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人被7萬日軍俘虜,統帥被活捉,這一戰,英軍創造兩項恥辱記錄

2020-12-18 拂去歷史的塵埃

作為大航海時代的最大贏家,英國開創了歷史上疆域最為遼闊的帝國之一—大英帝國,曾經是世界上的霸主,很是風光了一段歲月。然而,到了二戰時期,英國作為盟軍中的重要參戰國,雖然在歐洲和北非戰場,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亞洲戰場,面對日本侵略者,他們卻經常打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敗仗,就比如馬來亞戰役。

1941年12月8日,日軍發動了馬來亞之戰。而這一天,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國的珍珠港也遭到了日軍的進攻,相當於日本是同時與美、英等國宣戰。

早在戰爭開始之前,英國其實已經預料到了日本的威脅,所以從各大英國協國家中,一共召集了共14萬軍隊駐守馬來半島。與此同時,接到邱吉爾的命令,英國海軍最新式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出現在了馬來半島附近,隨時準備支援陸上的部隊。

按照當時雙方的力量,英國軍隊人數是14萬人,日軍山下奉文部是7萬人,英國人數佔優。英國飛機200多架,日軍是500多架,處於劣勢,但英國的800多門火炮,幾乎是日軍的一倍,而且還有海軍的重要力量增援。從紙面來說,英國守軍實力是不弱於日本的,還佔據一定的優勢。

然而,開戰之後,形勢幾乎就是一邊倒的局面。英國由於飛機數量不佔優勢,開戰後不久,英國空軍就遭受重創,失去了制空權。在現代戰爭中,失去制空權是能夠左右戰場局勢的,英軍也不例外,不過,他們還有海軍。

然而,就在空軍被重創的第二天,由於行蹤暴露,被迫返航的「反擊」號和「威爾斯親王」號就遭到了日本海軍的圍攻,相繼沉沒,根本就沒有發揮作用。而在這場海戰中,英軍也在無意中創造了一項恥辱紀錄,他們的軍艦被日軍飛機在開闊水域擊沉,這在戰爭史上還是首次,作為曾經的世界霸主,這著實有點丟面子。然而,英國人的恥辱還在延續。

僅僅開戰兩天,英國就接連喪失制空權和制海權,在沒有退路的馬來半島,意味著失去了源源不斷地補給,這場戰役的失敗,其實已經註定。然而,讓人意外的是,英國居然會敗得那麼乾脆,那麼迅速。

馬來亞戰役的英軍指揮官是阿瑟·珀西瓦爾,他在英軍中可不是個無名之輩,而是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統帥。他在一戰中就有出色的表現,步步升遷,仕途上非常的順暢,後來又經歷了二戰的磨鍊,他更是被看成擔任帝國參謀總長這一要職的最佳人選。

就是這麼一位有著諸多光壞的統帥,也沒能挽回敗局。在他的率領下,14萬英軍也僅僅抵擋了日軍一個月,就丟掉了重鎮吉隆坡,而且,這裡的5萬英國守軍居然沒有多少抵抗,就投降成了俘虜。此時,帕西瓦爾手下還有8萬軍隊,全都集結在了新加坡,其實還有一戰之力。

然而,在這種背水一戰的情況下,帕西瓦爾卻沒有拿出和他榮譽相匹配的指揮才能,反而犯了致命的失誤,他錯估了日軍的進攻方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新加坡之戰,從1942年2月8日打響,僅僅一周時間,英國人就再次品嘗到了失敗的滋味,選擇了投降,連帕西瓦爾這位司令官都成了俘虜。

不僅如此,帕西瓦爾投降時,可謂是非常窩囊。當時,他親自打著白旗面見山下奉文,本來是想談一下條件的,結果對方蠻橫地打斷了他,只給他兩個選擇,投降和不投降,帕西瓦爾只能選擇前者。更無語的是,當時英國其實又派來了援軍,還在趕來的途中,結果帕西瓦爾自顧著投降,沒有通知他們,這些援軍一下船,就被日軍包圍,成了俘虜。

算上吉隆坡投降的英軍,整個馬來亞戰役,英軍共有13萬人投降,這是英國軍事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投降。一戰創造兩項恥辱紀錄,英國可謂是憋了很大一口氣,雖然勝敗乃兵家常事,他們後來也成了二戰的勝利者,不過這些恥辱他們沒有忘記。日本投降時,為了找回面子,英國還專門讓被釋放的帕西瓦爾主持了東南亞日軍的投降儀式,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相關焦點

  • 二戰英軍之殤,「馬來亞之戰」中,為何13萬英軍投降7萬日軍?
    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這都是極為重要的戰爭資源,所以英國在19世紀初就將馬來亞佔為其殖民地,通過多年的經營,也成為英國在遠東的主要戰略據點。這時的馬來亞地區有陸軍3個師、4個旅共8.8萬人(在戰役後期增兵至13.9萬人),兵員構成絕大多數是印度、澳大利亞以及本地馬來亞人,由帕西瓦爾中將指揮。
  • 抗戰中第一個日軍俘虜是如何抓獲的?活捉他的又是哪位開國上將?
    下轄第一一五、第一二○、第一二九師,共4.6萬人。10月21日,又宣布將南方八省十三個地區堅持遊擊戰爭的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北伐名將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下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隊,共1萬餘人。
  • 這國家日本惹不起,日本殺他8000俘虜,他以牙還牙殺日軍20萬
    二戰,以日本和德國為首的法西斯分別在亞洲和歐洲對周邊的國家展開屠戮,在戰場上他們瘋狂的殺戮,即使是哪些被轉的俘虜也同樣不能逃脫被殘害的命運,對於德國來說他們選擇將這些人關進集中營裡,用各種殘忍的手段摧殘這些人的意志,最後覺得這些人失去價值的時候將他們屠殺,而日本人個更殘忍,他們不僅喜歡在戰場上當場屠殺這些俘虜,更甚至會將這些俘虜幾種起來
  • 率領1萬名日軍對抗15萬名英軍,贏得了「馬來亞之虎」的稱號
    ——米·左琴科(蘇)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04字,閱讀約3分鐘他率領1萬日軍抗擊15萬英軍,結果贏得了"馬來亞之虎"的稱號,他就是山下奉文。山下奉文是日本皇道學校的主要幹部。1941年,當日美關係升溫是,大英帝國殖民地之一的英屬馬來亞的英軍司令認為日軍不會進攻馬來亞,並非常自信地認為他們沒有這樣的權力。但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日美正式開戰,要知道,在此之前日本的石油和橡膠都已經被美國購買,而石油是二戰必不可少的物資。
  • 7千人被1千人日軍圍困,英國臉紅的恥辱一戰,卻被中國軍隊解了圍
    題/7千人被1千人日軍圍困,英國臉紅的恥辱一戰,卻被中國軍隊解了圍文/夢一樣自由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 八路軍中,是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為抓俘虜他還專門學日語
    可見軍國主義教育對他們的洗腦有多嚴重,戰敗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恥辱,要剖腹自殺來謝罪。並且日本士兵絕不會讓自己成為俘虜,在戰敗的時候誓死不肯繳槍。這也給八路軍的抓捕俘虜帶來了難題,既然日本士兵如此蠻橫,那麼八路軍中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
  • 抗戰名將孫立人,率一個軍殲滅日軍10萬人,活埋數千日軍俘虜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稅警總團也開赴淞滬戰場,孫立人率部對日軍造成了沉重打擊。1937年11月3日晚,孫立人帶人去炸一座浮橋時被日軍炮火擊中,身中十三發彈片。財政部長宋子文派其弟宋子安將其護送到香港治療,武漢會戰時,還沒有痊癒的孫立人就又率部參加了保衛武漢的戰鬥。戰後,孫立人升任稅警總團總團長,將稅警總團被打殘的三個團擴充到六個團的規模。
  • 二戰史上最恥辱一戰:開戰僅5分鐘,4名士兵俘虜對面3500人!
    二戰期間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案例,堪稱是軍事史上最恥辱的一戰,兩軍開戰不到5分鐘,4名士兵就俘虜了3500名敵軍,這是怎麼回事呢?1940年義大利發動北非戰役,他們天真地以為自己的軍隊也非常強大,完全可以像德國軍隊一樣,取得巨大戰果。
  • 70萬日軍被蘇聯俘虜,只活下來3萬人,日本兵:最怕蘇聯女護士
    70萬日軍被蘇聯俘虜,只活下來3萬人,日本兵:最怕蘇聯女護士 導語: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場災難,據相關統計,先後共有61個國家捲入其中,更是有9000萬人因此而傷亡。大家都知道,我國同樣是此次戰爭的受害者之一,但也是勝利的一方。
  • 抗戰時日軍俘虜罕見照:圖2被俘日軍一臉不服氣,圖5的女護士表情麻木
    即使你武器再精良,裝備再先進,也擺脫不了被活捉或受傷的可能。抗戰時,日軍武器好,設備精良,但仍擺脫不了被我軍活捉的命運。圖1就是我八路軍士兵醫生正在給1日本俘虜進行治傷的畫面。從這圖可看出來,咱們對敵人也十分照顧,尤其那名軍醫在給對方治療的時候態度十分認真負責,這些都可體現我軍寬容對待俘虜的政策。
  • 日軍:寧願自殺,也不能淪為俘虜
    日軍很難俘虜,這是大家的共識。日俘有多難抓?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抗戰之初的首次大捷,八路軍消滅了1000多名日軍,結果一個俘虜也沒抓到。長沙會戰是國軍和日軍進行了大規模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後,蔣介石在軍事會議上大發雷霆,因為國軍俘虜日軍不到10人。
  • 二戰重要戰役:雙方均近10萬人,日軍傷亡1萬,盟軍被俘8萬
    二戰重要戰役:雙方均近10萬人,日軍傷亡1萬,盟軍被俘8萬1941年末日軍對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基地珍珠港發動偷襲成功後,立刻開始了在東南亞、西太平洋上的進攻作戰,將掠奪資源,以及在美軍「反應過味兒來」之前,簡歷完整的防禦圈作準備,二者結合起來作為作戰目標。
  • 近五千德軍被日軍俘虜後,接下來的一幕誰也想不到
    他鹹倆不是軸心國辛小夥伴嗎……李很多人只記得鄔二戰中的戰敗臧國日本,忘記申了一戰中日本陸是戰勝國,與楊德軍真刀實槍汲幹過一場仗。宮這一戰發生牧在中國青島。高一、二戰卓中,如果日軍司和德軍比戰鬥邱力,那整整差石了一個檔次。邊德軍的戰略思盛想、戰術素養歷、裝備火力,連都在日軍之上糜,這是世界公馬認的。
  • 二戰時期,中美英蘇四國分別消滅多少日軍?
    美軍共在太平洋戰場上擊斃日軍131萬人,其中也包括死於美國轟炸的日本本土軍人。另外還有20萬日本武裝僑民被打死(大部分是被美軍消滅的),雖然日本方面不承認這些武裝僑民屬於正規軍人。美國消滅的日軍數量有一定的水分,因為日本是在本土尚未被攻佔時,主動投降的,很多檔案資料都被日本銷毀。所以美軍消滅的日軍數量,大都來自於戰時美國國內媒體的報導,準確性不高。
  • 八路軍活捉岡村寧次的侄子,和日寇換50個俘虜和一批武器,吃虧不?
    而這些敵人也就成為了俘虜。在抗日戰場上,據了解,日軍被中國軍隊俘虜了將近一萬人,抗戰結束後,日軍向中國軍隊投降的人數達到105萬人。其中,這些被俘虜的日軍中國將於日寇互相交換俘虜,而在抗戰時期,中古軍隊俘虜了一個日軍,這個日軍不惜讓日寇下血本也要交換過來,這個日軍就是山田井馬。
  • 這個日軍大將在二戰中用2個單詞羞辱英軍,戰後被英國點名絞刑
    這個日軍大將在二戰中用2個單詞羞辱英軍,戰後被英國點名絞刑。怎麼回事呢?這個大將叫山下奉文,1885年出生,日本高知縣人,後畢業於陸軍大學。七七事變後,他奉命率部到北京參戰,指揮所部攻南苑,戰長辛店,襲廊坊,大肆屠殺中國軍民,並晉升中將。
  • 二戰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殺了17萬日軍戰俘,只有少數逃走
    日軍在我華夏大地燒殺搶掠,公然的違背了《日內瓦公約》,締造了一場又一場的大屠殺慘案。這是我們永遠都難以忘記的痛。而即便如此,中國軍隊在俘虜日軍之後卻依然本著優待俘虜的原則,從來不曾公報私仇,加以迫害。這與日軍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並不是所有的同盟國都是如此對待俘虜的,像蘇、美等大國也不如中國軍隊有仁心,不得不說,人民軍隊「仁者無敵」啊!
  • 巴丹死亡行軍:軍人最可怕的噩夢,就是成為日軍的俘虜
    同年4月3日,日軍再次發起總攻。9日,日軍突破美菲聯軍最後防線,巴丹半島失守,美軍被迫投降(共7.5萬人)。1942年5月6日,克雷吉多島也被日軍攻陷。溫萊特將軍向華盛頓發出了最後一封電報後,率1.5萬美菲盟軍投降。勝敗本是兵家常事,戰敗淪為俘虜也很正常。可此時的美軍恐怕沒有想到,一場可怕的噩夢即將降臨。今天我們將要講述日軍著名的「遠東三大暴行」之一:巴丹死亡行軍。
  • 處決日軍戰犯最多的國家,殲滅20萬日軍不接受投降,要求審判裕仁
    大家都認為中國與日本有著血海深仇,我們的民族榮辱感告訴我們不能忘記恥辱的歷史。但是,戰爭屬於過去,為了中國更好的發展,我們選擇了和平相處和合作。但是,世界上還有那麼一個國家,至今都恨著日本,而且比起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
  • 抗日戰爭,我軍10場著名戰役,殲滅多少日軍,領軍人都是誰?
    日本軍隊:六十六萬多人戰役成果:中國軍隊傷亡:13萬人日軍傷亡:將近11萬人戰役評價:雙方出動兵力是八年抗戰中最多的,是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會戰。日軍傷亡:傷亡三千餘人戰役評價:被蔣介石稱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日軍以少打多,不但獲勝,傷亡比竟然只有1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