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角落村」完美蛻變,村莊治理有新招

2020-12-23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現在村裡路變寬敞了,池塘水質變清爽了,房前屋後變整潔了,環境大變樣……」說起鄉村環境治理的好處,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上黨鎮上會村東寶莊村民貢金兒用一句話來形容:看得見、摸得著,實惠實實在在。

東寶莊原是一座偏僻的自然村,破舊失修的房屋和「髒亂差」的環境曾經讓村民抱怨不堪。為了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改善群眾居住環境,丹徒區堅持「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生態美、和諧美」的理念,科學計劃、穩步實施,讓東寶莊完美「變身」。如今,一條筆直嶄新的柏油馬路直通村裡,青磚壘砌的牌樓,鬱鬱蔥蔥的綠化,清澈見底的池塘,還有剛剛安裝好的路燈、全新的村民健身小廣場,無不都在向人展示這個地方的變化。

東寶莊緊緊圍繞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主題,根據 「一村二亮三崗四評」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黨小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以黨小組為單位邀請黨員和群眾代表參與村莊環境整治,形成大家評、大家議、大家定的氛圍,鼓勵和發動群眾對屋前屋後的「髒亂差」現象,自己動手,自己清理,形成「自建自護自評」的維護機制。

東寶莊美麗整潔的街道

自美麗鄉村建設啟動以來,東保莊共實施了6大類20個建設項目,包括村民活動中心、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建設,南鄉衣坊、農產品交易展廳等農業文化展示載體建設,以及1200畝稻田、245畝花田景觀和950畝蝦池等產業提升,形成環境與產業同步提升,經濟與生態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昔日的「角落村」蛻變成備受矚目的「明星村」。

東寶莊是鎮江市丹徒區打造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丹徒區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作為推動「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三高一爭」的重要抓手,圍繞「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建設目標,因地制宜,統籌推動,內外兼修,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山清水秀美麗鄉村

生活汙水治理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丹徒區成立了農村生活汙水運維中心,採用了由河海大學研發的MSC智慧管理平臺對分散在各個鄉鎮的汙水站點進行遠程集中管理,可實時對站點現狀、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管護體系的建立讓農村生活汙水運維中心得以通過應用大數據進行精準化、智能化、科學化管理,全面提高運維管理水平,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目前,全區136個村汙水處理設施均已建成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丹徒區將村莊生活汙水治理與江蘇省大力推動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以及農委的綠化示範村,水利部門的水美鄉村,環保部門的生態文明村等相關政策和資源相結合,在做好汙水治理的同時,提升村莊的整體環境和群眾滿意度,增強綜合示範效應,真正實現了「治理一個村莊、造就一個景點、形成一片風景」的目標。(崔寧華)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如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體現著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2019年以來,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在區級和18個鄉鎮(街道、園區)、117個行政村、78個社區全部設立了「民呼回應中心」,所有區直部門設立「民呼回應專員」,對於群眾提出的問題,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快速及時解決群眾的身邊事,形成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服務群眾響應機制。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滿意度高了,南通任港社區這條路子獲群眾點讚 2020-12-25 11:02:13 來源: 南通網 「文明城市的榮譽來之不易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蘇州吳中太湖新城:新家園「心」治理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建設者新家園是基層黨組織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在繼續服務好工地建設者的同時,進一步聚焦建設者們的派生需求,為來訪的家屬子女提供活動場地和「小候鳥」夏令營活動。同時,向周邊社區居民、「兩新組織」單位員工等全面開放,鼓勵聯合開展活動,構建融洽的工友關係、工地與居民關係,做到文明施工、和諧發展。第二,資源社會化。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面向生命體的城市治理創新
    從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提出「尊重城市規律、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到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再到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進一步強調,「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人民城市為人民」 解鎖城市幸福密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設發展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問題。歷史與現實都充分證明,城市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人民是城市建設的主體。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破解「小馬拉大車」 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民,要開創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必須提升群眾的參與主動性。要搭好居民議事平臺,定期組織居民、業委會、物業公司等進行交流互動,讓群眾把心裡話說出來,把矛盾糾紛、訴求反映出來,推動糾紛大家調、問題大家議。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新華社記者駱國駿、李德欣、熊琳、丁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丨蘇州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下「蘇繡」功夫...
    &nbsp&nbsp&nbsp&nbsp郡縣治,則天下安。從伍子胥築城「象天法地」到範仲淹治水「疏導為先」,從顧炎武的「眾治」思想到馮夢龍的「無訟」理念,蘇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善治之城。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管理激活「末梢神經」 2020-12-19 11:32:10 來源: 啟東日報 近日,啟東市寅陽鎮農武村第一網格網格長在巡查時發現一名行為異常的女子,上前詢問發現其目光呆滯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張家港:「海棠管家」讓社區治理更精緻
    擁有動遷安置小區192個,居住人口超50萬人,佔常住人口比率近40%……近年來,隨著張家港市城鄉一體化進程加速推進,村民「上樓」得到了更舒適的居住環境,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動遷安置小區的管理之困。毀綠種菜、雜物亂堆、車輛違停……是老問題,資源不足、服務不夠……是新挑戰。如何最大程度整合社會資源參與社區治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社區治理要以黨建為根人民為本
    9月22日以來,「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蘇州、上海、義烏等地,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各地在社區建設和公共服務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實踐,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供經驗。以高效服務便利社區生活 走進蘇州工業園區景城民眾聯絡所,「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標語映入眼帘。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以「全周期管理」推進基層治理 為社會...
    近日,在中組部「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專題研討班上,由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帶來的以「全周期管理」推進現代化治理的實踐模式備受關注。根據「全周期管理」理念,唯亭街道黨工委對街道職能進行分解、重構與下沉,建立以區域聯合黨委為核心的「一核三元」社會治理新架構,搭建線上線下、全科全能的為民服務新平臺。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黨建從「內循環」到「聯動化」 村社...
    金山網訊  鎮江市潤州區官塘橋街道平山村是官塘片區最早完成整建制拆遷的村莊,針對村黨組織服務黨員群眾的方式方法匱乏,凝聚力一度弱化的問題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長沙縣:「網」系民心,引領幸福之路
    9月27日,「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調研團一行來到湖南省長沙縣,圍繞「網際網路+基層治理」相關工作對長沙縣網上群眾工作部、長沙縣行政執法局、星沙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等地開展實地調研,了解探尋在信息化發展新形勢下,長沙縣積極適應並將網際網路新媒體運用於基層治理中的創新軌跡和經驗成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徐州:「三治融合」到鄉鎮 化解矛盾不「上交」
    今年以來,徐州在鄉鎮探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層治理新路子,激發鄉村治理新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幫助訴訟,我們的血汗錢有希望了!」11月23日,剛出房村鎮政府大門的張欣(化名)就打電話告訴她的同事。據了解,張欣等90餘名職工在鎮內一服裝廠上班,因服裝廠拖欠工資約30萬元,老闆又失去聯繫,便選出職工代表來到鎮政府請求幫助要回工資。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揚州雙橋街道:一張黨建地圖畫出社區治理新...
    在雙橋街道虹橋社區,記者看到了三份治理清單,虹橋社區黨總支書記陳功描述了這三份清單的功能,一是為民服務清單;二是黨建資源清單;三是紅盟活動清單。據了解,2018年6月,虹橋社區黨總支與36家駐區單位黨組織攜手成立區域化黨建紅色聯盟(簡稱「紅盟」),以社區為核心,延伸工作半徑,畫出黨建「同心圓」,打造「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的黨建聯盟和治理聯盟。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從「有形」向「有效」轉變 網格治理迎來...
    如何實現網格治理從「有形」向「有效」轉變?今年以來,在「黨建+創新社會治理」書記項目中,鎮江市丹徒區辛豐鎮黨委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之上,成立了54個網格,通過「面對面、點對點、線連線」3種工作方式,充分發揮「關鍵少數」及無職黨員2個主體和黨群議事廳1個平臺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將黨務、政務、村務、村民自治「多網融合」,形成基層多元參與社會治理的新機制,打造「3+2+1」網格治理升級版。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治理,無錫新吳「有事好商量」
    城市中的老小區、老街巷、老村落,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這一長串「老大難」問題,最考驗基層治理水平。無錫市副市長、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蔣敏介紹,新吳區以「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為聚合點,瞄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出「金點子」、獻「務實策」、謀「創新舉」,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也為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