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骨關節疾病領域原創新藥,安濟盛與深圳先進院成立聯合實驗室

2020-12-14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骨關節肌肉疾病患者日益增加,嚴重骨質疏鬆、骨折不癒合、骨關節炎等危害患者健康。近日,安濟盛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安濟盛)創始人柯華珠博士告訴深圳商報記者,公司正致力於原創新藥的研發,用於骨疾病相關治療。

今年8月,安濟盛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共同成立「骨關節肌肉疾病研究聯合實驗室」,攜手攻克相關難題。聯合實驗室主任、深圳先進院研究員王新巒博士告訴記者,深圳先進院轉化醫學研究與發展中心(轉化醫學中心)在骨關節肌肉疾病研究方面已建立一套完善的臨床前藥效學評估平臺,而安濟盛不僅在新藥研發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更了解市場需求,雙方將優勢互補,加速新藥研發歷程。

△聯合實驗室揭牌現場

轉化醫學中心主任、聯合實驗室理事長秦嶺教授表示,聯合實驗室立足灣區,雙方深度融合,契合轉化醫學中心理念,希望通過共同努力造福更多的骨疾病患者。

破解骨細胞之謎

與骨代謝和生長相關的細胞有兩大類: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柯華珠在這一領域已探索數十年。

1984年從廣東醫學院畢業後,柯華珠於1988年至1992年在美國猶他大學完成博士後訓練。從1992年開始,他曾先後在美國輝瑞、美國安進、英國優時比等大型跨國製藥公司擔任骨科藥物研發負責人,領導團隊研發的上市新藥包括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拉索昔芬、全球首個RANKL抗體Denosumab(地舒單抗)和全球首個硬骨抑素單克隆抗體Romosozumab等。同期,柯華珠發表了相關論著158篇,並獲得26項國際新藥專利。

「破骨細胞是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細胞,而成骨細胞顧名思義是促進骨形成的,在骨發育、生長、修復、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常見骨疾病,例如骨質疏鬆的治療,主要有兩種路徑:抑制破骨細胞和促進成骨細胞。」柯華珠表示。

到目前為止,科學界對破骨細胞的調控研究比較深入,因此在抑制破骨細胞的藥物研發方面也有很大進展,比如RANKL抗體的發現和上市,「不大可能再找到比它更好的抑制破骨創新藥。」柯華珠告訴記者。據悉,目前對成骨細胞研究較為缺乏,主要原因是缺乏模擬體內成骨的實驗環境。

2018年,柯華珠辭去優時比研發副總裁的工作,從英國回國創業,在廣州成立安濟盛生物,目標之一正是研發促進成骨的創新藥物。「很多患者到重度骨質疏鬆甚至脆性骨折後才就醫,這時僅抑制破骨細胞就不能重建骨量和骨結構了,需要刺激成骨細胞形成新骨,」柯華珠說,「目前,對成骨細胞調控機制的研究還在繼續。」他表示,成骨細胞來源於幹細胞,它被激活後分泌類骨質,然後鈣化才能成骨。

目前安濟盛正聚焦於促進成骨細胞的信號通路。

材料+藥物為骨 「牽線搭橋」

在促進新骨的形成上,深圳先進院團隊致力於通過3D修復材料與藥物的結合,為缺損較大的骨「牽線搭橋」。

王新巒告訴記者,3D列印技術可以針對不同受損部位,結合醫學影像技術,通過電腦軟體,逆向設計出填補缺損的形狀,使用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或細胞相結合的材料,列印出人工骨修復填充物支架,放入缺損部位,來引導骨細胞的生長,實現個性化修復。

△含藥支架材料實物圖

王新巒表示,團隊已研發出將生物材料和藥物結合的骨修復材料。「我們通過低溫3D列印技術,在保持藥物活性的基礎上,使其和生物材料有機結合,局部植入骨缺損部位。」王新巒說。

△含藥支架材料的顯微CT三維剖面圖

新藥研發周期將不斷縮短

柯華珠告訴記者,自己在回國創業前,曾到深圳先進院醫工所的實驗室參觀交流,那時就發現團隊已建立了成熟的實驗體系。「先進院已經搭建的平臺我們沒必要再重新建立,而我們具備新藥研發的經驗,因此雙方合作應運而生。」柯華珠說。

目前雙方團隊通過隨時隨地的電話、微信和郵件交流,達成了密切合作,並逐漸摸索出一種「一方實驗,一方論證」的雙向研究模式。

一款新藥的誕生不僅需要潛心研究,更要大量資金和時間投入。在柯華珠看來,這不僅是目前作為創新企業的安濟盛的研究方向,更需要產學研資政各界的共同努力。「比如我們完成了前期研究,後期可與大企業合作。」對於新藥研發的周期,他認為隨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未來這一周期會進一步縮短。

「希望聯合實驗室成為骨關節肌肉疾病創新藥物研發的領頭羊。」柯華珠說。

(受訪者供圖)

審讀:喻方華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與臺灣淡江大學籤署合作備忘錄
    座談會現場8月5日,臺灣淡江大學行政副校長高柏園、研究發展處研髮長康尚文、工學院院長何啟東、創新育成中心主任蕭瑞祥、育學資訊公司總經理曹金豐等一行抵達深圳,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雙方籤署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臺灣淡江大學合作備忘錄》、《育成中心合作協議書》。此舉標誌著深圳先進院與臺灣淡江大學,兩岸「產學研」合作全面展開。雙方未來將主要在諮詢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智慧電網等領域開展合作,通過共同建設聯合實驗室,共同組建研發團隊等多種方式開展合作,雙方還有望共同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
  • 海普瑞參股公司君聖泰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加速推進原創新藥研發
    」嘉泰基金的投委會主席、著名免疫學家、吉林大學教授及博導、前白求恩醫科大學副校長、前國家新藥諮詢委員會成員朱迅教授表示:「我們非常看好君聖泰聚焦的消化系統和代謝疾病治療領域。君聖泰創立以來,聚焦人類健康需求中亟須解決方案的重大疾病領域,比如影響全球數億人群的NASH,及其它代謝和消化領域的疾病,堅持以創新機理為指導,在臨床研究中正在取得令人興奮的成果。海普瑞將繼續支持君聖泰的高速發展,為人類健康進步努力!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再創新高 145個...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該院共有145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項目數創歷年新高,較2019年度同期資助項目數增長率達46.5%。其中,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6項,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47項,青年項目88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獲批直接經費合計6222萬元。
  •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Robert Grubbs訪問深圳先進院
    4月21日至23日,在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計劃」的資助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授Robert H.Grubbs應邀到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訪問,這是Grubbs教授繼2013年5月9日後再次與先進院師生面對面。  當天,第三屆健康信息學國際會議在深圳召開。
  • 河北省「中藥質量控制研究聯合實驗室」成立
    河北新聞網訊(張欣媛、胡邵斐)12月16日上午,省藥械院-以嶺中醫藥研究院「中藥質量控制研究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河北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舉行,這是我省首個由院士擔綱學術委員會主任的中藥檢驗實驗室,必將促進我省乃至全國中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 上海交大與昆明賽諾製藥共建「創新生物藥物及技術研發聯合實驗室」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與昆明賽諾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創新生物藥物及技術研發聯合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昆明舉行。毛軍發受邀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他表示上海交大將始終以產業創新發展的需求為源動力,堅定不移的走產、學、研一體化道路,此次與昆明賽諾製藥攜手共建聯合實驗室,必將收穫學術、技術、產業化多方面的碩果,將聯合實驗室打造成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生物藥物創新技術研發中心
  • ...化聯合深圳技術大學成立智能控制實驗室,並發布PCle運動控制卡...
    高川自動化聯合深圳技術大學成立智能控制實驗室,並發布PCle運動控制卡新品
  • 高川自動化聯合深圳技術大學成立實驗室,發布PCle運動控制卡新品
    高川自動化聯合深圳技術大學成立實驗室,並發布PCle運動控制卡新品8月7日,作為2020智博會的重頭戲之一,深圳技術大學高川智能控制實驗室揭牌儀式暨高川自動化新品發布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召開。
  • 「首發」君聖泰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加速推進原創新藥多個適應...
    君聖泰創立以來,聚焦人類健康需求中亟須解決方案的重大疾病領域,比如影響全球數億人群的NASH,及其它代謝和消化領域的疾病,堅持以創新機理為指導,在臨床研究中正在取得令人興奮的成果。海普瑞將繼續支持君聖泰的高速發展,為人類健康進步努力!」
  • 武漢先進院研發的這款「神器」,解決遊泳運動員煩惱
    武漢先進院研發的這款「神器」,解決遊泳運動員煩惱 原標題:武漢先進院研發的這款「神器」,解決遊泳運動員煩惱
  • 聚焦新藥研發!這家全球領先企業為何選擇翠亨新區?
    作為一家全球性的新藥研發技術平臺公司,可提供腫瘤、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體內及體外藥效測試、藥物篩選、藥物代謝分析及轉化醫學領域等研究服務,在美國、英國、中國和中國臺灣均有運營實體,並建有腫瘤免疫藥物測試中心,可以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腫瘤免疫離體試驗模型,動物模型以及後續的樣品測試,為生物醫藥研發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 中山:新藥研發「朋友圈」越來越大
    冠科生物的進駐,為我市新藥研發又增了一支力量。冠科生物開業當天,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與會嘉賓介紹實驗室相關情況。夏升權攝「康方引薦了我們來到中山,相信我們的平臺搭建後,也將吸引更多的新藥研發企業過來。」中美冠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王簾讀表示。
  • 我校附屬醫院獲批建設三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本站訊(通訊員 徐卉子)近日,天津市科學技術局、天津市教育委員會聯合公布了2019年度正式認定的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名單(津科基【2019】185號),由天津大學天津醫院申報的「天津市骨科生物力學與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海河醫院申報的「天津市肺臟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兒童醫院申報的「天津市兒童出生缺陷防治重點實驗室」獲批立項建設。
  • 先行示範區首個智慧醫院5G創新應用聯合實驗室在深圳揭牌
    原標題:先行示範區首個智慧醫院5G創新應用聯合實驗室在深圳揭牌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凡)深圳5G智慧醫療按下「快進鍵」,新基建提升大眾在醫療健康領域獲得感和幸福感。
  • 「論道產學研 共話大灣區」——走進中科院深圳先進院
    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成果轉化,探討前沿科技成果與戰新企業應用端的有機結合,12月3日下午,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會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辦的《論道產學研 共話大灣區——走進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活動圓滿完成。
  • 多家成員企業新藥獲批,定義醫藥研發競爭力
    [ 編者按 ]加速新藥研發進程,是關乎醫生與病魔爭奪患者生存時間的重要抓手。近期,多家紅杉成員企業新藥審批獲得新進展,加速藥物研發從實驗室走向大眾的歷程,再度重新定義了醫藥研發的全新競爭力。
  • 新吳專訪 | 傑西醫藥:20年專注原創,潛心天然藥物研發
    自成立以來,傑西醫藥逐漸掌握了符合國際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標準的生產技術,通過時間長、樣本量大、質量高的國際流行病學研究報告為指引,運用最先進的新藥研發技術,致力於以天然產物活性成分為核心的常見病、多發病藥物的研究和開發。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傑西醫藥現已形成了從原料、製劑的實驗室研究,中試放大,到工業化生產的全產業鏈。
  • 深圳各類創新載體達2642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連續16年領跑全國
    該研究為臨床醫學和航天醫學中由於壓力應激導致的骨丟失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治療靶點。近段時間,深圳先進院腦所每個月都有重大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刊物,引起學界極大關注。從掛牌成立到現在,短短5年時間,腦所已成為腦認知與腦疾病領域國際一流的科研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