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心臟瓣膜=開胸大手術?非也!開個「小窗」就能換,患者手術當天即...

2020-12-18 瀟湘晨報

手術中。

揚子晚報網6月17日訊(通訊員 孫卉 羊城 記者 萬凌雲) 難度大、危險係數高,是人們對心臟手術的刻板印象。的確,如心臟瓣膜置換之類的心臟手術確實是需要開胸的大手術,但隨著胸心外科技術的飛速發展,心臟手術也從大切口走進了微創時代。

近日,鎮江江大附院胸心外科在陳聖傑主任的帶領下,成功開展一例微創心臟主動瓣膜置換術,手術切口僅4cm,患者術後痛苦明顯減少。17日,記者從院方獲悉,神奇的是,手術當天即能下床自由行動!

胸悶氣喘2年多,原是心臟疾病作祟

今年57歲的劉冉冉(化名)近兩年一直飽受心臟疾病的折磨,反覆出現胸悶、氣喘、頭暈等症狀,近一個月以來,症狀明顯加劇。在江大附院門診做了心臟彩超檢查,提示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隨後進入胸心外科住院治療。

「根據患者的檢查結果和症狀來看,如果繼續拖延下去,不但心功能會越來越差,而且還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必須及時行主動瓣膜置換術。」胸心外科陳聖傑主任說,經過術前評估,認為患者其他臟器功能良好,符合微創手術的條件。

從30cm到4cm,瓣膜置換術經歷「三步走」

心臟主動瓣膜置換術,是胸心外科的常規手術之一。陳聖傑介紹,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飛躍發展,它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過程:

一是傳統的開胸手術,手術時從胸骨正中做切口,一般切口達到20-30cm,創傷大,併發症多,患者非常痛苦,恢復時間也很長;二是小切口手術,手術位置為腋下,切口大小約為10cm,相較於傳統開胸手術,已經是一個質的飛躍;三是胸腔鏡胸骨旁小切口瓣膜置換術,手術切口只有4-5cm,手術時間短,術後當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動,10天就能達到出院標準。

6月2日上午,劉冉冉手術如期開展。心臟外科手術組默契配合,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後當天就拔去了氣管插管,當天晚上,劉冉冉就能下床活動了。

「原來以為心臟手術肯定吃不消,沒想到術中術後都沒什麼痛苦,恢復的特別快!」劉冉冉說,由於住院時間短了,費用也少了很多,完全刷新了他對心臟手術的傳統看法。

複雜的手術簡單化,但對醫生的要求不簡單

記者了解到,從傳統開胸到微創技術,手術方式轉變帶來的是最直觀的改變就是將複雜的手術變得簡單了。對於患者而言,手術吃的苦頭明顯少了,住院周期明顯短了,身體和經濟實現了雙減負。

但是,簡單化的背後並不簡單,對於醫生而言,微創手術的難度是增加的。用胸腔鏡輔助微創來更換心臟瓣膜,對胸心外科醫生的技術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除了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更要有嫻熟的手術技巧,除此之外,對麻醉也有很高的要求。

此外,微創手術並非適合所有人。陳聖傑介紹,醫生會對患者的身體條件進行評估,比如不能太胖、臟器功能要完好等等。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超微創」換心臟瓣膜,老年患者免受開胸之苦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王紫) 67歲老人心臟最重要的一扇「大門」出問題,一直不敢開胸手術,最近經常胸悶喘氣,一活動就難受。上周,在家門口的義診現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梨園心血管臨床醫學中心醫生智瑩建議,可通過微創手術換瓣膜,提高生活質量。
  • 不開胸也能給心臟換瓣膜 青島這個團隊已完成近30例
    不需要心臟停跳,不需要開胸,只需要在大腿血管開一個米粒大小的小孔就能夠完成心臟換瓣手術。這項技術就是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過了一個多月,白大爺在家喝了點酒,突然再一次暈倒,這次家人在身邊,感覺不對,趕緊把他送到醫院,結果一做心臟超聲,發現心臟瓣膜有嚴重疾病,是主動脈瓣膜的重度狹窄,就是瓣膜開口變得嚴重狹窄,腦部供血嚴重不足誘發了暈倒的情況。患者高齡、病情嚴重,常規開胸手術對於老人來說風險大,創傷大。
  • 不用開胸換心臟瓣膜,心內科又完成一例介入瓣膜置換手術
    前一段時間,他來到濟南市中心醫院進行檢查,確診為主動脈瓣狹窄,需要做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由於徐大爺今年80歲了,沒法做開胸手術,家人也非常擔心,中心醫院決定採用微創介入方法,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不需要開胸,就能完成主動脈瓣置換。如今,手術已經完成,徐大爺恢復得也很好,目前已經康復出院。
  • 「超微創」換心臟瓣膜,高齡老人免受開胸之苦
    當天手術的三名患者中,年齡最大的是83歲的袁爹爹,高齡、虛弱的體質,都讓他讓他無法接受外科手術帶來的創傷。65歲的左先生因患有頑固性嚴重的甲狀腺功能減退,不適合進行外科手術。而69歲的江婆婆,體重僅有46公斤,且同時患有免疫系統疾病,也無法進行外科手術。
  • 心臟手術不開胸 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為心臟換「門」
    尹曉清團隊為患者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通訊員 徐朝軍 楊楠)近日,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67歲的二次手術患者實施醫院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術),為湖南省中醫醫院中首例。
  • 不開胸置換心臟瓣膜 六旬重症患者成功獲救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陳靜)主動脈瓣疾病根治的傳統方法是外科手術開胸換瓣,但臨床有1/3的患者由於高齡、虛弱、合併症多、風險高而不能進行外科開胸手術,失去治療的機會。如今,這樣的狀況已經改變了。
  • 無需開胸 微創技術為患者換「心門」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 通訊員/唐江株洲日報訊 因為心臟「閥門」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患者言嗲嗲被胸悶、氣喘折磨得痛苦不堪,加上無法承受傳統開胸鋸骨換瓣手術帶來的創傷打擊,他曾經艱難度日。近日,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及時通過微創介入技術,不開胸就為其替換了心臟瓣膜。這是我省地市級醫院首例,標誌我市的心臟介入治療水平再上新臺階。言嗲嗲患有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冠心病等,由於病情嚴重,必須進行手術。前段時間,他因胸悶氣促急性病情發作,再次住院治療。「若把心臟比作人體的發動機,那主動脈瓣就是心臟泵血最重要的『閥門』。
  • 協和醫院微創換瓣膜技術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2月9日,從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介入瓣膜手術體量突破300例,位居華中地區首位。目前,協和醫院能獨立開展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動脈瓣換瓣手術,微創換瓣膜技術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不開胸,成功換「心門」!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不開胸,成功換「心門」!不用開胸,就能成功換「心門」!當天13:30,經過術前周密地準備,由心臟中心副主任張儉榮率領TAVR團隊,經過兩個小時精心手術,經患者股動脈送入的人工主動脈瓣膜順利釋放。整個過程患者生命體徵平穩,順利返回心臟大血管外科ICU,目前患者病情平穩。
  • 七旬婆婆面臨二次換瓣 醫生為她不開胸完成心臟手術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16日電 (李晗)七旬的黃婆婆14年前因心臟瓣膜病進行了心臟換瓣手術,今年再次出現胸悶心慌,到醫院檢查,需要進行二次換瓣手術。醫生通過「不開胸的心臟手術」,從她大腿入手「長途奔襲」成功換瓣。
  • 心臟瓣膜關閉不全或者狹窄,哪些情況需要「換瓣」手術?
    心臟瓣膜病是我國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據數據統計,最常見的瓣膜病是二尖瓣關閉不全和三尖瓣關閉不全,其次是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和肺動脈瓣反流。本期節目我們就跟大家來說說:什麼是心臟「換瓣」手術?
  • 北醫三院開心臟瓣膜病門診,換瓣可以不開胸!
    有了新技術和新模式的雙重保駕護航,中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或反流患者將有更好的獲益。TAVR手術創造更多治療機會10月15日,在北醫三院心內科的胸痛中心介入手術室,一場高難度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順利完成。由唐熠達教授帶領的專家團隊,為一位84歲的高危主動脈瓣狹窄合併心力衰竭患者換瓣,老人重獲「心」生。
  • 浙江省人民醫院胸腔鏡換雙瓣手術不用開胸,患者術後1周就可出院
    因為風溼和退行性變等多種原因需要做心臟雙瓣膜、多瓣膜的手術患者,在臨床上仍然很多。傳統上這樣的手術操作多、時間長,在我國的絕大部分醫院還只能在正中大開胸的方式下進行。所以對於不得不接受心臟多瓣膜手術的病人來說,對傷口的恐懼是他們要跨越的第一個心理難關。而這些風險也是現實中確實存在的。
  • 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完成一例複雜心臟瓣膜手術
    駐馬店網訊 近日,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成功為47歲心臟瓣膜重度狹窄患者實施心臟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換術+主動脈瓣置換術+三尖瓣成形手術,成功解除其了「心」腹大患,術後患者康復良好,順利出院。據了解,47歲女性患者,近年來輕微活動後心慌氣短多年,已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質量,在其它醫院內科治療後症狀無緩解,經多方了解後來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入科時患者精神、營養狀態差,心臟瓣膜重度狹窄,心臟擴大到了胸腔邊緣,房顫、手術風險極大,術中血拴一旦脫落梗塞到心腦血管,後果不堪設想,常用手術方法很難保障安全。
  • 心臟換瓣不「開胸」,六旬老人獲「心」生 懷化首例TAVR手術成功開展
    患者出院前送上錦旗表示感謝 1月6日,在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TAVR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的患者成功出院,該手術為懷化市首例,標誌著市一醫院心內科微創瓣膜置換手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 經歷6次開胸手術 10歲女孩終於重獲「心」生
    然而,她在本應天真爛漫的童年裡,已經接受了五次開胸心臟手術的考驗。最近,省醫為她成功實施複雜心臟瓣膜置換手術。今後,她也許再也不必為先心病而煩惱了。手術後的小瑞恢復得很順利,然而小瑞父母的內心卻並不輕鬆,因為他們從醫生口中得知,小瑞今後可能還需要第三次手術!隨著小瑞一天天長大,她體內的人工瓣膜卻沒有生長功能,逐漸出現了二尖瓣狹窄的表現。
  • 62歲患者心臟大反流,微創胸腔鏡下瓣膜置換成形術成功解決
    7月6日,患者已經康復出院。62歲患者段先生,活動後胸悶已有6年。近日突發病情加重,2小時後入住鄭州七院心外科九病區。心臟彩超檢查示:二尖瓣大量反流,反流面積18.6cm2,三尖瓣大量反流,反流面積20cm2,肺動脈收縮壓64mmHg。心電圖示:Ⅲ度房室傳導阻滯。
  • 國產瓣膜領跑新賽道,微創心通守護患者「心門」
    「在很長的時間裡,根治主動脈瓣疾病的傳統方法一直是通過外科手術開胸換瓣,然而臨床上有部分患者由於高齡、身體虛弱、合併症多、風險高而不能進行外科開胸手術,失去了治療的機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臟科主任張瑞巖告訴記者,過去這些無法手術的患者只能進行保守治療,死亡率相當高。
  • 10年6次開胸,女孩終於告別手術
    受訪者供圖 活潑愛笑、成績優越,這樣一個十歲的「元氣女孩」,任誰也不曾想到,從她兩個多月的嬰兒時期至今,已經歷6次開胸的心臟手術。因先天性心臟二尖瓣出現問題,小瑞(化名)陸續接受了二尖瓣成形、二尖瓣置換,在多次手術中,主動脈瓣也受到影響需要置換。隨著年齡的增長,置換的人工瓣膜已滿足不了小瑞成長發育的需要,小瑞爸爸帶她到處求醫。
  •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成功為兩例心臟瓣膜病患者實施TAVR手術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夏欣)1月5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TAVR團隊在上海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指導下,成功為兩例心臟瓣膜病患者實施TAVR手術,這一創新性心臟病術式,顛覆傳統外科開胸置換瓣膜的手術模式,也刷新了該院瓣膜性心臟病的微創治療技術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