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西方因為新冠病毒歧視中國?請他們先說清楚梅毒哪來的

2020-12-22 觀察者網

【文/陳平】

這一次在中國爆發的冠狀病毒不但引起了國內的恐慌,國外也同樣陷入恐慌的境地,甚至西方掀起輿論戰,指責中國對付冠狀病毒,是專制國家侵犯人權的行為。歐美也出現針對海外華裔的種族歧視的言行,比如《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人是「東亞病夫」,宣傳西方的「白人至上」理論,引起中國國內的群情憤慨。

《華爾街日報》將中國視作「東亞病夫」

我覺得我們現在反擊西方的誤解,甚至種族歧視,光抗議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反擊辦法,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下面講一個真實的案例,這個案例可以非常清楚地說明恐慌或恐懼是家常便飯,不是中國特有的。

梅毒的起源

大家可能都知道,有一段時間梅毒的死亡率非常高,而且死者面相也非常難看。原來我們家在上海住的時候,就有一位房東的親戚,一個老太太,得了梅毒,臉上爛出一個個窟窿,往下流膿水,非常可怕。所以,梅毒的起源在什麼地方,就成了一個重大爭議問題。

按西方主流文獻通常的說法,梅毒起源於北美洲的印第安人。這也是我拿來警告全球化風險的常用例子之一。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西方的資本主義由此巨大擴張,從原來地中海沿岸擴張到大西洋、太平洋兩岸,攻佔全球殖民地。而它的代價,(據說)就是從北美帶回了梅毒。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梅毒源自印第安人,那應該傳染給誰?應該傳染給西班牙的水手。所以梅毒應該最容易變成「西班牙病」。而梅毒像火一樣燒遍地中海國家,是誰把病毒四處傳播?是法國軍隊。

拿破崙的軍隊攻佔義大利,而義大利人原來驕傲於自己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文化繼承羅馬傳統,比法國人歷史悠久多了——就好像英國人瞧不起美國人一樣,所以義大利人就說梅毒是「法國病」,義大利往東的波蘭、德國等國家也都接受了「法國病」這一說法。

法國人為了自衛,便把梅毒叫成「義大利病」,說是你傳染給我的。這一說法也很有道理,因為法國人建築、文藝復興等都是模仿義大利人的,而義大利美第奇家族搞的文藝復興,實際上就是縱慾主義,一個非常大的後果就是性病流行,後來引發德國的宗教改革,馬丁·路德起來造反反天主教。你看,命名都是有講究的。

更有意思的是,波蘭把梅毒叫「法國病」,後來波蘭把病傳到俄國,俄國叫梅毒為「波蘭病」;歷史上,西方的大敵是奧斯曼帝國,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所以土耳其人乾脆把梅毒叫「基督教病」。

但是,前些年美國的PBS公共電視臺專門拍了部紀錄片,談及一所謂的重大科學發現。考古學家們先後在英國、義大利發現死人的骨頭,那些骨頭上可以找到梅毒的痕跡。物理學家們用放射性的辦法來鑑定骨頭的年代,成果出來輿論譁然——歐洲死於梅毒病的人的年代,早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代,因此推斷梅毒是歐洲土生土長的,不能歸罪於北美的印第安人。

不過,關於這一科學發現的爭論還沒結束。有新的科學家站出來挑戰物理學家,說你物理學家鑑定的年代是有誤差範圍的:有的樣本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前,但樣本太少;有的樣本可能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也可能之後。現在發現的證據不足,所以既有可能證明梅毒在歐洲原來就有,也有可能是哥倫布從北美大陸帶來的,甚至還有第3個可能——病毒原本在歐洲,但是毒性沒那麼大,在美洲變異以後傳染性增加了。

梅毒這麼一件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已經研究了幾百年了,到現在還沒有定論。

美國的秘密實驗

我再告訴大家一個更驚人的故事。

1932年,美國政府在阿拉巴馬州一個叫Tuskegee(塔斯基吉)的地方,招募了600個黑人男子進行秘密實驗,試驗梅毒用什麼藥可以治癒,也讓他們交叉感染,觀測傳播力會怎麼樣。

美國政府騙他們說,我們給你們提供醫療保障,所有生活費用都由我們來承擔,只要你籤字同意就行。結果他們接受實驗以後,本來沒有病的也得了病,非常痛苦。

這個實驗秘密進行,一直保持到40年以後的1972年,被一個科學家發現並披露出來,強迫美國政府做調查。到90年代,柯林頓才公開道歉,但是這幾百個黑人都死了,他們的妻子也都感染梅毒,然後還發現幾十個小孩生下來,天生就帶梅毒。

現在美國只承認有種族歧視,那他們為什麼不拿白人做實驗,只拿黑人做實驗?所以美國講什麼「人人生而平等」,講什麼民權法案,實際上說的和做的是兩回事。西方社會絕對沒有像我們想像的或者宣傳的那樣信息是透明的,科學也不是單純的沒有其他罪惡的目的的。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這些種族歧視,其實也都有合理的歷史的解釋,而不僅僅是說一個種族偏見就完了;實際上跟歷史上各個民族的競爭、國家形成的過程有關係。這點也可以用來解釋比中國歷史短多了的美國人,以及歷史比中國短但比美國長的英國人和德國人,對中國道路的不理解、有偏見。

所以在這類事上,我覺得中國的大眾傳媒也好,中國的政府也好,在反駁西方媒體的污衊、歪曲時,不要只從道德上反駁,不要只從中國的民族感情層面反駁,而要非常客觀地、實事求是地拿歷史上他們自己的例子來反駁他們,告訴他們,「你們西方走到今天也經過了一個曲折的試錯的過程,到現在你們的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憑什麼就不能相信中國人能通過實驗,走出一條和你們不同的,甚至更有競爭能力的道路?」

如果我們中國的媒體、中國的知識分子和中國的老百姓像我所建議的那樣,先知彼,後知己,而不僅僅是滿足於做好中國自己的事,我想我們不僅可以反駁西方媒體或者西方政治家帶有惡意的攻擊,我們也會得到更多的西方普通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這樣一來,我們才有可能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團結海內外的華裔,團結中國或者外國的科學家和醫務工作者。

一些建議

我希望大家現在能夠理解,為什麼科學需要多種學派的爭論和競爭,不能迷信西方一家的主流經濟學(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大家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現在我們需要跨學科的對話、合作和研究。 在這點上,我最後還要給中央提一個建議。

中國第一代政治家都是打仗出身的,很多是自學成才的將軍;第二代很多是工程師;現在第三代各個省掌權的很多都是經濟學家。但是中國的教育有一個問題,沒有重視跨學科的教育,學文科的可以不懂物理學、生物學、計算機,學自然科學的可以不了解社會學或歷史。

這個現狀我們短期內沒有辦法改變,但是我建議中國的中央大員和地方大員,如果自己是學文科出身的,最好找有過工程或者研究科學的經歷的,或者當過廠長的、生產隊長的,跟你一塊前線指揮,而不要完全是從學院派裡出來的。很多幹部在疫情過後,也應該補一點自然科學的課。

我也建議中國的經濟學家,尤其是主流經濟學院培養出來的經濟學家,你們也學一點經濟學以外的數學,比如通訊工程的數學、物理學的數學、醫學的數學,然後反思一下你們講的有效市場、完全信息客觀上怎麼測量怎麼鑑別,這樣我們後面就有更好的對話空間,也才能更好地討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混合經濟的可能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陳平:新冠帶來的人生改變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平】在美國疫情期間,我都住在位於南部的德克薩斯州首府奧斯汀。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乃至國際秩序或多或少受疫情影響,而就我個體而言,我的人生也因此有些改變。說到口罩,美國人或者說西方人戴不戴口罩,在國內是個熱門議題。其實據我觀察,疫情剛開始時,確實只有少數亞裔婦女戴口罩,男士們都不好意思戴——當時西方人認為新冠肺炎是黃種人的病,戴口罩是不愛體育的弱者的標誌,比黑人、拉美人還不如;如今隨著疫情的蔓延,人們對疫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後,多數人——不分男女——終於還是都戴上口罩了。
  • 美國政客叫囂"武漢病毒" 林書豪怒了:無知!新冠病毒讓你們變成混蛋!
    在美國新冠病毒確診人數正式突破1000的時候,「中國病毒」一詞也登上了推特的熱搜榜。這絕不僅僅是因為使用這個詞的人擔憂自己感染新冠病毒,更是因為這個詞所包含的政治意味。於是,林書豪也忍不住站了出來,直接嗆聲加州共和黨領袖議員凱文-麥卡錫。
  • 病毒如何漂洋過海:新舊大陸交換了梅毒與天花
    理論上說,稍有不慎,某地的怪病就可能釀成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樣波及全球,死傷慘重的大禍。但是畢竟當今人類吃得了蘇丹紅,咽得下吊白塊,區區病原體興風作浪哪能那麼容易?事實上,由於現代社會跨區域交流日趨頻繁,人們對多數常見的病原體已經有了相當的抵抗力。
  • 美國各界反對「新冠種族歧視」:要防病毒,而非中國人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文/繆曉娟) 在全中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巨大犧牲,並努力阻止它向世界蔓延的時刻,海外亞裔群體正身處另一個戰場——反對種族歧視和排外主義。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最新消息顯示,美國累計確診14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目前該病毒對美國境內民眾的威脅性較低。
  • 川普講話稿「新冠病毒」被手寫改為「中國病毒」
    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9日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的講稿被記者拍下,照片顯示,稿件中的「新冠病毒」被劃掉,手寫改為了「中國病毒」。CNN報導稱,隨著美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與日俱增,川普開始改變調門,努力想把中國當成「替罪羊」。
  • 俄媒:西方媒體錯了,俄羅斯和中國不會因為新冠病毒反目成仇
    據此,《今日俄羅斯》刊發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國際關係副教授約姆盧金的文章稱,西方主流媒體關於新冠病毒危機將影響中俄關係的說法,反映了西方精英的一廂情願。事實上,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密。作者認為,甚至在疫情暴發之前,中美關係就日益緊張。
  • 「病毒歧視」再發酵:連從中國回來的義大利人也遭歧視
    其中指出,此前在義大利發生的「病毒歧視」還只是針對亞洲人,然而現在,這股「憤怒的火焰」已燒到了近期從中國回來的義大利人身上,甚至包括他們的家人。作者在文章中寫道,作為一名從中國返回的義大利人,自己對「來自同胞們的歧視」並不感到驚訝,甚至已做好了準備。「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的家人也因此遭到歧視,而他們和病毒明明沒有任何關係。」
  • 馬丁教授:西方抗疫如此差勁如不把責任推給中國他們的臉往哪擱啊
    於是,四個多月之後,那些把新冠病毒稱之為流感的國家都躺在了醫院裡不停地呻吟:這都是中國的錯,中國要為此負責!4月30日,新華社在其推特上發布了一則名為《病毒往事》的視頻引起了廣泛關注。視頻中,代表中國的兵馬俑樂高小人不斷地向世界發布新冠病毒的有效信息,而代表美國的自由女神樂高小人,則不斷地予以否認。
  • 新冠病毒到底從哪來?我梳理了一大堆證據
    文章長了,我就先把結論寫在前面:目前沒有可靠的證據可證明新冠病毒的來源。「新冠病毒從哪來」有幾個意思? 「從哪來」其實包含幾個層面,最表面的是命名問題。因為在全球化時代,這可能導致人們歧視「被命名」的國家或地區,增加隔閡,破壞全球應對疫情的努力;也可能誤認為疾病有指向性,忽視自身的防疫。中國基於此立場的反擊,完全站在道德與科學的制高點上。其次是病毒從什麼動物來,最好能弄清整條傳播鏈上的所有宿主。就認識與防控疾病而言,這遠比「從哪國來」更為重要,因為可以在未來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 在荷蘭,一份近5萬人請願書譴責因新冠病毒歧視華人:玩笑及侮辱性...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在世界多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之際,據荷蘭媒體當地時間11日報導,在荷蘭,已有近5萬人籤署的一份網上請願書,譴責因疫情對華裔的歧視。上周,荷蘭電臺節目一首呼籲「遠離中餐以及中國人」的歌曲曾引發荷蘭華人憤怒。「荷蘭新聞」網站(Dutch News)報導稱,請願書主題為「我們不是病毒」。
  • 陳平:我為什麼說,中國月入2000元比美國月入3000刀幸福
    我說在中國每個月2000元人民幣的收入,雖然換算成美元不到1000美元,但是卻遠比生活在美國,比如說在洛杉磯每月收入3000美元,生活要幸福得多,或者說更有穩定性。 一 在詳細解釋這段話前,我先為大家介紹一點背景資料。 世界銀行曾經出過一份報告,叫《2030年的中國》。
  • 新冠病毒是從北卡羅來納州傳播到中國、義大利和全美國的
    隨著西方國家疫情的繼續惡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試圖在病毒起源問題上圍堵中國,但這期間,他們自己經常陷入信息混亂和自相矛盾、無法自圓其說的現象。  如,筆者曾在4月9日發表《美媒驚爆:美軍方在去年11月就向白宮報告了新冠病毒情報》(點擊藍色字體閱讀)一文,美國媒體ABC披露的情況讓美國之前聲稱病毒來源武漢的觀點矛盾重重。
  • 澳洲華人再遭歧視,攻擊者扔大石頭並塗鴉「新冠病毒,中國去死」
    據《每日郵報》2020年4月22日報導,隨著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迅速擴散和蔓延,很多關於病毒源頭的流言紛紛流出。疫情期間,澳洲的華人家庭成為了當地部分種族歧視人群的攻擊對象。近日,墨爾本的一個華裔家庭就被人往窗戶扔大石頭塊,車庫門上還被人塗鴉侮辱中國的言論:「新冠病毒,中國去死」。
  • 白宮為什麼會被新冠病毒攻陷?
    總統和醫學專業人士紛紛高度肯定中國的表現,因為第一這是事實,第二也有安撫國內民眾心理的需要。只要中國控制住了,在他們看來,就不會蔓延到美國來,也就不需要做多少準備。這也讓他們多少放鬆了警惕。1月份時,時任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局長的布萊特就對新冠病毒提出了預警,指責美國政府過度低估了疫情的威脅。
  • 抵制種族歧視,內馬爾還歧視華人?因為抵制的只是對黑人的歧視
    縱觀整個2020年,除了新冠病毒的肆虐之外,最為重大的時間無疑就是全世界範圍內的反種族歧視浪潮。從「弗洛伊德事件」到「布雷克事件」,不斷有非裔美國人遭受到白人警察的暴行死於非命,於是,反種族主義浪潮從美國刮到了全世界,波及社會各界。
  • 亞裔被罵帶病毒滾回中國 面對歧視韓裔女作家:此刻我是華人
    相信你跟我一樣,今天也被一條《奧克蘭亞裔被罵「帶上病毒滾回中國」》的新聞震驚到了。這本來是一起可以小事化無的事故,但令人震驚的是,這一家人在和狗主人爭論的過程中,竟被對方罵:「帶上你的新冠病毒,滾回中國去!」
  • 全球應對新冠病毒大考,彰顯國家綜合實力,西方遭遇滑鐵盧
    2020年春節,中國武漢封城,經歷兩個月嚴防死守,中國順利過關,經濟恢復增長。到年底,聖誕節來臨,歐洲還在封城。病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猖獗。  12月21日,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781萬例,死亡病例增至32萬例。
  • 「新冠肺炎」為何多次改名?SARS、伊波拉…這些名字是怎麼來的?
    病毒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 在2020年新年伊始,一場大規模、感染力極強的病毒已經在中國感染超過2萬人,它使得中國部分省市封城,亦有國家關閉與中國的邊境。但是,這個病毒仍然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
  • 中國新冠疫苗已注射108人!他們在為整個人類「試藥」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存在一種與臨床試驗非常相似的做法——「嘗藥」。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神農嘗百草」、李時珍嘗藥,恐怕是最早的試藥故事了。3月17日,一個全國乃至全球民眾都非常關注的消息橫空出世: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首批試驗疫苗已經被接種到受試者的體內。
  • 西方的疫情政治攻勢與中國的應對
    目前,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少數西方大國政客和部分媒體出於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肆意將新冠病毒政治化,利用疫情對中國發動輿論戰、外交戰、安全戰,中國面臨著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