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工作室在疫情閉店期間通過出租健身器械創收!

2020-12-23 鯊丘嚴訓

和美國大多數健身工作室的經營者一樣,朱莉·古託姆森(Julie Guttormson)不得不暫時關閉她位於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鎮(Jackson Hole)的VIM健身工作室,原因是冠狀病毒大流行。

3月15日,VIM關閉了自己在這個居民僅有10500人的小鎮 (不包括遊客)上的店面,Guttormson知道她有兩個選擇:她按兵不動,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或者她可以發揮創意、創新性並保持店面和所在社區的聯繫,也保留將自己業務增長下去的潛力。

她選擇了後者。在她關門的那一天,她宣布她將出租店面的健身設備,並在這場由流行病引起的關門期間為她的會員提供在線服務。VIM能夠為客戶提供力量器械、槓鈴、划船機和瑜伽課程,但該工作室最出名的是自行車課程。

Guttormson在她的工作室裡有25輛新的Schwinn AC Power自行車,以及19輛4年前的Schwinn AC- sports自行車。這些自行車被用來舉辦一年一度的Rock the Ride活動,她為慈善機構籌集資金。她以每周75美元的價格出租舊的室內自行車,最低租期為兩周,之後每天10美元,再加上25美元的深度清潔費。如果想要租賃全新的Schwinn單車,她每周收費125美元,租期至少兩周,之後每天17美元,再加上25美元的自行車深度清潔費。租客可以在工作室取車,或者工作室會收取50美元的運費。

VIM還有17個划船機,Guttormson以每周90美元的租金出租,最低租期為兩周,之後每天12美元,外加25美元的深度清潔費。租船的人必須自己去取貨,Guttormson建議用一輛有頂篷的卡車和三個人來搬運它們。

她還以每周25美元的價格出租啞鈴、壺鈴、沙鈴和其他小的健身器材。她說,到3月底,大約70%的設備被租出去了,截至4月6日,她已經有了租賃自行車的等候名單,而且划船機的出租率超過了一半。

古託姆森說:「住在一個小一點的社區裡感覺很好。我知道這些服務並不適合每個人,但在這裡,大多數人都以某種方式相互聯繫。這基本上是一件好事。」

她還在YouTube上建立VIM的主頁,提供免費健身課程,但他們只會在Zoom這個軟體上為現有會員提供免費在線課程(包括為租用設備的人和不租用設備的人),其他人需要支付10美元課程費用。

Guttormson並不是唯一一家出租設備的健身俱樂部經營者。約翰·博尼卡和凱薩琳·博尼卡是位於麻薩諸塞州萊明斯特的全球健身中心的老闆,由於3月17日的冠狀病毒在美國大爆發,他們被迫暫時關閉了自己的店面。在他們參加的一個關於冠狀病毒的在線健身俱樂部產業市會議上,他們聽到了另一個俱樂部運營商向會員出租設備的消息。

博尼卡夫婦在他們的工作室裡有超過100套團操槓鈴,還有更多的踏板,他們決定出租出去。

「我們不想按月讓客戶們支付租金,因為我們不知道店面會關閉多久,所以我們決定收取25美元一套組力量與核心器械,」約翰說。

他們以50美元1輛的價格將單車房內的單車租賃給客戶。如果關閉持續到4月底以後,他們可能會給所有租戶發電子郵件,要求自願支付額外的租金。

他說:「我們的健身器材幾乎租光了,我們的會員非常興奮,非常喜歡在家鍛鍊。」

這對夫婦與他們的課程提供商Mossa合作,向所有註冊的工作室會員免費提供60天的家庭健身課程。

約翰說:「這我們在緊急是的創收生命線,因為我們每天約有三分之一的訪問量來自一個團體健身課或一個小的團體訓練課程。」

約翰·博尼卡和凱薩琳·博尼卡的健身房創建了兩個小型團體培訓平臺,FIT-traxx和MAX-traxx,每周為數百名新會員提供服務。他們還發布了不需要設備就可以在家鍛鍊的健身課程。

莫妮卡·格雷和查克·格雷是加州聖瑪格麗塔牧場的Loco單車工作室的老闆,他們在臨時關閉期間改變了自行車工作室的定位,發現自己有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我們稱自己為『瘋狂單車』,因為我們的課程很瘋狂,」莫妮卡說。「我們在自行車上使用燈光、美妙的音樂和舞蹈。但我們看到了關門的可能性,於是決定做一件非常瘋狂的事情——我們把工作室裡的自行車租給我們的會員。」

莫妮卡和查克讓他們的會員選擇以99美元的價格從他們的工作室租一輛自行車,為期兩周。這輛自行車還提供了一個在線社區,裡面有虛擬課程、健身技巧和健身監督機制。

「我們兩個小時就租完了所有的單車,」莫妮卡說。「我們本可以收取更高的費用,但我們覺得出租健身器材不僅僅要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店面所處的整個社區創造價值。」

Loco Cycle正在評估將他們的在線內容擴展到更廣泛的潛在會員基礎上,這些潛在會員因為莫妮卡在Instagram上的出現而知道這家單車俱樂部。

她說:「我們發現,一些會員家裡已經有了自行車,但他們願意為課程節目付費。」「這是一個新的機會,像Peloton這樣的大公司已經做到了,但我們發現我們可能也做得到。」

像一個圖書館

並不是每個健身房都選擇把自己的收費出租給客戶,有些人選擇了免費借給客戶。克裡斯託·阿洛薩·雷諾茲(Crystal Alosa Reynolds)是新罕布夏州康科德(Concord) 43度北方運動俱樂部(43 Degrees North Athletic Club)的老闆,她和她的團隊從她工作室現有的器材中製作了運動器材包,並借給會員使用。每個袋子裡都有跳繩、健身球等小器材。

雷諾茲說:「會員們像在圖書館一樣,檢查這些設備,並籤署一份文件,承諾歸還設備,丟失的話要取設備費用。」「我們沒有像大型健身房那樣的資源,但這種方式讓我們能夠保持強大的與本地消費者的聯繫,並與我們的會員緊密相連,這樣他們就不會疏遠我們,並決定疫情過後也不需要來我們的健身俱樂部鍛鍊。」

會員們可以通過一個私人Facebook小組,在家裡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完成鍛鍊,也可以使用Zoom參加實時互動課程。

雷諾茲說:「在每個平臺上,我們的教練都穿著俱樂部的制服,像在健身工作室課堂上那樣介紹自己,並向不斷激勵會員們。」

責任問題

體育與健身保險公司(Sports & Fitness Insurance)的珍妮弗厄姆斯頓洛(Jennifer Urmston Lowe)表示,無論你是出租設備,還是像借圖書館的書一樣借出設備,這樣做都會讓健身房所有者承擔責任風險。

她說:「我們確實建議不要把帶有活動部件的設備租出去,但我們認識到人們正在這麼做。」

體積小、便於攜帶的物品,比如自由力量器械,不會給你帶來太大的風險,但體積大的裝備,比如自行車和橢圓機,則會有更大的責任風險。

健身工作室業主需要向保險公司查詢,看看他們是否有責任將大型設備運送到租客家中。

除此之外,如果設備沒有在用戶家中正確設置,或者用戶在家中使用設備時受傷,則存在風險問題。如果設備在用戶家中被盜或損壞,用戶需要自己負責。如果健身房使用的設備本身就是租賃的,對健身工作室所有者來說,再將它出租給別人就會產生更多的問題,在出租人看來,設備的狀況最終要由工作室所有者負責。

勞建議工作室業主與他們的律師一起起草一份租賃協議,其中包括免責條款和一項條款,要求承租人為設備投保,並在設備在他們家中實際發生損壞時補償工作室業主。

格託姆森承認,她沒有與設備租賃者籤訂合同。

她說:「我希望我能告訴你我有一份合同,但在我們社區,我認識所有和我打過交道的人,他們都已經是我的客戶了。」「他們在我這裡有帳戶,這意味著這是我唯一的豁免。我知道現在一切都是信任。無論怎麼想都不理想,但在這一點上,我正在飛行,沒有時間回去。」

保持聯繫和生存

工作室的經營者同意,僅僅把設備租出去是不夠的。在此期間,您還必須以其他方式與您的成員保持聯繫。

Global Fitness的John和Cathleen通過Facebook的每周實時更新與會員保持聯繫,他們在Facebook上分享自己在俱樂部的活動,並更新潛在的開業日期。

「這些視頻讓會員參與度非常高,」約翰說。「我們希望保留我們的大部分成員,因為我認為人們將會像一個小『家庭』一樣快樂,一旦病毒大流行消退,他們將會渴望與其他成員在一起。」

約翰說,病毒大流行結束後,人們將更加注重自身健康,保持強大的免疫系統,而這隻有通過鍛鍊才能實現。

Guttormson還在社交媒體上與她的成員保持聯繫,每天提供正能量的圖片和文字。

「所有的快樂。沒有厄運和憂愁。只是我自己的魔法品牌。」她補充說,她讓故事變得有趣和有趣。

她還在Zoom課程結束後參與Zoom的活動。因為她的許多成員都是季節性地加入她的工作室,並在一年中的某些時候住在其他地方,所以人們從全國各地參加Zoom課程。她說,Zoom課程結束後,一些學員留在Zoom,一起喝咖啡,歡笑,表示同情。

她說:「我們真的很開心,這是我的專長,所以我很高興還能提供這樣的服務。」「任何應用程式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古託姆森說,最有可能在這次關閉中倖存下來的工作室經營者是那些具有創新精神、與社區保持聯繫、保持積極心態並繼續努力維護和發展社區的人。

她說:「他們不僅需要現在就站出來,而且還需要成為人們在說到做到的時候想到的地方。」

PS:該文章轉載自公眾號——「CF健身大會」。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如果大家覺得有幫助到你的話,可以關注我們的帳號哦,我會持續分享關於運動健身的乾貨~也可以為您解答健身教練相關的問題哦~

相關焦點

  • 部分健身房主動閉館 家庭健身設備銷量增長
    據悉,目前一線城市的健身房品牌開始主動採取閉店措施,防止疫情在健身房擴散。目前北京市、上海市的健身房Keepland、超級猩猩、24Kicks、樂刻和Shape先後主動採取全國門店閉店措施,閉店時間大多數截止到2月10日。上述健身房還對節後返回的教練採取自查措施,保障教練的安全問題。
  • 疫情之下健身公司生存指南:閉店、延卡、線上直播
    2019年傳統健身房的倒閉潮尚未遠去,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又給了傳統健身行業當頭一棒。為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各大健身房紛紛停止營業,何時能夠開業仍未可知。 不過這場疫情卻意外「助推」了家庭式健身的增長。宅在家裡不能外出的人們在客廳跳起了廣場舞、瑜伽、上跑步機,甚至還練起廣播體操,通過這些鍛鍊來提升自身免疫力進而對抗病毒,家庭式健身器械也同樣迎來一波小增幅。
  • 主打無器械健身,私教連鎖工作室Dig Potency獲動域資本千萬投資
    從2013年創立之初不到100平米的小店,到現在,DP已經在上海及周邊擁有13家門店的私教健身公司。與傳統健身房側重器械裝備,鼓勵教練銷售課程不同,Dig Potency從創立開始就確立了主打自重訓練、不需要器械的模式,並以私教一對一為主,團課為輔,重視健身的成效和改變。Dig Potency的創始人羅思傑畢業於天津體育學院健美操專業,之前是一名教練。
  • 徒手健身與器械健身哪個更好?
    不過,從我開始健身之後,就一直有聽到徒手健身比器械健身好這樣的說法。那麼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觀點在我還沒系統性的學過健身之前,我跟一部分朋友一樣,覺得徒手健身比器械健身好,畢竟那個時候喜歡嗎,又加上最開始接觸的健身教科書,就是全套的囚徒健身,這可以說是徒手健身的必備教科書啊,所以我多少也有些被蠱惑,但經過這麼多年系統性的學習後,慢慢的發現,其實徒手健身並不是像我們想的那麼好那麼完美,而器械健身也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糟糕
  • 疫情催生新生活方式,健身行業共克時艱,行動起來
    強調利用各類媒體,推廣簡單易行的居家健身方式,鼓勵在防疫期間,通過運動方式,增強體質。轉線上健身服務 目前一線城市的健身房品牌開始主動採取閉店措施,防止疫情在健身房擴散。北京市、上海市的健身房Keepland、超級猩猩、24Kicks、樂刻和Shape先後主動採取全國門店閉店措施,閉店時間大多數截止到2月10日。上述健身房還對節後返回的教練採取自查措施,保障教練的安全問題。 但疫情真正何時過去,目前很難說,長時間閉店對健身房的影響是巨大甚至是致命的,如人員成本和會員流失都在考驗每一家企業。
  • 5800元遊泳卡一次未消費,通州一連鎖健身中心突然閉店
    12月28日,李先生與位於通州區月亮河的坤宇天城健身中心(以下簡稱「健身中心」)遊泳館聯繫不上了。2019年,李先生花5800元在該健身中心續辦了200次計次遊泳卡,怎料想,最近健身中心留下一張公告便悄然閉店,就此失聯。日前,北青社區報記者聯繫到該健身中心,說起突然閉店的原因,對方也有一肚子到苦水,但表示「年後,肯定會退錢。」
  • 「一客一消毒 間隔2米」 深圳健身行業逐步復工
    據了解,中田健身上梅林店在復工之前,已提前一周向園區及街道辦提交復工申請資料,同時備好酒精、口罩、測溫儀等防疫物資,街道辦審核通過後才正式復工。 據了解,疫情期間,中航健身門店所有區域(器械區、力量區、更衣室、書吧區等)實行每日定時、多次消殺制度;所有訓練器械含固定器械、小工具、啞鈴、有氧器械等每兩小時使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擦拭,保障客戶訓練期間觸摸到的地方保持安全清潔;私教則實行無接觸服務,並對所有服務用品一客一換,設備做到一客一消毒。
  • MT健身工作室愛琴海店開業 邀愛美人士體驗高端健身服務
    MT健身工作室是重慶首家高端私人定製私教工作室,由資深跨界模特、行業專家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健康明星教練創立。於2016年5月在渝北愛都會開出第一間工作室,在短短半年內發展迅猛,成長為重慶最具知名度的高端健身工作室。
  • 私人工作室or傳統健身房?健身行業如何抵禦寒冬
    來勢洶洶的疫情將體育產業原地「冰封」,健身行業遭受巨大打擊,不少健身房深陷經營困境。近幾年興起的私教工作室則主打安全衛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對抗寒冬。烏雲後的一縷陽光「疫情期間,工作室比以往更熱鬧了。」在重慶經營一家私教工作室的趙海洋告訴記者。
  • 「奇蹟健身」金域藍灣店閉店!店長:30家直營店還有11家可以正常營業
    辦理健身卡從未使用 會員等來了閉店消息 今年1月,林先生花費810元在金域藍灣奇蹟健身房辦理了半年卡,辦卡之後林先生就回老家過年了。本打算過完年就回來健身,沒想到卻等來了閉店的消息。金域藍灣奇蹟健身房會員 林先生:我3月20號問還沒開業,他說正在跟房東溝通,還要推遲,等通知。後來才知道關門了。記者:什麼時候通知你們關門。
  • 中國健身俱樂部&工作室Top10排行榜來了
    隨著疫情的進一步控制,國內越來越多的健身門店開始恢復營業。截止目前,一兆韋德已在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共恢復營業100家店,4月1日開始營業恢復正常。威爾仕健身在全國7個城市共119家健身門店恢復營業,金吉鳥健身首批覆工門店包含南京、南通、常州、上海等地。主打團操課的網際網路健身品牌樂刻運動、超級猩猩也已經陸續復工。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健身行業已開始進入逐步回暖的狀態。
  • 【廣州4店可用】 ¥9.9秒1326元健身套餐!資深教練1V1指導,健身器械專業齊全,盡享健身樂趣!
    無論是健身還是塑形,無論是虐腹還是練臀,在威克健身俱樂部,你想做的都能實現!這裡劃分了有氧、力量、單功能器械區,種類非常多!通過使用不同的器械,全身肌群都可以訓練到,減重塑形都沒問題!健身房堅持採用進口的高端專業器械,配套設施完善,對於鍛鍊小白或是大神,體驗感都超好,在這裡強身健體或塑形美體真不錯!
  • 疫情重擊外貿,家用健身器械卻逆勢走紅
    席捲全球的疫情對外貿行業帶來的衝擊有目共睹,無奈的玩笑背後是殘酷的現實,外貿人大多損失慘重。但家用健身器械外貿卻似有些不同。益動體育(Eido Sports)創始人、健身器材貿易商謝靚楷說,上半年他已經完成了去年一年的銷售額。健身器材是一個典型的傳統代工和出口銷售製造行業。
  • 健身房閉店,愛好者如何應對健身焦慮|精練學院
    精練學院包含:訓練科普、在線課程、健身科學和創新課程等。審核/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健身房閉店,告別深蹲架」,在整個疫情隔離期,使大部分健身愛好者產生健身焦慮。 展開來說,超量恢復的「恢復」或許在居家隔離期體現得淋漓盡致,但「超量」所需的1-5RM、10-15R肌肥大、肌力訓練原則,是在家健身難以達成的。 相應的也能看見,「米袋平板臥推、油壺平板凳飛鳥」,是整個疫情隔離期,出現的「民間健身土方」。
  • 疫情之下客廳健身爆發,連李佳琦都KEEP起來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場直播是他們分別和兩家知名地產公司一起合作的,雖然用戶是免費觀看,不過也是他們拳擊俱樂部在疫情下的一次跨界合作嘗試。此前,曹芯蕊的拳擊俱樂部均是線下教學,在目前這個特殊時期,2000多名會員的訓練計劃和教學都只能通過在線直播和線上答疑的方式來解決。
  • 家庭式徒手健身與健身房器械健身,該如何選擇?
    此次疫情影響,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加速了國民健身意識的覺醒速度,從過年期間風靡網絡平臺的平板支撐挑戰可見一斑。那麼想要真正鍛鍊到自己應該選擇何種方式?是越來越流行的家庭式徒手健身,還是健身房器械健身?
  • 樂活時尚|家用健身器械市場崛起 未來前景如何
    近日,家用健身器械品牌金史密斯宣布已完成新一輪融資,引發業界對於家用健身市場的關注。據悉,疫情期間,家用健身器械市場迎來了一次銷售高峰。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消費者回歸理性,家用健身器械的未來前景如何?
  • 健身女博主的私人工作室
    業主是一位健身博主,希望將自己私宅的地下室改造為健身工作室,主要用於日常訓練、視頻照片拍攝,偶爾對外接待健身學員。改造前的地下室,地面、梁柱高低不平,在低矮的空間中恣意生長,沒有任何的秩序,僅有的兩個採光井被拋擲在角落。
  • 濱州一家健身館昨天還正常營業,突然宣布閉店!
    9月10日,山東濱州黃河二路、渤海十一路附近一家名為「奈斯健身遊泳」的健身館門前聚集了很多市民。市民稱,對於該健身館突然張貼一張公告感到十分的蹊蹺,有會員甚至感覺他們要跑路。在張貼的公告中,該店稱,近期將進行品牌升級、環境升級,即日起進行閉店。
  • 器械健身與徒手健身哪個好?
    總結:與器械健身相比,徒手健身有哪些優點?看一下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我說徒手健身更好,你會怎麼反駁我?那麼,你們可以往下看了。我會列舉我認為值得學習的徒手運動的好處。應用人群不同,都是健身愛好者,都有學習的空間。加強鍛鍊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