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被俘後拍桌子摔酒杯,劉亞樓請出一人來,他連敬三杯酒!

2020-12-12 騰訊網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解放軍優待戰俘,戰俘們有的真心悔改,有的假意投誠,但最基本會表現得很誠懇。而今天故事的主角廖耀湘被俘後竟然還擺起架子,不接受劉亞樓將軍的敬酒,可以說是非常囂張了。

這個廖耀湘究竟是什麼身份呢?1906年出生的他六歲就開蒙讀書,之後還進入小學接受了現代教育。成績優異的他後來考入黃埔軍校,公費去法國留學。回國後,廖耀湘任國軍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騎兵隊少校連長,軍士營學兵連連長。抗日戰爭時期他積極參加作戰,立下赫赫戰功,是一位愛國將領。解放戰爭時期廖被任命為國民黨最精銳的第9兵團司令,下轄5個軍。

1948年9月,解放軍發起遼瀋戰役,包圍錦州,廖耀湘任遼西兵團司令率軍增援。也是他黴運當頭,四野三縱一個營看到一個天線林立的院落就扔了一堆手榴彈猛炸一通,誰知這裡就是廖耀湘的總指揮部,幾十位高級官員飛上了天,西進兵團指揮系統全部癱瘓。

之後兩軍不斷進行包圍與反包圍,穿插與堵擊,追擊與逃跑,雙方軍隊攪在一起,全都亂了套。不僅國民黨部隊兵找不到官,官顧不上兵,解放軍的建制也分解成師團營。劉亞樓將軍建議:「不如來個大膽穿插,全面滲透,以亂治亂,亂而取之。林將軍更乾脆,他說:「告訴部隊,哪裡有槍聲就往哪裡打,哪裡槍聲密集就往哪裡衝。縱隊不要去找師,師不要去找團,大家都去找廖耀湘就行了。」

一時間,遼西平原煙塵蔽日,吼聲震天,經過兩天一夜的戰鬥,廖耀湘十餘萬部隊全部被殲。

兵團覆滅後,廖耀湘選擇逃跑。他偽裝成一個南方商人,但是因為他有湖南口音,而且體貌特徵明顯,很快就被盤查人員識破。被發現後,他反倒不害怕了,直接承認身份還擺起譜來,劉亞樓聽說後親自趕來慰問。

席間他端起酒杯說:「讓廖將軍受驚了,歡迎廖將軍的到來。」廖耀湘卻不搭理,一副不屑的樣子。他再次端起酒杯,廖耀湘卻猛地站了起來,說:「你們共軍打得什麼仗?根本不懂戰役,也不講究戰術,如不信,我們把部隊擺開,重新打。」

「不是我們不講究戰術,是你看不懂我們的戰術。」劉亞樓話中有話的說;「我們以能打勝仗為原則,以有效地消滅敵人為目的,事實不是已經證明了麼?」聽到這,廖耀湘的臉漲紅了,他他惱羞成怒,抓住酒杯摔得粉碎,生氣地說:「你們就是些土八路,用奇怪的戰術打仗。"

劉亞樓十分鎮定,他請來一人,廖耀湘瞬間目瞪口呆,這人就是廖耀湘的黃埔大師兄鄭洞國。要知道國民黨方面宣布鄭洞國兵敗成仁,而且他在抗日戰場上一直是猛將,所以廖非常吃驚。

鄭洞國解釋說:作為一個軍人,我從來不怕死,可是後來我想明白了,為那樣的政府殉葬不值得。廖耀湘聽完慢慢地端起酒杯,喝了起來。

一陣沉默,廖耀湘似乎想明白了什麼,他慢慢站起來,連向劉亞樓敬了三杯酒。

劉亞樓回來把宴會風波講給其他將軍聽,他們大笑不止,說:「他廖耀湘既懂戰役,又講戰術,但進入東北以來打過什麼勝仗!「而蔣在得知廖耀湘兵團覆滅的消息後,氣得吐血不止,沮喪說:「東北全軍,似將陷入墨盡之命運,寸中焦慮,誠不知所止矣!」

相關焦點

  • 廖耀湘被俘後直拍桌子,劉亞樓將軍請出一個人,他看後連敬三杯酒
    廖耀湘是國民政府的一個高級將領,他在遼瀋戰役中敗得特別悽慘,原本他想化妝逃跑,結果因為化妝技術太過惡劣,被我軍很快抓了起來,身份暴露之後,廖耀湘非常的抓狂,但是他也沒有繼續否認,而是非常驕傲地對別人說,我就是廖耀湘。
  • 蔣介石心腹廖耀湘被俘後拍桌不服,劉亞樓請出一人,他連敬三杯酒
    01劉亞樓宴請被俘國軍將領,酒桌上他拍桌不服1948年10月,東北野戰軍司令部的一個房間裡擺好一桌酒菜,劉亞樓(代號103)參謀長正準備宴請客人前半場進行地相對比較順利,就在劉亞樓拿著酒杯來到一位正襟危坐的四十多歲的將領面前,只見他咬了咬牙,抿了抿嘴,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憤怒,「啪~」他拿起酒杯摔在了酒桌上,然後拍桌而起,怒吼道:「你們解放軍是怎麼打仗的?我的大部隊還沒有擺好陣型,你們就開始進攻了,你們勝之不武!請劉參謀長能否帶我向林彪捎句話,問問他敢不敢和我重新擺好陣勢,一決雌雄?」
  • 關於喝酒的那些事|為什麼「敬」也三杯,「罰」也三杯?
    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自從酒出現之後,作為一種物質文化,酒的形態多種多樣,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體現在社會政治生活、文學藝術乃至人的人生態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
  • 遼瀋戰役,廖耀湘以12萬人對東野40萬大軍,為何不選擇起義?
    被殲滅的國民黨軍47萬東北部隊中,最精銳的部分毫無疑問就是廖耀湘擔任司令官的國軍第9兵團,兵團總人數超過12萬,下屬5個軍中包含了2支王牌軍(全美械的新1軍、新6軍)。這個兵團實力之強,冠絕全國的國民黨軍部隊。但9兵團在遼西平原被40餘萬東野大軍死死包圍後,實際已無多少突圍希望。既然如此,廖耀湘當時為何不像長春的曾澤生將軍一樣選擇順勢起義,而是要硬拼後被俘呢?
  • 三杯酒:一杯敬昨天,一杯敬今天,一杯敬明天
    我是小魚記憶,請幫忙「關注」一下我,謝謝!認識你就是最美好的開始。小陳是一個不善言談的男孩,那年畢業後就在鎮上找了一份工作,工資不算很高,但他幹得很開心。有一天,小陳和同事正在幫老闆整理材料,同事說有點悶想放點音樂,問小陳比較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小陳說,隨便吧!
  • 第一杯酒敬青春,第二杯酒敬兄弟,第三杯酒……
    脫疆的思緒飛回瀰漫歷史迷香的中國宣城,小辮,鬍子,感覺自己就像一粒落入砂礫中的灰塵,微不可視,俗不可耐,就在前兩天還看到《水木年華》首戰大敗的新聞,那些所謂的專業評委竟然給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們幹掉,終於明白當年嶽飛之死的緣由,有時候站在鏡子面前,也很討厭油膩的自己,有時候也在想,油膩是衰老的代名詞嗎?是不是不喜歡就以不喜歡的理由拍死?
  • 鄭酒師:2020最後一月,需敬自己三杯酒!
    不知不覺十一月已過去,2020年只剩最後一個月了,而今天的你需要敬自己三杯酒哦,不念過往,不畏將來,一起來看看是哪三杯酒?敬一杯,鼓勵自我 最後一個月,請敬自己一杯酒,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再努力一下,不要被困難所壓垮,所有的艱難終有過去的時候,挺過低谷,便是康莊大道。
  • 韓先楚與廖耀湘握手遭拒絕,我軍卻仍選擇優待,並保證他飽食暖衣
    以少校軍銜任騎兵連的連長,軍士營的學兵連連長。就此,廖耀湘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從軍生涯。 崑崙山戰役之後,廖耀湘升任師長,這一年,廖耀湘33歲。升官後的廖耀湘,參加了遠徵緬甸的戰役,重創敵軍,成為了一介愛國將領。 緬甸遠徵戰役勝利後,委員長一封嘉獎電報的"中國虎"則是對廖耀湘最好的讚美,也使得廖耀湘名聲大噪。
  • 遼西大會戰,廖耀湘兵團4個軍,3天被圍殲,林羅劉:活捉廖耀湘
    說完,楊焜接通新3軍軍長龍天武的電話,告訴他這個情況,請新3軍注意對付。 但是楊焜卻忘了將這一極重要的情報報告廖耀湘。也正是因此,廖兵團南北受到我大軍夾擊合圍,作為兵團司令的廖耀湘竟然全然不知! 更要命的是龍天武也沒有當回事。25日夜裡,新1軍軍長潘裕昆來到新3軍軍部,進門就說:「你們還不走?我軍奉命來這裡接防的。」
  • 渭南日報·黃河周末︱話酒三杯
    說法不一而足,我們再從古老的《詩經》裡尋找答案。《詩經》有詩《瓠葉》,瓠葉即瓠瓜的葉子。這個「瓠」字蠻有意思,左「誇」右「瓜」,好像是王婆賣瓜,別人不誇自己誇。看官也可聯想為「夸父吃瓜」,夸父逐日渴死在半路上,死前興許還奢望著吃一口瓜呢。瓠瓜有苦有甜。苦瓠名「匏」,就是葫蘆。
  • 東北最後一戰(中):黃永勝六縱血戰廖耀湘,林彪連連稱讚
    此時我軍、五縱、六縱正隱蔽在廖耀湘兵團後方,如果廖耀湘想要撤回瀋陽,那麼五縱、六縱就可以堵住他的退路。六縱司令員黃永勝於24日夜接到總部命令,要他們以強行軍速度插到半拉門地區,防止敵人撤退。六縱連夜行動,於25日中午到達預定位置,正積極構築工事準備作戰。
  • 喝酒後發朋友圈的句子,酒涼可熱,心涼何暖!
    1、我敬往事一杯酒,故事與你不強留。2、想抱著你大醉一場,說盡所有愛你的故事3、別問我酒量好不好,愛人面前三杯倒4、如果不能等來清晨的粥,那就倒滿深夜的酒。10、喝醉的人,笑著舉起酒杯可眼裡全是淚。11、我討厭酒,但卻喜歡那個能讓我喝酒的人12、酒不能讓我醉,你卻讓我心碎。13、人們都說故事與酒更配,卻不知這樣更容易讓人流淚。
  • 一哥「俗人讀史」之——廖耀湘集團要員們的終極命運
    後隨衛立煌逃跑,閒居香港。1949年秋,第十二兵團司令官胡璉邀龍天武任第十八軍軍長,龍來到臺灣,蔣介石不準。龍天武后任第六軍副軍長,晉陸軍中將。1964年,龍天武退役。1983年3月12日,龍天武病逝,終年77歲。
  • 酒桌上你該如何守規矩
    規矩二:要謙虛低調,保持平常心,穩穩的拿捏節奏,別虎頭蛇尾,一上來就裝出千杯不醉的樣子。規矩三:始終記住領導先互相敬完就後才輪到自己,切勿主次不分,把自己排在領導前面。規矩四:除非您是領導者,否則不要一人敬多人,只能多人敬一人,你可千萬別學領導樣子,一桌不落,都給敬了。
  • 周恩來總理一生喝過最「貴」的酒,一杯酒就值一億斤糧食!
    1959年至1961年是我國的「三年困難時期」,由於大躍進運動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導致了全國糧食緊張,出現了饑荒,周總理在挽救這場災難中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在這三年中,周總理喝過一次「最貴」的酒,一杯酒就值一億斤的糧食。
  • 人間路窄酒杯寬|為人處世不可不知的「酒」文化
    「杜康」原指代酒,後在傳說中變成釀酒的始祖,另外河南洛陽也有杜康溝、杜康廟、杜康河等遺蹟,更有杜康造酒的傳說,使得「杜康造酒」這個說法更加可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的一生可以說充滿傳奇卻也坎坷曲折,但詩仙就是詩仙,自我恢復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多年的對酒的著迷讓他的胸襟變得無比的寬廣豁達,就像上面這句,就算人生的路再難走,也要在能享受快樂的時候盡情享受,不要使自己的酒杯空對著月亮,還有什麼比這更可惜的。
  • 酒桌上領導說:憑啥喝你敬的酒,還在說先幹為敬?這是在引火上身
    酒過三巡 大家都在互敬,小可也抓住機會,端起一杯酒去跟公司的副總敬酒,小可端著酒杯來到副總跟前,給副總的酒杯裡倒滿酒,然後一手端一杯酒,恭恭敬敬的說:「副總,我敬您一杯」。副總一看小可臉生,畢竟像小可這樣的人物,一般也不會接觸到副總這類領導,但是副總身經百戰肯定知道,既然能跟他坐在一個桌子上,說明也是一個要堪以重用的人。於是副總看了一眼小可端著的酒杯問道:「你為什麼要跟我敬酒,我憑啥喝你敬的酒?」
  • 襄陽待客九大怪:怪酒不怪菜,酒量再大都喝趴下
    除此之外,還有喝酒的說道,魚頭對準誰,誰就要連喝三杯酒,相應的魚尾對準誰,誰就要喝四杯酒。 第八怪:入座端酒杯,一氣喝到底 入席之人都有一個小酒杯,不斟酒時叫門杯,斟滿酒叫「門杯酒",隨時喝完隨時斟滿
  • 五馬桃花節,桃園來結義,摔碗酒來助興吧
    看看主會場附近吧,約上好友來這裡踏青吧春意盎然啊摔碗酒的故事來歷:摔碗酒的民間傳說是某個時代,土家族的兩個族長或是兄弟之間有了恩怨,為了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兩人決定盡釋前嫌,於是共飲一碗酒,以示今後的友誼與和諧,飲過之後,將碗摔碎,以泯恩仇,也顯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氣
  • 「醉鬼」摔杯記 - 新華網客戶端
    他把新豬圈壘得既寬大、又結實,看著舊豬圈裡正在搶食吃的37頭豬仔,想到它們馬上就能有新窩,包哈敦巴拉加快了砌磚的速度。41歲的包哈敦巴拉家住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胡爾勒鎮諾勒嘎查。誰能想到,兩年多以前,他還是一個酒杯不離手,從早喝到晚的「醉鬼」。玻璃的、陶瓷的,大的、小的,桌子、炕上無處不在的酒杯使他喝起酒來「十分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