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網北京電力獲悉,今年12月13日以來,北京地區低溫寒冷持續,電網負荷持續攀升,並先後於14日、15日兩次突破電網負荷冬季歷史紀錄,再創新高。今年,本市新建設、新投運5萬戶深山區「煤改電」用戶,國網北京電力大力推廣無人機自主巡檢等創新科技,全力保障百姓供暖用電和電網安全平穩運行。
無人機「一鍵起飛」自主巡線
今天中午,在房山區竇店村一處輸電線路旁,房山供電公司運檢部無人機操作員於蓬勃手持遙控器,按下「一鍵起飛」按鈕,一架無人機隨即起飛,開始按照規劃航線自主巡檢。
「看,這些拍到的圖片和視頻是要實時上傳到管理平臺上的。」於蓬勃說著,指了指手中遙控器上的顯示屏屏幕裡無人機所過之處同步拍攝的畫面。於蓬勃告訴記者,以前巡檢,都是運維巡視人員在地面上對輸電線路進行遠距離觀測,現在,無人機可以貼近線路進行更精準的測溫,巡視質量更高,也更容易發現風箏線等異物搭掛情況,降低線路風險隱患。
在房山竇店一處輸電線路旁,房山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使用無人機對線路進行巡檢。
據國網北京電力設備部專工趙留學介紹,與傳統人工巡檢方式相比,運用無人機自主開展線路巡檢迅速快捷、工作效率高、不受地域環境影響。「巡視1千米的輸電線路通道,人工巡檢需花費約40分鐘的時間,利用無人機巡視只需要10分鐘,大大提升了巡視效率。」趙留學說,此外,無人機還可根據預先規劃好的航線對輸電線路、杆塔等開展全方位巡檢工作,將定點懸停拍攝的高清圖片、視頻實時傳回管理後臺,「尤其在崎嶇難行的山區,無人機巡檢的優勢更明顯,可以降低人工勞動強度。」
在房山竇店一處配電線路旁,房山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使用超聲波局放檢測儀對線路進行檢查。
今年,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積極引進和運用無人機自主巡檢、直流融冰車等先進裝備和技術,強化落實各項度冬保障措施。趙留學介紹,目前正在加快對全部輸電線路進行雷射點雲數據採集、航線規劃等工作,年底前將完成約70%線路的點雲建模工作,為明年北京地區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實現無人機自主巡檢全覆蓋奠定堅實基礎。
今冬電網負荷增長明顯
據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設備管理部配電處處長王志勇介紹,今年12月13日以來,北京地區低溫寒冷持續,電網負荷持續攀升,其中12月14日20時16分,北京電網最大負荷達到2133.3萬千瓦,突破冬季歷史最大負荷2127.8萬千瓦,創冬季負荷新高;12月15日20時23分,北京電網用電負荷達2156.4萬千瓦,再次超過前一日2133.3萬千瓦峰值,再創冬季歷史新高。
根據氣象預報,12月底還有一次強冷空氣來襲,供電負荷還將進一步攀升。據北京電力調控中心預測,2020年冬季北京地區最大負荷預計將達到2300萬千瓦,同比增長約8.3%,其中採暖負荷預計佔比可高達44.8%。王志勇介紹,氣溫進一步降低是用電負荷連續突破冬季歷史極值的直接原因。預計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北京電網用電負荷仍將高位運行。
新建設5萬戶深山區「煤改電」用戶
截止到今冬採暖季,北京地區「煤改電」客戶已達130萬戶。在房山、昌平、門頭溝、懷柔、密雲、延慶等區的山區有煤改電村540個、居民16.5萬戶,共計57.6萬人,其中5萬戶深山區煤改電用戶為2020年新建設,新投運的,以上用戶涉及的配電線路共計227條,其中分布在淺山區的有140條、分布在深山區線路有87條。
為保障「煤改電」客戶安全可靠供電,國網北京電力逐條線路、逐個村莊、逐個臺區分別編制「煤改電」供電保障「一線一案」、「一村一案」,加強對「煤改電」線路、臺區負荷的監測,提升供電可靠性。同時,「煤改氣」、小區壁掛爐居民、供熱站等供暖用戶也納入到重點供電保障範圍。國網北京電力針對407座重點站、1691條帶有「煤改電」和2737條帶有市政、分戶供暖的其他配電線路,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和評估,落實差異化措施確保度冬站線安全運行。
在房山竇店一戶「煤改電」居民家,房山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對入戶電力設備進行檢查。
王志勇表示,為保障冬季北京電網穩定運行,自11月9日起,國網北京電力啟動了迎峰度冬值守模式,兩級應急指揮中心24小時開啟,並全市各區域安排部署搶修隊伍258支,搶修人員2500餘人,搶修車輛650餘輛,發電車125臺套,確保能夠及時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滿足應急供電需求。
加強林區線路防火和融冰除冰
冬季氣候乾燥,是火災事故高發多發季節。為做好輸配電線路森林火災防控,國網北京電力對14條林區重點架空線路進行了防火改造。通過綜合應用無人機、雙色譜熱成像雲臺、輸電智能視頻終端等手段,建立立體化的火情火險監測網絡。
此外,國網北京電力還加強了輸電線路防覆冰準備工作。提前完成全部防覆冰攝像頭、光纖測覆冰、拉力傳感等在線監測裝置和直流融冰車的調試維護工作,確保設備運行正常。移動式車載直流融冰車、除冰工器具等也已經布置到輸電線路易覆冰重點區域。一旦發現線路、鐵塔等存在嚴重覆冰情況,應急隊伍將及時開展除融冰工作,全力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