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個樓下小區的李大爺,被「降維打擊」的故事
在居民小區門口有個修自行車的李大爺。李大爺年輕就跟著師傅學修車,後來開了自己的小鋪子。
附近小區的居民都認大爺的手藝,中間也有過外來的修車人搶生意,但不是沒李大爺手藝好,就是沒大爺的人緣好。
大爺不但修自行車收費合理,還擺了一個氣筒子,小區的熟人路過打氣不收錢。慢慢積累的人氣讓居民們哪怕推著車多走幾步也願意來大爺這裡修車。
大爺這幾十年給居民幫了太多忙,免費幫著急的學生、上班族修車那太常見了。光是幫忙撿失物、抓壞人李大爺都領了居委會的3次獎狀和錦旗,街道哪怕清理道路也從不為難大爺的攤位。
有一次,大爺喝多了點,曾和旁邊的青年得意的說:「我這個修車攤別看小,有手藝、講信用、價格低、便居民、能堅持,只要還有還有人騎自行車,就是就能幹一輩子養老的營生。」
去年,李大爺的攤子關門了。因為共享自行車普及到這個小城了。
小鋪關門那天李大爺又喝多了,他一臉困惑的拉人說:「俺想不明白,怎麼就沒人修車了呢?手藝咱不差,甚至願意免費給街坊修,可怎麼大家就不來呢?「
李大爺做了一輩子修車人,把他能想到的關於修車的事情都認真做到了最好。
但新的競爭者根本不考慮修車,而是提供免費的自行車。舊車直接返工廠回收模塊化換件。大家依舊騎自行車,但修車的需求卻再也沒有了。
什麼是降維打擊?你說的應該不是科幻小說《三體》裡的本意,因為那就是個科幻概念,對普通人沒有了解的必要。
在現實裡我們說的「降維打擊」就是上面的例子,是商業上經常用的一種對思維模式和跨行業衝擊的比喻。
來自別的維度的競爭者不在傳統的獲客、成本、口碑等方面競爭,而是直接顛覆這個行業。從更高的角度根本性的改變商業規則和生態。
你做好了自己維度裡面能做的所有事情,把一切都做到了極致,按理說應該是不敗之地了。
但對手根本不是和你在一個層面思考,打擊的方式、力量、角度也根本不是你的能較量的。就像兩個人下棋,一方在思考怎麼贏棋,另一個人直接改了規則,直接砸穿了棋盤。
失敗的人其實什麼也沒有做錯,在他自己的維度來看,把一切都做到了最好。
但就是敗了,因為對方用絕對的力量,從更高層次的思考方式直接將他做的一切都變成了無用功。
其實,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一天面臨這樣的」降維打擊「 。
在商場做了幾十年的會計,有一天忽然失業了,因為零售行業都是二維碼支付,自動生成對帳單,原來需要5個人的統計會計工作,現在2個人就可以完成了。
在廣播臺做了十幾年的文員,有一天忽然失業了,因為有了導航和共享打車,開車聽廣播的司機少了,廣告收入減少養不了太多人了。
在外企工廠做了幾年的管理人員,有一天忽然失業了,因為現在都是電腦自動化生產線,需要編程人員而不是工人和管理人員了。
未來顛覆你所在行業的,可能不是同行,而是另一個不相干的產業。
這種」降維打擊「才是最可怕的,因為你無論怎麼努力和優秀都沒用。
有報告指出,未來20年70%的崗位將面臨失業,很多職業甚至將消失。
你做到了入行時師傅教你的一切,但讓你失業的卻是千裡外程式設計師突發奇想的代碼。
就像是《三體》中外星人向地球扔下的那片二向箔。
就像書中所說的」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這種來自更高層面的,直接改變思維方式的競爭,就是無解的「降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