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發布,講述記錄時代的文學力量

2020-12-23 澎湃新聞

12月19日,「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2019~2020)在東莞松山湖發布,邵麗《黃河故事》、蔣韻《我們的娜塔莎》、艾偉《敦煌》、葛亮《飛發》、鄭執《森中有林》5部作品榮登榜單。

2019年度《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此前已於今年夏天揭曉。受疫情影響,與2020年度頒獎典禮合併舉行。《十月》雜誌主編陳東捷介紹,《十月》雜誌創刊40多年來,始終以中篇小說為辦刊特色,致力於展示當代中篇小說創作最新成果,發表了《黑駿馬》《綠化樹》《臘月·正月》《高山下的花環》《蝴蝶》等眾多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作品。

頒獎典禮《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作為《十月》雜誌創辦的常設文學獎項,全方位關注當下中篇小說創作生態,每年獎勵最有建樹的優秀中篇小說作品。

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在致辭中表示,《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單評選的是最優秀的中國中篇小說。優秀的中篇小說應當向著未來、向著中國人民創造未來的偉大實踐、向著時代的發展和前進、向著正在改變和塑造生活經驗的有力、龐雜、生機勃勃的力量,要選出真正能夠和這一切產生對話,真正寫給正在創造未來的中國人的小說。「由此,我堅信,這樣的文學榜單,一定不會像現在數不過來的排行榜一樣,榜榜相似。這樣的文學榜,一定是站在時代潮頭和前列、真正能夠引領風尚的好榜。」

首先頒獎的是2019年度獲獎作品:尹學芸的《青黴素》、孫頻的《獅子的恩典》、陳楸帆的《無債之人》、凡一平《我們的師傅》、東君的《卡夫卡家的訪客》。在頒獎現場,作家東君表示:「站在臺上,就有湖風吹過來的感覺。但是自己不會飄飄然,回去之後還要踏踏實實寫自己的東西。」

作家凡一平表示,自己第一次在《十月》上發表《尋槍記》,後來被改編成姜文主演的電影。20年後再次在《十月》發表作品,獲得了中篇小說獎,感到非常幸運。作家尹學芸則表示,中國有幾個地方是以草命名的,其中就包括東莞和自己的家鄉薊州。天津的薊草跟東莞的莞草有相同之處,一樣都可以果腹,在困難年代拯救過無數生命。在因疫情推遲頒獎的幾個月裡,自己恰好完成了對東莞的思念。

之後,今年的5部獲獎作品公布:作家鄭執的《森中有林》刊發於《芒種》2020年第10期。評委會認為,「鄭執以平常心和敏銳眼去處置現實百態,從而創造出一種波瀾不驚卻又耐人尋味的敘述,還包含著難以割捨的東北情感,將東北故事講出了新意。」

鄭執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前些天寫小說,因為對一個詞拿不準,所以爬書架翻看《辭海》。那一刻他想到,自己好像有10年時間遇到拿不準的詞習慣用網絡搜索了,這其實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那天翻《辭海》,感覺自己好像又在嚴肅對待寫小說這件事了。19歲的時候他就寫了第一本小說,那時候對嚴肅文學抱著一腔熱血、躊躇滿志。後來因為個人原因,10年時間遠離了這個陣地。2018年因為一些契機,又重新開始好好寫小說。今天獲獎也給了自己非常大的鼓勵。

作家葛亮的《飛發》,刊發於《十月》2020年第5期。評委會認為,「在抽絲剝繭又平淡如水的敘述中,《飛發》將一個看不見波瀾的市井行業故事安排成了一個閃耀著輝煌光彩的人生大戲。葛亮在這部小說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和敘事節奏控制力,與小說的整體格調氛圍之間,構成了相當完美的呼應唱和。」受困於疫情未能到場的葛亮,通過視頻發表了自己的獲獎感言:「與《十月》結緣是在2010年,當時發表了一篇中篇小說。整整10年過去了,在時間的長河中10年可能是彈指一揮間,但對於雜誌來說,十年對於文學的堅守是一件特別尊敬的事情。藉此機會,致敬《十月》,致敬文學!」

作家艾偉的《敦煌》,刊發於《十月》2020年第2期。評委會認為,「艾偉的《敦煌》,一如既往地探究中國人的罪感和恥感、欲望和道德的微妙關係。貌似庸常的故事,隱藏著對欲望的深度思考和對自我的艱難辨認;敘事的一次次曲折和逆轉,映照出的是人性的斑駁、複雜、多變。」艾偉發表獲獎感言說,《十月》編輯部就像一個大家庭,對作者特別好,跟他們相處感覺特別溫馨。

作家蔣韻的《我們的娜塔莎》,刊發於《收穫》2020年第6期。評委會認為,「蔣韻通過娜塔莎的悽美故事,將被層層鐵幕包裹起來的歷史還原成一個個情感複雜的血肉之軀,從錯謬的命運中追問愛的沉浮。娜塔莎激活了『蘇聯』這一曾經死去的詞語,在凝重的歷史感中傳遞了自我救贖的神聖情懷。」

蔣韻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剛才看《十月》40年的短片,其中有一句話「《十月》,因國運而生」。這句話讓自己特別有感觸,差點掉下淚。「像我這樣年紀,幾乎是跟著新時期文學走到今天的人,特別知道這句話的分量,也特別珍惜這句話的分量。今天領這個獎,上這個榜單是有重量的。我謹記在心。」

作家邵麗的《黃河故事》,刊發於《人民文學》2020年第6期。評委會認為,「邵麗的《黃河故事》講述的是一段家族史,更是女性自立自強的命運史。其敘述語調的生活化和平實性帶來了藝術技法的『陌生性』和風格化。是近年來中篇小說創作的翹楚之作。」

邵麗本人當天未能到場領獎,通過視頻發表了獲獎感言。她表示在自己的寫作道路上,如果沒有《十月》的扶持和鼓勵,不可能走得這麼好、這麼穩、這麼快。自己獲得魯迅文學獎的作品,就是在《十月》上發表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2019)」揭曉
    「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2019)」揭曉  《青黴素》《我們的師傅》等5部作品上榜  由《十月》雜誌社攜手鬆山湖高新區、東莞市文聯創辦的「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2019)」於近日揭曉,歷經推薦、初評和終評等各階段工作
  • 「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2019/2020)」頒獎典禮舉行
    2019年度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此前已於今年夏天揭曉,受疫情影響,與2020年度頒獎典禮合併舉行。權威評選:12家國內重點原創文學期刊及文學選刊推薦本次頒獎典禮活動由《十月》雜誌社、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東莞文學藝術院、松山湖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旨在評出並獎勵當年國內發表的中篇實力佳作。
  • 《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頒獎 李敬澤:「選出真正寫給正在創造未來...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12月19日,《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2019/2020)東莞松山湖頒獎。邵麗《黃河故事》、蔣韻《我們的娜塔莎》、艾偉《敦煌》、葛亮《飛發》、鄭執《森中有林》等5部上榜作品獲獎。2019年度的中篇小說榜,此前已於今年夏天揭曉。受疫情影響,與2020年度頒獎典禮合併舉行。
  • 「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頒獎典禮19日將星耀松山湖
    權威榜單、小說薈萃、名家雲集、年度盛典。中國東莞"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2019/2020)頒獎典禮,將於12月19日晚在東莞松山湖高新區林潤智谷隆重舉行。屆時,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以及活動評委等眾多文學名家親臨典禮現場為上榜作家頒獎。本次活動由《十月》雜誌社、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東莞文學藝術院、松山湖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
  • 中篇小說20年:文學的新經驗和新空間
    ,評述了21世紀以來中篇小說的文體貢獻,以及由中篇小說帶來的文學經驗拓展和空間縱深。時代的變革,必然帶動文學的變革。也正是在這個時代,一個新的文體勇武誕生。這個文體就是中篇小說。1918年,魯迅發表了《狂人日記》,1921年,鬱達夫發表了《沉淪》。而後,丁玲的《莎菲女士日記》、柔石的《二月》、沈從文的《邊城》《八駿圖》、蕭紅的《生死場》《小城三月》、徐訏的《鬼戀》、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金鎖記》、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等陸續發表。
  • 2017收穫文學排行榜頒布,七零後佔長篇小說半壁江山
    近日,由《收穫》文學雜誌社與長江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的「2017收穫文學排行榜」發布。該系列榜單分為長篇小說、長篇非虛構、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四個榜,並提供了專家評選與讀者人氣投票兩份參考,由此將2017年最值得品讀、最值得關注的四十餘種華語原創文學作品呈現在公眾面前。
  • 時代新人說講述活動舉行 第四季「最美時代新人榜」發布
    2020年12月31日,38名時代新人用自己立足本職、矢志不渝的奮鬥故事,豪情滿懷迎接新年。當天下午,「時代新人說——奮鬥『十四五』奮進新徵程」新年講述活動在太原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行,第四季「最美時代新人榜」同期發布,30名一線先進人物榜上有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繼承為「最美時代新人」頒發榮譽證書。
  • 2019年度小說排行榜揭曉,阿來《雲中記》等35部作品上榜
    交匯點訊 12月29日,由中國小說學會主辦、興化市委宣傳部承辦的中國小說學會2019年度小說排行榜在興化揭曉,共有35部作品上榜。其中,阿來的《雲中記》等5部作品入選長篇小說榜;王蒙的《生死戀》等10部作品入選中篇小說榜;葉兆言的《吳菲和吳芳姨媽》等10部作品入選短篇小說榜;二目的《魔力工業時代》等10部作品入選網絡小說排行榜。
  • 2019中國小說排行榜在興化發布!上榜的這35部作品,你看過哪些?
    具體名單如下:2019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榜單長篇小說1、阿 來:《雲中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9年4月2、鄧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3、付秀瑩:《他鄉》,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9年8月
  • 中國小說學會2019年度小說排行榜發布
    12月29日,由中國小說學會主辦、江蘇省興化市委宣傳部承辦的中國小說學會2019年度小說排行榜在江蘇興化揭曉。 其中,阿來《雲中記》、鄧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付秀瑩《他鄉》、麥家《人生海海》、陳應松《森林沉默》共5部作品入選長篇小說榜;王蒙《生死戀》、尹學芸《青黴素》、姚鄂梅《基因的秘密》等10部作品入選中篇小說榜;葉兆言《吳菲和吳芳姨媽》、遲子建《燉馬靴》、寧肯《火車》等10部作品入選短篇小說榜。二目《魔力工業時代》、cuslaa《宰執天下》、橫掃天涯《天道圖書館》等10部作品入選網絡小說排行榜。
  • 惴慄:一個時代的情緒投射——讀雲崗中篇小說《惴慄》
    惴慄:一個時代的情緒投射 ——讀雲崗中篇小說《惴慄》在這篇文章中,劉復生說:「還真不要瞧不起文學,尤其是小說。小說,尤其是中長篇小說,一直是建立、鞏固一國乃至全球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也正因為看到了文學改造人心並進而改造世界的功能,梁啓超才把小說抬到了文學的頭把椅。」我個人非常認同劉復生的這個觀點。
  • 新浪新聞發布年度暖心視頻 記錄2020不妥協的時代精神
    這一年,億萬中國人逆流而上,創造了全民抗疫、雲經濟、三億師生重返校園、嫦娥五號打包月壤順利回家等眾多時代的名場面。為了記錄2020中國人不妥協的時代精神,12月22日,新浪新聞發布"2020人生不妥協"年度暖心視頻,聚焦小人物向光而行的故事,讓每個個體都能在平凡的力量中找到共鳴和迴響。
  • 「小十月」少年文學基地在大連金普新區揭牌
    11月11日,由大連金普新區融媒體中心與北京出版集團《十月少年文學》雜誌社聯合成立的「小十月」少年文學基地正式揭牌。」文學社,形成《十月少年文學》讀者群,組織開展「十月少年新年新詩會」、「小十月」研學旅行、「小十月小荷之聲」朗誦大賽、「小十月」青少年寫作訓練營等活動,增強閱讀寫作的實踐性,擴大閱讀寫作的外延,形成基地的特色和品牌效應。
  • 閱文發布2020年度網絡文學榜樣作家「十二天王」名單
    12月18日,閱文集團正式發布2020年度網絡文學「十二天王」榜單(以下簡稱「十二天王」),盤點2020年度網絡文學作家中的新晉佼佼者。經過激烈的角逐,賣報小郎君、柳暗花又明、牧童聽竹、手握寸關尺、火中物等十二位作者斬獲「天王」稱號,成為2020年在各自創作品類中具有突出成績的潛力「新神」,也成為了目前整個網絡文學行業新晉榜樣作家。
  • 2019當代文學新作排行榜揭曉
    原標題:2019當代文學新作排行榜揭曉 元宵節剛過,由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的「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揭曉,為非常時期的廣大讀者推送文學的宅讀物。共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隨筆4類體裁的20部作品入選,每類體裁各有5部作品上榜。
  • 葉舟《兄弟我》榮登2017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
    葉舟《兄弟我》榮登2017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資料圖片每日甘肅網1月9日訊(蘭州晨報首席記者雷媛)2018年1月7日,由中國小說學會主辦的「2017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在江蘇揭曉,25部上榜作品綜合體現了2017年度中國小說創作的精神風貌和藝術水準。
  • 除了《紅高粱》,莫言還有這些被改編為電影的中篇小說
    其實,除了《紅高粱》以外,莫言還有多部被改編為影視作品的中篇小說,《白棉花》就是其中之一。「幾十年前,我們巴山鎮曾出過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有關他的傳說,我初懂事時就聽老人們說過……」這是一個發生在縣城裡的傳奇故事,以加工棉花的農家「女俠」方碧玉為中心,講述了棉花加工廠中青年男女間的愛恨情仇,書寫被雪白棉花垛包裹的炙熱情感與刺骨命運。
  • 2020新書淘寶之文學:以文學的力量勇攀高峰
    唐朝暉歷時兩年十個月,訪問三百多工人,真實記錄了首鋼職工在改革開放40年中的巨大變化和貢獻,完成了《百鍊成鋼》,飽含了他在採訪過程中面對首鋼這樣一個古老又新生的龐然大物以及對工業文明的深度思考。    2020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還有兩本散文不容忽視。
  • 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揭曉
    本報電(文一)由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的「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日前揭曉,為非常時期的廣大讀者推荐居家閱讀作品。共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隨筆4類體裁的20部作品入選,每類5部。中篇小說上榜作品中,「80後」作家獨佔鰲頭,佔4部。
  • 《環球人物》舉辦年度主題演講活動——講述平凡故事 凝聚奮進力量
    原標題:《環球人物》舉辦年度主題演講活動——講述平凡故事 凝聚奮進力量12月19日,《環球人物》雜誌社舉辦年度主題演講活動,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趙嘉鳴出席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北鬥系統專項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等9位嘉賓,先後分享了2020年的經歷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