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男孩半年長高15cm,醫生:有這3個習慣的孩子不愁長不高

2021-01-19 健身小瑀

半年前,有戶姓張的人家搬進了我們小區,這家人有個兒子,叫浩浩。雖然浩浩只有十一歲,但是個頭看著一點都不像同年齡的孩子,五年級的浩浩身高已經接近1.7m了。除此以外,浩浩的學習成績也很不錯,每學期結束的時候都能拿到班級上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獎狀。

小區裡其他家長都非常好奇,浩浩媽是怎麼把兒子培養得這麼優秀的。於是在某天下午,浩浩媽終於說出了他們家獨特的「長高秘方」。

事情還要從半年前說起,半年前的浩浩還是個「小矮個」,平時面黃肌瘦,不愛吃飯,由於免疫力太差所以精神氣也不好,在學校還經常被「大高個」們欺負,一段時間下來,浩浩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差。看到這個情形,浩浩媽急忙帶孩子去看了婦幼科的醫生,一番檢查下來,醫生告訴他們,孩子之所以發育不良,長不高,不吃飯,是因為孩子的脾胃出現了問題,體內積食太多影響了發育。

浩浩的媽媽這才反應過來,經過大半年的飲食和作息方面的調整,終於慢慢改善了孩子發育不良的狀況。

一、脾胃虛弱會引發孩子發育不良,這三種危害家長要注意!

1、體質變差,三天兩頭跑醫院

脾胃虛弱會讓腸胃很難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當缺乏了必要的營養物質,人體內的細胞很難正常運作起來,所以當免疫細胞遇到外界的病毒時也沒有抵抗力,孩子生病也就成了常事。

2、發育不良,一點都不長個

發育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處在這個時間的孩子無論是身體還是智力都會有非常迅猛的成長,家長要把握好這段時期,及時關注孩子營養需求,不要讓脾胃問題成為阻止孩子發育道路上的絆腳石。

3、排便不規律,要麼便秘要麼腹瀉

脾胃虛弱的孩子常常也有很嚴重的積食問題,這些積食堆積在腸道裡會嚴重影響腸胃的正常消化,輕則導致腹痛、胃脹氣,重則影響正常排便。

二、這幾種情況可能是脾虛的表現,家長需警惕

孩子沒食慾,就算吃得少也會腹脹。面色不好,神情疲倦乏力。身高沒變化,比同齡人矮一大截

三、改善脾虛,影響孩子正常發育,醫生建議家中常備些它會很有幫助。

孩子出現上面做這種情況的話很可能是因為脾虛了,這對於發育期的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家長應該及時想辦法調理好孩子的脾胃,才能讓孩子能夠長高,智力可以正常發育。

相比有副作用的藥療,食療其實對孩子更好,常食猴菇蛋白鋅就非常有益處。因為裡面的成分全是純天然無添加的,根本不用擔心會有副作用。而其中,猴菇可以健脾養胃,安神益氣,改善孩子的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檸檬與山藥既對腸胃消化大有幫助,又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生物蛋白鋅中的活性物質可以促進腸道內消化酶的活躍,幫助腸胃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從而滿足發育期孩子成長所需養分的同時,也可以改善孩子體內的積食問題。

做好以下兩點,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長高!

1、飲食調理

合理的飲食結構,比如說葷素搭配,粗糧細糧搭配這樣的食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蔬菜和粗糧中的植物纖維可以幫助孩子改善腸胃消化,還能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2、經常鍛鍊

處在發育期的孩子多多出去戶外運動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減輕課業壓力,另一方面各種有氧運動可以幫孩子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對孩子的力量、柔韌度和身體協調性也大有幫助。

3、規律作息

在結束一天的工作或者學習後,其實人是非常疲憊的,保障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讓孩子熬夜,可以讓他們在第二天有充足的精力,對於身體器官來說也能有充分的休息時間。

相關焦點

  • 9歲男孩半年長個10cm,兒科醫生:他的飲食習慣是猛長高的關鍵
    身高方面對人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擁有較高的身高,無論就業還是擇偶都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長得高一點。孩子不長個?或許是沒吃好!小敏的兒子今年9歲了,身高不算突出,聽身邊的人說多遊泳能增高,小敏就給兒子報了個班,每天放學都去遊上一個小時。可誰知堅持了半年,兒子不僅沒怎麼長個,反而因為遊泳更容易餓,吃得越來越胖。而遊泳班上和小敏兒子同齡的男孩,個頭卻在瘋長,這讓小敏感到疑惑:同樣是學遊泳,為啥差距這麼大呢?
  • 1-18歲身高參照表:有這3個習慣的孩子都長不高,別中招!
    1-18歲身高參照表:別中招,有這3個習慣的孩子都長不高可以說,現在的人都喜歡高個子的,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長得高就是優勢,特別是到了談戀愛或找對象的時候,沒有理想的身高,往往多遭「白眼兒」。所以,總是很多家長都非常注重孩子的身高,並且也總是擔心照顧不周而影響了孩子的身高。據說,前兩年曾有一個孩子,由於早熟,剛剛10來歲,骨骼就開始了提前發育,並迅速地超過了同齡人,父母與熟悉的人都以為這孩子會長個高個子,可是卻沒想到,孩子的發育期過了之後,骨骼就提前閉合了,身高再也沒有增長,如此幾年之後,這孩子的身高居然比同齡人的平均值,還矮了一大截。
  • 25歲小夥兩年突然長高15cm,醫生:這是病,要及時治
    最近網上被一篇報導刷屏,內容是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cm,目前身高175cm,但是在患者20歲時,身高只有約150cm。醫生說這是病,一定要治療,但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期。吃瓜群眾們對此一定會覺得詫異,第一,這小夥子到底是得了什麼病?
  • 8歲男孩半年長高10釐米,醫:這種習慣是猛長個的關鍵,值得學習
    閨蜜兒子不長個,急壞父母閨蜜小蘭的兒子今年8歲了,身高在同齡人當中不算出眾,因為閨蜜夫妻倆身高也不算高,所以她非常擔心兒子以後是不是也會長不高。每次做完這些運動,閨蜜的兒子就會累得氣喘籲籲,一回家倒頭就睡,可是半年過去了,閨蜜的兒子身高並沒有明顯長高,這不禁讓閨蜜懷疑人生:難道兒子註定要變成矮個子了。
  • 兒科醫生:這3個習慣影響孩子長高,孩子:我也不想,條件不允許
    對於很多父母說,給孩子補鈣、補充營養、哄娃多吃飯,不外乎就是想讓孩子少病少痛,長得高高壯壯的。但是一位資深兒科醫生說:現在生活質量不錯,孩子有身高問題,往往不是營養不良引起的。在他遇到的孩子中,身高發育不良的孩子往往有以下五個共同點。
  • 孩子「長不高」和「發育晚」是兩碼事,讀懂差異才能助娃長高
    看著一直長不高的小米,父母也非常著急,夫妻倆帶著小米去了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告訴他們,孩子的骨齡在正常標準,沒長高的原因應該是孩子發育晚。很快醫生的話就應驗了。高一的暑假,小米就像吃了「生長劑」,一下子躥高了十多釐米,從不到170cm長到了184cm!
  • 男孩到18歲就不長了?非也,在這條「線」閉合前,都有希望再長高
    所以家長也想讓自己孩子的身高長到標準線之上,這樣未來可能會少走一些彎路。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男孩兒長好像長到十八九歲之後就會不長了,但真實情況可不是這樣。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只要骨骺線沒有閉合,就還是有長高的可能的。亮亮的父母都是大高個,無奈他自己只170出頭。上大學之前,亮亮本以為自己不會再長高了。
  • 闢謠:爸媽高娃肯定高?協和專家揭示身高秘密,長高還看三個習慣
    跟鄰居媽媽們聊起來,除了學習、生活習慣,媽媽們最關心的無外乎寶寶的身高。 錚錚媽憂愁地說:「哎,最近檢查身體,發現錚錚又是個子低,真不知道怎麼辦?」 旁邊李阿姨勸她:「你和錚錚爸都那麼高,愁什麼,錚錚以後肯定是個大個子。」錚錚媽將信將疑地點點頭。
  • 多長10cm!春季長個黃金期,我為你總結了一份孩子長高秘笈!
    事實上,真正科學得結論是:遺傳的確能夠影響到孩子的身高,但是營養、運動、睡眠、情緒這幾個後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高達30%!別忽視這30%,這可能導致1米6-1米8的巨大差距。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家庭中,哥哥可能比弟弟高10多釐米。
  • 《小巨人運動會》:5歲確診矮小症的男孩,通過運動一年長高16cm
    在這個「恐矮時代」,不少家長都會擔心自己孩子長不高,尤其是家有兒子的父母,現實生活也證明了:身高確實很重要!在相親市場上和就業時,不難看到,硬性要求中出現「175+」「180+」這樣的字眼。《小巨人運動會》:5歲確診矮小症的男孩,通過運動一年長高16cm前段時間,國內第一檔少兒體能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放出了先導片,引發了不少家長的關注,畢竟現在的孩子,每天沉迷於電子產品的時間實在是太多了,急需要運動來拯救一下他們的身體素質。
  • 男孩一年僅長高3公分,聽取醫生建議,半年長了8公分,父母學學
    鄰居小孩峰峰今年11歲,身體就蹭的長到168公分,還因為長得高,運動細胞好,被選拔進入校籃球隊,而且學習成績也好,人長得帥,常常代表班級去參加活動,活脫脫的「別人家的孩子」。我家小孩今年8歲多了,個子瘦瘦小小的,比同齡人矮了半個頭,將近一年時間才長高3公分,心裡非常著急孩子的發育問題,我趕緊向鄰居請教育兒經。鄰居聽到的我兒子的情況後,說孩子這是體內脾虛積食了,營養吸收得慢,所以發育才會跟不上,還說之前峰峰也有這樣的情況,去醫院給醫生檢查後,回來就幫孩子調理脾胃,從飲食和運動等方面都給孩子做了調整,後來脾胃慢慢養好了,個子蹭的就長高了。
  • 想要孩子長的高,快抓住孩子這3個長高信號
    但是我們要知道,對孩子來說身高的增長是有「猛漲期」的,這是孩子長高的重要時刻。在孩子的猛漲期我們能提前知曉做好對策,也能助力孩子長的更高哦! 疼痛表現為肌肉的酸痛,也會有刺痛。並且疼痛周圍沒有出現紅腫發熱,這樣的疼痛就被稱為生長痛。 這是由於骨骼發育過快,肌肉與肌腱的生長跟不上節奏所導致的,是孩子要長高的信號之一。 3、腳長的快 有沒有突然發現孩子的腳丫長的特別快,剛買的鞋子一個季節還沒過完就有點穿不下了,經常需要更換鞋子。
  • 父母個子不高,孩子長高個,突破遺傳長更高,重點在這五個方法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高個,可是父母個子矮,就很擔心自己的孩子遺傳自己的身高。其實不用擔心,如果家長朋友注意這五個方面,孩子也能突破遺傳長更高。1、加強營養孩子的一個同學爸爸身高165釐米,媽媽身高160釐米,女兒現在17歲,身高174公分,又高又壯,比我家女兒都高,我家孩子現在166釐米,也不算矮,雖然我和孩子爸爸都比他們高,這著實讓我有些羨慕。我問孩子媽媽:「孩子長這麼高,吃了什麼好東西?」
  • 8歲男童一年長15公分,家長分享:做好這3點,孩子不脾虛長高個
    樓下的濤濤是名剛滿8歲的男孩,也是他們班個子最高的男生,他的身高甚至比很多大他一兩歲的孩子還要高,每次家長會很多家長都會詢問濤濤父母,孩子怎麼樣可以長得這麼高的。濤濤父母分享說,孩子之前體弱多病,不長個,都是因為飲食不當造成脾胃虛弱引起的,之前濤濤不愛吃飯,每次吃幾口飯就說飽了,並且有很臭的口氣,不是感冒就是發燒的,之後帶濤濤去檢查,才明白孩子脾虛,腸胃裡堆積了大量積食,消化能力差,身體吸收不了營養,才會經常生病,發育遲緩,不長個。
  • 孩子睡前有這2種習慣,青春期可能長不高,白白虧了10釐米
    孩子一直不長個?可能是這兩個壞習慣惹的禍。黃先生夫婦的女兒今年都12歲了,身高卻只有一米二,這可愁壞了夫婦倆,平時想盡辦法給她補充營養,但就是不管用。終於,夫婦倆決定帶女兒上醫院去看看。醫生慣例詢問了孩子睡前有什麼習慣,黃先生說:「就是洗臉、刷牙,沒別的了。」
  • 寧波13歲男孩骨齡達16歲停止長高 原來他長期吃補藥
    13歲的男孩身高1.59米,停止長個已有一年,一測骨齡卻已16歲。前幾天,男孩的媽媽找到海曙區中醫院生長發育專科,急切地求助醫生想辦法幫兒子「長高」。原本高個男孩突然停長原來男孩父母身高都很高,爸爸身高1.80米,媽媽身高1.70米,所以對兒子將來的身高,他們原本是一點都不擔心。並且,開始時,兒子在同齡人中的身高也是算高的,只是最近一兩年,不見長高,而且說話也開始變聲,他們才警覺。
  • 12歲男孩一年長15釐米,兒科主任:堅持這個好習慣,不怕長不高
    12歲男孩一年長15釐米,兒科主任:堅持這個好習慣,不怕長不高亮亮是今年剛升入初一的小男生,今年剛滿12歲,但是身高已經達到了166公分,高挑的身材,壯壯的身體,在全班裡數他個子最高。班裡有什麼活動,他都是第一個參加,也是整個年級的代表,老師和同學都非常喜歡他。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亮亮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身材是非常矮小的,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欺負。也就是不到兩年的時間,量量從143裡面左右長到了166釐米,平均一年長15公分,這突飛猛進的速度是怎麼做到的呢?
  • 15歲男孩身高163cm,沒有再自然長高的可能,源於「晚長」惹的禍
    這個15歲的男孩身高163釐米,父母認為長個是不是太晚了。一直在等待青春期的能竄個,但醫生告訴他還有1釐米的成長空間。父母們說,孩子們的身高從三歲或四歲開始就常常達不到標準。最好的高度恰好就是平均水平,而且通常低於平均水平。
  • 孩子長不高不一定是遺傳,想讓寶寶長得高,家長們需要注意什麼?
    今天看微博熱搜裡一條熱搜是矮小症男孩靠運動長高16cm,#小巨人運動會#裡,六歲半的「泡泡」俞佳池拿下了50m短跑第一,剛看到這段的開頭,我還有點來氣,我以為他父親又是那種病態的狼爸在訓練孩子。到後面才明白,其實他在五歲時便被確診為矮小症。
  • 1米55,浙江14歲男孩再也長不高!媽媽追悔莫及,醫生:有些老話信不得
    媽媽有些焦慮:「醫生,我兒子去年長得還挺快,今年突然怎麼就不長個了!」徐芳了解到,張同學的遺傳身高為165cm,於是為他做了骨齡檢查,顯示其骨骺線基本閉合,剩下的生長潛能不到2cm!這個年紀的男孩子已經很在乎高矮。知道結果後,張同學很是不安,來回看著同樣緊張的媽媽,漲得滿臉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