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華小峰 攝
阿布洛哈村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烏依鄉,這裡三面環山、一面臨河。未通路之前,進出村需要村民扭著馬尾巴往上徒步約4公裡,翻越落差約1000米的山崖路,到通車的村子或是往下走到谷底,通過溜索前往河對岸。
今年元旦前,阿布洛哈村採取峽谷纜車擺渡方式打通對外通道,徹底結束了村民揪著馬尾攀爬懸崖峭壁4個小時才能出村的歷史;6月26日,通村公路全線貫通,成為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6月30日,包括29戶貧困戶在內的33戶村民喜遷新居,住上了二層小樓的新房子。23歲的阿達拉日由於之前出山艱難,家裡收入來源僅靠父母種玉米土豆,養殖牛羊維持,初中畢業後便在家幫父母務農。
「以前,我們住土瓦房,沒有獨立的廚房,甚至連像樣的廁所也沒有。」阿達拉日說,封閉又貧窮的日子讓他看不到希望。「取媳婦,想都沒敢想過。」
然而,路通了,他家的命運也隨之改變。他的父母靠著前期修路建房期間,工地上務工存下的積蓄,開了村裡第一間小賣部。
「村裡好多人都得益於修路和建房工程,當地務工掙了錢,有的買了二手摩託車跑運輸掙錢。」阿達拉日說,他一直夢想有輛賽摩,看見有人靠摩託車掙了錢,他有了底氣向父親要錢「圓夢」。
「我這輛摩託車是7月份買的,花了11600元,酷不酷?」阿達拉日騎上車,發動引擎向記者瀟灑地展示了一下車技。「2個多小時,我就能從村裡跑到縣城,一路五檔。」
由於阿布洛哈出村的班車只在早上7點發車,錯過了時間點就只能選擇乘坐摩託車了。「一人50元,送到拖覺鎮。」阿達拉日說,自己也嘗試著載人去拖覺鎮,運氣好的話每天能跑一兩個來回。
公路通了,對未來有什麼期盼?阿達拉日害羞又自信地說,「我打算先掙點錢,明年就取娶個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