配送網絡。截至2019年1月,建成物流服務站121個,達到行政村覆蓋率70%以上,貧困行政村覆蓋率50%。

相關焦點

  • 打通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
    網際網路開放、高效,信息即時可達,一旦建立電商平臺,可減少中間環節,促進農民增收,使交易雙方均受益,何樂而不為?「電商+扶貧」看似只建個電商平臺,其實「+」號背後關聯諸多環節,任何環節出現「堵塞」,都會導致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受阻。
  • 深圳中盟電商:走農村電商,致富的門路會越來越寬
    電商發展到今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的事了,不過,自從電商走進農村之後,給當地的老百性帶來了更多的增收致富的希望。深圳中盟電商有了解到:2019年我國的2083個縣域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2693.1億元,同比增長28.5%,其中832個貧困縣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為190.8億元,同比增長23.9%。可見,農村電商,是老百性走向致富道路的重要轉換器。 如今,電商發展勢頭迅猛,農村電商作為電商的翹楚,憑肉眼也是能看到其發展速度之快。
  • 「郵快合作」打通電商進村「最後一公裡」
    長期以來,快遞進村難一直是困擾農村發展電商經濟的一個突出瓶頸。近年來,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公司利用自身郵政服務網絡和覆蓋面優勢,進一步探索推進郵政與民營快遞公司合作,加快布局農村電商寄遞網絡,助推打通農村投遞的「最後一公裡」,實現惠民惠村、互利共贏。蜂蜜價比不過白糖「一份郵上海,一份郵南昌。」
  • 尋甸:多措並舉做大做強牛乾巴產業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馮琴)為進一步提升尋甸縣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有效助推牛乾巴等農特產品上行,9月22日,「尋甸牛乾巴」暨特色農產品線上銷售宣傳推介會在尋甸電商產業園舉行。會上,尋甸縣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謝軍表示,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造就了尋甸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農特產品——尋甸牛乾巴、乾巴月餅、鮮牛肉、紅皮土豆、雪蓮果等優質特色農產品。2016年尋甸牛乾巴被列入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招遠市阜山鎮:電商惠農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裡」
    在2019年成立16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基礎上,新成立15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並依託聯合社成立電商服務中心,聘請電商辦負責人積極與電商公司對接服務,成功引入惠農購物平臺康潔商貿公司。有效帶動了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電子商務進農村建設初顯成效。
  • 「四好農村路」打通沭陽花木電商產業的「最後一公裡」!
    農村公路是服務「三農」的公益性基礎設施,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今天,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就重點關注了宿遷的「四好農村路」建設。從走得了到走得好,宿遷通過建設「四好農村路」,實施「農村公路+產業+扶貧」的融合發展新模式,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目前宿遷農村公路總裡程已達11200公裡,有效帶動了農村扶貧片區特色產業發展。在沭陽縣新河鎮周圈村盆景市場,商戶姜愛花一大早就開始忙碌起來,一邊修剪、打包客戶定的盆景,一邊忙著開啟新一天的直播。
  • 金融「便利店」開到村裡 農村金融服務,打通「最後一公裡」
    金融「便利店」開到村裡,客戶經理擔任「金融村官」——農村金融服務,打通「最後一公裡」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洪櫻 成依瀟6月1日上午,江永縣夏層鋪鎮高家村貧困戶義建春正在自家苗木基地修剪枝葉
  • 南華縣補強農村電商產業鏈 讓更多農特產品走出大山
    前端,打造集展示、培訓、服務為一體的創業電商孵化器;後端,打通農村電商「最後一公裡」,實現「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和物流全覆蓋。今年以來,南華縣持續補強農村電商產業鏈,全力助推高原特色農業外貿轉型。寬敞明亮的展示大廳,縣內電商企業各佔一席,貨架上擺放著松茸乾片、松露醬、塊菌酒等農特產品,大屏幕實時滾動著野生菌市場的信息動態。佔地逾5000平方米的南華縣電子商務廣場,集線下展示、人員培訓、電商孵化、物流分撥、產品檢測、包裝設計、數據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為南華縣內電商企業提供完整的倉儲、物流、運營一站式服務,目前已有30戶電商和物流企業入駐。
  •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2020-12-0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通「山珍」出山「最先最後1公裡」
    本微訊 作為全國農村電商發展的成功典型模式之一,「隴南電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將「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為「網絡裡的近在咫尺」,把農特產品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打造了「全國電商扶貧示範市」金字招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創業就業和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力量。
  • 打通最先一公裡到最後一公裡,每年百萬噸生鮮將直供全國餐桌
    從最先一公裡到最後一公裡,買菜這件「小事」正在受到了越來越多巨頭的關注。記者1月5日獲悉,餓了么正力推「餓鮮達」服務打通生鮮配送最後一公裡。而阿里巴巴正加大在「最先一公裡」的投入,已建成5大數位化產地倉,今後每年將可把100萬噸生鮮農產品直供全國餐桌。
  • 2021年,農村4種房屋將被拆除,「最後一公裡」將不再是難題
    隨著國家對於農村拆遷工作的指導性思想改變,未來的農村將不再可能有大規模的城鄉拆遷動作,更多的採用舊城區改造的模式,這也在種程度上宣告了農村拆遷致富時代的結束。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農村後面就不會拆遷了呢?其實,還是會拆的,特別是對於4種情況。
  • 富滇銀行 「貸」出新生活 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富滇銀行 「貸」出新生活 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富滇銀行 「貸」出新生活 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近日,記者從「富民興滇 幸福小康」2020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雲南行活動中獲悉, 截至2020年6月末,富滇銀行涉農貸款餘額
  • 鄒城:農村道路建設打通鄉村公共出行、物流通道
    鄒城市積極發揮交通引領作用,不斷拓展「交通運輸+現代農村新生活」為特色的服務模式,不僅打通了農村物流「雙向」通道,同時也將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推向深處,極大地方便了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交通運輸服務鄉村振興的「先行官」作用進一步顯現。
  • 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彭水金融扶貧為脫貧攻堅注入「金融...
    今年3月,為保持金融扶貧政策連續性,確保有需求的貧困戶獲得貸款,應貸盡貸,彭水出臺金融扶貧實施方案,嚴格按照「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貸、財政貼息、縣建風險補償金」政策要求,堅持戶借、戶用、戶還,精準用於貧困戶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相關生產經營活動。
  • 打通語言壁壘 邁出脫貧攻堅「第一步」——新疆農民夜校見聞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23日電 題:打通語言壁壘 邁出脫貧攻堅「第一步」——新疆農民夜校見聞  新華社記者 白佳麗  每晚9點至11點,在橫亙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和田市拉斯奎鎮庫勒來克村裡,階梯教室燈火通明,書聲琅琅,400多名村民帶著課本和文具,像孩子一樣認真地學習著。
  • 讓「電商的翅膀」飛出脫貧致富長久路子
    周理平  從「快遞下鄉」再到通過直播帶貨把農特產品銷往全國,近年來,農村電商的迅猛發展給鄉村地區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央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農村電商已實現對全國832個貧困縣全覆蓋,2019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7萬億元,規模較2014年擴大了8.4倍。越來越多貧困群眾插上「電商的翅膀」,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 被藏在雲南高原山村裡的紅皮土豆,原始耕種,糯甜噴香,營養又美味
    但你要是吃了這麼多年的土豆,卻沒有吃過雲南的紅皮土豆,那不得不說一句,你這些年的土豆都白吃了啊~紅皮土豆,是雲南最好吃的洋芋。洋芋是土豆在雲南的俗稱,在中國也有其他地方把土豆稱為洋芋。這種紅皮土豆做炒菜酸辣勁爽,下鍋煮軟糯綿滑,入油炸酥脆飄香,加上其鮮紅的外衣、金黃的內裡,素有「土豆界LV」的美譽!
  • 打通「為農服務最後一公裡」—— 全市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工作...
    網點恢復了,但與農民群眾距離最近、聯繫最緊密的村級網點建設還明顯滯後。    如何打通「最後一公裡」,把供銷社的服務送到農民群眾最需要的時間地點,幫助村民實現「打工不出門,辦事不出村」,成為了全市供銷社最迫切需要完成的使命。
  • 「電商+扶貧」 走出一條致富路,內蒙古這個地方做法值得一看!
    ,走向全國,漂洋過海也使農民足不出戶,即可實現增收致富!近年來,在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鄂爾多斯市把電商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不斷推進本地優勢農畜產品與電子商務發展相融合,取得了實打實的效果。該市共引進和培育農村電商企業82家,網店160個,引進中國網庫在達旗建立全國甲醇電商交易平臺和鹽鹼地大米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