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州發布】七月半,請在劃定區域燒紙祭祀

2020-12-22 騰訊網

中元節文明祭祀的倡議書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

農曆中元節(俗稱「七月半」)即將來臨,為倡導文明祭祀新風,減少中元節焚燒香蠟紙燭對環境質量的影響,降低人員集中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鞏固中心城區良好的環境衛生秩序,給全體市民營造一個整潔、靚麗、文明、有序的生活環境,我們特倡議如下:

一、轉變觀念,摒棄傳統祭祀陋習。樹立文明祭祀觀念,倡導綠色祭祀新風,做到理性祭祀、節儉祭祀、安全祭祀。不在劃定的禁燃區域內焚燒香蠟紙燭、孔明燈和煙花爆竹等祭祀用品;焚燒香蠟紙燭必須到禁燃區外或指定區域焚燒。

二、傳導環保,選擇文明祭祀方式。提倡採取鮮花祭祀、植樹祭祀、 網上祭祀、開家庭追思會、撰寫追憶文章等文明祭祀方式,不燃放香燭紙品,用綠色環保的方式賦予傳統節日以時代的新意。

三、提倡節儉,崇尚尊老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倡導對老人盡孝心,多關心老人,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世後,不大操大辦、相互攀比,以節儉方式寄託哀思,堅決摒棄不文明、不環保、不健康的傳統祭祀方式。

四、率先垂範,做文明祭祀先行者。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 以身作則,帶頭開展文明祭祀,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群眾;對違規行為,主動勸阻,積極舉報,共同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

五、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外出文明祭祀過程中儘量減少出行人員,同時自覺佩戴好防護口罩,做好各項安全保障。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用文明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爭做文明風尚的踐行者和傳播者,過一個文明、和諧、生態、平安的中元節。

盤州市精神文明辦

盤州市衛生健康局

六盤水市生態環境局盤州分局

2020 年 8 月 25 日

2020 年中元節文明祭祀溫磬提示

1.2020 年紅果城區中元節禁止燃燒祭祀用品區域:

以紅星時代廣場為起點盤州大道中央森林公園北入口盤州收費 站紅綠燈路口平川大道(含盤州廉租房小區)香樟花園杜鵑西路延 長線(含合隆柏悅府)盤州市第八中學環湖路金城明珠勝境大道 順城怡景海航大道(含國際花園酒店、鳳鳴小區、金秋小區) 鳳鳴南路(含電廠小區、雲鼎尚城、畜牧局小區、雲海花園)竹海 東路東湖大橋溼地公園王家山廉租房安置點(含盤州府 1 號、東湖桃園、安寧醫院)環城路環城路與 320 國道交叉口紅星時代廣 場為閉合線路,禁止燃燒中元節祭祀用品。

2.2020 年紅果城區中元節燃燒祭祀用品指定區域

區域一:亦資孔環西線觀上(盤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後)盤州市第 十 四中學紅沙路口道路兩側沿線;

區域二:海航大道延伸段(過金秋小區至大海方向);

區域三:紅星時代廣場環城路與 320 國道交叉口道路旁沿線。

3.2020 年中元節文明祭祀免費公交線路

專線一:西部翠屏公園盤江股份大樓鼎盛園小區總醫院三 號 橋福澤家園南城小區勝鏡精神病醫院老收費站(經環城路) 環城路與 320 國道交叉路口;

專線二:月亮山小區紅果汽車站勝境廣場小廣場市供電局 勝境大道中中黔金交盤州分中心市檢察院盤州金融服務中心 亦資孔環西線盤州市十四中學;

專線三:西部翠屏公園翰林小區市自然資源局蛾螂鋪大橋 市 國稅局仁和小區人民銀行盤州支行市三小市法院華夏中學國際花園酒店鳳鳴小區金秋小區仁和村路口亦資街道海航大 道延伸段;

專線四:盤州市第八中學亦資派出所盤州市第二小學育才路 財政局小區盤州市檔案局鐵路小學盤州小區盤州市十四中學。

運營期限:2020 年8 月31 日—2020 年9 月2 日

運行時間段:18:30—21:00

每條專線配備 2 輛公交車來回擺渡,根據乘客流量情況,適時增加專線運營車輛數和延長運營時間。廣大市民在祭祀活動中,服從現場工作人員安排,注意安全,避免發生火災,同時請大家減少出行人數,自覺佩戴好口罩,做好疫情防控。

相關焦點

  • 中元節文化:「七月半,鬼門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燒紙錢?
    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燒紙錠的習俗。
  • 七月半!七月半!有的小夥伴怕哦,有的小夥伴又調皮了……
    因為「七月半」到了……七月半:又稱中元節,俗稱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七月十五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
  • 建甌人這幾天忙碌的事情-七月半·祭祖燒紙
    一、什麼叫「七月半」? 「七月半·祭祖燒紙」——建甌民間的一種過中元節風俗。 建甌民間傳統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俗謂「七月半」。時間段一般在農曆七月十一至十五,家家戶戶祭祖先、燒紙錢。
  • (鬼節傳說)七月半,神鬼亂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它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組成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
  • 七月半「鬼節」禁忌都有哪些?看到原因笑翻了!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成為「盂蘭盆節」。中元節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部分也有在七月十四日過。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比如,虎妹那兒就是七月十四日過節的……)福州鬼節的祭祀方式:煮一桌祭品,然後擺祭品、燒紙錢、放鞭炮請去世的親人回家來吃飯。福州鬼節的禁忌與注意事項:十四的晚上七點過後不讓出門。晚上要早點回去,不要去河邊的位置。
  • 七星關這43個區域禁止「燒包」!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民間有焚燒紙錢祭祀先人的習俗。傳統的燒紙錢行為嚴重影響空氣品質,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近十年來畢節中心城區人口急劇增加,現已超過60萬人。每年中元節焚燒紙錢給空氣造成的汙染日益嚴重,監測顯示近幾年來中元節期間空氣汙染指數快速上升,甚至個別時段形成重度汙染,對我們的呼吸系統帶來威脅從而誘發哮喘等疾病,嚴重的導致鉛中毒甚至誘發癌症;傳統的燒紙錢行為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焚燒紙錢極易引發火災,給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為此,我們倡議:一、文明祭祀寄託哀思。
  • 又到「七月半」
    七月半 七月半又叫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中元節是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也有的在七月十四日過,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熱天的日子真的難過,轉眼又到了七月半。
  • 七月十五|中元地官大帝能赦哪些罪?燒紙有哪些禁忌?
    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水官生日,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 「七月半 鬼門開」,在將樂要注意哪些?
    相信很多將樂人一到農曆七月特別是家裡面的老人的都會注意這些事情農曆七月半前不要買衣服啊!
  • 上猶人為什麼要「遲鴨子」過七月半!
    客家地區流行一句諺語:「七月半的鴨子命不長
  • 農曆七月半,中元節鬼節禁忌的七問七答,默默記住了
    農曆7月14或7月15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其實,「七月半」才是我們民間習慣的稱呼,源自上古時期,只是後來各大宗教為了順應民俗,紛紛創建了自己的說法,如道教把「七月半」說成是「中元節」,佛教把「七月半」說成是「盂蘭盆節」。當然,不同叫法就有不同做法,但都是針對去世的人。
  • 燒紙錢:中國提倡文明祭祀、禁燒紙錢,老外卻出高價搶購中國紙錢
    引言燒紙錢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習俗,千百年來深受民眾追捧,每年到了清明節、中元節,人們都會購置紙錢元寶,去先祖墓地焚燒祭祀。尤其是農村地區,燒紙錢的習俗更受人們重視,無論身在哪裡,工作有多忙,到了日子是一定要趕回來,給祖先燒紙。
  • 2018年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
    2018年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全區廣大居民: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的中元節。強化環保意識,中元節祭祀做到不汙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自覺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大力提倡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會、社會集體公祭等文明祭祀方式,通過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以及清掃墓碑、頌讀祭文等方式寄託哀思,提升傳統節日的現代意義。  二、轉變觀念,摒棄陋習。
  • ...初現;臺灣花蓮縣發生5級地震;海南:劃定允許區域以外嚴禁露天燒烤
    3丨海南:劃定允許區域以外嚴禁露天燒烤據新華社,海南省住建廳近日印發《開展露天燒烤、露天焚燒垃圾、城區公共場所露天祭祀燒紙焚香和餐飲油煙排放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將限期整治違規露天燒烤行為,劃定允許區域以外嚴禁露天燒烤,並建立健全露天燒烤長效監管機制。
  • 湖口人明晚儘量不要外出,一年一度的「七月半」來了!
    七月半來臨,由於湖口各個鄉的大體都相同。這個時候湖口人都會給故去的親朋燒紙,以示悼念,而關於燒紙的傳統和禁忌,你知道多少呢?網絡配圖「七月半」指的就是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正規稱之為中元,在湖口則俗稱為「七月半」或「鬼節」。
  • 【鬼話連篇】什麼才是正宗的七月半!
    人要過節,「鬼」也要嘛!祖先肯定是要祭祀的。我們的祖先遇到過慘烈的事情,或者遇到過其他困難,比如日軍屠殺,戰亂、瘟疫、饑荒。祖先身臨險境,他們求生的意志多麼的強烈,然後才有我們。如果他們像現在某些人有點苦難就成天要死要活的,就沒有我們的存在了。所以我們要感恩,更要堅強地開創未來,忍受痛苦。這一天的黑夜(清晨和深夜),鬼神大聚會,陰氣最盛。同樣道理,第二天,即七月十六日,公共場所祭祀。
  • 中元節:為什麼說「七月半,鬼門開」?
    霑化縣各各家採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陝西省: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旛」。
  • 七月半的冥思
    立秋剛過幾天,在一場清涼的雨後,燠熱的天氣卻不曾涼爽起來,時值七月半,道教傳統的中元節之日。一個內涵豐富的祭亡、祀鬼、解難、赦罪的盛大的華夏民俗節日。漢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時之氣的風俗,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時間,迎秋、秋嘗與秋祭之俗逐漸在民間形成了七月為神鬼之月的俗信。人們習慣稱中元節為「鬼節」。甲骨文中「鬼」本是會意字,下面是「人」字,上面卻是個詭異的腦袋,意即像人的怪物。
  • 中元節文化闢謠:沒有「初一鬼門開 三十鬼門關」的說法,只有七月十五
    又到了農曆七月,因為七月十五為三官大帝·赦罪地官的誕辰,據說地獄會放出亡人魂魄,加之宗教因素的文化,變成了一年中最大的鬼節——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所以七月也被人們稱為「鬼月」。當然這些可以說是迷信以及民俗信仰,但作為傳承下來的一種祭祀文化,也是有其可取之處,比如慎終追遠的對先人的奠祭。
  • 很多廣東人為什麼在七月十四過「七月半」│很少人知道原因
    長樂歲時節令七月十四七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